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9张PPT)
湘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自然地理基础》
第四章第三节
海一气相互作用是指海洋与大气间物质、能量持续交换的互相影响过程。
海洋是地球上巨大的热能储存库,对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SEA-AIR INTERACTION
《海一气相互作用》
CONTENT
一、海一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
二、海一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三、厄尔尼诺、拉尼娜及其影响
一、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
1. 海洋与大气间的水分交换
(1)海洋→大气:海水 时会把大量水汽输送给大气。
(2)大气→海洋: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 ,并以 的形式返回海洋。
(3)影响:海洋的 状况和 情况,直接制约着大气水汽的 与分布。
86%
蒸发
降水
蒸发
凝结
降水
热
蒸发
含量
一般来说,海水温度越高,蒸发量就越大。
低纬度海区和有暖流流经的海区,
海面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降水较丰沛,海—气间的水分交换也较为活跃。
一、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
2. 海洋与大气间的热量交换
(1)海洋→大气:海洋通过_____、________
等方式将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
(2)大气→海洋:大气通过 作用于海洋,驱动_________,把部分能量返还给海洋,并使海洋热状况产生再分配,改变海洋对大气的加热作用。
水温高的海区,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多。
热带地区海洋面积大,
是驱动地球大气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地。
潜热
长波辐射
风
海水运动
85%
太阳辐射
长波辐射
潜热
海水运动
风
①海水蒸发吸收热量
②水汽凝结释放热量
核心归纳
(1)影响海—气之间水、热交换的因素
核心归纳
(2)海洋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
课时作业
读“海—气相互作用模式图”,完成1~4题。
1.图中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下列海域
为大气提供的水汽最多的是
A.低纬海域 B.中低纬海域 C.高纬海域 D.中高纬海域
3.海洋将热量以________的形式传递给大气
①长波辐射 ②短波辐射 ③潜热释放 ④潜热吸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体现大气对海洋传递动能的洋流是
A.日本暖流 B.西风漂流 C.秘鲁寒流 D.赤道逆流
二、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海—气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
海—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 和 ,是维持全球 的基础。
大气环流的产生:不同纬度海区对大气加热的差异,会产生 间的大气环流; 对大气加热的差异,则形成 。
大洋环流的产生: 和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水热平衡
大气环流
大洋环流
高低纬度
季风环流
大气运动
二、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海—气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
海—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 和 ,是维持全球 的基础。
水热平衡
大气环流
大洋环流
作用
蒸发>降水
降水>蒸发
降水=蒸发+径流
蒸发=降水+径流
全球:蒸发=降水
全球的水平衡是通过水循环来实现的
海一气相互作用,进行水分交换,构成地球上生生不息的水循环。
地球上的水时刻都在循环运动,从长期来看,全球的总水量没有什么变化。
3.如果海洋蒸发量增加或减少,陆地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请用水量平衡原理加以说明。
全球降水量等于全球蒸发量,如果海洋蒸发量增加(减少),降水量不变,海陆间水汽输送增加(减少),那么陆地降水量就会增加(减少),蒸发量就会减少(增加),径流也会相应增加(减少)。
活动探究 : 了解水量平衡原理
课时作业
《海一气相互作用》
1.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进行能量交换的是( )
A.大气环流
B.海陆之间的水循环
C.地壳物质循环
D.大洋环流
【解析】大气环流、地壳物质循环、大洋环流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内可输送或交换能量,但不能使四大圈层联系起来并进行能量交换。只有水循环才能将四大圈层联系起来,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图4-21 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
纬度低于30°N,热量收入多于支出;
纬度高于30°N,热量收入则少于支出,且在极地差值达到最大。
想一想,根据热量收支情况,
赤道会不会越来越热,
极地会不会越来越冷?为什么?
