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老子》四章 课件(共5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1《老子》四章 课件(共5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7.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31 20:0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7张PPT)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课堂导入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第八章》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道德经.第九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道德经.第四章》
这些句子大家都熟悉吗?
功成不居、和光同尘、功成身退、宠辱若惊、涣然冰释、虚怀若谷…
大家知道这些成语都源自哪里吗?
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习《老子四章》,体会道家的人生智慧。
掌握重要实词的含义、重要虚词的用法,积累文化常识和文言句式。
了解老子及《道德经》,理解文中“以喻说理”的写法。
探究老子思想、道家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学习目标
《老子》四章
知人论世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陈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 )人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
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
《老子》四章
2500多年前,老子离开洛阳,出函谷关向西。当时老子对周王朝的衰败感到无力,不得已的情况下准备离开家乡,去四处游历。待他走到函谷关的时候,函谷关的总兵尹喜将他拦了下来,因为他看到紫气东来的同时,老子正好骑着青牛出现,所以他认为老子是贵人。
尹喜想要留下他,于是让老子留下自己的一篇文章,老子花了非常短的时间写就了五千言的《道德经》,于是轻松的出了函谷关。
《史记》记载:
“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知人论世
老子出关
《老子》四章
知人论世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又称《老子》《五千言》,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老子》四章
知人论世
老子的主要思想
天道思想
老子思想的主要范畴是“道”,“道”字在《老子》书中出现了七十三次,天道自然无为是《老子》一书的主旨。
辩证思想
老子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美丑、善恶、有无、相互依存的,有此才有彼。
社会理论
老子认为,道之本性即是自然无为,自然无为乃支配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也是人类应当信守的基本行为准则。由此老子提出“绝智弃诈”“绝巧弃利”,主张“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胡适
“《老子》一书,像一口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尼采
“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鲁迅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二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二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老子》四章
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shān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
毂:车轮的中心部位
无:指车毂的中空处
埏埴:和泥。埏,揉和;
埴,黏土
户牖:门窗
"有"(车子、器皿、屋室)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车轮中心的车毂中,正是因为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的用处。揉和黏土把它做成器皿,正是因为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器皿才能发挥装东西的作用。开凿门窗把它建成房屋,正是因为有了门窗内的空虚部分,屋子才能发挥供人居住的作用。所以,“有”能给人带来便利,是因为“无”所发挥的作用。
把(它)当作…
把(它)作为…
原文翻译
《老子》四章
文本研读
辐和毂都是什么?
活动二:问题探究
三十辐共一毂 ,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一章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章是如何论证“有”与“无”的辩证关系的?
明确:通过对“有”和“无”辩证关系的分析,体现老子“有无相生”的观点。
明确:举例论证。老子用车轮、器皿、房屋等事例来进行归纳论证。
二 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
十一章
事物存在着对立面:有无、美凡、善恶、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彼此相反,又互相依存。掌握了万物相互依存、相反相成的规律,便能在相反事物中获得力量朴素辩证法的思想,是老子道家思想的重要内容。
2013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看待事物发展,否则往往会出现盲人摸象、以偏概全的问题。正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在观察社会发展时,一定要注意这种决定和被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有机联系。
《老子》四章
这一章中蕴含着“有”和“无”怎样的关系?
事物包含“无”和“有”两个方面:“无”是抽象的,无色无相无形,“有”是具体的。车子、器皿、居室都是“有之以为利”但真正起作用的是其中“无”的部分。“有”要借助“无”的部分才能产生实用价值,二者对立统一相互依存。因此,“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文本研读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一章》
研读文本——第十一章
老子对“有”和“无”的认识,与世俗常见有何不同?
