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31 16:19:27

文档简介

当涂县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A B D C B D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A C B D C C
1.北京时间采用的是东八区的区时,纽约(74°W)9月23日7时04分,多哈(51°E)9月23日15时24分,墨尔本(144°E)9月23日21时36分,洛杉矶(118°W)9月23日4时08分。故选C。
2.10月8日亚运会闭幕式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杭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故选A。
3.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9月23日秋分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故选B。
4.当地壳相对稳定时,河流以侧向侵蚀作用为主,此时塑造出河漫滩;然后地壳上升,河床比降增加,水流转而下切,于是原来的河漫滩成了河谷两侧的阶地。如果地壳多次间歇性上升,则可以形成多次阶地。图中显示有3个阶地,由此可知①③说法错误,②④说法正确。故选D。
5.根据所学知识,泥岩和砂岩都属于沉积岩,沉积岩的岩石年龄顺序是下老上新,泥岩在下部,因此泥岩成岩时间相对较早,A错误,C正确;在地壳内经过变质作用而成的岩石是变质岩,B错误;泥岩是指弱固结的黏土经过中等程度的后生作用(如挤压作用、脱水作用、重结晶作用和胶结作用)形成强固结的岩石,是已固结成岩的,但层理不明显,或呈块状,因此D错误。故选C。
6.由指向标可知,河流流向为东西方向,CD错误,南北两岸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较大,形成了北岸堆积的河漫滩地貌,故河流自西向东流,南岸(右岸)侵蚀严重。故选B。
7.甲断层使得丙乙断裂,甲比丙乙新,沉积岩层下老上新,丙在乙上面,丙比乙新,而丁是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①岩浆活动切穿所有岩层,侵入岩比被侵入岩层新,所以丁是最晚的,故图中甲、乙、丙、丁形成的先后顺序为乙丙甲丁。故选D。
8.丙地层在甲构造右侧比左侧薄,说明被侵蚀作用强,可能是曾经地势较左侧高,外力侵蚀效果更显著,D正确。火山喷发物在丙之后,不会影响丙历史的堆积,A错误。下层岩层背斜较左侧多,岩层容易被侵蚀,但背斜上方已有沉积岩层覆盖,不再接受侵蚀作用,B错误。地势较左侧高,外力应为侵蚀作用,而非堆积,C错误。故选D。
9.4日,气压尚未达到最低,气旋尚未过境该地,且该地吹东南风,北半球气旋近地面水平气流呈逆时针辐合,所以气旋位于该城市的西部,城市位于气旋的东部,C正确。如果气旋分别位于城市的东部、南部、北部,城市应分别吹西北风,东北风,西南风。故选C
10.6日气旋过境,该地处于气旋中心附近,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气压低,B正确。6日为中雨,云层厚,太阳辐射弱,地面温度较低,A错。6日大气降水多,但不能直接解释为何气压低,C错。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强,D错。故选B
11.读图,7日最高气温约为16℃,且7日晴天,吹西北风,昼夜温差应较6日更大,6日的日温差为
10℃,所以7日最低气温应低于6℃。故选A
12.根据图示经纬度位置及岛屿轮廓可以判断,该岛屿为马达加斯加岛,该岛屿为马达加斯加岛,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1月为当地夏季,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应草木茂盛,A错误。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降水变率小,而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干湿两季,降水变率大,B错误。读图可知,乙地7~12月降水量先减少后增加,D错误。读图可知,甲、乙两地为热带气候,气温曲线平缓,说明气温年较差较小,C正确。故选C。
13.乙地位于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位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因此降水较多。受东南信风影响,A错误。乙位于岛屿东侧,来自海洋的东南暖湿信风被山地阻挡,多地形雨,B正确。乙地海拔比甲地稍低,但这不是乙地比甲地降水多的原因,C错误。甲所在的岛屿西侧也临近海洋,但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气流沿坡下沉,降水少,D错误。故选B。
