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必一3.3 天气系统课件(共1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必一3.3 天气系统课件(共1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31 17:3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29张PPT)
湘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自然地理基础
第三章第三节
概念 时间尺度 空间尺度 变化程度
天气 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较短,一般以天为单位 较小 大,无规律
气候 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 较长,一般以季节为单位 较大 小,有规律
天气与气候对比
各地天气有阴、晴、雨、雪等变化,同一时间不同地区天气也各不相同。这是受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处于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缘故。
天气系统遵循一定的规律,始终处于生成、发展、移动、消亡的运动过程之中,每个阶段都伴随着不同的天气。
WEATHER SYSTEM
《天气系统》
CONTENT
01.锋与天气
02.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03.锋面气旋
气团
气团是指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
气团可分为暖气团和冷气团
气团温度比移经地区气温高的,叫做暖气团;反之,叫做冷气团
受同一气团控制的地区,天气现象也大致一样
不能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暖气团温度一定高
气温 气压 湿度 天气
单一暖气团控制
单一冷气团控制
单一气团控制下,天气晴朗






晴朗
晴朗
冷气团温度低,密度较大,位于锋面的下方;
暖气团温度高,密度较小,位于锋面的上方。
暖气团
冷气团
锋面: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而成的线
锋:一般把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锋面
锋线
冷气团
暖气团
锋面的特点:
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
自地面向高空冷气团一侧倾斜
锋面两侧空气的温度、湿度、气压有明显差异
锋面附近常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冷气团的前缘插入暖气团下面,使暖气团被迫抬升。
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和雨。
锋前
锋后
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后
符号
冷锋 天气变化(以城市为参照点)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降水、大风、降温等天气
冷气团
暖气团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冷锋 天气变化(以城市为参照点)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冷气团
暖气团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降水、大风、降温等天气
冷气团取代暖气团的位置,气温骤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冷锋及其天气状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过境前
过境后
过境时
锋前
锋后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降水、大风、降温等天气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冷气团取代暖气团的位置,气温骤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锋面坡度较陡
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后
北方夏季暴雨
冬春沙尘暴
冬季寒潮
一场秋雨一场寒
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尤其在冬半年更常见。
锋面控制时不一定产生降水,是否降水要看暖气团中水汽含量多少。
中国气象局科普-寒潮的那些事
寒潮前锋经过地区,短期内气温急降、气压骤升,并伴有大风,常有雨成雪
前锋过境后,若天气晴朗、风力微弱,则常有冰冻和霜出现
每年晚秋到早春,我国大部分地区经常受寒潮的侵袭
阅读-寒潮及其危害
寒潮是自极地或寒带向较低纬度带侵袭的强烈冷空气活动
我国规定寒潮降温标准为:受冷空气侵袭,24小时内降温10℃以上(或48小时内降温12℃以上),同时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
阅读-寒潮及其危害
寒潮对我国农牧业生产危害甚大
急剧的降温会对北方农作物如冬小麦造成冻害,南方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如香蕉、柑橘等有可能被冻死
在草原牧区,寒潮带来的暴风雪会掩埋牧草,造成“白灾”
阅读-寒潮及其危害
@ 图3-35寒潮导致华南地区香蕉受损
课时作业
《天气系统》
(2016.4浙江)下图示意浙江省某地2016年1月21—25日的天气变化。
1.该地21日出现暴雪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A.气压低,暖湿气流强烈上升
B.冷空气强烈抬升暖湿空气
C.气压高,干冷气流强烈下沉
D.暖空气强烈抬升干冷空气
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
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2.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A.16时~17时 B.17时~18时
C.18时~19时 D.19时~20时
讨论曹军在一夜之间能够筑成坚固营寨的原因。
故事中当夜的天气变化,与哪种天气系统的过境有关?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曹军在一夜之间能够筑成坚固营寨的原因,
主要是寒冷的北风带来强降温,使泼在沙,土上的水冻结形成坚固营寨。
冷锋。理由:北风(冷气团)主动南下,出现阴云、降温、降雪等天气。