一般人:只看到“实”和“有”及其作用,忽略另一面“空”和“无”的作用;只会利用“有”,不知“有”的功用是“无”造就而成。
老子:把“无”的作用突显出来,论述“有、无”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没有“无”就无所谓“有”。
有无相生、对立统一,是道家的重要思想
三 联系实践,明意义,得启示

空,装东西。如果满了,就装不进任何东西。
空杯心态,忌满
无形,看不见,却能决定看得见的功用发挥
信号看不见,决定手机的功能。
空气看不见,决定动植物的生死。
人品看不见,决定这个人是否值得深交。
……
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得见“有”,更要关注到“有”背后的“无”。
十一章
三 联系实践,明意义,得启示
十一章
思考:“无”都在哪些方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小说的结局的留白,如《边城》,翠翠等待的那个人,“也许明天就会回来,也许永远也不会回来”,人生的等待,最悲者,莫过于等待的不可知性;国画留白,如齐白石画虾;影视剧里的人物对白等。“人皆知有用之用,而不知无用之用。”(老子)无用有的时候是大用,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如陶渊明的无弦琴。
艺术领域的“留白”
《老子》四章
文本研读
有”和“无”相辅相成,在中国的艺术哲学中表现得更是淋漓尽致: 音乐中有停顿,绘画中有留白,诗歌中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园林中不仅强调实景,更强调风声雨声,月影花影的虚景。虚实相生是中国艺术哲学最高的一对范畴。
把老子关于有和无的辩证观点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请你说说围绕学习、读书、交友等具体事件,该怎样正确对待“有”和“无” 呢?
人际交往领域的“分寸感”“空间感”
学习工作时的“劳逸结合”
读书时的“思考空间”
政治历史领域的“修养生息”
联系实践,明意义,得启示
十一章
三 联系实践,明意义,得启示
十一章
中国人不做无用的事。然而什么是无用的事 什么是有用的事 与升官有关的,与发财有关的,与出名有关的,都算“有用”的。比如在高等学府里,现在的学子提的问题跟过去不一样,都有指向性和目的性,功利性︰“我该怎么办 ”“应该怎么选择 ”“你直接告诉我一个答案 ”——白岩松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庄子·人间世》
梁文道在《悦己》中说到:“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联系实践,明意义,得启示
十一章
身处功利浮躁的社会,有些人想要的太多,太在意“有”,去享有,去拥有,去占有,而恰恰忘记了“无”的作用。欲念把心装满了,生活会很焦虑和痛苦。换个角度,把心放空,去掉过多的欲念,给自己的心灵留下空间,留下余地,留出“无”,人生会更加轻松美好。
把老子关于有和无的辩证观点迁移到具体的生活中,你有怎样的启发和思考呢?
三 联系实践,明意义,得启示
十一章
在矛盾冲突尖锐,人心汲汲于功利的社会中,老子独具慧眼,见人所不见,为人们指出另一种看待事物的视角与方法。
世界的底层逻辑是:看不见的决定看得见的,如果你想被大家看见,你应该把能量花在“看不见”上,投资大脑,提升认知。
我们从来只在意结果,但是真正发挥作用的是通往结果的路,浮躁的心态下,我们不见路或者见路不愿意行路。从功利中抬头,才能“赢得生前身后名”;从书本中抬头,才能窥见有厚度的思想;不执拗于结果,才能更好的到达。
摘自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的里程碑——老子的“无”》
老子思想的深刻性在于,善于从纷乱多样的现象中,概括出"无"这一负概念。其可贵处在于把负概念给予积极肯定的内容。老子的"无为"不是一无所为,而是用"无"的原则去"为"。所以能做到有若无,实若虚,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以屈为伸,以弱为强,以不争为争,从而丰富了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建立了中国古代辩证法贵柔的体系,与儒家《易传》尚刚健体系并峙。两大流派优势互补,共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摘自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的里程碑——老子的“无”》
老子发现了"无"的价值,把它提高到应有的位置,是老子的贡献。如果把"无"的地位、作用过分夸大,反倒背离了真理。比如,老子指出建房屋供人使用的地方是墙壁中间的空间部分。但也应看到供使用的空间部分是在墙壁、梁柱等实体支持下才能供居住。没有墙壁、梁柱、砖木的"有",也就没有供起居的空间,只是一片空旷的开阔地,虽有空间("无"),却不能居住。有与无互相依存,相得益彰。
总之,老子发现,提出了"无"这个范畴,是一大贡献,并赋予以肯定、积极意义,功不可没。老子的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干,而是变换一种方法去干。
《老子》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二十四章)
踮起脚跟
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
彰显
自我夸耀的意思
长久。
同“形”
为,做。
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自我显露的人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明;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立功勋;自我炫耀的人不能长久。(这些行为)从道的角度看,就叫做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所以通晓道义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原文翻译
他人
《老子》四章
文本研读
如何理解“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①“企”意为抬起脚跟,脚尖着地,“企者”是想要高出于人,想站得高,望得远,结果反而站不稳,甚至摔跤。
②“跨”即越过,阔步而行,“跨者”是想要比别人走先一步,想走得快,走得远,结果反而走不远,走不快,也走不久。
③究其原因就在于超过自己的能力,违背了自己本具的天性所致。凡是急躁冒进,急于功利,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都不会长久,甚至会受到惩罚。
自然状态才最适合
二 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
不自我显露,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彰显;不自我夸耀,反能有功;不自尊自大,所以才能长久。
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人所谓”委曲便会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确实能使人得到保全,回归大道。
二十四章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联系实践,明意义,得启示
思考:现实中,有的老师或家长特别鼓励孩子去自我表现、自我展示,你对这种做法怎么看?