不会。通过大洋环流和大气环流将低纬度海区盈余的热量被输送到高纬度海区释放,调节了全球热量平衡。
收入>支出
支出>收入
低纬度海洋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能,主要由大洋环流把低纬度的多余热量向较高纬度输送;
中纬度,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交换,把相当多的热量输送给大气,再由大气环流将热量向更高纬度输送。
课时作业
(2023·广西南宁月考)海—气的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较大。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海洋与大气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海洋是大气的主要水源和热源
B.海洋与大气之间存在广泛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C.海洋参与着大气的热量平衡
D.大气中的水热变化是由海洋决定的
2.海洋向大气输送水分不会
A.把海洋的热量带到陆地 B.把海洋的热量带到大气
C.把低纬的热量带到高纬 D.把太阳的热量带到海洋
√
√
图4-20 8月份印度洋表层水温分布
阿拉伯半岛东面为波斯湾,西为红海,两地夏季气温常达30℃以上,而索马里沿岸一带的气温,最热季节一般不到25℃。
赤道以北附近,印度洋表层水温呈现东暖西冷的分布格局,对大气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热力作用,进而影响到其气压场。
波斯湾、红海与索马里沿岸夏季气温存在着显著差异,对此现象进行解释。
索马里沿岸海域比波斯湾、红海面积广阔,夏季气温受海洋影响大且索马里沿岸夏季为寒流,受寒流影响气温降低,因此夏季气温较低。
简要描绘赤道以北附近,印度洋由东到西大气环流系统的剖面结构。
印度洋东侧较同纬度西侧海水水温高,形成上升气流,
西侧海洋水温低,形成下沉气流,因此形成逆时针旋转的大气环流。
图4-22 1997年厄尔尼诺引起的海水温度异常
异常升高
图4-22 1997年厄尔尼诺引起的海水温度异常
异常升高
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
这种现象被称为厄尔尼诺现象。
异常升高
图4-24 正常情况下的海—气相互作用示意
离岸风
太平洋东岸
秘鲁和智利沿海
太平洋西岸
印度尼西亚
与澳大利亚东岸
正常情况下,太平洋赤道两侧盛行稳定强劲的偏东信风,将温暖的表层海水吹离南美海岸,赤道太平洋水温西高东低
赤道太平洋东岸气流下沉,降水较少,形成荒漠;上升补偿流将海底的营养盐类带到海面,鸟类、鱼类众多
赤道太平洋西岸气流上升,降水较多
“厄尔尼诺”
是西班牙语“圣婴”的译音。
在秘鲁寒流流经海岸附近,
圣诞节前后有时海水明显变暖,
同时突降大雨,当地海鸟结队迁徙。
当地人把这种反常的现象归因为“圣婴”出现。
图4-25厄尔尼诺发生时的海一气相互作用示意
异常升高
正常年份 厄尔尼诺发生年份 拉尼娜发生年份
图示
新知预习
影响 ①东太平洋: 大量死亡、鸟类死亡或迁徙;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甚至引起 。 ②西太平洋:降水 ,造成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严重 。 ③可以减少 释放、延缓_________ 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故有“________
”之称,但它对气候的影响程度及威力比厄尔尼诺_____
关联性 拉尼娜现象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冷水性鱼类
洪涝灾害
减少
干旱
二氧化碳
全球变暖
反厄尔
尼诺现象
小
正常年份 厄尔尼诺发生年份 拉尼娜发生年份
洋流 偏东信风将温暖的表层海水吹离南美海岸,形成秘鲁寒流 信风减弱, 秘鲁寒流减弱 信风增强,
秘鲁寒流增强
大气环流 东岸 水温低,气流下沉 形成增强型对流,赤道太平洋中部气流上升,西岸气流下沉,东岸下沉气流因水温升高而减弱 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信风比常年偏强,水温偏低,降水偏少,易出现旱灾;在赤道西太平洋地区,降水较正常年份偏多
西岸 水温高,气流上升
天气气候 太平洋西岸降水较多;东岸降水较少,形成荒漠 太平洋西岸的澳大利亚及印度、非洲等地出现严重旱灾,东岸荒漠地带暴雨成灾
生物 上升流带来丰富的饵料,形成渔场 该海区水温升高,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和鱼类、鸟类死亡 /
正常年份 厄尔尼诺发生年份 拉尼娜发生年份
洋流 偏东信风将温暖的表层海水吹离南美海岸,形成秘鲁寒流 信风减弱, 秘鲁寒流减弱 信风增强,
秘鲁寒流增强
大气环流 存在对流性环流,赤道太平洋西岸气流上升,东岸气流下沉 形成增强型对流,赤道太平洋中部气流上升,西岸气流下沉,东岸下沉气流因水温升高而减弱 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信风比常年偏强,水温偏低,降水偏少,易出现旱灾;在赤道西太平洋地区,降水较正常年份偏多
天气气候 太平洋西岸降水较多;东岸降水较少,形成荒漠 太平洋西岸的澳大利亚及印度、非洲等地出现严重旱灾,东岸荒漠地带暴雨成灾
生物 上升流带来丰富的饵料,形成渔场 该海区水温升高,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和鱼类、鸟类死亡 /
XINZHIYUXI
新知预习
1.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关系
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现象
概念 在 流经海岸附近,圣诞节前后有时海水明显变 ,同时突降大雨,当地海鸟结队迁徙 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水温异常下降的现象
秘鲁寒流
暖
拓展延伸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海一气相互作用能够调控全球水热平衡,
对气候变化、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巨大影响。
但是,这个系统的异常变化会使局部出现极端天气,
干扰甚至威胁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
厄尔尼诺的出现,
使得当地冷水性鱼类因不适应温暖海域的环境而大量死亡,导致以这类鱼为食物的鸟类死亡或迁徙。
研究证据表明,厄尔尼诺现象与
