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4.2.2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降水的形式以及降水量的测定方法。
2.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3.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4.能运用气温和降水资料,绘制出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并能依据图示说出气温和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
【学习重难点】
重点:根据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归纳出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难点: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的判读。
步骤一:自主学习
学习活动一 主要降水类型
1.降水的形式:从大气中降落的 、雪、 等,统称为降水。
2.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 和 ;空气温度 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
3.降水类型
降水类型 成因 示意图
对流雨 湿润空气受热膨胀 ,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
地形雨 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 产生的降水
锋面雨 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 被迫“抬升”,冷却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学习活动二 世界的降水分布
地区 降水量
赤道附近
两极地区 降水少
回归线附近 大陆东岸
大陆西岸 降水少
中纬度地带 沿海地区 降水多
内陆地区
学习活动三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1.表示方法:常常将气候资料用表格、 和等值线图等直观的方式加以表示。
2.气温年较差:一年中 与 之差。
步骤二:互助探究(提示:课本74-77页)
读图4-14完成下列问题;
看一看,赤道地区与两极地区哪里降水多
比一比,亚欧大陆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哪里降水多
读图,看一看北回归线上的台湾和撒哈拉地区的降水范围,哪里降水多哪里降水少?
步骤三:互助释疑
1.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
A.降雨 B.降雪 C.降冰雹 D.降雪和冰雹
2.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据此,完成“黄时节家家雨”。按成因分类,这种降水类型属于( )
A.地形雨 B.对流雨 C.锋面雨 D.台风雨
3.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附近降水少,两极地区降水多 B.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西岸降水多
C.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D.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少,内陆地区降水多
4.2016年上半年,我国南方地区雨水较多,南方某市一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观测了5月全部的降水过程并记录在表.该市多年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560毫米。
降水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降水日期 4日﹣5日 7日﹣8日 13日 17日﹣21日 24日﹣26日
降水量(mm) 19 25 22 101 33
该地当月降水量为( )
A.1560mm B.156mm C.130mm D.200mm
5.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 )
雨量器 B.温度计 C.百叶箱 D.盛水器
6.世界的雨极是:( )
A.乞拉朋齐 B.阿塔卡玛沙漠 C.赤道 D.南极
7.世界各地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很大,被称为世界“干极”的是( )
A.乞拉朋齐 B.阿塔卡马沙漠 C.火烧寮 D.托克逊
步骤四:巩固提高
1.该市气温年较差约为( )
A.31℃ B.-6℃ C.19℃ D.25℃
2.该市降水集中于(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月~次年2月
3.读下图“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在____(纬线)附近地区。
(2)AB两地都在北回归线附近,但A地比B地降水____。
(3)C、D、E三地中降水较少的是____地,原因是____。
(4)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赤道附近降水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____,大陆西岸降水____;山地迎风坡降水____,背风坡降水____。
4.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简表”,完成下列问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5 -2 4 12 20 24 27 30 24 12 4 -2
降水(毫米) 10 15 20 25 30 70 190 240 60 25 12 5
(1)该地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为____℃,
(2)该地最冷月的平均气温为____℃。
(3)该地月降水量超过100毫米的月份有两个,分别是7月和____月。
(4)该地降雨的季节分配类型,属于____(填“冬”或“夏”)雨型。
(5)根据图表,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概括该地的气候特点:夏季高温____;冬季寒冷干燥
步骤五: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提示: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