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导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导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01 07:5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学案
一、学习目标
⑴唯物史观:联系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从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实践基础等角度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理解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决定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这一唯物主义的原理。
⑵时空观念:从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两个维度,学习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对中国的深远影响等知识,帮助学生构建逻辑清晰的知识体系。
⑶史料实证:创设情境材料,引导学生从中提炼有效信息,学习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等等,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⑷历史解释:创设情境材料,引导学生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分析和判断马克思主义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⑸家国情怀:设计合作探究问题,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人生规划的学习,引导学生立志为中华民族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毕生精力的高尚情操;通过联系近现代中国的发展,理解选择马克思主义对中华民族和中国带来的重大意义,从而涵养学生浓厚的家国情怀。
二、教材梳理及重难点问题探究
(一)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三个子目:“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三个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遵循历史思维,围绕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和世界意义展开论述,介绍必要的历史知识,并加以分析。
第一子目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空想社会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但没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本目内容初中历史教科书大多讲过,可以略讲,重点是要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第二子目比较全面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是本课的重点,初中历史教科书也有较多的介绍,这里还要作进一步介绍和分析,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第三子目介绍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通过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巴黎公社的建立,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二)教材知识梳理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1.经济基础与社会条件: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暴露。贫富分化严重,工人阶级苦难深重。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为维护自己的权益,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
特点:具有自发性,无明确的斗争目标;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趋势:由自发到自觉,由经济到政治。
3.思想基础: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
(1)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①主要代表: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英国人欧文。
②内容: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反对自由放任的竞争,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
(2)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3)德国的古典哲学。
4.实践基础:
(1)理论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深入探讨工业革命后的社会变化,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
(2)积极投身于工人运动: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和德意志工人协会:加入了德意志流亡工人的组织“正义者同盟”,并帮助该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⑴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①主要内容:

【深入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

【误区警示】 
马克思主义诞生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已经开始走向灭亡。马克思主义宣布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这是从历史总的发展趋势而言的,当时,资本主义尚处于上升时期,资本主义走向灭亡尚有漫长的路程。
⑵历史意义
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1848年的欧洲革命:马、恩投入革命斗争,创办报纸宣传革命,组织工人参加武装起义。
(2)《资本论》的发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3) 创立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提出人民群众的巨大作用。
3.评价: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温馨提示】马克思主义得到发展的主要体现:
马克思撰写《资本论》,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创立唯物史观。
【误区警示】 
空想社会主义尽管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天才的设想,但其并没有找到改造社会的正确途径。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在于它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世界意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1.国际工人运动从分散走向联合
◎第一国际的成立

2.在革命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与完善,并推动世界工人运动的发展。
◎巴黎公社
(1)成立:1871年3月,法国巴黎爆发工人武装起义,起义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
(2)措施
政权 建设 政权和机构 建立立法和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
军事措施 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
公职人员 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社会 经济 工厂归属 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
工作时长 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温馨提示】根据巴黎公社革命措施判断其政权的性质:第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3)结果: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被法国资产阶级和普鲁士联合扼杀。
(4)意义:
①实践意义: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②理论意义: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温馨提示】马克思主义不是巴黎公社的指导思想
【合作探究】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史料 列宁在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指出:“胜利的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
思考:依据史料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根本原因是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还不具备;主观原因是缺乏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全面认识巴黎公社
(1)爆发的偶然性:巴黎公社革命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而是在普法战争失败后,民族矛盾激化引发阶级矛盾尖锐的形势下爆发的,具有突发性、偶然性。
(2)失败的必然性:当时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还不具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成熟,这就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3)意义的深远性: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4)教训的深刻性:巴黎公社革命由于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如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与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知识拓展】巴黎公社的失败给我们提供的经验教训
(1)两大经验:坚持暴力斗争;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2)两大教训:必须由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领导革命;必须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争取广大农民的支持。
3、其它深远影响: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三)教材问题解答
思考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答案提示:揭示了资本主义在积累财富和资本的同时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夺必将引起工人阶级反抗的社会现实,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学思之窗 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案提示:这段话说明了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和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
问题探究 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观点,并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答案提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三部分:唯物史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基本观点包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历史观的统一,这是区别于旧哲学的重要标志,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无产阶级的理论武器,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
学习拓展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来源之一。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超越。
答案提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这三大思想理论来源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根据理论研究和自身的革命实践,创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三、思维导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