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并大范围影响到天气状况和农业生产。
图4-22 1997年厄尔尼诺引起的海水温度异常
异常升高
厄尔尼诺直接导致了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甚至引起洪涝灾害。
连绵阴雨曾使智利北部沙漠地区的湿度增加,出现了鲜花盛开的奇观。
厄尔尼诺也使得热带西太平洋降水减少,造成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严重干旱。
图4-25厄尔尼诺发生时的海一气相互作用示意
异常多雨
严重干旱
世界热带海洋所释放的二氧化碳有3/4来自太平洋赤道海域。
厄尔尼诺现象能减缓富含二氧化碳的上泛冷水的上移速度,
从而减少海洋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数量。
有关研究表明,厄尔尼诺现象在减少二氧化碳释放、
延缓全球变暖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水温异常下降的现象。
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故有“反厄尔尼诺现象”之称。
异常降温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小女孩”的译音。
对气候的影响程度及威力比厄尔尼诺要小。
拉尼娜与厄尔尼诺均为
海一气相互作用的结果。
拉尼娜现象是因海面信风加速,
促使东、中部太平洋离岸气流出现,造成深层海水将低温冷水上翻,
从而使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降低所致。
拉尼娜现象
赤道
热跃层
读图4-24、4-25,完成相关任务。
比照正常年份赤道太平洋海域东西岸大气环流状况,绘制拉尼娜发生时该区域的大气运动状态示意图;根据所绘示意图,说明赤道太平洋东岸和西岸地区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
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相关资料,讨论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河流等可能带来的影响。
图4-25厄尔尼诺发生时的海一气相互作用示意
异常多雨
严重干旱
1.【参考答案】如图所示:
拉尼娜现象发生时,
太平洋西岸上升气流增强,
降雨增多,发生暴雨洪涝灾害;
太平洋东岸下沉气流增强,
降雨减少,会发生旱灾。
赤道
热跃层
降雨减少
降雨增多
拉尼娜现象
2.【参考答案】
厄尔尼诺年,东亚季风减弱,中国夏季雨带偏南,
江淮流域多雨的可能性较大, 而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到河套 带少雨干旱。
拉尼娜年正好相反。
厄尔尼诺年,我国东北地区由于夏季温度偏低,出现低温冷害的可能性较大。拉尼娜年我国则容易出现冷冬热夏。
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生成及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
厄尔尼诺年比常年少,
拉尼娜年比常年多。
图4-25厄尔尼诺发生时的海一气相互作用示意
异常多雨
严重干旱
判断
(1)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可能会出现洪涝灾害。
(2)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只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
(3)厄尔尼诺出现时,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甚至引起洪灾。
(4)赤道东太平洋表层海水异常升温的现象叫拉尼娜。
(5)拉尼娜现象出现的时候,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发生洪灾的概率增大。
√
×
√
√
×
# 阅读-海洋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除水热交换外,海—气间还存在气体和固体物质的交换
气体交换中以二氧化碳的交换最为重要
在全球碳循环系统中,海洋的作用比陆地更为重要
# 阅读-海洋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In addition to water heat exchange, there is also the exchange of gas and solid matter between sea and air
In gas exchange, carbon dioxide exchan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system, the role of the ocea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 of the land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除少量被陆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外,绝大部分通过海洋的物理——生化过程被同化吸收,并以固态碳的方式向海洋深部转移
#Reading - carbon dioxide in the ocean and atmosphere
# 阅读-海洋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In addition to water heat exchange, there is also the exchange of gas and solid matter between sea and air
In gas exchange, carbon dioxide exchan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system, the role of the ocea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 of the land
其具体过程是:海水通过与大气的接触,直接溶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海洋生物利用海水中所溶解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并将二氧化碳固定在生物体内
#Reading - carbon dioxide in the ocean and atmosphere