人都有虚荣心和功利上进心,好高争先,都想在竞争的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过于急功近利,急于把自己尽快地推销出去,所以争着抢着展示自己,恃才冒进,张扬自己,甚至不择手段。岂不知,这样积极的结果也许适得其反。真正的智慧的人是平时不显山露水,关键时刻才出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二十四章
自见者不明
二 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
天下最完满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有所欠缺,但用起来不会破败;天下最充实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没有,但用起来不会有穷尽。最笔直的好像是弯曲的,最灵巧的好像很笨拙,最能辩言的好像不善言辞。
完美人格:不在外形上显现,而在于生命含藏。重内藏无外见,内藏胜于外见。
二十四章
自见者不明
司马迁评价项羽:自矜功伐,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三 联系实践,明意义,得启示
二十四章
马谡失街亭:街亭之战,马谡自荐去守街亭。观察地形后,不依诸葛亮之吩咐,亦不听副将王平之言,执意扎营山上,导致街亭失守,蜀国北伐失败。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二 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
二十四章
日常生活现象: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急躁冒进,急功近利(有为、争先),违背了自然规律
根源
四种表现: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结果
其在道也,余食赘行,物或恶之
有道者不处
结论
表现
企者、跨者
自见、自是
自伐、自矜




有道者不处
正面
结论
余食赘行
比喻论证
启示:顺道而行,谦下守成,不可急躁冒进
排比举例
问3:本章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写了什么内容?
《老子》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
坚强
圣明
聪明
认识、了解他人叫作聪明,而认识、了解自我才是真正的明智。能够战胜别人可以说是有力量的,而能够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大。懂得满足是富有的,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
原文翻译
处所,可引申为根基
二 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三十三章
古希腊雅典,有一座三千多年的神庙——德尔菲神庙,那里专门供奉太阳神阿波罗。在神庙的一根古柱上,刻着几个字
——“ ”
老子通常将人的智慧分成两个层次:“智”和“明”,对世间万事万物的了解称作“智”,对自身心灵的明了称作“明”。“知人者”知于外;“自知者”明于内。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明者,知己知人,内外皆明。
人啊,认识你自己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为政》)
二 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
三十三章
刘邦曰:“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刘邦有知人的智慧,使人为己所用。而在知人的背后,更是他对自己清醒认识的圣明,将自己不擅长的交给擅长的人,最终成为楚汉争霸的赢家。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二 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三十三章
在一个人的发展历程中,有着两种超越:
一种是对他人的超越,另一种就是对自己的超越。
超越他人凭借的是外在的力量,超越自己凭借的是内在的意志,只有战胜自我、克制欲望、摒除杂念,把控自己的人,才能达到无所不容、物我两忘的境界,才称得上真正的强者。
拿破仑曾经创下过从一个大头兵开始,一步一步成为法国皇帝,甚至称霸欧洲的奇迹。当拿破仑最后失败被流放到家乡科西嘉岛不远处的一处小岛上的时候,极度的压抑苦闷,甚至只能自己和自己下棋来发泄。后来他承认了自己的失败——我虽然战胜过千军万马,但却无法战胜自己的心。
二 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三十三章
真正的富有并不是满足于现状,也不是满足于物质的富足,而是对自知、自胜的程度达到一定境界而感到满足,这才算富有。如果把“知足者富”解释为知足常乐,对物质生活不做过多要求就是富有,则与老子的主张相悖。
强行者自知、自胜并努力奋进,求道不息,这样的人身体虽然消失,但他所传承的道依然存在,才称得上长寿不朽。如果把“强行者有志”简单理解为发奋图强,克服困难,才算有志气;把“死而不亡者寿”比附为“有的人死了,但还或在人民心中”,则与老子的主张相悖。
清末民初的著名思想家梁启超曾说:“人的肉体寿命不过区区数十载,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但人的精神则可以永垂不朽,因为他的肉体虽然消失了,但他的学说、思想及精神却能够长期影响当代及后代的人们。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完全可以做到‘死而不亡’”。
梁启超的这种观点,主要就是受了老子思想的影响。
《老子》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 ,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同“判”,分离