14.根据所学知识,1月份南半球为夏季,岛屿中部为山地地形,海拔高气温低,所以岛上等温线应该向北弯曲,A、B错误。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有暖流,暖流流经地区气温较两侧高,因此海洋等温线应该向南弯曲,C错误,D正确。故选D。
15.针叶林带的海拔高度随着纬度增加而降低,A错误;西坡山麓水平带谱的南北更替以热量变化为基础,B错误;赤道附近垂直带谱更替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相似,D错误,C正确。故选C。
16.安第斯山脉西坡受秘鲁寒流影响,东坡没有,A错误;东坡没有位于沿海附近,B错误;西坡荒漠带处于东南信风背风坡,东坡荒漠带处于盛行西风背风坡,降水少,气候干旱,C正确;只有在南回归线至30°S之间,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及低纬信风带控制,D错误。故选C。
17.(1)大陆上分布高压,海洋上分布低压;高压和低压相间分布。
(2)甲地为北大西洋,等压线凸向高处,气压低。该处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暖流对近地面大气有增温作用;大气增温,利于气流的垂直上升,使低气压向更高纬度地区延伸。
(3)相似点:常见寒冷、晴朗、大风天气。不同:丙地风向为偏北风,丁地风向为偏南风。
18.(1)白尼罗河流域分布着大湖泊和大面积的沼泽,对河流径流起到明显的调节作用,从而使白尼罗河洪水期径流量相对稳定;白尼罗河流程长,途径地区地势平坦,流速慢,下渗多;沿途处于热带,纬度更低,蒸发旺盛,径流量消耗量较大。
(2)读图可知,由于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空气对流作用较弱,因此未形成与其他地区相同的热带雨林气候,而是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3)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显著,导致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洪水每年定
期泛滥,洪水泛滥之后,开始农耕。枯水季节是作物生长及收获季节。洪水泛滥时在被淹农田表面沉积一层肥沃的淤泥,使土壤年年肥力不减,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由于近年来尼罗河泥沙不断减少,导致尼罗河三角洲失去大量的泥沙淤积,加上海水的侵蚀和搬运,导致尼罗河三角洲滩涂长速减慢,海岸线后退。由于海洋作用加强,引起入海口海岸侵蚀,有可能引起海水倒灌。海水上溯,导致近海岸地区地下水遭受海水污染,土壤盐渍化问题加重。海水倒灌,改变了水质,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可能导致沿海生态系统破坏或者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19.(1)梯田位于海拔较高的群山密林间,气温较低,日照时间较短;糯稻耐阴、耐寒;不同梯田朝向和海拔不同,光热组合多样。
(2)11月光照较弱,气温较低,晾晒需要时间较长;Z村地势起伏大,平地少;禾架晾晒可通风透气,缩短晾晒时间且节省土地。
(3)高埂增大梯田的蓄水量,利于抵抗干旱,且可养殖更多鱼鸭;足够的鱼鸭粪可满足糯稻生长的养分需要,降低生产成本;糯稻稻株高达2米,可适应深水梯田环境。当涂县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卷面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
注 意 事 项:
1.本试卷共7页。答题前,请考生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座位号写在答卷上,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
2.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必须将答案填涂在答卷的相应题号框内。请保持试卷卷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
第19届杭州亚运会于北京时间2023年9月23日20:00开幕,运动会为期16日(9月23日至10月8日),杭州为主办城市,宁波、温州、湖州、绍兴、金华为协办城市,这是继1990年北京亚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之后,中国第三次举办亚洲最高规格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据此完成1~3题。
1. 全球华人在当地观看此次直播,选择的时间合理的是( )
A. 纽约(74°W)9月23日7时00分 B. 多哈(51°E)9月22日15时24分
C. 墨尔本(144°E)9月23日21时36分 D. 洛杉矶(118°W)9月22日4时08分
2. 亚运会闭幕当天,杭州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可能是( )
