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课 题 第12课 方寸美图--图层面板和橡皮工具 授课时数 1课时
主备人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通过创设情景法,学生理解邮票的诞生来历和邮票的基本构成要素等基本知识。 2.认识“图层”面板中各按钮作用及操作。学生体会设计制作一枚普通邮票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创作兴趣,发挥想象力。 3.通过画邮票学习选框工具的使,画邮票尺孔学习橡皮工具与Shift键的在画图中的应用。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1.会画笔工具和橡皮工具的设置,理解它们的使用区别。 2.理解邮票设计过程中各图层的关系。 难点: 学会邮票齿孔的画法,学会画笔工具和橡皮工具的设置,理解它们区别
教学 策略 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法,以诱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引起其解决问题的欲望和 兴趣,在通过教师示范和任务驱动动将教学内容隐含于任务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会新的知识,极大的去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跨学科主题 关联 信息科技、美术绘画、设计学相融合,图层面板和橡皮工具在建筑、工程、医学等许多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使用各种工具来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通过使用图层面板,设计师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编辑不同的设计元素,使得整个设计更加有层次感和结构感。而橡皮工具则可以帮助设计师快速删除不需要的元素,提高设计的效率。
教学 环节 教 学 活 动 二 次 备 课
情境导入(3分钟)
小小一枚邮票,能表现丰富的内容,有人物、动物、景物、历史事件、故事传说等,包罗万象。邮票的构成有票而图案、发行国家或地区的名称以及而值等。邮票一般要打上齿孔,在设计制作邮票时,也要体现这个特点。 邮票设计要在“方寸”之间精心谋划,设计邮票可以锻炼同学们的构图能力,提高同学们的美术素养。
学习任务(15-17分钟)
任务一:梅花盆景邮票设计 学习策略:自主探究 新建文件,创建新图层。 (1)“文件”--“新建”--“设置参数” (2)在“图层”面板中,单击“创建新图层”按钮 ,新建5个图层,从上至下分别命名为“梅花”、“中国邮政”、“120分”、“边框”、“票面”,“图层”面板如下图所示。 注意:图层面板的使用P93 任务二:画邮票 学习策略:自主探究 (1)选中“背景” 图层,选择深棕色填充背景。(填充前景色Alt+Delete,填充背景色Ctrl+Delete) (2)显示网格线。“视图”--“显示”--“网格” (3).选择“票面”图层,选择“矩形工具” ,按住shift键,拖动鼠标,依据网格,画一个白色正方形。 (4)选择“边框”图层,选择“矩形选框工具” ,依据网格,建立正方形选区;选择编辑--描边菜单命令,画一个边框线宽度为3px的正方形框。 (5)选择“梅花”图层;执行文件--置入--选择梅花盆景图片--调整图片大小--修改图层名称。 (6)选择“直排文本工具”,在“中国邮政”图层,输入文字“中国邮政”;选择“横排文本工具”,在“120分”图层,输入文字“120分”,设置文字字体和字号。 (7)调整图层顺序。 任务三:画邮票齿孔 学习策略:自主探究 (1)选择“橡皮工具”,打开画笔预设选取器,选择“基本画笔”;打开“画笔面板”,设置大小为12px,间距为150%。 (2)依据网格,在“票面”图层沿白色矩形的边缘,按住shift,向下拖动鼠标,擦出一个个圆形区域,形似“打孔”。依次在四边同样操作,完成齿孔图案。 (3)关闭网格。 “视图”--“显示”--取消勾选“网格” 保存文件
总结与展示(6分钟)
像Photoshop中的“画笔工具”一样,使用“橡皮工具”时,也可以根据作品的需要,设置各种不同的擦除形状及其他各种参数,利用它进行创作,会取得不一样的效果。作业提交并展示
拓展延伸(5分钟)
不透明度 本课中,画笔和橡皮工具都对“不透明度”进行了设置,使得制作的画面更为生动。 选择画笔、橡皮、形状等工具时,都可以设置并调整它们的“不透明度”。不透明度为100时,完全不透明,不透明度为0时,完全透明,中间的值表示从透明到不透明的程度,如图12.10所示。 我们在学习Flash动画制作时,一定接触过设置元件颜色时的"Alpha"选项,当将元件的"Alpha"值调整为"0"时,元件完全看不见了,也就是"透明了",这和Photoshop的不透明设置是类似的。
布置 作业 (1分钟)
板书 设计 第12课 方寸美图 ——图层面板和橡皮工具 新建文件、创建新图层(分图层设计各元素) 画邮票 画邮票的齿孔(画笔工具与橡皮工具的区别)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