锋后
锋前
降水在锋前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产生云、雨
符号
冷气团
暖气团
暖锋 天气变化(以城市为参照点)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暖气团沿锋面主动爬升,形成连续性降水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冷气团
暖气团
暖锋 天气变化(以城市为参照点)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暖气团取代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暖气团沿锋面主动爬升,形成连续性降水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暖锋及其天气状况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暖气团沿锋面主动爬升,形成连续性降水
暖气团取代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后
过境前
过境时
锋后
锋前
锋面坡度较缓
降水在锋前
我国常见的暖锋天气
一场春雨一场暖
华南春暖多雨
冷锋和暖锋的判断方法
(1)看冷暖气团箭头指向
冷锋:箭头大致相对 暖锋:箭头大致同向

若冷气团的移动只有朝暖气团一个方向,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应为冷锋; 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
(2)看锋面坡度
冷锋:坡陡 暖锋:坡缓

冷气团移动速度快,冷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冷锋锋面坡度较大; 暖气团移动速度慢,暖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暖锋锋面坡度较小
(3)看雨区范围及位置
冷锋:雨区窄,大部分在锋后 暖锋:雨区宽,主要集中在锋前

不论冷锋还是暖锋,降水都主要在冷气团一侧
(4)看符号
利用符号还可以确定锋面移动方向:
符号所指方向为锋面前进的方向

(5)看过境前及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看过境前后的气温、气压变化)
过境前 气温高,气压低
过境后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过境前 气温低,气压高
过境后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剧烈的天气变化:
阴天、降水、大风、降温
冷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较大
连续性降水
暖锋对我国的影响比较小
课时作业
《天气系统》
读下面“锋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d四点位于雨区的是
A. a b B. a c
C. a d D. b d
2.下列表示暖锋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的曲线是
A. A B. B
C. C D. D
冷气团
暖气团
准静止锋 (以城市为参照点)
形成原因
过境时天气
典型案例
暖气团平稳抬升或爬升,形成持续性降水
江淮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天山准静止锋,华南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或遇地形阻挡,移动缓慢或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徘徊
“黄梅时节家家雨”
“清明时节雨纷纷”
“五月炎蒸气,三时刻漏长。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生黑霉也”
夏初(6-7月),在江淮流域形成的“梅雨”(霉雨)→江淮准静止锋
(长江中下游地区至日本南部)
每年夏初(6-7月),来自海洋上的暖湿气流与大陆上南下的冷空气交锋对峙,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形成了江淮准静止锋,造成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即梅雨天气
梅雨带时而稳定,时而南北摆动,其时空分布具有不连续、不平衡、不稳定等特性
因而各地入梅出梅早晚、梅雨期长短、梅雨量多寡常不一致,甚至出入较大
适时适量的梅雨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反常的梅雨常致早涝
夏半年副热带高压加强,位置北移,受其影响,海洋暖湿气流登陆北上,在高压脊北侧与北方来的冷空气相遇形成锋面雨带。
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春夏之交,夏季风开始在华南一带盛行,同时北方冷空气仍较活跃,冷暖空气多交绥于华南地区(南岭一带),暴雨时常发生。
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春夏之交,夏季风开始在华南一带盛行,同时北方冷空气仍较活跃,冷暖空气多交绥于华南地区(南岭一带),暴雨时常发生。
在6、7月份,随着夏季风的向北推进,冷暖空气再交绥于江淮地区,形成江淮梅雨。
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春夏之交,夏季风开始在华南一带盛行,同时北方冷空气仍较活跃,冷暖空气多交绥于华南地区(南岭一带),暴雨时常发生。
在6、7月份,随着夏季风的向北推进,冷暖空气再交绥于江淮地区,形成江淮梅雨。
在7、8月份,随着夏季风的进一步北移,多雨带移到华北和东北地区,出现北方盛夏暴雨季节。西南地区受西南夏季风的影响,也时降暴雨。但江淮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从而形成炎热干旱的伏旱天气 。
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春夏之交,夏季风开始在华南一带盛行,同时北方冷空气仍较活跃,冷暖空气多交绥于华南地区(南岭一带),暴雨时常发生。
在6、7月份,随着夏季风的向北推进,冷暖空气再交绥于江淮地区,形成江淮梅雨。
在7、8月份,随着夏季风的进一步北移,多雨带移到华北和东北地区,出现北方盛夏暴雨季节。西南地区受西南夏季风的影响,也时降暴雨。但江淮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从而形成炎热干旱的伏旱天气 。
在8、9月份,雨带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东南沿海常受热带气旋,尤其是台风的影响,形成狂风暴雨。
春夏之交,夏季风开始在华南一带盛行,同时北方冷空气仍较活跃,冷暖空气多交绥于华南地区(南岭一带),暴雨时常发生。
