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小二黑结婚》《党费》联读 课件(共6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2 *《小二黑结婚》《党费》联读 课件(共6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8.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31 20:5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6张PPT)
主讲/小希
第一课时
文/赵树理
文/王愿坚
小希课件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线索;
2.梳理归纳,品析英雄人物形象;
3.研讨探究,了解作家创作手法;
4.学练结合,弘扬伟大革命精神。
目录
CONTENTS
作家作品
初读文本
深入研读
01.
02.
03.
拓展延伸
04.
作家作品
了解作家作品,写作背景,
知人论世
PART 01
了解作者
原名赵树礼,现代小说家、人民艺术家,山药蛋派创始人。1906年9月24日出生在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夏考入山西省立长治第四师范,开始写新诗和小说。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解放后先后在《工人日报》《说说唱唱》《曲艺》《人民文学》等刊物工作,1964年回山西晋城工作。文革期间遭到残酷迫害,于1970年9月23日含冤去世。
赵树理
(1906—1970)
了解作者
他的小说多以华北农村为背景,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存在其间的矛盾斗争,塑造农村各式人物的形象,开创的文学“山药蛋派”,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之一。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被誉为“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之作”),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等,大多反映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农村变革。不少作品被译成俄、英、法、日、德、印尼等多国文字,在国外广泛流传。
赵树理
(1906—1970)

“山药蛋派”是中国当代小说流派之一,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指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当代的文学流派。主要作家还有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人称“西李马胡孙”,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山药蛋派”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文学的传统,以叙述故事为主,将对人物情景的描写融于故事叙述之中,结构顺当,层次分明。人物性格主要通过语言和行动来展示,善于选择和运用内涵丰富的细节描写。语言朴素、凝练,作品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知识链接:“山药蛋派”
了解作者
山东省相州镇相州七村人,当代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解放军艺术学院艺术系(作家班)主任。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1945年1月参加八路军,参加革命工作。在部队里当过宣传员,文工团员,报社编辑和记者。1956年至1966年,参加了“解放军30年征文”——革命回忆录选集《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了党和军队的历史,接触到更多老一辈革命者,使他的创作题材更丰富,文笔更洗练。
王愿坚
(1929—1991)
了解作者
短篇小说中《党费》《粮食的故事》《支队政委》等描写了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七根火柴》《三人行》《赶队》等歌颂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事迹;《普通劳动者》《妈妈》《休息》等塑造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其它还有《早晨》《征途》和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等。近几年的新作有《足迹》《标准》《草》《歌》等短篇小说,其中《足迹》获人民文学杂志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王愿坚
