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命运的挑逗,人生的真相
海明威
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富有传奇色彩和独特个性的杰出作家。参加过美国对日战争,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1941年曾来中国采访,在重庆秘密会见过周恩来,并写过6篇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战争结束后,海明威定居古巴,后返美定居。1954年凭《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晚年身患重病,精神抑郁,1961年开枪自杀。中篇小说:《老人与海》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又名《战地钟声》)
1899--1961
作者简介
他能把一篇短小的故事反复推敲,悉心剪裁,以极简洁的语言,铸入一个较小的模式,使其既凝练又精当,这样,人们就能获得极鲜明、极深刻的感受。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
“冰山理论”
八分之一
八分之七
文学作品中的文字和形象
文学作品中的 情感和思想
(具体可见)
(蕴含其中)
四大要素:①简洁的文字;②鲜明的形象;
③丰富的情感;④深刻的思想。
“电报式”文风
他们航行得很顺利,老人把双手浸在海水里,尽量保持头脑清醒。天空中的积云堆叠得很高,上方还有相当多的卷云,由此老人知道这风刮上整整一夜。老人不时地看看那条鱼,以确信这是真的。一个小时后,第一条鲨鱼发动了袭击。(第1段)
这条鲨鱼的出现并不是一个偶然。(第2段)
“海明威是一个拿着板斧的人,砍伐了整座森林的冗言赘词,还原了基本枝干的清爽面目。”——英国评论家赫·欧·贝茨
多用短句,没有任何多余的形容词,客观简练,含蓄凝练
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海》小说的高潮部分,请找出老人与鲨鱼的5次搏斗。
搏斗情形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击者
数量
老人作战工具
结局
灰鲭鲨
一条
渔叉
杀死尖齿鲨,大鱼被吃掉四十磅,渔叉和绳子被带走
加拉诺鲨
两条
绑着刀子的桨
杀死铲鼻鲨,大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鲨鱼
成群结队
短棍、舵把
老人被打败了,短棍丢了,手柄断裂,鱼肉和鱼头都被吃光,只剩脊骨
铲鼻鲨
一条
绑着刀子的桨
杀死铲鼻鲨,刀子被折断
加拉诺鲨
两条
短棍
两条加拉诺鲨逃走,大鱼被吃掉一半
顺着大路走去,一路上坐下歇了5次,才走回自己的棚屋。(第96段)
老人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
借着街灯反射的光亮,他看见那条鱼的大尾巴直竖着,好长一段拖在船尾后面。他看到鱼的脊骨裸露出来,呈一条白线,脑袋漆黑一团,伸出长长的嘴,头尾之间却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
现在这鱼骨只是一堆垃圾,等着潮水把它冲走。
人类的高贵在于自身有决定价值的能力,不需要别人同意,他懂得自己给事物以荣耀。|尼采
每个人都注定是自己人生的无名英雄
等他驶进小港,露台饭店的灯光已经熄灭,他知道大家都上床歇息了。先前的微风越刮越大,此时已经非常强劲。不过海港里静悄悄的,他驾船来到岩石下面的一小片沙石滩。没人帮忙,他只好一个人把船尽可能往上拖,把小船紧紧地系在一块岩石上。
越过山丘,无人等候
圣地亚哥与注定徒劳
圣地亚哥原型
一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坐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加上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渔民们找到它的时候,老人正在船上哭,损失了鱼,他快气疯了。鲨鱼还在船的周围打转。
圣地亚哥
他很轻松地驾着船,没有任何想法和感觉。此时,他已经超脱了一切,只是尽心尽力地把小船驶回家去。夜里,有些鲨鱼来袭击大鱼的残骸,就像人从餐桌上捡面包屑一样。老人毫不理睬,除了掌舵以外,什么都不在意。他只注意到,没有了船边的重负,小船行驶得那么轻快,那么平稳。
世世代代的劳苦,所有的热情,所有的灵感,所有辉煌的才华注定要在太阳系茫茫的死亡中消逝,人类成就的殿堂终归要埋在宇宙废墟的瓦砾中。所有这一切,即便不是无可非议,也是真实确凿,任何哲学都无法否认。只有在这些真理的脚手架内,只有在不屈的绝望的坚实基础上,今后的灵魂的居所才能安全地建成。|英国哲学家罗素
西西弗斯神话