在6、7月份,随着夏季风的向北推进,冷暖空气再交绥于江淮地区,形成江淮梅雨。
在7、8月份,随着夏季风的进一步北移,多雨带移到华北和东北地区,出现北方盛夏暴雨季节。西南地区受西南夏季风的影响,也时降暴雨。但江淮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从而形成炎热干旱的伏旱天气 。
在8、9月份,雨带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东南沿海常受热带气旋,尤其是台风的影响,形成狂风暴雨。
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基础过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023·福建福州月考)下面四幅图示意我国锋面雨带位置变化(阴影部分表示雨季)。读图,回答8~9题。
16
17
18
8.根据锋面雨带推移过程,四幅图的先后顺序可能为
A.③①④②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23·福建福州月考)下面四幅图示意我国锋面雨带位置变化(阴影部分表示雨季)。读图,回答8~9题。
9.当长江中下游地区“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时,雨带位于________图所示位置
A.① B.② C.③ D.④

基础过关
南方地区雨季来得早,退得晚,雨季长,雨量大,而北方雨季来得晚,退得早,雨季短,雨量小。
因而,在降水的季节分配上,愈向北方降水的季节变化愈大,由于夏季风的不稳定性,北方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大。
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当夏季风弱(来得迟退得早),副高位置持续偏南时,雨带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易造成江淮地区洪涝灾害,而北方地区则会发生干旱。“南涝北旱”
当夏季风强(来得早退得迟),副高季节性北跃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时,北方地区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则易出现干旱。“北涝南旱”
夏季风进退、强弱与我国旱涝的关系
下图是“我国东部锋面雨带正常年份位置变化示意图”。
1. 关于锋面雨带的叙述,正确的有
A.雨带的年内推移使北方地区降水量逐渐增加
B.雨带快速通过的地区汛期较长
C.雨带的北侧盛行偏南风,南侧盛行偏北风
D.雨带的北移的速度由夏季风的强弱决定
2. 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A.雨带位于a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
B.雨带位于d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C.雨带位于g时,长江流域干旱少雨
D.雨带位于h时,东南沿海台风活跃
(2020年浙江1月卷)长江与鄱阳湖之间存在径流相互补给的季节变化。下图 1 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季节变化示意图,图 2 为长江与鄱阳湖相互补给频率的年内分布图(频率越高一般表示径流量 补给越大)。
(1)鄱阳湖补给长江频率较高的时期,副热带高压脊位于____(填甲或乙)位置,分析形成这种径流补给的原因。
(2)华北春旱严重的年份,往往副热带高压脊停留在____(填甲或乙)位置的时间较长。 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时,长江补给鄱阳湖频率较____(填高或低)。
26.(1)乙 鄱阳湖流域以雨水补给为主;鄱阳湖流域降水量较大,时间较长。
(2)乙 高
天山准静止锋
昆明准静止锋
江淮准静止锋
华南准静止锋
15.(2023·江苏南京月考)右图为“我国某年11月26日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6分)
(1)分析图中M、N锋面的共同特征。(4分)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锋面是倾斜的;冷气团在暖气团下方;锋面两侧气温、气压、湿度等差异显著;锋面附近有云、雨、大风等天气现象。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云贵高原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势由昆明向贵阳方向倾斜。M处为昆明准静止锋,N处为冷锋。M、N锋面都是倾斜的;冷气团都是在暖气团下方;M、N锋面两侧气团性质不同,其气温、气压、湿度等差异显著;锋面附近天气变化大,有云、雨、大风等天气现象。
15.(2023·江苏南京月考)右图为“我国某年11月26日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6分)
(2)简述北京与贵阳此时的天气状况。(6分)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北京:气温低,气压较高,风速较大,可能有雨、雪天气。贵阳:湿冷,阴雨连绵。
由图可知,此时北京受冷锋影响,气温低,气压较高,风速较大,可能有雨、雪天气;贵阳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锋面在此徘徊,天气湿冷,阴雨连绵。
昆明准静止锋
15.(2023·江苏南京月考)右图为“我国某年11月26日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6分)
(3)预测大连未来几天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6分)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冷锋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转为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大连未来几天将有冷锋过境,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冷锋过境时,一般会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气温降低。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贵州“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
云贵高原南侧的昆明“春城”四季如春;
探究这些自然现象背后的天气系统知识。
冬半年,南下的冷空气遇云贵高原上山脉的层层阻挡,
锋面在昆明和贵阳之间停滞,形成昆明准静止锋,
给贵阳等地带来持续的阴雨天气。
昆明准静止锋
Kunming quasi-stationary front