(1929—1991)
小说讲述了解放区一对青年男女小二黑和小芹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
点明了结构小说的核心对象,间接表现了作品的立意和主旨。
题目解说
人物
事件

抗日战争时期,刘家峧村的青年队长、杀敌英雄小二黑,与本村俊美聪慧的姑娘小芹相爱。但两人恋爱未获得双方家长同意,为了表示反对,小二黑父亲二诸葛给小二黑收了个童养媳,小芹母亲三仙姑给小芹订了门亲事,想借此强行分开两人。同时,担任村干部的流氓恶棍金旺、兴旺,亦凭借手中职权,借着两人家长已给他们各自订下婚事,但小二黑和小芹依然自由恋爱为由,趁两人见面之时以捉奸名义拘捕两人,并将其押送到区公馆,要求军法处置。
课文所选的是小说《小二黑结婚》的最后四节
《小二黑结婚》(节选)前情提要

党费是党员向党组织交纳的用于党的事业和党的活动的经费。
交纳党费是党员对党组织应尽的义务,是党员关心党的事业的一种表现。
它不仅可以为党组织提供活动经费,给党组织以经济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党员的组织观念。
按照党章规定,党员向党组织交纳党费,是党员必须具备的起码条件。
知识链接:党费
写作背景
小二黑结婚(节选)
1943年,在中共北方局从事抗日宣传工作的赵树理在奉命深入辽县(今山西左权县)农村搞调研时,听到了一对青年男女岳冬至和智英祥在追求自由恋爱的过程中,受到双方父母等的阻挠,以致岳冬至被人打死的悲剧故事。于是,自小就生长在山西这片沃土上,有着深厚生活积淀的赵树理即以此为原型,很快创作出一篇鞭挞封建思想、赞扬婚姻自主的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
党费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北上长征,国民党调遣重兵进攻“围剿”闽粤赣苏区。军事上,采用“驻剿”和分进合击的战术;政治上,实行移民并村,断绝群众资助红军的粮食来源,欲置红军于死地。在敌人的残酷“围剿”下,我党在苏区的革命工作遇到极大困难
小说导读
初读文本
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把握小说内容,梳理结构
PART 02
初读文本
预习检测-字音
罗睺星 跺脚
八卦 首帕
逞能 奸淫
胆怯 镶边
赣 围剿
逛荡 惬意
八角坳 熨帖
hóu
ɡuà
chěnɡ
qiè
gàn
guàng
ào
duò

yín
xiānɡ
jiǎo
qiè

活动一:梳理情节
1.通读课文:请从《小二黑结婚》《党费》两篇小说中选择最触动你的一个:
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
并尝试填写下面的表格。
完成表格
篇目 主要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时代
小二黑结婚
党费
完成表格
篇目 主要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时代
小二黑结婚
党费
二诸葛
三仙姑
黄新
小二黑与小芹自由恋爱,但违背了封建迷信思想严重的父母亲的意志,遭到了各自家长二诸葛和三仙姑的强烈反对其时,担任村干部的流氓恶棍金旺,亦凭借手中职权,对小二黑和小芹进行残酷迫害
敌人对共产党员实行围剿
抗日民主区政府出面支持,经过一番斗争,惩办了金旺,教育了封建愚昧的落后群众,此时的二诸葛和三仙姑也同意婚姻自主、表示支持儿女的婚事。
黄新面对敌人围剿的艰苦的情况下,热爱革命,公而忘私
三仙姑、二诸葛改头换面;
小二黑、小芹有情人终成眷属
献出生命,却留下了应缴纳的党费
抗日战争
苏区敌后斗争
活动一:梳理情节
2.观看两则电影剪辑视频,并再次通读两篇小说:
请你选择其中一篇,结合小说内容,绘制一幅有创意的小说情节结构图。
观看视频
《小二黑结婚》(节选)电影原片
观看视频
两条主线:
四个章节:
二诸葛的神课
二诸葛占卦,俩女人滚成一团
恩典恩典
看看仙姑
怎么到底
二诸葛失灵,区公所碰一鼻子
三仙姑梳妆,区公所接受教育
恶霸受惩罚,俩青年终成眷属
章节梗概:
时间顺序
借鉴古典小说
章回体结构
用题目揭示主要内容;一章叙述一个较完整的故事段落,情节集中,有相对独立性,但又承上启下
二诸葛相信“命相不对”→干涉儿子自由→二诸葛收起八卦
三仙姑强调“前世姻缘”→包办女儿婚姻→三仙姑不再装神
被逼上山,斗争形式严峻
初到八里坳
听红歌
初次接头
初识黄新
想缴党费
再到八里坳
为红军腌咸菜 阻女儿吃咸菜
敌人得信搜查
掩护同志
交代党费
嘱咐孩子
被敌人带走
安全回山里
带孩子及党费回到山里
魏政委登记初识黄新
开端
发展
再发展
高潮
结局
活动二:探究情节结构特点
1.《小二黑结婚》(节选)的情节结构有什么特色
2.请简要分析《党费》的行文思路。
3.文章标题《党费》,从文章内容看应该是黄新同志的,却是用“我”第一人称来叙述,为什么?