# 阅读-海洋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In addition to water heat exchange, there is also the exchange of gas and solid matter between sea and air
In gas exchange, carbon dioxide exchan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system, the role of the ocea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 of the land
被海洋生物固定的二氧化碳
一部分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残体分解释放到大气中
还有一部分形成碳酸盐沉积和有机碳沉积(如煤、石油、天然气)
#Reading - carbon dioxide in the ocean and atmosphere
# 阅读-海洋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In addition to water heat exchange, there is also the exchange of gas and solid matter between sea and air
In gas exchange, carbon dioxide exchan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system, the role of the ocea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 of the land
生物沉积作用将二氧化碳固定在岩石圈中,短时期内不再参与地表的碳循环,从而降低了表层海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有利于海洋表层从大气中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对海洋和大气的二氧化碳平衡产生重要影响
#Reading - carbon dioxide in the ocean and atmosphere
# 阅读-海洋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In addition to water heat exchange, there is also the exchange of gas and solid matter between sea and air
In gas exchange, carbon dioxide exchan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system, the role of the ocea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 of the land
如果地球表面温度增高
海水温度会随之上升,二氧化碳在海水中的溶解度减小,那么将有更多的二氧化碳返回到大气中
#Reading - carbon dioxide in the ocean and atmosphere
# 阅读-海洋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In addition to water heat exchange, there is also the exchange of gas and solid matter between sea and air
In gas exchange, carbon dioxide exchan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system, the role of the ocea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 of the land
目前,海洋中溶解的二氧化碳,要比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60倍
因此,海水温度继续上升,对地球将是潜在的巨大威胁
#Reading - carbon dioxide in the ocean and atmosphere
阿拉伯海位于图中断面甲与断面乙之间,该海区多年得到与失去的淡水总量基本相等。海洋淡水输入是指从低盐度海区流入高盐度海区的海水,它是阿拉伯海得到淡水的重要来源之一。下图示意阿拉伯海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3~4题。
3.阿拉伯海与近海面大气之间全年水热交换
的总体特征为
A.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
B.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大气向海洋输送热量
C.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
D.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大气向海洋输送热量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阿拉伯海主要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冬季吹的东北季风来自内陆地区,为阿拉伯海域带来的降水很少;夏季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水汽较多,为阿拉伯海域带来的降水较多,但因阿拉伯海纬度低,气温较高,蒸发旺盛,故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故B、C错误;
结合下垫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可知,阿拉伯海下垫面是海洋,故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故D错误,A正确。答案选择A。
阿拉伯海位于图中断面甲与断面乙之间,该海区多年得到与失去的淡水总量基本相等。海洋淡水输入是指从低盐度海区流入高盐度海区的海水,它是阿拉伯海得到淡水的重要来源之一。下图示意阿拉伯海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3~4题。
4.下列不属于阿拉伯海淡水来源的是
A.印度半岛西部的径流
B.阿拉伯海的大气降水
C.断面甲的海洋淡水输入