多出现于冬季,其间出现日数约占全年1/2
锋区位置多在贵阳与昆明之间,略呈西北——东南走向
位于云贵高原,主要由南下的冷湿空气和西南暖干气流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滞演变而形成;云层低而薄,易形成连续阴雨天气
3000米
2000米
昆明
贵阳
昆明
准静止锋
西南暖干气团
南下湿冷气团
均温>0℃
均温<0℃
冬半年贵州“冻雨”
“冬无三日晴” ;
春城昆明,天气晴朗且气温较高。
成因:南下冷空气势力减弱及被南岭阻滞,徘徊不前,
冬半年,锋区位置偏南;夏半年,锋区位置偏北;
一年四季均可出现,多出现在冬春两季,
冬季降水不强,春夏季可发生暴雨,持续数天。
成因: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不太强的冷锋被天山山脉地形阻挡,徘徊不前;
天气现象:冬春季节,北疆降水较多,多阴雾与微雪。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4.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每年6~7月,我国江淮流域常阴雨连绵,因正值江南梅子成熟季节,称为“梅雨”。梅雨是东亚夏季风向北推进的阶段性产物。梅雨监测区主要包括江南区、长江中下游区和江淮区。下表为2020年梅雨监测区主要参数数据。
11
12
13
14
15
区域 入梅时间 出梅时间 梅雨量
江淮流域 6月1日 (-7天) 8月2日 (+15天) 759.2毫米
(+121.1%)
注:入梅、出梅时间括号中“-”、“+”分别表示较常年偏早、偏晚。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区域 入梅时间 出梅时间 梅雨量
江淮流域 6月1日 (-7天) 8月2日 (+15天) 759.2毫米
(+121.1%)
(1)完成江淮流域形成梅雨的天气系统示意图(要求:标出冷暖气团位置及运动方向,云雨区、天气系统符号),并据图说明阴雨连绵天气的形成原因。(4分)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形成原因: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移动缓慢/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徘徊,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持续性降水。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区域 入梅时间 出梅时间 梅雨量
江淮流域 6月1日 (-7天) 8月2日 (+15天) 759.2毫米
(+121.1%)
(2)说出2020年江淮流域梅雨的特点及可能引发的主要灾害。(4分)
答案 特点:入梅早,出梅晚,梅期长,雨量大。
主要灾害:洪涝。
活动-锋与天气
读图3-34、图3-36,完成相关任务。
完成表格内容(参照之前学习内容);
冷锋和暖锋的降水区域在分布上有什么不同?
在两图中会不会出现逆温现象?为什么?
冷锋的降水区域主要在锋线之后的冷气团一侧,
暖锋的降水区域主要在锋线之前的冷气团一侧。
两图中均会出现逆温现象。因为当冷暖气团相交,出现锋面时,
暖空气会沿锋面向上运动,运移到冷空气之上,形成上暖下冷的形势,
如果锋面上下冷暖空气的温度差较大,则形成逆温现象。
这种现象一般会出现在冷锋锋线后,暖锋锋线前。
低气压与高气压,描述的是气压分布状况;
气旋与反气旋,描述的是气流运动状况。
低气压或气旋,高气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
在等压线分布图上,
从高压伸展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好比地形上的山脊。
从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好比地形上的山谷。
高压中心
低压中心
高压脊
低压槽
高压脊
北半球 · 低气压
低压
单位:hPa
南半球 · 低气压
低压
1025
1020
1015
1025
1020
1015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东南风
西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东南风
西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作低气压,简称低压。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低压的气流由四周向中心流动。
北半球 · 低气压
低压
单位:hPa
南半球 · 低气压
低压
1025
1020
1015
1025
1020
1015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东南风
西北风
西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在北半球向右偏转,
按逆时针方向流动,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在南半球向左偏转,按顺时针方向流动。
东北风
西北风
低压中心形成上升气流。
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所含的水汽凝结成云和雨。
因此,一个地方受低压控制时,常出现阴雨天气。
北半球 · 低气压
表3.1 热带气旋的分级
项目 热带低压 热带风暴 强热带 风暴 台风 强台风 超强台风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6-7级 8-9级 10-11级 12-13级 14-15级 16级
及其以上
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热带气旋生成于西北太平洋上。
受洋面水热补给,热带气旋一般会不断加强,登陆后会逐渐减弱。
根据中心附近最大风力,热带气旋分为不同级别。
在洋面温度超过26.5℃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由于近洋面气温高,大量空气膨胀上升,使得近洋面气压降低,
外围空气便源源不断地补充流入上升区。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流入的空气旋转起来。
而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
其中所含的水汽在凝结成水滴时,
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又促使低层空气不断上升。
这样一来,近洋面气压会下降得更低,空气也旋转得更加猛烈,最后形成台风。
阅读-台风
Reading - Typhoon
Typhoon is a tropical cyclone with wind force of 12 or above in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所含的水汽在凝结成水滴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又促使低层空气不断上升