持:维持、保持兆:征兆、端倪
事物处于安稳状态的时候比较容易保持,问题未露出征兆以前比较容易对付,事物处于脆弱状态的时候比较容易消解,事物在刚刚萌芽的时候比较容易解决。做事情要在还没有发生问题之前就妥善处理,治理国政要在祸乱刚刚萌芽的时候就将其扼杀。
做;干
原文翻译
治理
《老子》四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毫毛的末端
léi 同“蔂”,土筐
两臂才能环抱起来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极高的土台,是从一堆泥土开始构筑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跨出第一步开始的。施以强有力的统治,往往会把事情弄糟;想要掌控天下,反而会失去天下。
原文翻译
《老子》四章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 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无为:指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
几(jī):接近
欲不欲: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
学不学: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
复:弥补,补救
因此,圣人不妄自作为就不会招致失败,不妄图执掌一切就不会丧失一切。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的时候遭遇失败。只有在事情快结束的时候仍然像刚开始时那样保持谨慎的态度,才不会把事情弄糟。因此,圣人往往追求别人所不追求的,从不重视稀有难得的货物。圣人总是学习别人所不学的,补救众人所常犯的过错。圣人以此辅助天地万物的自然发展,而不敢妄加干涉。
原文翻译
贵:珍贵,重视
研读文本——第六十四章
中国的哲学是时间的哲学,主张在时间流中去探讨事物的衍生规律,获得处理问题的智慧。比如,中医讲究“治未病”,病要在未得时医治,等显现出来已经晚了一步。主张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主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处理问题,治国理政,要学会“下先手棋”等。《老子》讲“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就是这个意思。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历史时期,呈现出许多不同以往的新特点、新情况,对于各种问题,要防患于未然,化解于无形。即便形势很好,我们仍要保持清醒头脑,能敏锐发现问题的苗头。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2014年4月1日)
《老子》四章
老子依据他对人生的体验和对万物的洞察,指出“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许多人不能持之以恒,总是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老子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没有保持事情初始时的那种热情,缺乏韧性,如果能够做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认为,一个人应发挥智能或技能的最佳状态,只有在心理平静的自然状态下才能做到。总之,在最后关头要像一开始的时候那样谨慎从事,就不会出现失败的事情了。
告诫人们要始终保持慎重,要依靠自然规律,要有坚定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地去完成某件事情。同时,引出“无为而治”思想的具体做法。
文本研读
这一章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老子》四章
文本研读
第六十四章的三重含义
对待不利之事,要洞察先机,及早扑灭。
对待大事、要事,则要慎始慎终,始终抓好细节。
根据不同情况认真对待和妥善处理先兆和细节,避免坏事做大、好事难成。
“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体现老子什么思想?如何理解?
文本研读
圣人无为、无执,他虽有欲望但并不渴求,因此对难得的东西就不会特别强求。
圣人遵从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体现了“无为而治”思想,“道”是无为的,但“道”有规律,以规律约束宇宙间万事万物运行,万事万物均遵循规律。“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作为。因为不违背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而为,所以无所不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道德经·三十七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道德经·二十九章》
《老子》四章
第六十四章和《荀子劝学》中论积累
重要性有何异同?
文本研读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同:都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异:①荀子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提出了积极进取的主张。
②老子则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坚定意志,耐心地一点一滴去完成。
《老子》四章
现代社会,竞争是常态,道家“无为”的思想是否还有现实意义?
