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春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22 16:2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试卷(一二单元)
(卷面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53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是那一声春雷把万千zhé 居沉睡的生命唤醒,就像父亲的棒喝,让顽劣的孩童懂得了奋进;是那一缕春风把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就像母亲的爱抚,让无助的心灵洒满了阳光。于是,潺湲的溪水边开满chà 紫嫣红的花朵,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挺立的生命。
(1)、给加点字注音 采撷 倔强
(2)看拼音写汉字。 zhé 居沉睡 chà 紫嫣红
2、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10分)
fěi( )翠 yùn( )酿 倦dài( ) yān yān( )欲睡 秀qí( )
玛nǎo( ) xī( )利 dì( )听 zhù( )立 丰yú( )
3、下面的词语中有五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5分)
无边无垠 潜滋暗长 势不可当 人世苍桑 坦荡如抵 忍俊不津
不折不挠 争研斗艳 仙露琼浆 盘虬卧龙 古味盎然 孤苦零仃
错 字
改 正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①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伦敦金融峰会期间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中美元首首次 。
②据统计,   5月18日14时,全球已有40个国家和地区确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8829例。
③结尾是整篇文章的着力点,千万不能 ,一笔带过,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
A 见面 截至 轻而易举 B 会晤 截止 轻描淡写
C 见面 截止 轻而易举 D 会晤 截至 轻描淡写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 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B 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使人们学会欣赏,学会创造。
C 改革开放30年来,盐城抢抓机遇,快速发展,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D 为降低交通噪音对北京奥运村的影响程度和范围,科研人员制定了总平面防噪方案。
6、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①各色花树果树也在庭院中蓬勃生长,错落有致。②爬墙虎在南屋的墙面上像瀑布一样泼洒下来,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窗儿在上面像眼睛一般地眨着。③转过花墙,东墙是满架的金银花,从南到北一路的铺开,西墙挂满了葡萄。④石榴树斑斑驳驳地褪皮,大大小小的石榴赶趟似的挂满了枝头,叶间还偶尔开放着一朵两朵火红火红的石榴花。⑤南屋与庭院之间多了一道花墙,上面是瓜藤搭起的帐篷,长的丝瓜、弯的北瓜从藤上垂下。
A ①②⑤③④ B ⑤④②①③
C ⑤②③①④ D ②⑤③①④
7、名句和文化常识填空。(10分,每空1分)
(1)知人者智, 。
(2)奇文共欣赏, 。
(3) ,春在溪头荠菜花。
(4)温家宝总理今年2月在剑桥大学演讲时引用王湾的《次北固山》中的诗句“ , ”,表达对中国发展道路平坦、前途一片光明的自信。
(5)低头乍恐丹砂落,
(6)《马说》活画出执策者愚昧蛮横的丑态的句子 。
(7)《陋室铭》中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8)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 ,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8、阅读《水浒》,回答问题。(6分)
(1)《水浒》中有三大恶霸:一是开肉铺的镇关西,被 当街所杀;一是开酒铺的蒋门神,被 所杀;一是开药铺的 ,被武松所杀。
(2)《水浒》成功塑造了大批生动的人物形象,请说说鲁智深、林冲、杨志的性格上的异同点。(3分)
9、专题(6分)
通过专题《鸟》的学习,我们对鸟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某班同学利用黑板报出了一期“爱鸟”专刊。请根据以下要求答题。
(1)请根据以上内容,为该栏目拟一个鲜明、恰当的主题(三至五个字)。(1分)
(2)“爱鸟”专刊你准备拟订哪些栏目(请写出两三个)(3分)
(3)写出两句有关鸟的诗句。(2分)
① , 。
② , 。
10、“梅”、“兰”、“菊”、“竹”被称为植物中的“四君子”。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植物进行赞美,尽可能使用象征手法。(3分)
二、综合阅读(共47分):
(一)阅读古诗《迎燕》,回答问题。(5分)
迎 燕
〔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11、“咫尺”比喻什么? (2分)
12、这户人家为什么“不下旧帘遮”?