1.《小二黑结婚》(节选)的情节结构有什么特色
这篇小说的故事性特别强。故事情节波澜起伏而又连贯完整,很吸引人,符合读者的欣赏习惯。
小说全篇每一节都设有小标题,类似章回小说的一回。文章节选的是其中四节,是故事情节的高潮和结局部分,恶霸受到镇压,旧思想受到批评,两位“神仙”有了转变,年轻人追求自由婚姻获得成功。
作者善于组织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按时间顺序叙述,一环扣一环,前后衔接得紧凑严密,读来清晰自然。作品以叙述故事为主,在叙述中突出人物形象,其他描绘(如景物和心理描写)从简,并融入故事叙述之中。
2.请简要分析《党费》的行文思路。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回忆讲述式写法,紧紧围绕缴纳党费这一典型事件,截取生活和人物性格发展的一个横断面,着重描写“我”和黄新的两次会面。
首次会面对窝棚、磨损的党证、择菜妇女等环境、人物的描写,为后一次会面时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埋下伏笔。黄新哼小调和哄孩子的话前后呼应,啃咸萝卜和一筐咸菜等细节首尾映衬。
全篇结构严谨,没有冗笔,情节发展曲折变化,人物和事件有着严密的内在联系。
3.文章标题《党费》,从文章内容看应该是黄新同志的,却是用“我”第一人称来叙述,为什么?
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贴近读者,让人感动。开篇用我缴党费为引子,采用倒叙的方式引出故事,激发读者兴趣。
用第一人称叙述,一方面使故事真实可感,另一方面以我的视角描写了与黄新的两次见面,串起了故事,又大大压缩了作品的篇幅,突出典型的场景、细节,凸显人物形象。
最后通过第一人称“我”为媒介,把自己对黄新的感情融入其中,加深了对黄新的认识。
认真研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及作品主题。
作业布置:
主讲/小希
第二课时
文/赵树理
文/王愿坚
深入研读
鉴赏形象、品析手法
PART 03
活动一:分析人物(女性的光辉)
1、阅读课文,分别概括小芹、黄新各自的人物形象特征。
2、为了塑造这些人物形象,作者分别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3、《荷花淀》也描绘了一位女性(水生嫂),这三位女性,分别代表了哪一类典型人物?请加以总结。
4、结合1-3题,填写下面的表格。(见下页)
从上面三位女性形象中选择一位,谈谈你对这类形象的认识与理解。
水生嫂 小芹 黄新
形象特征
典型环境
哪类典型人物
描写手法
完成表格
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
共同探讨,相互补充、完善
4.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探究分享
水生嫂 小芹 黄新
形象特征
典型环境
哪类典型人物
描写手法
完成表格
体贴、温柔、机敏和稳重,识大体、明大义,既有中国劳动妇女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热情淳朴、活泼乐观,敢于斗争,反对封建迷信,反对恶势力
一心向党,视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聪明机警,坚毅乐观;热情质朴,无私赤诚;临危不惧,不怕牺牲。
抗日战争时期,冀中水乡
四五十年代中国农村大变革时期的农村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
中国传统劳动妇女,抗日根据地进步青年
解放区新一代农民的典型。
信仰坚定、顽强斗争、富有牺牲精神的共产党员
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
白描、排比、比喻、对比
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环境衬托
活动二:再探人物形象
1、《小二黑结婚》(节选)中还塑造了哪些人物,分别代表哪几类人物典型?试分析他们形象特点?小说在刻画人物方面有什么技巧
2、《党费》中重点塑造了一位信仰坚定、顽强斗争、富有牺牲精神的共产党员黄新,那课文中“妞儿”删去行不行?为什么?
1、《小二黑结婚》(节选)中还塑造了哪些典型人物,分别代表哪几类人物典型?试分析他们形象特点?
小说主要塑造了小二黑、小芹、二诸葛、三仙姑以及金旺、兴旺等人物形象。根据他们的所作所为以及性格特点,又可以将其分为三类:
小二黑、小芹
二诸葛、三仙姑
金旺、兴旺
新一代农民的代表
老一代农民形象
封建残余势力
示例:二诸葛
二诸葛、三仙姑
为儿子“求官”
包办婚姻,救难民为童养媳
诸葛一夜没有睡,一遍一遍念:“大黑怎么还不回来,大黑怎么还不回来。”第二天天不明就起程往区上走
闯祸东西!放了你你还不快回去?你把老子吓死了!
