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二章 第七节
新课导入
在左侧的乞力马扎罗山遥感影像图中,为什么山顶周边的色彩会发生变化呢 ?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与南纬30之间,是非洲最高的山脉,有“非洲屋脊”之称,主峰基博峰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点。它的山顶终年布满冰雪,近年来冰川消融现象非常严重。乞力马扎罗山地区生长、栖息着热、温、寒三带的野生动植物。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
乞力马扎罗山卫星影像
乞力马扎罗山景观图
了解世界主要的植被类型;
描述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主要植被类型的典型特征;
理解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一、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由于世界各地水分、热量和水热组合状况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不同的气候带分布着不同的植被类型。
一、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热带植被
亚热带植被
温带植被
寒带植被
热带雨林
热带季雨林
热带稀疏草原
热带荒漠
常绿阔叶林
常绿硬叶林
亚热带草原
亚热带荒漠
落叶阔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极地苔原
极地冰原
高原山地植被
(一)热带植被
热带植被热带植被主要包括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等。
热带稀树草原
热带季雨林
热带雨林
①热带雨林——分布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的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盆地、亚洲东南亚地区。
刚果盆地
东南亚地区
亚马孙河流域
热带雨林
①热带雨林——典型特征
植物种类丰富,植物群落结构复杂,主要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
热带雨林没有老叶更新的周期性,也没有一定的开花季节,四季常绿。
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①热带雨林——重要作用
热带雨林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生态系统,热带雨林的盛衰消长直接影响着全球环境,保护热带雨林资源是当前最紧迫的全球生态任务之一。
热带雨林鸟类
热带雨林植物
热带雨林猴子
热带较干燥的地区
②热带稀树草原——分布
热带稀树草原又称萨瓦纳,主要分布在热带较干燥的地区,具有十分独特的群落外貌。
热带稀树草原
②热带稀树草原——典型特征
散生在草原中的旱生乔木多为矮生,多分枝,具有非常特殊的大而扁平的伞形树冠。典型植物为猴面包树。
干季时,草类枯黄
湿季时,草原葱绿
猴面包树
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热带滨海地区,是生长在被周期性海水浸淹的淤泥海滩上的耐盐常绿乔灌木植物群落。北纬32°到南纬44°之间均有分布,在赤道附近发育最为充分。红树林是良好的海岸防护林,又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
阅读
红树林
红树林景观
植被类型 分布 植被特征
地区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 亚马孙流域 刚果盆地 东南亚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 高温多雨 植被种类丰富,植被群落结构复杂,主要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木层,植被四季常绿
热带稀树草原 有周期性干湿季节交替的地区,较干燥的地区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 干湿季交替 散生在草原中的旱生乔木多为矮生,多分枝,具有特殊的大而扁平的伞形树冠。典型植物为猴面包树
热带植被及其主要特征
小结
(二)亚热带植被
亚热带植被主要包括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和亚热带荒漠草原等类型。
亚热带荒漠草原
常绿硬叶林
常绿阔叶林
①常绿阔叶林——分布
发育在亚热带地区大陆东岸湿润季风气候条件下的森林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
亚欧大陆东岸
常绿阔叶林
①常绿阔叶林——特征
森林常绿,与热带雨林相比,垂直结构较简单,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较少,少板根和茎花现象
②常绿硬叶林——分布
常绿硬叶林是在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典型植被,主要由硬叶的常绿乔木和灌木组成。
地中海沿岸
常绿硬叶林
②常绿硬叶林——特征
叶坚硬革质,叶面常有茸毛或退化成刺,树皮粗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中植物的叶片与阳光城锐角,躲避阳光的灼晒;叶子坚硬而有锯齿,叶片不大或变成尖刺状,叶片表面有光泽而常有茸毛,常有分泌芳香油的腺体,减少水分蒸发。
思考
常绿硬叶林坚硬的叶子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③亚热带荒漠草原——分布
亚热带荒漠草原在北半球位于热带荒漠北缘,主要由旱生灌木和禾草组成。
在北半球位于热带荒漠边缘
亚热带荒漠
亚热带草原
植被 类型 分布 植被特征
地区 气候 类型 气候特征
亚热带 常绿 阔叶林 主要分布在 亚欧大陆东岸 亚热带季风 气候 四季分明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低温少雨 外貌终年常绿,林相整齐
季相变化不明显
群落结构较为复杂
亚热带 常绿 硬叶林 地中海沿岸及纬度在300-400范围内各大陆西部边缘地区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主要由硬叶的常绿乔木和灌木组成,叶坚硬革质
叶面常有茸毛或退化成刺
亚热带荒漠 草原 北半球位于热带荒漠北缘;南半球在澳大利亚的南部及非洲和南美洲南部的部分地区 亚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由热带荒漠向纬度较高地区推进,年降水量有所增加,但最大降水量常在低温时期,夏季则高温、少雨,使本区干旱、缺水 由旱生灌木和禾草组成
在较湿润的季节里
有短生植物的生长
亚热带植被及其主要特征