这样一来,近洋面气压会下降得更低,空气也旋转得更加猛烈,最后就形成了台风
台风形成后常自东向西或西北移动速度一般为10~20千米/时,
当进入中纬西风带后即转向东或东北。
袭击我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
以7-9月最为频繁(夏秋季节)。
台风的破坏力很大,
常有狂风、暴雨,沿海岸并有风暴潮,造成重大灾害。
但台风登陆后,风力会逐渐减弱,
带来的雨水能够缓解部分地区的旱情。
北半球 · 高气压
高压
单位:hPa
南半球 · 高气压
高压
1015
1020
1025
1015
1020
1025
东南风
西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东南风
西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作高气压,简称高压。
高压的气流是由中心向外流出的,与气旋正好相反,所以也叫反气旋。
北半球 · 高气压
高压
单位:hPa
南半球 · 高气压
高压
1015
1020
1025
1015
1020
1025
东南风
西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东南风
西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在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流出;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在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流出。
风向
高压中心形成下沉气流。
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
天气晴朗。
北半球 · 高气压
夏季,高压控制的地区,
天气炎热干燥。
我国长江流域伏旱天气,
受副热带高压(反气旋)控制形成。
冬季,高压控制的地区,
天气寒冷干燥。
我国的寒潮天气就是高纬度
大陆上反气旋东移南下形成的。
伏旱天气: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
此时梅雨静止锋已于7月上旬推移到黄河中下游和东北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高”控制,形成反气旋天气,下沉气流为主;气团单一,太阳辐射很强,
日照长,气温高,蒸发旺盛,
出现干旱酷暑天气。
… …
… …
Summer high
夏季高压
夏季,高压控制的地区,天气炎热干燥
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就是在副热带高压(反气旋)控制下形成的
OA
… …
… …
Autumn high pressure
秋季高压
秋高气爽,秋天晴空万里
闷热(立秋至处暑),少雨干燥、风凉气爽
OB
… …
… …
High pressure in winter
冬季高压
冬季,高压控制的地区,天气寒冷干燥
我国的寒潮天气就是高纬度大陆上的反气旋东移南下形成的
OC
天气系统 低气压(气旋) 高气压(反气旋)
水平气流 (近地面) 逆时针方向流向中心(北半球) 顺时针方向流向中心(南半球) 顺时针方向流向四周(北半球)
逆时针方向流向四周(南半球)
垂直气流 辐合上升 辐散下沉
天气状况 多云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过境前后 气压变化曲线
我国天气 典型实例 夏、秋之交我国 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
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
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
图3-38 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形成与天气
活动-南北半球气旋、反气旋
参考图3-38,绘制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示意图;
结合所绘图示和图3-38,比较南北半球气旋、反气旋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气流差异,以及它们东部、西部的风向差异。
气流状况 气旋 反气旋
气流 运动 状况 水平 方向 北半球 逆时针方向 由四周向中心旋转流入 顺时针方向
由中心向四周旋转流出
南半球 顺时针方向 由四周向中心旋转流入 逆时针方向
由中心向四周旋转流出
垂直方向 上升 下沉
风向 北半球 东部 偏南风 偏北风
西部 偏北风 偏南风
南半球 东部 偏北风 偏南风
西部 偏南风 偏北风
活动-南北半球气旋、反气旋
在气旋和反气旋的不同部位,大气的运动情况不同,因而天气状况各有特色。
以北半球为例,议一议,气旋和反气旋东部、中心、西部的天气特点有何差异?
气旋东部吹偏南风,北上与冷空气相遇形成暖锋,
气旋西部吹偏北风,南下与暖空气相遇形成冷锋。
由于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尤其是锋面上气流上升更为强烈,
故锋面的东部、西部往往会产生云、雨,甚至造成暴雨、雷雨、大风等天气。
而气旋中心的气流由于做上升运动,故形成阴雨天气。
活动-南北半球气旋、反气旋
以北半球为例,议一议,气旋和反气旋东部、中心、西部的天气特点有何差异?
图3-38 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形成与天气
反气旋均为中心气流下沉,
天气晴朗,风力小。
东侧吹偏北风,
气温相对较低,天气晴朗;
西侧吹偏南风,
气温相对较高,天气晴朗。
活动-南北半球气旋、反气旋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相关任务。
7-8月,我国长江流域常出现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常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试简要解释这些天气现象的成因。
7-8月,长江流域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气流做下沉运动,降水少,多晴朗天气,气温高,蒸发旺盛,形成伏旱。
每年秋季,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受高压(反气旋)控制,
降水少,晴朗天气多,出现“秋高气爽”的现象。
活动-南北半球气旋、反气旋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相关任务。
在冬季,为什么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吹西北季风,而江南地区吹东北季风?