她只有个爹,也不知逃难逃到那里去了,退也没处退。
请区长恩典恩典就过去了
千万请区长恩典恩典
封建迷信、专制落后、善良质朴关爱儿子、胆小怕事
示例:三仙姑
跳大神、米烂了
三仙姑去寻二诸葛,一来为的是逞逞闹气的本领,二来为的是遮遮外人的耳目,其实小芹吃一吃亏她很高兴……
她吃完了饭,换上新衣服、新首帕、绣花鞋、镶边裤,又擦了一次粉,加了几件首饰……往区上去。
于福虽比她着急,可是自己既没有主意,又不敢叫醒她,只好自己先去做饭……于福问她道:“不去打听打听小芹?”她说:“打听她做甚啦?她的本领多大啦?”于福也再没有敢说什么,把饭菜做成了放在炉边等,直等到她梳妆罢了才开饭。
装神弄鬼骗人钱财、好逸恶劳作风不正、自私冷漠心理扭曲
装神弄鬼、变态可笑的三仙姑其实也是一个不幸的女性。她自己就是封建包办婚姻的牺牲品。三仙姑15岁嫁给于福,是“前后庄上第一个俊俏媳妇”,但丈夫却“是个老实后生,不多说一句话”,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不会关心体贴妻子,她“前后共生过六个孩子,就有五个没有成人”,她也是一个苦命的女人。但三仙姑不清楚自己苦命的根源,又无力改变现状,便养成了病态的心理和行动,变成了一个丑陋的被扭曲性格的文学典型。三仙姑这一典型形象实际上也表达了对封建婚姻造成旧时代农村女性人格扭曲的控诉。
比较异同
同:
封建落后农民的典型
两人都迷信阴阳八卦、黄道黑道,规矩颇多。
两人都具有封建思想,都反对儿女自由恋爱,想以家长身份主宰儿女婚姻;
性格形成的原因——典型环境——封建社会:二诸葛和三仙姑两个人都是长期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既不明白自己受苦的根源,又无力改变自己生活地位,导致了他们落后、愚昧、迷信又自私的性格特点。
二诸葛VS三仙姑
异:
①二诸葛是虔诚的迷信者,迷信成了他认识生活、对待生活的唯一标尺;三仙姑则是虚假的迷信者,迷信成了她欺骗别人、害人利己的手段。
二诸葛既是一个封建家长制的维护者,同时又是一个善良、厚道的父亲;三仙姑则是一个无情的母亲,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她不惜牺牲女儿的幸福。
封建残余势力:金旺和兴旺
金旺和兴旺两兄弟,是农村中封建残余势力的代表人物。他们身为村干部,却横行霸道、祸害乡里,乡亲们“有给他们花过钱的,有被他们逼着上过吊的,也有产业被他们霸了的,老婆被他们奸淫过的;他两人还派上民兵给他们自己割柴,拨上民夫给他们自己锄地;浮收粮,私派款,强迫民兵捆人,……”乡亲们没有人不恨他们,但又因为长期受到他们的压迫而惧怕他们,“谁也不敢说半句话,都恐怕板不倒他们,自己吃亏。”
《小二黑结婚》(节选)在刻画人物方面有什么技巧
技 巧 举例分析
把人物放在 斗争环境中 小二黑的光明正大、勇敢坚定通过一系列的斗争场面表现
通过行动写人 作者不是静止地写人,而是在人物的一系列活动中写人。如作者用“不宜栽种”的故事表现二诸葛的性格;用“米烂了”的故事来表现三仙姑的弄虚作假。
把人物放在一 定的关系中 例如写三仙姑的“老来俏”就是通过一群妇女的围观议论来写的。
2.《党费》中的“妞儿”删去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
“妞儿”作为课文中的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起着映衬作用。课文中关于“妞儿”的描写一共有五处:
第一处
①“我”第一次去接头,打量黄新家时见“地铺上一堆烂棉套子底下躺着一个小孩子,小鼻子一扇一扇的睡得正香。这大概就是她的小妞儿”。
小孩睡在“地铺上”, 盖的是“烂棉套子”,足见其生活艰难,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黄新将自己的丈夫送去当红军;丈夫跟随毛主席长征前留下的银洋她硬是没动分毫而留作党费,其对党的赤诚之心可见一斑。
第二处
②“我”第二次去接头时,“妞儿”刚拿了一根腌豆角“往嘴里填”就被母亲黄新“拿过来”,
这衬托出一个共产党人置儿女亲情于不顾,对同志、对党的赤胆忠心。
第三处
③危急关头,黄新交代“我”事情时提到了“妞儿”,交代完后,“她连忙转过身来,搂着孩子坐下,慢条斯理地理着孩子的头发”
这些细节,与黄新拿过“妞儿”正准备吃的咸菜完全不同,把一个母亲对女儿的疼爱关怀表现到了极致。“妞儿”衬托出了黄新这一人物形象的人性美以及从容镇定、无私无畏的崇高精神品质。