思维拓展
老子所说的"不为天下先"、"无为而治",并不是要求人们不思进取;"不争"思想并不是指无所作为,一味地居于人下,而是要在有所作为之上做到不争。
"不为天下先"是指不要凌驾于他人之上,"守柔"是为了以柔克刚,"处下"是为了后来居上,"知足去欲"是指要摒弃功名利欲、抛除杂念。
"不争"思想可以说更接近于一种为人处世的准则,通过不争来实现最好的争。不炫耀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荣誉会更加灿烂夺目,这样也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因此只有不断提升自己,自强不息,而不是去和他人争一时之得失与长短,就再也没有人能竞争得过你了。
课堂总结
《老子》四章选文,表现了老子的思想主张,涉及修身养性、治国理政。
1.辩证分析“有”“无”的关系;
2.告诫我们不要“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不可急躁冒进,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自然之道;
3.提醒我们加强个人品德修养,重在修身;
4.告诉我们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道理,要慎终如始。
艺术特色
①善于运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哲理。
以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举例说理,以具体事物为喻,概括出抽象的道理。如第十一章以生活中的“毂”“器”“室”说明世间万物都存在“有”和“无”的对立统一,相依相生。
②善用逆向思维。
善于从常人思维的反面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正面说理的效果。如“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等,都体现了老子的逆向思维。
③语言凝练精妙,多用格言、警句。
《老子》中,多用方言、谚语、格言、警句。这些格言、警句形象而深刻地浓缩了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经验教训,闪耀着思想之光。
④善用比喻、排比、对偶、设问、反问等修辞。
课堂总结
问:《老子》中充满了“不争”的理念。如“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你怎样看待“竞争”这一问题?
①竞争是一种客观的现实存在。好的竞争有利于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社会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区别符合“礼、义”标准的“君子之争”和只顾谋求一己私利的“小人之争”。
②过度竞争导致无序。如果竞争没有了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就会导致混乱。“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时刻提醒自己在规范约束下进行有序竞争。
③“不争之德”助不争而胜。老子所谓的不争,不是真的不争,而是依托“道”而争,即顺应规律去竞争,这是不争之德的体现。天下之事,唯有不争之德可以服人,唯有与人无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是老子以柔克刚的思想体现,也表达了一种人格力量。
不满社会现实
自身修养
积极进取
使命责任
自然天性
宁静和谐
超越世俗
疗救社会,使之恢复正常的秩序


加法
减法
异同
粮店
药店
做勇于担当的堂堂“君子”
做内心超然的悠悠“圣人”
人生启迪:
用儒家思想进取,
用道家智慧炼心。
“人”
现实意义
在《老子》中,几乎通篇充满了“不争”的理念。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等。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你怎样看待竞争这一问题?
观点一:竞争是一种客观的现实存在。
亚当·斯密曾说过:“一种事业若对社会有益,就应当任其自由,广其竞争,竞争愈自由、愈普遍,那事业就愈有利于社会。”好的竞争有利于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社会的和谐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坏的竞争则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冲突甚至会导致社会的分裂、动荡。区分竞争的好与坏的标准,就是其是否符合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的要求,以此为标准,儒家的思想家们提出了符合“礼”“义”标准的“君子之争”,区别于只顾谋求一己之私利的“小人之争”。我们应提倡“君子之争”,拒绝“小人之争”。
现实意义
观点二:过度竞争导致无序。
如果竞争没有了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就会导致混乱。战争是这样,经济发展是这样,人的生活也是这样。人类进行军备竞赛,导致核武器泛滥成灾;人类进行太空竞赛,导致太空垃圾的“乌云密布”;而人类的物质占有竞赛,已使地球不堪重负……我们回过头来,再听听老子说的“知足之足,常足矣”“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时刻提醒自己要在规范约束下进行有序竞争。
现实意义
老子所谓的“不争”不是真的不争,而是眼前不争,是依托着“道”的无痕迹的争,是为以后发展的争,这是不争之德的体现。天下之事,唯有不争之德可以服人,唯有与人无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既是老子以柔克刚思想的体现,又表达了一种人格力量。纵观滚滚红尘,凡好争者,终必是得而复失;而不争者,则终是得而不失。德者自得,无德者不得。得失之理,唯在一个“德”字上。
观点三:“不争之德”助不争而胜。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这首由杨绛翻译的兰德的诗,也可以看做是她一生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