冬季,欧亚大陆上形成高压中心,尤以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最为强大,
而我国东北、华北地区主要位于高压中心的东部及东南部,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吹西北季风;
而我国江南地区主要位于高压中心的南部,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吹东北季风。
02-低气压与高气压
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
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作低气压
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作高气压
课时作业
12.[2020·山东威海模拟]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补充完成该日20时沿AB线海平面气压变化曲线图,并用△标注低压槽的位置。
01-高压脊与低压槽
在等压线分布图上
从高压伸展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好比地形上的山脊
从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好比地形上的山谷
实际上,在陆地上空运行的气旋,
受到地面起伏等复杂因素的影响,
封闭的等压线并不呈现为圆形。
在等压线转折比较显著的地方,常形成锋面。
气旋常常与锋面联系在一起,
形成锋面气旋。
北半球 · 高压中心(反气旋系统) 北半球 · 低压中心(气旋系统)
1015
1020
1025
1025
1020
1015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高压
低压
高压脊
低压槽
低压槽两侧空气辐合,
运动方向相对,可以形成锋面。
高压脊两侧空气辐散,
运动方向相反,不能形成锋面;
锋面气旋分布规律:
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低压中心左侧(以西)是冷锋;
低压中心右侧(以东)是暖锋。
1025
1020
1015
低压
低压槽
1025
1020
1015
低压
低压槽
赤道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暖气团
暖气团
冷气团
冷气团
锋面气旋雨区分布规律:
冷气团一侧降水(北半球锋面北侧,南半球锋面南侧)
暖气团一侧晴朗(北半球锋面南侧,南半球锋面北侧)
1025
1020
1015
低压
低压槽
1025
1020
1015
低压
低压槽
赤道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暖气团
暖气团
冷气团
冷气团
图3-41 北半球锋面气旋示意
从平面看,北半球锋面气旋气流
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中心气压最低;
自中心向东伸展出一条暖锋,
自中心向西伸展出一条冷锋,
冷、暖锋之间是暖空气,
冷、暖锋以外(在北半球为冷、
暖锋以北)是冷空气。
逆时针
暖空气
冷空气
锋面气旋经常出现在中纬地区。
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尤其是锋面上气流上升更为强烈,往往产生云、雨,甚至造成暴雨、雷雨、大风天气。
读“某时刻天气状况示意图”,完成下列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天气系统西侧盛行偏北风,形成冷锋
B.乙天气系统中心气流旋转下沉,东侧为暖锋
C.①和②锋面分别向东南和西北方向移动
D.m地天气晴朗,n地阴雨连绵
2. 下图中正确反映上图中①锋面过境期间,
g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气压变化过程?
下图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图(单位:百帕)。完成1、2题。
1.雨过天晴后,若图中甲地清晨出现
浓雾天气,原因是
A.大气吸收强 B.大气逆辐射弱
C.大气反射强   D.地面反射减弱
2.图中乙、丙两地比较,气流状况
①乙近地面风力较小 ②乙上升气流较强
③丙近地面风力较小 ④丙上升气流较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图中甲地天气系统及气流运动分别是
A.气旋,顺时针辐散
B.反气旋,顺时针辐合
C.高压系统,逆时针辐散
D.低压系统,逆时针辐合
4.四地中天气状况可能是
A.甲地电闪雷鸣 B.乙地北风劲吹
C.丙地风雨交加 D.丁地阴雨连绵
文科班思维特点
右图是某年1月某时刻北美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5、6题。
5.图中四条锋线中,属于冷锋的有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6.在图示等压线形势下,美国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A.五大湖东部暴风雪 B.佛罗里达半岛大风
C.五大湖西部多暴雨 D.中央大平原为高温
课时作业
[2020·河北唐山4月六校联考] 地面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我们称之为锋面气旋。它是我国北方中高纬度地区常见的天气系统。现代气象研究将锋面气旋发展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图为锋面气旋发展4个阶段的示意图,图中阴影为云区,实线为等压线。据此完成10~11题。
10.锋面气旋天气的发展过程为 (  )
A.Ⅰ→Ⅱ→Ⅲ→Ⅳ B.Ⅳ→Ⅱ→Ⅰ→Ⅲ
C.Ⅱ→Ⅳ→Ⅰ→Ⅲ D.Ⅳ→Ⅱ→Ⅲ→Ⅰ
11.锋面气旋发展过程中,暖气团全部脱离地面被抬升到空中,低层全部被冷气团占据的是 (  ) A.Ⅰ B.Ⅱ C.Ⅲ D.Ⅳ
活动-锋与天气
图中冷气团的移动速度为30千米/时,城市目前是14时。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判断图中锋的类型,并说出判断依据。
在未来48小时内,该城市的天气将怎样变化?