第四处
危险过后,“我”“一头是菜,一头是孩子,挑着上山了”
在情节结构上呼应黄新先前对“我”的交代。
第五处
⑤见到政委,“他把孩子揽到怀里”“久久地抚摸着孩子的头”“然后掏出手巾,蘸着草叶上的露水,轻轻地,轻轻地把孩子脸上的泪痕擦去”。
这里以政委对“妞儿”的疼爱,侧面表现党对黄新勇于牺牲的精神的高度肯定,以“妞儿”暗示革命后继有人,黄新对党忠诚的精神将代代相传。
所以,“妞儿”这个人物形象不能删去。
活动三:明确主旨
“读伟大的小说,捧起前与放下后,你已判若两人。”
主题即贯穿一部小说始终的基本思想,它是一个作品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主要观点。无论是以思想为目的或以故事为目的的小说,都是有主题的。优秀的小说会以形象化的方式来传达主题、感染读者。
结合《荷花淀》,三篇小说的主题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异同?
请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完成表格
小说 主题 相同点 不同点
《荷花淀》
《小二黑结婚》 《党费》
完成表格
小说 主题 相同点 不同点
《荷花淀》
《小二黑结婚》 《党费》 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勤劳纯朴、勇敢自信、积极向上的农村劳动妇女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她们的爱国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塑造了以二诸葛和三仙姑为代表的落后愚昧的老一代农民形象,他们的转变形象说明了新思想、新风气在农村的巨大影响及胜利。
塑造了以黄新为代表的对党的忠诚与热爱的革命者形象,歌颂了他们顽强坚定和勇于自我牺牲的革命品质。
通过女性的变化觉醒共同表现一个主题:苦难与新生。三篇小说着重表现战争中的民族正气,表现农民的觉醒与美好心灵的闪光,这正是革命精神的指引。
《荷花淀》主要反映了抗日战争其间,人民的生活,人民的乐观精神
《小二黑结婚》消除封建迷信思想,建立新的婚姻观念。
《党费》公而忘私,以国家为先
拓展延伸
拓展探究主题,对比创作风格
PART 04
拓展探究
《小二黑结婚》(节选)的主题是在讴歌自由恋爱的胜利吗?
如果不是,那是讴歌什么呢?

《小二黑结婚》讲述了根据地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追求婚姻自主、走向新生活的故事。节选部分主要围绕二诸葛和三仙姑展开,他们是旧中国农村深受封建迷信思想影响的落后愚昧的老一代农民的典型形象。作者通过他们形象地反映了旧中国农村落后、愚昧等种种陋习。他们的转变形象地说明了新思想、新风气在农村的巨大影响及胜利。
讴歌农民的胜利!讴歌反对愚昧、落后、迷信的胜利!讴歌新社会的胜利!
拓展探究
二诸葛“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 看一看黄道黑道”。当今社会,青少年盲目相信“星座文化”。对此你有何看法?你认为热衷星座的青少年是不是当代版的二诸葛?
观点一
宇宙间的星球,是客观的存在,自古以来,人类就密切关注星空,探讨着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制定历法,产生了天文学,这是科学。但是星座的说法不是科学,不能把星座的说法当成科学一样完全相信。
观点二
信不信星座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态度,完全属于个人自由。但前提是不要盲信,不要因此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如果一味相信星座,把星座中的说法奉为圭臬,甚至因此干扰了生活,这就陷入了迷信的深坑。这跟二诸葛动辄“论一论阴阳八卦”没什么不同,是一样荒唐可笑的。
拓展探究
《党费》小说主人公黄新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个小女孩的妈妈,她连 “一根腌豆角”都不舍得给自己的孩子吃,却把全部家底拿来缴党费。你是如何看待小说主人公黄新的?