西西弗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他绑架死神致使人间没有死亡,触怒众神,诸神为了惩罚他,便要求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由于巨石太重每每未上山顶就又滚下山去前功尽弃,于是他就永无止境、不断重复地做着这件无意义的事。
“生存本身就是对荒诞最有力的反抗。没有绝对的希望,也没有绝对的绝望,希望和绝望相互转化,希望中包含绝望,绝望中包含希望,不论什么时候,即使是在绝望中,也要有能看到希望的心,抗争到底,永不放弃,除非反抗,否则人生将是一场无意义的审判。”|加缪
登上顶峰的斗争本身足以充实人的心灵,应该设想,西西弗斯是幸福的。|加缪
西西弗斯神话
是什么把你打垮了呢?他想。(90段)
“没有什么把我打垮,”他大声说,“都是因为我出海太远了。”(91段)
“跟它们斗”,“我要跟它们一直斗到死”
“好景不长啊,他想。我现在真希望这是一场梦,希望根本没有钓上这条鱼,而是独个儿躺在床上铺的旧报纸上。”
“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12段)
硬汉精神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硬汉”的象征意义
硬
汉
之
魂
“硬汉”是人类与大自然顽强斗争的象征——即使一无所获仍不屈不挠奋斗到底,即使千难万险仍勇敢面对,永不言败。
捍卫尊严之高贵!
他们航行得很顺利,老人把双手浸在海水里,尽量保持头脑清醒。天空中的积云堆叠得很高,上方还有相当多的卷云,由此老人知道这风刮上整整一夜。老人不时地看看那条鱼,以确信这是真的。一个小时后,第一条鲨鱼发动了袭击。(第1段)
大马林鱼:“半条鱼,”他说,“你原来是一整条,很抱歉,我出海太远了。我把咱们俩都毁了。不过,咱们杀死了好多条鲨鱼呢,你和我一起,还打垮了好多条。你杀死过多少啊,鱼老弟?你头上的长矛可不是白长的啊。”(第68段)
灰鲭鲨:它跟你一样,靠吃活鱼为生。它不是食腐动物,也不像某些鲨鱼那样,游来游去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它美丽而崇高,无所畏惧。(第25段)
加拉诺鲨:这两条可恶的鲨鱼,臭气熏人,它们既是食腐动物,也是杀手,一旦饿极了,连船桨和船舵都会咬。就是这种鲨鱼,趁海龟在水面上睡觉的时候咬掉它们的腿和鳍状肢,赶上饥饿的时候,它们还会在水里袭击人,即使人身上没有鱼血或者粘液的腥味。(第33段)
一个“八分之一”的结尾
那天下午,露台饭店来了一群游客,有位女士望着下面的海水,发现在空啤酒罐和死梭子鱼中间有条又大又长的白色鱼脊骨,末端耸立着一个巨大的尾巴,东风在海港以外不断掀起大浪,那尾巴也随着潮水起伏摇摆。
“那是什么?”她指着大鱼长长的脊骨问一名侍者,现在这鱼骨只是一堆垃圾,等着潮水把它冲走。
“Tiburon(鲨鱼),”侍者说,“Eshark(鲨鱼)。”他本想说说事情的来龙去脉。
“我不知道鲨鱼有这么漂亮、形状这么优美的尾巴。”
“我也是。”她的男伴说。
在大路另一头的窝棚里,老人又睡着了。他依旧脸朝下躺着,男孩坐在他身边,守着他。老人正梦见狮子。
狮子无疑是强力意志最直接的体现,狮子是对世俗“你应当”准则的反抗,是“我要”这一精神的直接体现。
所谓的超人就是放弃一切幻觉,直面虚无与荒谬,用生命的激情去自我创造,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确立和实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做一个勇敢、荒谬的英雄。|尼采
圣地亚哥与超人
硬汉精神
桑地亚哥
人生理想
大马林鱼
神秘莫测的命运
大海
各种磨难障碍
鲨鱼
你如何理解文章中出现的马林鱼、老人、大海、鲨鱼
作家生动地展现了人类的命运,它是对一种即使一无所获仍旧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讴歌,是对不畏艰险、不惧失败的道义胜利的讴歌,是对人敢于和不可知的自然拼搏的能力讴歌。
人们应该记住,具有勇气的人被放在各种环境中考验、锻炼,以便面对这个冷酷、残忍的世界,而不是去抱怨那个伟大的宽容的时代。
——瑞典文学院
“迷惘的一代”
1926年,海明威将美国女作家斯泰恩的一句话作为《太阳照常升起》一书的题词:“你们全是迷惘的一代。”“迷惘的一代”就成了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专门名词,用来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美国作家。 它是对战后一代美国青年厌恶、恐惧战争,却又找不到出路而痛苦、迷惘、彷徨、失望的集中反映,对当时的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坛产生过很大影响。海明威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活动一:
老人是倒霉蛋?偏执狂?是莽夫?是太贪心?是要面子?是愚蠢?是失败者?
