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图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图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学习目标
1.梳理文本,理清文本脉络;
2.了解本文的论证方法,理解比喻论证与正反对比论证;
3.掌握并背诵全文。
劝谏历史背景及原因
贞观初年,唐太宗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节私欲,明赏罚,听取劝谏,甚至被誉为“从谏如流”。但随着功业日隆, 内外无事,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 唐太宗生活逐渐奢靡, 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并且变得 “喜闻顺旨之说” 而 “不悦逆耳之言”。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于是“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简称《十思疏》。
魏征犯颜直谏,唐太宗却称之为“朕之明镜”。
“忠臣死谏”
命运?
魏征懂得“忠臣死谏”的道理,始终以“良臣”自勉。
良臣,除了忠诚之外,还要有足够的智慧,了解局势,分析君主心理,选择适当方法,巧妙劝谏,最终实现匡世济民之志。
整体感知
壹
谏太宗十思疏
谏:劝谏;
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十思: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解题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为何当思
(分析问题)
人君当思
(提出问题)
思些什么
(解决问题)
结构梳理
文本细读
贰
活动一:第一段论证思路是怎样的?是如何一步步提出观点的?
求木长 固根本
欲流远 浚泉源
思国安
积德义
源不深 望流远
根不固 求木长
德不厚
思国理
比喻论证
正面论证
比喻论证
反面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突出德义的重要性
神器之重 域中之大
极天之峻 无疆之休
人君责任重大
伐根 求木茂
塞源 欲流长
不念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强调
比喻论证
活动一:第一段论证思路是怎样的?是如何一步步提出观点的?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小结
第一段
正
反
对比论证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长也。
提出观点: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浅显易懂,生动形象)
对比论证(反差鲜明,令人警醒)
第一段
巩固背诵
臣闻……
人君……
殷忧而道著
善始者实繁
功成而德衰
克终者盖寡
能创业
不能守成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
昔取之而有余,
今守之而不足,
何也?
反问
设问
活动二:第二段论证思路是怎样的?是如何分析问题的?
总结历史规律
殷忧
竭诚以待下
胡越为一体
得志
纵情以傲物
骨肉为行路
得民心
失民心
载舟
覆舟
深慎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活动二:第二段论证思路是怎样的?是如何分析问题的?
分析原因
引出警告
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
第二段
以______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和“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
用古人的论述以______的关系比______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
能否 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设问
水和舟
民和君
小结
居安思危
恭俭待下
举例论证(举出实例,令人信服)
引用论证(引经据典,增加说服力)
第二段
巩固背诵
凡百元首……
夫在殷忧……
虽董之以严刑……
活动三:作者所提“十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可以归纳为几戒
(讨论:请前后六个人为一小组,
展开讨论。)
君人者,诚 能
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戒奢侈
戒骄躁
戒纵欲
戒轻信
戒不公
礼贤下士,谦虚包容;
持之有度,慎始慎终;
虚心纳谏,正身黜恶;
喜怒有常,赏罚有度。
知道满足,适可而止;
正己
安人
正心
修身
治平
天下
第三段
3.听从善言
1.弘九德
2.选拔任用人才
智者尽其谋
除十思外, 还要
文武
并用
勇者竭其力
仁者播其惠
信者效其忠
垂拱
而治
活动四:第三段明君除“十思”外, 还要做到什么?最终理想的政治境界是怎样的?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历史风云:劝谏的艺术(齐读第一段,并找出中心观点)
历史风云:劝谏的艺术(分析第一段,并找出中心观点)
求木长
欲流远
固根本
浚泉源
思国安
积德义
自然
社会
中心观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历史风云:劝谏的艺术(分析第一段,明字意,理层次)
比喻手法提出观点——反面设喻论证——人君位高权重,当应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历史风云:劝谏的艺术(自背第一段,谁是记忆王)
骈文特点,以骈句为主,间有散句。骈文既有整齐的美感,又有错落的变化,节奏铿锵,富有感染力。
1.《谏太宗十思疏》用设喻来说明不居安思危、戒奢行俭,就做不到积累德义的句子:
2.《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君王有重大权利和地位的两句是:
3.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开篇,用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地引出“ , ”两句,强调了德义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性。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2.人君当神器之重 居域中之大。
3.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历史风云:劝谏的艺术(分析第二段,明字意,理层次)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历史风云:劝谏的艺术(分析第二段,明字义,理层次)
指出所有帝王的通病——反问后设问,对比说明得志前后的不同态度及结果——对待百姓的态度决定国家的安危。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历史风云:劝谏的艺术(背诵第二段,谁是记忆王)
1.魏徽《谏太宗十思疏》中,写诚心待人与轻视他人会产生迥异结果的句子是:“ , 。”
2.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明做事有慎始而难在慎终的句子是“ , ”。
3.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 , ”这样对待百姓,百姓即使苟且免于非命,也不会感恩皇帝恩德的。
1.竭诚则胡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3.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历史风云:拨开云雾,探寻历史回声
君人者,诚能
十思
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魏征的“十思” 是想让皇帝成为一位怎样的皇帝呢?(小组讨论)
“一思”“二思”从物质享受方面劝谏戒奢侈;
(见可欲,将有作)
“三思”“四思”从思想修养方面劝谏要戒骄傲;
(念高危,惧满溢)
“五思”“六思”从生活和为政方面劝谏要取舍有度,勤勉自持;(乐盘游,忧懈怠)
“七思”“八思”从用人策略方面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虑壅蔽,想馋邪)
“九思”“十思”从执法方面劝谏要赏罚分明。
(恩所加,罚所及)
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1.《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不要因为自己的喜恶而赏罚不公的句子是:
2. 《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谨慎行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的句子是: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馋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文章中的引用:
1.居域中之大,语出《老子》“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2.载舟覆舟,语出《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3.见可欲,语出《老子》“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4.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语出《周易》“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5.弘兹九德,语出《尚书》
6.三驱,语出《周易》“王用三驱”
7.无为之大道,语出《老子》
《贞观政要》记载,“夫治国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引用的作用:言之有据,内容充实,有说服力,还可以使行文简洁流畅。
积德义
十思
具体内容
提出问题(比喻)
开宗明义
提出观点
分析问题(对比)
解决问题(排比)
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劝谏的艺术
说辩策略
先将无可辩驳的大道理,极度推崇君王的地位
再讲不容忽视的大危机,极度强调君国之危
继续讲不可不做的十件事,极度强调君主之利
劝谏的艺术
“顺境逆境看襟怀,大事难事看担当。”古代优秀的士人,秉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自觉承担匡时济民的责任,在其位,谋其政,以期补于世用;不在其位,时时牵挂国事,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拳拳之心。
第三段
巩固背诵
君人者……
总此十思……
文武争驰……
小结
人君当思
厚积德义,居安思危
提出问题
为何当思
居安忘危,易生民怨
分析问题
当思什么
诚能十思,垂拱而治
解决问题
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生动形象、令人信服)
层层递进,逻辑严密,有感染力
名句默写
叁
名句默写
(1)《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比兴手法,以“树木”为比兴之物,引出治国与德义之间关系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要想泉水流得远,就“________”;要想国家安宁,就“________”。(3)《谏太宗十思疏》一开始,作者运用了排喻的手法,以“固本浚源”为喻推理,从而引出了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4)《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5)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江山取之有余,守之不足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所以应该戒骄奢。(6)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运用对比手法,阐明诚心诚意待人和傲视别人的不同结果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2.必浚其泉源 必积其德义
3.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4.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5.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6.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