小结
(三)温带植被
温带植被温带植被最具有代表性的类型有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草原。
温带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温带草原
①落叶阔叶林——分布
落叶阔叶林是由春夏季长叶、冬季落叶的乔木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①落叶阔叶林——特征
落叶阔叶林是由春夏季长叶、冬季落叶的乔木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②针叶林——分布
针叶林,又叫泰加林,是寒温带典型的植被类型。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呈带状分布
②针叶林——特征
针叶林通常由单一树种构成,立木端直,树冠呈尖塔状,群落结构比较简单。
针叶林——大兴安岭北部森林
针状叶片
③草原——分布
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均有分布。北半球由于陆地面积大,其草原常呈带状分布。
温带地区大陆内部
③草原——特征
温带草原是由低矮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旱生小半灌木组成,是温带地区草原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温带草原景观
植被类型 分布 植被特点
地区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温带落叶阔叶林 北美洲东部 中西欧 亚洲东部 温带海洋性 气候 温带季风 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终年温和湿润 由春夏季长叶、冬季落叶的乔木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针叶林 (泰加林) 寒温带 亚欧大陆和 北美大陆北部 分布区纬度跨度大,各地气候并不一致 冬季漫长严寒 夏季短促温暖 相对湿度较高 气温年较差大 通常由单一树种构成,立木端直,树冠呈尖塔状,群落结构
比较简单
温带草原 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均有分布 温带大陆性 气候 冬冷夏热 干旱少雨 由低矮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旱生小半灌木组成
温带植被及其主要特征
小结
(四)寒带植被
寒带植被苔原由极地(或高山)灌木、苔藓、地衣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是寒带典型的植被类型。
苔藓
地衣
极地(或高山)灌木
苔原多年生草本植物
极地苔原
高山苔原
苔原根据其分布区域,分为极地苔原和高山苔原,前者位于极地地区,后者位于寒温带、温带山地和高原的高山地区。
极地地区,寒温带、温带山地和高原的高山地区
(四)寒带植被
植被类型 分布 植被特点
地区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极地苔原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苔原气候 全年严寒 降水少 由极地(或高山)灌木、苔藓、地衣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
高山苔原 寒温带、温带山地和高原的高山地区 高山气候
寒带植被及其主要特征
小结
(一)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决定某地区植被类型的根本因素是该地区的水分和热量以及二者的配合状况。不同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影响区域的水热状况从而对植被产生影响。
二、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①太阳辐射——热量对植被的影响
寒带植被
亚寒带植被
温带植被
亚热带植被
热带植被
极地
热量随纬度升高渐少
赤道
极地
②距海远近——水分对植物的影响
温带森林
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从沿海向内陆降水渐少
③其他水热组合状况——洋流
千岛寒流
50°N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寒带
针叶林带
北大西洋暖流
(二)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①对大气组成、气候的影响
吸收
释放
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水蒸汽
增加大气湿度
调节局地气候
影响大气的组成成分
②植被对土壤的影响
植被的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植物根系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植物的残落体变成土壤腐殖质,从而改变土壤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植物扎根于土壤生长
③能使区域地理环境朝着一定方向改变
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抵御风沙等作用
三北防护林建设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可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森林植被的破坏、草场退化,植被覆盖度减小,最终导致局地沙漠化,环境恶化。
③能使区域地理环境朝着一定方向改变
④对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指示作用
碱蓬只分布于盐碱土地区
海菜花多生长在深度4米左右温暖干净的水域、若水体稍有污染,它们就会成片死亡,甚至绝迹。
碱蓬
海菜花
读课本81-82页的案例探究塞罕坝林场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塞罕坝林场的人工林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2.周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塞罕坝林场的影响又有哪些?
【参考】1.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大气湿度等。
2.干燥天气多,容易引起山火;降水少,土壤贫瘠,林木生长慢。
活动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
相互关系
热带植被
亚热带植被
温带植被
寒带植被
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