D.断面乙的海洋淡水输入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结合所学知识,印度半岛西部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通过地表径流为阿拉伯海提供淡水,A不符合题意;
阿拉伯海的大气降水,也能为其提供淡水,B不符合题意;
根据材料“海洋淡水输入是指从低盐度海区流入
高盐度海区的海水”,断面甲西北部是盐度更高的波斯湾,不会为阿拉伯海输入淡水,故C符合题意;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断面乙以南的印度洋海域降水多,盐度低于阿拉伯海,所以能为阿拉伯海输入海洋淡水,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课后作业
《海一气相互作用》
下图为“世界局部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2~3题。
2.对图中实线所示洋流的主要形成原因的表述,
正确的是( )
A.大洋东部海区海水减少造成
B.本海区主要盛行信风所致
C.大洋东部海区海水增多造成
D.本海区主要由盛行西风所致
世界局部地区洋流分布示意图
课后作业
《海一气相互作用》
下图为“世界局部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2~3题。
3.若某些年份,图示海洋的低纬度海区东部海水持续增温,
则下列情况最可能出现的是( )
A.图中实线所示洋流实力增强
B.低纬度海区东岸更加干燥
C.美国东南沿海降水减少
D.我国青藏高原气温上升
世界局部地区洋流分布示意图
课后作业
《海一气相互作用》
【解析】第2题,盛行风是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图中实线所示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地处西风带,故D正确。
第3题,若某些年份,图示海洋的低纬度海区东部海水持续增温,北赤道暖流势力减弱,那么墨西哥湾暖流与北大西洋暖流的势力都会减弱,故A错误;受低纬度海区东部海水持续增温的影响,空气受热上升湿润,故B错误;由于墨西哥湾暖流减弱,输送到美国东南部的热量会减少,所以美国东南部沿海的水温会较常年偏低,气流下沉,降水减少,故C正确;由于日本暖流减弱,输送到中国东南部的热量会减少,夏季风带来的增温作用减弱,青藏高原的气温会下降,故D错误。
课后作业
《海一气相互作用》
读图,完成4~6题。
4.图中海域向A岛及所在大洲输送热量与水汽的最主要途径为( )
A.赤道暖流、东南信风
B.西风漂流、西北风
C.北大西洋暖流、西南风
D.季风洋流、西南季风
5.造成图中B地数值高的原因是( )
A.纬度低、水温高 B.晴天多、光照强
C.风力大、蒸发旺盛 D.暖流影响的水温高
某海域平均每日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分布(单位:×0.484 W/m2)
课后作业
《海一气相互作用》
6.参与图示地区水、热平衡的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中不包括( )
A.东北信风、北赤道暖流 B.西风、拉布拉多寒流
C.西北季风、千岛寒流 D.极地东风、墨西哥湾暖流
【解析】第4题,A地为大不列颠岛,所在大洲为欧洲,图中海域为大西洋,大西洋向欧洲输送热量与水汽的主要途径为北大西洋暖流及西风带中的西南风。
第5题,水温越高,向大气输送热量越多,B区域有暖流,水温高,因而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多。
第6题,图示区域为大西洋,所在区域的大气环流系统中有东北信风、西风和极地东风,不包括西北季风;大洋环流系统中,不包括千岛寒流,千岛寒流属太平洋洋流系统。
课后作业
《海一气相互作用》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渔场资源和天气有严重影响,秘鲁北方可能降水增多,
而南方可能降水减少。2017年10月12日上午,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组织召开了“2017/18厄尔尼诺及气候预测会商会”。
甲 某次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表层水温异常示意图
乙 厄尔尼诺形成示意图
丙 海水溶解氧浓度随水温变化
课后作业
《海一气相互作用》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厄尔尼诺发生时,图甲所示太平洋海域表层水温异常的特点。
【答案】(1)赤道附近中、东部洋面增温最显著,由此向南北两侧(或向西北和东南方向)递减;赤道以北、以南远离大陆的大洋中部局部海域有降温现象。
【解析】第(1)题,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海域表层水温异常的特点要结合图示等值线进行分析。如果为正值则升高,数值越大,增温越明显,反之越小;如果为负值,则降温。读图可知,图中东部及中部地区为正值,升温较明显,而南北局部地区为负值,说明有降温现象。
课后作业
《海一气相互作用》
(2)据图,分析厄尔尼诺的形成原因。
【答案 】(2)由于(东南)信风(离岸风)减弱,海水上涌(或上泛)减弱,导致秘鲁寒流变弱,赤道中东部太平洋海域海水升温;该海域海水升温后,近洋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而太平洋西部气压相对较高,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形成西风,风力吹拂,西太平洋暖海水自西向东流(或西太平洋暖海水回流)。遏制了秘鲁寒流的北上,加剧了太平洋中东部水温升高。
【解析】第(2)题,厄尔尼诺的形成原因与大气环流有关。由于大气环流异常(东南信风减弱),东南信风减弱会使秘鲁沿岸上升补偿流减弱,表层温度上升,气流上升明显,同纬度大陆东岸的下沉气流增强,气压升高,西风推动表层暖海水向东流,使得东太平洋水温继续升高。
课后作业
《海一气相互作用》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3)分析厄尔尼诺发生时,秘鲁渔场鱼类大量死亡、鱼群逃离的原因。
【答案】(3)水温升高,冷水鱼不适应升高的水温;
海水上泛减弱,大量营养盐类不能带至表层,鱼的饵料减少,导致鱼群逃离;海水中的溶解氧随水温升高而减少,大量鱼类因缺氧而死亡。
【解析】第(3)题,秘鲁渔场鱼类大量死亡、鱼群逃离的原因主要与水温升高有关。秘鲁渔场的鱼类多为冷水性鱼类,由于水温升高,东南信风减弱,秘鲁沿岸上升补偿流减弱,冷海水上升弱,使得营养物质减少,饵料减少,海水中的溶解氧减少,大量鱼类缺氧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