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岳阳楼记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岳阳楼记 导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4.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31 13:5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 岳阳楼记(第20~21课时)
【目的要求】
1.学习古仁人忧国忧民的精神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
2.积累文言词汇,背诵课文;学习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重点难点】
1.诵读课文,疏通文意。
2.理解借景抒情、卒章显志的写法。
导学过程 导学方法
第一课时【自主学习,基础过关】1.我的检测①给下列词语中的黑体字注音。 谪守(zhé) 浩浩汤汤(shāng) 樯倾楫摧(qiáng jí) 皓月(hào) 淫雨霏霏(fēi) 岸芷汀兰(zhǐ tīng)②简介作者和“记”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记,可以写景状物,如《小石潭记》《核舟记》;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2.我的疑惑【合作探究,质疑解难】一、朗读课文 要求: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重音、停顿、节拍。二、疏通文意1.重点词语解释。 要求:结合课文注释、工具书进行。 另外,小组合作归纳课文中的文言现象:①通假字【具】通“俱”,全、皆。 【属】通“嘱”,嘱托。②古今异义:【制】<古>规模。<今>制度。 【薄】<古>迫近。<今>跟“厚”相对。【景】<古>日光。<今>景色。 【把】<古>持、执。<今>介词或量词。【备】<古>详尽。<今>准备。 【进】<古>在朝廷做官。<今>向前移动。【微】<古>如果没有。<今>微小,轻微。③词类活用:【守】名→动,做太守。 【北】名→状,向北。【南】名→状,向南。 【废】形→名,荒废的事业。④一词多义:【以】来;因为。 【或】或许,也许;有时。【观】看;景象。 【极】至、到达;尽头。【通】顺利;通向。2.句子翻译。 要求:借助课文注释并参考学习资料,把课文翻译得“信、达、雅”。(电板延后出示)【课堂检测,学以致用】1.解释文中下列词语。①乃:于是,就。 ②属:通“嘱”,嘱托。③谗:说别人坏话。 ④观:看;景象。⑤去:离开。 ⑥偕:一起。 ⑦归:归依。2.翻译下列句子。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总结提炼,知识升华】1.词语解释 2.句子翻译【课后训练,巩固提高】 完成练习册本课你做得来的题目。 第二课时【知识回顾,温故知新】1.词语解释 2.课文背诵【合作探究,释疑解惑】一、整体感知第 1 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第2~4段:叙写岳阳楼的景象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第 5 段: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二、问题探究1.滕子京是个怎样的官员?他和作者的遭遇有何相似之处? 明确:①奋发有为,胸襟阔大。②受到朝廷的贬斥。2.作者为何没有对岳阳楼作详细描述?作者宕开一笔写什么? 明确:①因为“前人之述备矣”,不必再去重复;作者作记的目的在于借景抒情,引发自己的观点。②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3.三、四段写的景象有什么不同?作者写迁客骚人的悲喜心情,目的是什么? 明确:①一是阴雨连绵(阴),一是春和景明(晴)。②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与“古仁人之心”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4.第五段的两个“异”各指什么?说说“先……后……”的现实意义。 明确:①悲喜之异;忧乐天下、忧乐自然风物之异。②我们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要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思想。5.文中的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明确:第2段概述岳阳楼的风光以及第3、4两段分别写阴雨天气和晴好天气登楼所见的景色属于写景,紧跟着写景抒发了迁客骚人在这两种情形下登楼的感受属于抒情,可谓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第5段是抒情兼有议论,抒发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6.揣摩课文的好词好句。 明确:①如“衔”“吞”,运用拟人手法,写出山在湖中、湖蓄江水的壮阔气象。②如三、四段大量使用四字句,运用对偶、排比等修辞,使文章既有气势又富于变化。【课堂检测,学以致用】一、用课文原句填空。1.从时空两个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气象万千。2.“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上文的句子是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3.阴晦凄凉的景致带给登楼者的感受是不以物喜……感极而悲者矣。4.从正反两面阐述古仁人内涵的句子是不以物喜……则忧其君。5.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黑体词语。(1)前人之述备矣( 详尽 ) (2)连月不开 ( 放晴 )(3)薄暮冥冥 ( 迫近 ) (4)至若春和景明( 日光 )2.翻译文中下面句子。(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译文: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译文: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恐怕被批评指责。3.文章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请问: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答:迁客骚人的情是“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的情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忧国忧民)。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通过这两种情的对比,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突出文章主旨。4.文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现代人的你能否做到?为什么?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答:能。这说的是一种从容的平常心境。只要发挥心灵力量,砥砺意志,就可以养成平常心境。面对考试的失败,以平常心待之,便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能。这是一种需要修炼才能达到的境界,作为中学生,心灵尚需砥砺,战胜外在的力量不易。担心考试失败是学生普遍的心态,便是这个道理。)【拓展延伸,博闻强技】一千多年前的封建士大夫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能时时处处忧国忧民,闪烁着民族精神的人格力量。你能从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这样的例子吗 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②陆游“位卑未敢忘国忧”。【课后训练,巩固提高】 完成练习册本课你剩下的题目。【导学反思,自悟自励】 查阅资料,积累知识。朗读课文,正确流利。读记注释,以便运用。自行翻译,对照检查。手脑并用,乐在其中。分组讨论,教师小结。合上书本,完成各题。打开书本,更正错误。
教学补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