图3-37冬季入侵我国的一次冷空气移动示意
冷锋。依据:
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
次日14时前一段时间,云层逐渐增厚,风速逐渐增大;
次日14时左右,冷锋过境,出现雨、雪天气;
冷锋过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活动-锋与天气
议一议,在未来几天内,该城市各大医院哪些科室的就诊人数会明显上升?
图3-37冬季入侵我国的一次冷空气移动示意
气温突然下降,对老人和婴幼儿不利,易患感冒、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故儿科、内科门诊的就诊人数会增加。
冷锋过境气压变化大,易造成脑溢血等,故神经内科或脑外科的就诊人数会增加。
天气图是反映一定时刻、广大地区天气实况和天气形势的专用地图,是天气预报的主要工具之一。
天气图有地面天气图和高空天气图两大类。
地面天气图可反映地面高低气压系统的分布、锋面和冷暖空气的活动情况,以及雨、雪、雷、雾、大风、沙(尘)暴等天气现象的分布。
绿色表示陆地;
蓝色表示海洋;
白色表示云区。
活动-天气图的种类与应用
在图3-42中,找出低压槽、高压脊各一个,并绘出其槽线或脊线。
图3-42 2006年5月18日2时地面天气图
图3-43 2006年5月18日2时卫星云图
画图略。(在图中找到高压中心、低压中心,按照P.82设问中的提示绘制即可。)
活动-天气图的种类与应用
在图3-42中,你看到了哪些常见的天气系统?
在图3-43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分别出现了怎样的天气状况?结合图3-42,说明其形成原理。
图3-42 2006年5月18日2时地面天气图
低压系统
低压系统
高压系统
冷锋系统
暖锋系统
锋面气旋系统
活动-天气图的种类与应用
图3-43 2006年5月18日2时卫星云图
甲为阴雨天气,甲云团比较浓厚,位于冷锋中冷气团一侧;
乙为阴雨天气,乙云量较多,
位于锋面气旋中心附近;
丙为晴朗天气,丙无明显云团,
位于高压脊附近;
丁为阴雨天气,丁云量多,
位于暖锋中冷气团一侧。
大气中的凝结核能否使水汽凝结,主要取决于水汽是否达到饱和。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蒸发,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使实际水汽压大于饱和水汽压;二是通过冷却作用,减小饱和水汽压,使其小于当时的实际水汽压。如图示意饱和水汽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其中
A气团和B气团混合后水汽压为e。据此完成1~3题。
1.A气团和B气团中的水汽状态为
A.A饱和,B未饱和 B.A不饱和,B饱和
C.A、B均未饱和 D.A、B均已饱和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由图可知,A、B气团都在饱和水汽压曲线之下,因此都没有饱和。
大气中的凝结核能否使水汽凝结,主要取决于水汽是否达到饱和。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蒸发,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使实际水汽压大于饱和水汽压;二是通过冷却作用,减小饱和水汽压,使其小于当时的实际水汽压。如图示意饱和水汽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其中
A气团和B气团混合后水汽压为e。据此完成1~3题。
2.A气团和B气团混合后,温度为t,水汽
A.不饱和 B.不变
C.凝结 D.增加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由图可知,A气团和B气团混合后,温度为t,水汽压为e,在饱和水汽压曲线之上,因此水汽会凝结。
大气中的凝结核能否使水汽凝结,主要取决于水汽是否达到饱和。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蒸发,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使实际水汽压大于饱和水汽压;二是通过冷却作用,减小饱和水汽压,使其小于当时的实际水汽压。如图示意饱和水汽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其中
A气团和B气团混合后水汽压为e。据此完成1~3题。
3.若不同气团水平混合后形成了雾,两气团可能具备的条件是
①湿度较小 ②温差较小 ③湿度较大 ④温差较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A气团和B气团混合后形成雾,说明气团中水汽达到饱和而凝结。由材料中大气中水汽达到饱和的途径可知,空气中湿度较大,有利于实际水汽压大于饱和水汽压,两气团温差较大,有利于通过冷却作用减小饱和水汽压,从而可使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而凝结成雾。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4月初某时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此时可能处于连续性降水天气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冷锋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后,暖锋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前。甲处是暖锋锋前,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4月初某时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2.丙、丁之间的天气系统过境时没有形成
有效降水,原因最可能是
A.凝结核少 B.冷空气中水汽少
C.暖空气中水汽少 D.人为影响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我国东北地区4月是春季,风沙较多,暖空气中的水汽少,降水量少。

课后作业
《天气系统》
下图中甲、乙、丙、丁、戊示意我国某市5天的天气状况。完成1~3题。
1.图中(  )
A.甲日为多云天气
B.乙、丙两日最高气温相同
C.戊日的气温日较差最大
D.丁日的最高气温为2℃
2.图示天气状况最可能出现在(  )
A.哈尔滨的12月 B.北京的11月
C.昆明的9月 D.乌鲁木齐的1月