(1分)
13、请描述“微雨归燕”图。 (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8题。(共16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伯乐一过冀北之野①,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②,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郡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马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③。”
注:①马多天下:马比天下其它地方多。②不为虚语矣:不算是虚夸之语了。
——节选自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14、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 ) (2)才美不外见( )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4)安能空其郡邪( )
15、下列各句中的“之”与“虽有千里之能”中“之”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策之不以其道 B、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执策而临之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联系甲文内容,具体说说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有哪些?(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甲乙两文都有人说“无马”,请结合各自文章,说说两文中“无马”所指实质有什么不同?(3分)
(三)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凿井
①常有人叹息生活忙乱,负担沉重。
②当然,人生有许多推不开的负担,但是,在这些负担之中,有许多是不必要的。许多人在除了自己分内该忙的事情之外,还要忙些不该忙的。如忙应酬,忙着为了增加物质享用或虚荣而去赚钱,忙着奔走钻营去求地位。对自己已经着手的工作易于失去兴趣,因而时常见异思迁。他们由于太贪多、太求全或太急切反而使自己顾此失彼。
③西哲说:“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
④乱忙的人是在凿浅井。他们东做一点,西做一点,每一口井都没有凿到水源。这不是能干,而是生命和财力的浪费。不要因为自己常被别人拉去做这做那,就以为这是表现自己才干或拓展事业的大好机会。“能者多劳”,是对一个有才干的人的赞誉,却也是对他的一种悲悯。因为他是在被人拖着凿浅井。
⑤一个人,能认清自己的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已经不容易,更不容易的是,能抗拒潮流的冲击。许多人仅仅为了某件事情时髦或流行,就跟着别人随波逐流而去。他忘了衡量自己的才干与兴趣,因此把原有的才干也付诸东流。所得只是一时的热闹,而失去了真正成功的机会。
⑥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自获诺贝尔奖之后,受盛名之累,常被官方、民间,包括电视广告商人等等,拉着去做这做那。文人难免天真,不擅应酬,心慈面软,不会推托;做事情过于认真,不懂敷衍。于是陷入忙乱的俗事重围,不知如何解脱,终于自杀,了此一生。据载,川端临终前,曾为筹借笔会经费而心力交瘁。心情低落,可能是他厌世自杀的原因之一。这并不是妄测之词。
⑦固然,对一位作家来说,能获得诺贝尔奖,这口井已经算是凿得够深了。但如果他不被卷入使他烦倦不堪的琐事,而能依然宁静度岁,以他东方式的丰富晶莹的智慧,这口井,当可凿得更深些。
⑧对事情专一,并非不求上进,也非懒惰。它是一种锲而不舍、全神贯注的追求。不但要有魄力,而且要有定力,摆脱其他外物的诱惑。不为一切名、利、权、位等虚荣而中途改道。这番定力才是促成一个人凿井及泉的最重要的条件。
⑨《湖滨散记》的作者梭罗,为了写一本书,而去森林中度过两年隐士生活。自己种豆和黍为食,摆脱了一切剥夺他时间的琐事俗务,专心致志,去体验林间湖上的景色和他心灵所产生的共鸣,从中发现许多道理,而完成了这本名著。这是“专一”的最佳实例。
⑩把握住自己真正的志趣与才能所在,专一地做下去,才可能有所成就。
19.细读全文,写出本文所阐述的观点。(2分)
20.第⑨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21. 第⑦段“这口井,当可凿得更深些”一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分)
22.“不为一切名、利、权、位等虚荣而中途改道,这番定力才是促成一个人凿井及泉的最重要的条件。”请你为这句话补充一个例证。(2分)
23.在人生的道路上,假如“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井”却仍未能“凿井及泉”,这种情况下你认为该怎样做?简要阐述理由。(3分)
(四)阅读《白杨礼赞》第5、6自然段,完成题目。(14分)
1、解词(4分)
(1)旁逸斜出:
(2)不折不挠:
2、找出文段的中心句。(2分)
3、“一律”的含义是 ;与它相照应的词语是 。(2分)
4、文中说和白杨树是“极普通的一种树”,又说它“决不是平凡的树”,矛盾吗?为什么?(3分)
5、文段中的白杨树象征着什么?(2分)
6、能高度概括白杨外形特点和内在气质的一个词是 。(1分)
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试卷(一二单元)
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5分)
1.(4分)xié ;jué;蛰;姹
4. D 5. B 6. D
7.(10分,每空1分)
(1)自知者明 (2)疑义相与析 (3)城中桃李愁风雨
(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晒翅常疑白雪消
(6)天下无马 (7)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8)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8.(5分)
(1)(2分)武松;西门庆
(2)(3分)相同点:英勇善战,不畏强暴。 不同点:鲁智深,勇猛仗义,粗中有细。林冲,忍辱负重。杨志,热衷功名。
9、(1)如鸟的礼赞(赞歌)、鸟中精灵、我心中的鸟等感情鲜明、表意明确的主题皆可。(2)略(3)略
10、描绘准确生动,运用象征手法尤佳。
二、综合阅读(共55分):
11、短暂的春天
12、为迎新燕入
13、略
14、(1)有时 (2)同“现”:显现 (3)等同,一样 (4)怎么
15、B
16、(1)只是辱没在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把它称为千里马。
(2)我所谓的空,不是没有马,是没有好马。
17、①伯乐不常有;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一点1分)
18、甲文:千里马近在眼前,“食马者”不能发现、识别,竟称无马,是愚昧无知的表现。
乙文:良马被伯乐选拔一空,以致无马,可见伯乐的英明和重贤。
19.把握住自己真正的志趣与才能所在,专一地做下去,才可能有所成就。
20.举例论证。具体论述了一个人只有专一做事、心无旁骛,才能有所收获。
21.川端康成在文学创作领域中会有更高的造诣。
22.略(所补充例证能够证明文中论点即可)
23.略(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那是力争上游 ( http: / / baike. / view / 262508.htm" \t "_blank )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步调一致 绝不
答:不矛盾,因为“普通”是指白杨的极常见,极易生长;“不平凡”是指白杨树的外形美和内在气质的不平凡。
答:白杨象征着根据地的抗日军民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力争上游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