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平移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11.1平移 说课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03-03 21:4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1平移》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图形的运动这一章的学习,定位在操作感知、实验几何的阶段,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操作实验,理解图形和图形的运动的有关概念,由于学生前面的学习对图形的认识多限于“静态”,学习图形的变换使得学生以“动态”的角度去认识,因此是一次认知角度的大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体会用运动的观点看待静止的几何图形,感知几何变换的思想,为进一步学习平行、全等等几何概念做好数学知识的准备。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平移及对应点、对应角及对应线段的概念;理解图形平移后图形的形状、大小保持不变的性质;会在方格纸上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平移后所得的图形,体会平移变换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抽象概括,经历探索平移的性质,探求如何画一个图形经平移后所得的图形的方法等过程,体验“以局部带整体”的作图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与态度目标:
使学生懂得联系实际、观察生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及积极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平移并理解其性质,探求简单图形经平移变换后所得的图形的画法。
教学难点:
探求平移的性质及探求如何作一个图形经平移变换后所得的图形。
二、学情分析
从认知特点来看,七年级的学生爱问好动、求知欲强、想像力丰富,对实际操作活动有浓厚兴趣,对直观事物感知欲强,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过渡的阶段,逻辑能力逐步发展。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图形的学习基础多限于“静态”,本课初步以“动态”的角度认识图形,使得学生充满好奇心和表现欲,并积极投入到新的求知旅程中去。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征,教材中对图形平移运动的研究仅限于操作层面,主要通过“图形的平移”进行观察和实验获得形象认知,观察图形平移过程中的变量和不变量,找出规律,图形的平移运动,是一种位移,只要给出图形上一个点的移动方向和距离,就可以画出这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只要求学生体会在方格纸上画沿横、纵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三、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
基于本节课内容和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及思维发展的特点,在教学中选择引导探索发现法,配合演示法、讨论法和总结法的使用。在演示、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操作、抽象概括、练习巩固各个环节中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法指导:
本课的学习,学生应立足于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自觉地运用自身已具备的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通过观察、分析、操作、抽象概括等共同探讨,以数学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进而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四、教学流程设计
情境引入 探索性质 操作画图 总结欣赏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观看奥运会领奖时的升旗仪式,研究国旗的运动情况
想一想:1)五星红旗在整个过程中作了怎样的运动?
2)如果红旗上的一颗星上升了5米,那么红旗上其他部分将作怎样的运动?
二、新课讲授
1. 探索性质
平移的概念:将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位置移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为平移。
【引导学生找出平移概念的关键词】
说一说:生活中平移的例子
【学生通过结合自身的体验经历,不难回答以上问题。教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在互相讨论和互相评价中得以提高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紧接着教师继续利用多媒体演示生活中各种平移的实例。】
练一练:
1)在下面的六幅图案中,(2)(3)(4)(5)(6)中的哪个图案可以通过平移图案(1)得到?
2)欣赏并说出下列各商标图案哪些是利用平移来设计的?
(1) (2) (3) (4) (5) (6)
【学生对汽车商标比较感兴趣,通过第这题,感受平移在实际设计生产中的运用,认识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自然科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想一想:如图,平移三角形ABC就可以得到三角形A′B′C′,介绍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观察图中线段的长度变化,你发现了什么?
归纳平移的性质:
图形平移后,对应点之间的距离、对应线段的长度、对应角的大小相等。
图形平移后,图形的大小、形状都不变。
【这里探求平移的性质采取的是引导探索法,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问题主动去探索。探求了平移的性质后必然对平移的认识会有更深层的理解,为后面探求平移后的图形的作图方法做好铺垫。】
练一练:
1)平移改变的是图形的(     )
A、形状  B、位置  C、大小  D、形状、大小及位置
2)如图,∠DEF是∠ABC经过平移得到的,∠ABC=33°,则∠DEF的度数为 .
2.动手操作
平移的两个要素: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课件演示)
试一试:
①在下图中,你知道线段CA的中点M以及线段BC上的点N平移到什么地方去了吗?请在图上标出它们的对应点M′和N′的位置。
②如上图,小船经过平移到了新的位置,你发现缺少什么了吗?请补上。
【这里增加试一试主要是让学生一步步来,先画出平移后的点,再找出平移后的线,然后是书上画出平移后的整个图形,以此来分解画平移后图形的难度。让学生上台直接操作,利用几何画板点击完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例题:画出三角形ABC向右平移4个方格,向下平移3个方格后的图形。
【探求图形经平移变换后的图形的作法,体验在方格纸中画出已知图形经平移变换后的图形】
练习:书本P96页,练习11 .1
三、课堂小结
1.图形平移的概念
2.图形平移的性质
3.图形平移的两个要素
四.布置作业
五.图案欣赏
多媒体展示生活中某一些美丽的图案可通过图形的平移变换得到(教师可查找一些图案,供学生欣赏)。
【本环节设置图案欣赏主要是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知识的应用价值。】
五、板书设计
1、图形平移的概念:
将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位置移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2、图形平移的性质:
图形平移后,对应点之间的距离、对应线段的长度、对应角的大小相等。
图形平移后,图形的大小、形状都不变。
3、平移的两个要素: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