文中有大量的人物内心独白,忠实地记录了圣地亚哥的内心活动,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
请你跳读文本,圈点勾画老人的内心独白,走进老人之心。
02
任务二:走进老人之心
(请至少找出5处,仿照下列句式,进行赏析)
我通过第 段中老人 的独白,读出了一个 的老人形象。
示例:我通过第5段中“我没法阻止它攻击我,但我也许能制服它。尖齿鲨,他想,见鬼去吧。”的独白,读出了一个清醒理智、刚毅顽强的老人形象。
(小组交流2分钟)
问题探究
人们称海明威的作品有“电报式风格”。在本文中,这种特点有哪些体现?
情节简单,情节主要是围绕大马林鱼的捕获以及因此而引来的与鲨鱼之间的搏斗,单纯而集中。
人物简单。本文中直接出场的人物只有老渔夫桑地亚哥一个,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
语言简洁。句子简短,语汇准确生动。在塑造桑地亚哥这一形象时,他的笔力主要集中在真实而生动地再现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上。鲨鱼的来势凶猛,老人的沉着迎战,机敏矫捷,都写得生动逼真。
问题探究
人们称海明威的作品有“电报式风格”。在本文中,这种特点有哪些体现?
手法简洁,尽量采用直接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刻画形象,将作者、形象与读者的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由读者自己去体会。
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海明威曾经以冰山来比喻创作,露出水面的是形象,隐藏在水下的是思想感情,形象越集中鲜明,感情越深沉含蓄。
“我没法阻止它攻击我,但我也许能制服它。尖齿鲨,他想,见鬼去吧。”(5段)
“好景不长啊,他想。我现在真希望这是一场梦,”(10段)
“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我很痛心,把这鱼给杀了,他想。现在倒霉的时候要来了,可我连渔叉都没有。尖齿鲨很残忍,而且也很能干,很强壮,很聪明。不过我比它更聪明。”(12段)
请关注公众号“酸梨老师的语文江湖”
我不能指望干掉它们了,他想。年轻力壮的时候倒是能办到。不过,我把它们俩伤得不轻,没有一条身上好受。要是我用两只手抡一根棒球棍,准能把第一条鲨鱼打死。就是现在也能行,他想。(63段)
“一场梦”
硬
汉
之
心
01.
“这简直像做梦一样”
“我现在真希望这是一场梦”
02.
“我现在真希望这是一场梦”
03.
“我真希望这是
一场梦”
04.
