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31 18:24:51

文档简介

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 2023~2024 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测试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A D C D C B C A C D D A B
二、材料分析题
16 题(1)积极:推动中华法系的形成与发展,进一步弘扬了儒家传统道德伦理;以礼入法,
以仁为本,慎用刑罚,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消极:礼法结合,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模糊化,
使判案有相当主观性及随意性;不利于人民法治意识的形成,法治意识淡薄。(8分)
(2)历程:①起草: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②颁布: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
布民法通则;③完善:90年代,向社会主义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④实施:21世
纪后,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加快起草,2017年通过民法总则,2021年开始实施。(4分,如
学生分三个阶段作答,言之有理也可给满分)
原因: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迫切的现实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国内民事、社会生活发展与世界接轨的需要。(3分)
17 题(1)影响:一方面,扩大了耕地面积,缓解了人地矛盾;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加速
了人口的增长;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土
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问题;人口过度膨胀,不利于社会秩
序的稳定。(积极影响 4分;局限性 2分)
(2)趋势: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利润不断增加;生产专业化。影响:提高农业生
产效率和产量;有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造成土地贵族把持国家政权。(说明:趋势、
影响分别 4分,答对任意两个小点即可得分。)
18 题(1)特点:出口商品以工业产品为主,进口商品以原料为主,进出口贸易相对均衡;贸
易伙伴多元且分布广泛;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强。原因: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工业优势明
显;英国“一枝独秀”“世界工厂”的全球霸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形成,加深英国对
世界市场的依赖。(6分,特点 2分,每一小点 1分;原因 4分,每一小点 2分。)
(2)①中国;②印度;③英国;④美国。理由:工业革命前,中国和印度传统手工业
发展领先,工业革命开始后,先后被欧美国家超过;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
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工业迅速发展,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
(判断出对应国家 1分,理由说明 1分,共 8分)
三、论述题
19 题论题示例 1:中西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共性与个性。
论题示例 2:中西国情不同造就不同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体系。
论题示例 3: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经验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借鉴。
(示例观点仅供参考,学生选取其他角度论述,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试卷第 1页,共 1页
{#{QQABRQ4EggiIQBBAAAhCUwVaCgOQkAAAAAoGRBAIsAAASQFABAA=}#}
试卷第 2页,共 1页
{#{QQABRQ4EggiIQBBAAAhCUwVaCgOQkAAAAAoGRBAIsAAASQFABAA=}#}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测试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2024年1月31日
试卷满分:100分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
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
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中国原始农业示意图,这表明我国原始社会时期()
原给作农兰是型
行作补植业
行作种社业为主、春言差为辅
长汇沈战及养以南的南方地区
种生业发
0
相草混作衣业表型
秉集距麦
羊作什近盘
●下
原站早作农业美整
旱竹传佳是为主、养有业为指
养蓄业
消河一清河中下薄液线为核心的中原地区
养随业
平农车轧农业来型
有数业
中并马
原始辮牧农业类型
首牧业
排化业为主
以黄河上海-为过河流战为仙心的北方地带
A.游牧区与农耕区完全重合
B.食物生产呈现地域性与融合性
C.北方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
D.己成为世界主要作物的起源地
2.商人在祭祀祖先时,大量使用马、牛等动物,还普遍使用人牲,多者达数百人,在河南
安阳殷墟王陵区内,至今己经发现了2000多座历代商王奉献的祭祀坑,平均每座坑内大概有10
名人牲:周人废除了用人牲祭祀,并以其为非礼行为,祭品数量和种类也大为缩减。这一变化可
以反映出()
A,执政理念发生转变
B.宗法血缘关系淡化
C.儒家思想影响深远
D.迷信程度大大降低
第」页共7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3.《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有事请殿(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羁)请”。“行
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翳(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材料可以说明秦朝
文书()
A.建立较为严密的管理制度
B.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C.可以避免地方的分裂割据
D.导致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4.《大明律》中有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
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这反映了明朝()
A.保障了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
B,极力杜绝贫富分化的发生
C.形成了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D.统治者重视维护社会稳定
5.中国古代的民俗钱币虽有钱币的材质、形态,但不能用来购物,所以还不能算是真正的钱币。
史学界、收藏界普遍认为民俗钱币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下列明清时期民俗钱币的内容()
(左侧图文:状元及第一品当朝:右侧图文:名登金榜位列三台)
A.反映了迷信思想的严重
B.推动了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
C.寄托了时人的政治抱负
治:康D.体现了古代商品经济的发达
6.乾隆皇帝认为:“办理回众事务,宜因其性情风俗而利导之,非可尽以内地之法治也”。
这说明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是()
A.恩威并施
B.武力征伐
C.强化管理
,D.因俗而治
7.康有为《上清帝第七书》中说:“职窃考之地球…惟俄国其君权最尊,体制崇严,与
中国同。其始为瑞典削弱,为泰西摈鄙,亦与中国同。然其以君权变法,化衰为盛…故中国变
法,莫如法俄,以君权变法,莫如采法彼得。”康有为旨在()
A,强调研究俄国变革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B,强调托古改制的历史必然性
C.说明变法对于中国转弱为强的重要性
D.揭示俄日两国制度的差异性
8.1948年,晋绥解放区普遍用人民代表会议制度取代参议会制,毛泽东说:“这样的人民
代表会议一经建立,就应当成为当地的人民的权力机关,一切应有的权力必须归于代表会议及其
选出的政府委员会”。这()
A.说明参议会制不是民主制度
B,为新中国的政权建立打下基础
C.有利于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行
D.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第2页共7页
C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