课后作业
《天气系统》
下图中甲、乙、丙、丁、戊示意我国某市5天的天气状况。完成1~3题。
3.图示5天的天气状况呈现了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过程,则其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戊
B.戊→丁→丙→乙→甲
C.乙→甲→丙→戊→丁
D.戊→丁→乙→甲→丙
课后作业
《天气系统》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甲日为中雨天气,A错误;乙、丙两日最低气温相同,均为-1 ℃,最高气温丙日高于乙日,B错误;戊日的最高气温约为14 ℃,最低气温是3 ℃,气温日较差约为11 ℃,通过计算可知,这5天中戊日的气温日较差最大,C正确;丁日的最低气温为2 ℃,最高气温为10℃,D错误。故选C。
【解析】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哈尔滨的12月、乌鲁木齐的1月因纬度较高,日最低气温一般在-10 ℃以下,A、D错误;昆明纬度较低,9月最低气温在0 ℃以上,C错误;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其11月的天气状况与图示状况最相符,B正确。
【解析】第3题,冷锋过境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温暖晴朗;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冷锋过境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好。据图可知,戊→丁→乙(丙)→甲气温不断降低,甲日气温最低且有降雨,说明甲日为冷锋过境时;乙日为多云天气,丙日为晴朗天气,因此判断丙日为冷锋过境后。故选D。
课后作业
《天气系统》
天气是在一定的天气系统影响下形成的,并且是时刻变化的。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箭头所示为风向。该天气系统所在位置及名称为(  )
A.南半球,气旋 B.南半球,反气旋
C.北半球,反气旋 D.北半球,气旋
5.如果该天气系统东部影响南京,则南京最可能吹 (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解析】第4题,图示水平气流呈辐合运动,判断中心为低压,为气旋,风向向右偏,判断为北半球。所以选D。第5题,如果该天气系统(气旋)的东部影响南京,即南京的西侧是低压中心,则盛行东南风。所以选C。
课后作业
《天气系统》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2021年1月份某时的天气形势图,此时甲地气温为3.5 ℃,图中虚线表示的天气系统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完成6~7题。
6.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值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24小时后,甲地气温降至-4.5 ℃
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弱 B.大气保温弱
C.地面辐射强 D.冷气团控制
课后作业
《天气系统》
【解析】第6题,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由图中风向可推断,气压值③>④>②>①,③地气压值最大。C正确。
第7题,由图中的风向可知,虚线为低压槽,为锋面气旋的后方槽线,该天气系统为冷锋。该天气系统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24小时后,冷锋向东南移动360 km,因甲地现在距离锋线约1°纬度差(约110 km),24小时后大致冷锋已经移动到甲地东南方向250 km处,此时甲地位于冷锋的后方,气温降低,主要原因是受单一冷气团控制,D正确。甲地此时受单一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A错误。甲地气温下降是因为冷气团控制,并不是大气保温弱,B错误。此时地面辐射也不强,C错误。
课后作业
《天气系统》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天气或气象预报(测)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往往是使用收集的大量数据(气温、湿度、风向、风速和气压等),结合目前对大气过程的认识(气象学)来确定未来天气变化。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2019年冬季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课后作业
《天气系统》
(1)指出贝加尔湖西南侧高压区的气流运动状况。
【答案】水平方向上,近地面气流呈顺时针辐散。
垂直方向上,气流做下沉运动。
(2)预报日本北海道西部未来几天可能发生的天气变化。
【答案】①冷锋过境时:大风、降温、雨雪天气。
②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3)说明我国北方即将遭受的气象灾害。
【答案】寒潮。
课后作业
《天气系统》
【解析】第(1)题,高压区的气流运动状况应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分别进行描述。水平方向上,高压区的气压梯度力由中心指向四周,气流呈辐散状态。当地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气流顺着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形成顺时针旋转的气流。垂直方向上,高空气流向地面下沉补充(或气流做下沉运动)。
第(2)题,图中显示,日本北海道位于低压槽,即将经历冷锋天气系统。冷锋过境时,北海道西部会出现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随后冷锋东移,北海道西部受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第(3)题,图中显示,贝加尔湖西南侧形成了势力强大的蒙古高压,高压会迫使冷气团由西北向东南移动,我国北方即将遭受大风、降温的寒潮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