“真希望这是
一场梦”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既说明对手的超级强大,双方实力的悬殊,又暗示出硬汉内心柔软的一面,英雄也有虚弱和胆怯的时候,这些描写增强人物性格的真实性。
既说明对手的超级强大,双方实力的悬殊,又表现出英雄也有虚弱和胆怯的时候,这些描写增强人物性格的真实性。
清醒理智、勇敢无畏、
刚毅顽强、永不服输、
乐观自信、不存抱怨、
善于反思、永不言败
普通的渔夫,平凡的老者
铁骨铮铮的硬汉
硬汉形象
活动二:概括老人形象:
请关注公号“酸梨老师的语文江湖”
02
硬汉宣言
老人与海
找一找老人的哪一句独白可以被看作“硬汉宣言”?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这是圣地亚哥的内心独白,也是海明威的思想关于价值观的反映,是小说的核心精神:人生的使命就是奋斗,是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
我试图塑造一位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一片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真正的鲨鱼。如果我能将他们塑造得十分出色和真实,他们将意味着很多东西。
——海明威《谈创作》
任务三:感悟老人之魂
硬汉精神
桑地亚哥
人生理想
大马林鱼
神秘莫测的命运
大海
各种磨难障碍
鲨鱼
你如何理解文章中出现的马林鱼、老人、大海、鲨鱼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硬汉”的象征意义
硬
汉
之
魂
“硬汉”是人类与大自然顽强斗争的象征——即使一无所获仍不屈不挠奋斗到底,即使千难万险仍勇敢面对,永不言败。
捍卫尊严之高贵!
杀过狮子、豪猪……
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14次脑震荡 2次坠机
身上中弹9处,头部受伤6次
身体埋进237块弹片
海明威的维基词条:患过炭疽、疟疾、肺炎、痢疾、皮肤癌、肝炎、贫血、糖尿病、高血压,肾、肝、脾破裂,脑震荡,脊椎受损,颅骨骨折,左眼失明,左耳失聪,严重烧伤,抑郁症,妄想症。
海明威(美)1899--1961
(原谅我不再起来了。
— 海明威自己写的墓志铭)
作家生动地展现了人类的命运,它是对一种即使一无所获仍旧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讴歌,是对不畏艰险、不惧失败的道义胜利的讴歌,是对人敢于和不可知的自然拼搏的能力讴歌。
人们应该记住,具有勇气的人被放在各种环境中考验、锻炼,以便面对这个冷酷、残忍的世界,而不是去抱怨那个伟大的宽容的时代。
——瑞典文学院
一个“八分之一”的结尾
那天下午,露台饭店来了一群游客,有位女士望着下面的海水,发现在空啤酒罐和死梭子鱼中间有条又大又长的白色鱼脊骨,末端耸立着一个巨大的尾巴,东风在海港以外不断掀起大浪,那尾巴也随着潮水起伏摇摆。
“那是什么?”她指着大鱼长长的脊骨问一名侍者,现在这鱼骨只是一堆垃圾,等着潮水把它冲走。
“Tiburon(鲨鱼),”侍者说,“Eshark(鲨鱼)。”他本想说说事情的来龙去脉。
“我不知道鲨鱼有这么漂亮、形状这么优美的尾巴。”
“我也是。”她的男伴说。
在大路另一头的窝棚里,老人又睡着了。他依旧脸朝下躺着,男孩坐在他身边,守着他。老人正梦见狮子。
1. 请你赏析下面细节描写,说说在描写方面有什么特点?
两条鲨鱼一齐紧逼过来,他一看到离他较近的那条张开嘴直咬进那鱼的银色胁腹,就高高举起棍子,重重地打下去,砰的一声打在鲨鱼宽阔的头顶上。棍子落下去,他觉得好像打在坚韧的橡胶上。但他也感觉到坚硬的骨头,他就趁鲨鱼从那鱼身上朝下溜的当儿,再重重地朝它鼻尖上打了一下。
另一条鲨鱼刚才蹿来后就走了,这时又张大了嘴扑上来。它直撞在鱼身上,闭上两腭,老人看见一块块白色的鱼肉从它嘴角漏出来。他抡起棍子朝它打去,只打中了头部,鲨鱼朝他看看,把咬在嘴里的肉一口撕下了。老人趁它溜开去把肉咽下时,又抡起棍子朝它打下去,只打中了那厚实而坚韧的橡胶般的地方。
使用短句,精选动词,语言简洁干练
小说在写到老人与鲨鱼的搏斗的激烈场面时,没有额外的修饰,只是注重短句的使用,精选动词,营造了紧张的氛围。这种紧张情绪的带动更多靠的是文字的留白艺术。
细节描写冷静、密实,充满内在张力
活动二:结合《老人与海》的叙事风格,为海明威“电报式”风格作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