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集体备课活页教案
三 年级 学科 语文 主备人 使用教师
课题 第7课 鹿角和鹿腿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 课前准备 教师:
学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2.能根据提示讲故事。 3.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与故事有关的说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重难点及突破策略 二次备课
教学重点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2.能根据提示讲故事。 教学难点 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与故事有关的说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匀、皱、配、怨、狮、通”6个生字,读准“称、禁、撒”3个多音字,会写“鹿、塘”等13个生字,会写“池塘、痛快”等13个词语。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提示讲故事。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揭题读题,见课件。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一起来猜一个谜语吧!(课件出示谜语)头上长树权,身上有白花。四肢跑得快,生长在山野。(鹿)过渡:同学们真聪明,都把谜语猜对了。鹿长得很美,我们都很喜欢它。其实,鹿也知道自己的角很美,并为此而骄傲,但是它在经历了一件事之后改变了想法,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2.板书课文题目,师生齐读。 二、认识生字词,扫清障碍,见课件。 1.学生自读课文,用喜欢的符号圈画出要求会认的字。 2.检查自读情况。 (1)课件出示会认字。 匀、称、禁、鮫、配、怨、狮、逼、撒 (2)标注拼音读,指名读,教师帮助正音。 (3)处理多音字“称、禁、撒”,见课件。 ①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在课文里标画出带有多音字的词语,同桌互相检查读。 ②教师出示给多音字选择合适读音的练习题,学生先自己做,然后全班交流评价。称赞匀称;禁止情不自禁;撒手撒播 三、观察结构,指导书写,见课件。 1.课件出示会写字。 2.学生交流如何识记这13个字。 3.指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重点笔画、书写要点。重点指导“塘、配”等易错字的写法。左右结构:“塘、映、欣、传、哎、叹”要写得左窄右宽。上下结构:“赏”上宽下窄,避免字写得过长。半包围结构:“鹿、匀”注意内外部件比例协调。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5.学生书写。 四、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见课件。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出阅读要求。 (1)标画出自然段。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结合课后第二题进行解答。 2.指名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进行评价指导。 总结:鹿非常欣赏美丽的角,而抱怨难看的腿。但是当遇到危险时,腿帮助他狮口逃生,而角却让他差点儿送命。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从整体上梳理了文章脉络,弄明白了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人学习。 2.布置作业: (1)掌握课后生字新词。 (2)完成本课的习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2.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与故事有关的说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3.引导学生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听写生字词,同桌互查。 2.检查读课文,教师评价。 二、欣赏鹿角,体会惊喜,见课件。 1.请同学们自己朗读第1~3自然段,边读边画出鹿对自己的评价,把重点语句多读几遍,着重体会句子的意思。 2.小组成员间讨论交流。 3.课件出示课文中的重点语句。 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 “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1)联系插图,体会“匀称”“精美别致”的含义。结合句子,体会鹿此时的心情。明确:这两个词语是鹿对自己的评价,由此可见此时鹿的心情肯定是开心和自豪的。 “啊”是鹿发出的感叹,可以看出鹿对自己的角很满意。 (2)指导学生带着骄傲、自豪、满意的语气读一读这两句话,体会此时鹿的心情。 (3)课件出示珊瑚图:这是一张珊瑚图,大家发现了鹿角与珊瑚的相似之处了吗?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来写鹿角?(比喻) (4)抓住“忽然”体会鹿的惊喜。 (5)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么”再次体会鹿的自豪、骄傲、高兴。 4.仿写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我的________多么______,我的______多么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关键旬子和词语,引导学生真切体会文章主人公的心情变化,教会学生体会语言的方法。 三、狮口逃生,体会腿美 过渡:我们能看出来鹿很喜欢自己的角,接着读下去,一起来看看鹿是怎么评价自己的腿的。 1.分析句子,体会鹿对自己的腿的最初态度. 课件出示: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铍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1)学生读句子,,思考:鹿除了提到自己美丽的角,还提到了什么?(腿)他对自己的腿是怎样评价的?(大细了) (2)你能从哪儿看出鹿的不高兴? (从“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可以看出鹿的不高兴。“唉”是鹿在叉气,说明他不开心。从“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可以看出鹿对自己的腿很不满意。) (3)这句话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传达了鹿的不开心?(神态和语言) (4)教师小结:通过鹿的神态表情、话语以及说话的语气,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不高兴,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腿配不上美丽的角,所以很难过、很遗憾。 2.体会腿美。 (1)课件出示狮子的图片,见课件,指导学生读课文第4~7自然段。 (2)鹿脱险了吗?(脱险了)他靠什么脱险的?(有力的长腿帮助他脱险了。)教师小结:有惊无险,鹿逃脱了狮子的追捕。但帮他脱险的不是让他骄傲自豪的美丽的角,而是在他看来难看的四条腿。 (3)教师播放视频,展示鹿被狮子追赶的场面,见课件。 提问:通过观看视频,你觉得当时鹿的心情是怎样的?可能会想些什么呢?预设1:鹿肯定很害怕,他会想:“都怪这对角,要是没有它们我就可以逃脱了。” 预设2:鹿可能会很绝望,他会想:“这次我肯定逃不出去了,我就快被狮子吃掉了,我真的恨这对角!” (4)面临危险,鹿既紧张又恐惧,你能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鹿被追赶的句子吗?(指名读、齐读。) 3.在精美的鹿角阻挡鹿逃生的时候,鹿的腿是怎样帮助他逃生的?请同学们画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见课件。 (1)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2)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 指导学生读这两段话,体会在危急时刻是鹿的四条腿救了他的性命。 4.体会鹿的态度的变化,见课件。 过渡:经历了这样的危险之后,鹿对自己的角和腿有了新的认识,他此时感慨地说了一句话,那就是—— 课件出示: 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让我送了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思考:鹿说这句话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后悔,为自己抱怨腿的不美丽而感到羞愧。) 四、梳理故事脉络,练习复述故事 1.这是一个美丽惊险的故事,能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讲述一下吗?思考一下,如果想要讲好这个故事,我们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2.课件出示讲故事的要求。 (1)尽量用自己的话去讲。 (2)让鹿会说话,讲好关于鹿的动作、神态,尤其是鹿的语言,还可以加人鹿的心理活动。 (3)把鹿被狮子追捕时的惊险讲出来。 3.同桌互相讲一讲,然后在小组内讲。小组选择代表在班级讲,师生进行评价。 五、迁移内容,理解寓意 1.说一说自己学习了课文之后的感悟。 2.教师说出对本课内容的不同评语,让学生辨析,并说明理由。 (1)鹿角根本不实用,鹿就是太虚荣了。 (2)鹿角和鹿腿各有用处,要区别来对待。 3.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师生联系生活实际共同评价。 4.教师小结:生活中有许多事物就像鹿角和鹿腿一样,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我们要学会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事物,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轻易否定了它的长处,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六、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教师总结:在生活中,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无缺,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千万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和它的存在价值。
作业设计 2.布置作业: (1)读一读《伊索寓言》中的其他故事,并思考故事寓意。 (2)完成《黄冈同步练》主书中本课的习题。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教学反思 1.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和学生一起经历阅读学习的全过程,透过多层次阅读,让学生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生成并建构新的知识。 2.不足之处:这一课还有一个重要的训练点一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由于教学中过于关注朗读理解,给学生试讲展示的时间不足,并对关键词语的抓取引导不够,致使学生的讲述不是很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