A. B.
C. D.
3. 亚运会举办期间,太阳直射点位置及移动方向分别是( )
A. 北半球、向北移 B. 南半球、向南移 C. 北半球、向南移 D. 南半球.向北移
河流作用使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河流阶地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是地球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图为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区十里河三级阶地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 云冈石窟陡崖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①经过三次下降②经过三次抬升③河流堆积作用强④河流下切作用强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 与砂岩相比,图中泥岩( )
A. 形成的原因不同且时间较迟 B. 在地壳内经过变质作用
C. 形成的原因相同但时间较早 D. 具有层理构造
6. 该河流( )
A. 自东向西流左岸堆积严重 B. 自西向东流右岸侵蚀为主
C. 自北向南流右岸侵蚀严重 D. 自南向北流左岸堆积为主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甲、乙、丙、丁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乙甲丙丁 D.乙丙甲丁
8.丙地层在甲构造右侧比左侧薄,原因是右侧( )
A.受岩浆活动影响较左侧小,火山喷发物少 B.下层岩层背斜较左侧多,岩层容易被侵蚀
C.曾经地势较左侧高,外力堆积效果较显著 D.曾经地势较左侧高,外力侵蚀效果更显著
图示意某气旋(较稳定)经过我国江西省某城市前后该城市的气压、风向和最高气温随时间变化情况。据此完成9~11题。
9.推断4日该气旋位于城市的( )
A.东部 B.南部 C.西部 D.北部
10.该地6日气压最低的原因是( )
A.地面温度高 B.气流上升显著 C.大气降水较多 D.大气逆辐射弱
11.假如该地6日的日温差为10℃,则该地7日的最低气温最有可能是( )
A.5℃ B.7℃ C.9℃ D.11℃
读某地气候资料图及地形剖面图,其中M为1月份20℃等温线(虚线为可能)分布状况。据此完成12~14题。
12.该岛甲、乙两地( )
A.甲地1月牧草枯黄 B.甲地降水变率较乙地小
C.气温年较差较小 D.7~12月降水量逐月增加
13.甲、乙两地纬度相同,但乙地比甲地降水量大得多,关于其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东南季风有关 B.乙侧位于暖湿信风迎风坡
C.乙地海拔比甲地低 D.甲地深居内陆,乙地临海
14.下列关于L1、L2、L3、L4等温线弯曲合理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L1符合实际,因为岛屿中部距海较远,气温较高
B.L2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陆地温度高于海洋
C.L3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海洋温度高于陆地
D.L4符合实际,因为沿岸有暖流流经
下图为“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针叶林带的海拔高度随着纬度增加而升高
B.西坡山麓水平带谱的南北更替以水分变化为基础
C.赤道附近垂直带谱更替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相似
D.赤道附近垂直带谱更替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相似
16.关于东、西两坡荒漠带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受暖流影响 B.都位于沿海附近
C.都处于盛行风带的背风坡 D.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北极地区是指环绕在地球北极点周围的地区,包括整个北冰洋以及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部分地区。北极地区的下垫面状况对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及天气系统的变化有重要影响。下面为1月份北极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1)简述1月份北极地区气压分布状况。(4分)
(2)图中甲地等压线发生弯曲,请推测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6分)
(3)推测该月份,乙、丙两地常见天气状况的异同。(4分)
18.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尼罗河发源于东非高原,向北注入地中海。其径流量主要来自青尼罗河、白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流量季节变化较大。尼罗河是世界上含沙量较大的河流,近年来下游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入海泥沙不断减少。图左为尼罗河局部流域示意图;图右为尼罗河径流量构成示意图。
(1)结合图示分析白尼罗河洪水期对尼罗河径流补给较少的原因。(6分)
(2)白尼罗河源于东非高原。分析东非高原与同纬度其他地区气候不同的原因。(2分)
(3)简述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对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古代农业生产的影响。(6分)
(4)简述近年来入海泥沙减少对尼罗河入海口自然环境的影响。(6分)
19.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数百年来,贵州省Z侗族村寨在密林中土层较厚的地方修建高埂梯田(如图),种植品种多样的糯稻,并在稻田里养鱼养鸭,形成“稻—鱼—鸭”农业生态系统,2011年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地。与一般水稻相比,当地糯稻具有高秆(成熟时稻株高2米左右)、耐阴、耐寒的特点。每年11月,丰收的糯稻晾晒在禾架上,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1)从梯田位置角度,分析Z村在种植水稻时,选择品种多样的糯稻的原因。(6分)
(2)稻谷通常铺置于地面晾晒。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每年11月Z村利用禾架晾晒糯稻的原因。(6分)
(3)稻田的田埂通常高约0.4米。解释Z村“稻—鱼—鸭”系统中,梯田田埂高达1.5米的现象。(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