黄新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黄新作为一名党员,几乎把所有都献给了党,送丈夫当红军,在和组织失去联系的时候依然全力开展活动。她对党是绝对忠心的。她和所有的人一样都有痛苦,但是她的痛苦又和其他人不一样,她的痛苦是和组织失去了联系,“跟党断了联系,就跟断了线的风筝似的”。当她见到“我”时,其高兴程度不必细说便已清楚。为了山上的同志能有吃食,黄新费尽心思。在一帮子人的合作努力下,终于凑了些咸菜,准备等“我”一到便送上山。此处有一幕令第二次下山的“我”感动不已,那就是黄新的女儿极想吃到有盐的食物,便在她将食物装坛的时候伸手来抓,黄新却一把拿走了女儿手中之菜,弄得孩子大哭。最后,黄新为了掩护“我”,牺牲了自己。由此可见,黄新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共产党员。
观点一:

黄新是一名具有大爱的妈妈。黄新思念长征路上的亲人时所哼的小调,她在生离死别关头亲吻女儿的动作,她托“我”把孩子带上山时所用的柔和的语调,无不蕴含着她对亲人真挚深厚的感情。然而,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她又懂得:“只要有咱的党,有咱的红军,说不定能保住多少孩子哩!”所以,她能把夫妻、母女之情,融汇于对革命的感情之中——送郎当红军,把娃交给党,自己则慷慨捐躯。
观点二:
合作探究
我们的革命先烈和前辈,不但用生命和鲜血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铺平了道路,并且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王愿坚
新时代青年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
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传承革命红色精神,在和平年代,品读革命经典一个主要途径。我们可以通过举办纪念展、文学品读会、革命故事讲座等方式来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
从长远来说,作为青年的我们要不断丰富学识,壮大自我,提升自我能力,努力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
传承革命精神
合作探究
请分别概括三篇小说的创作风格、语言风格,并说说你喜欢哪种。
篇目 创作风格 语言风格
《荷花淀》
《小二黑结婚(节选)》
《党费》
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相互补充、完善,派代表上台分享
篇目 创作风格 语言风格
《荷花淀》
《小二黑结婚(节选)》
《党费》
清新优美、富有诗情画意
清新质朴,富有节奏感和诗情画意
通俗生动、乡土气息浓厚
通俗晓畅,简洁有力,幽默风趣,做到了口语化、群众化
简约明了、情节节奏紧张
质朴自然,精练传神,鲜明生动
知识拓展
品味小说的语言艺术,包括两方面:
品味小说的语言艺术
一是指赏析作者的语言风格,如平实、朴素、华丽、冷峻、热烈、简洁、明快、晓畅、典雅、清丽、幽默、辛辣、含蓄等;
二是指赏析语言的描写技巧,如简洁传神、细腻逼真、生动形象地描摹人物动作、神态与内心世界等描写技巧,遣词造句技巧,修辞方面的技巧。
·知识拓展
根据句子(段)内容,判定其特色和运用了什么技巧。作答时可以采用“3角度法”全面赏析语言艺术,具体做法如下:
品味语言的3个角度:
从描写技巧角度判定分析
分析语言在简洁传神、细腻逼真、生动形象地描摹人物动作、神态与内心世界,表现出独特个性特征这一方面的魅力。
从运用的手法角度判定分析
分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分析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锤炼、句式(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与散句的运用等)特点及效果。
从语言风格角度判定分析
分析语言的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蕴藉、清新明快、自然质朴、绚丽华美等特点。
z
·知识拓展
分析语言风格还要注意三个特色:
时代特色
常表现为文章的一些词语只在某一特定的时代使用,有明显的时代气息。
地域特色
常表现为大量使用方言、俚语等。比如老舍出生并长期生活在北京,他的《骆驼祥子》中的许多词汇就带有浓郁的“京味儿”。
语体特色
分为口语和书面语。前者充满生活气息,后者则典雅庄重。
1、“学习提示”中说:“革命为了人民群众,也要依靠人民群众。”三篇小说中都有一些普通的人民群众,请说说作品中是怎样表现“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
2、结合文本,假设你是水生嫂、小二黑或者黄新,
说说对革命成功后的想象。
作业布置:
下节课见!
主讲/小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