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粤人版地理 八下6.3 西北地区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
1.(2023八下·花都期中)呼伦湖是中国北方数千里之内唯一的大泽,水域宽广。呼伦湖中鱼的种类有30多种,生长缓慢。呼伦湖冬捕现在已成为该区域重要的旅游项目。每年的冬捕时间是以冰块厚度决定的,原则上45厘米以上就可以。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通常在12月初就可以开始冬捕,近些年的冬捕日期已经推迟到了12月末。读图,完成下题。
呼伦湖中鱼类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水温较低 B.水质较差
C.光照不足 D.活动空间较小
(2023八下·抚松模拟)在2019年9月召开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大会上,中国分享了库布齐沙漠治理的成功经验。如图为库布齐沙漠及周边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图示区城沙漠广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南北跨度大 B.地势低平 C.年降水量少 D.过度放牧
3.库布齐地区目前植被覆盖率已达53%,治理沙漠的有效措施是( )
A.拓宽黄河水道 B.发展旅游观光
C.封沙育草造林 D.开垦草地种粮
(2023八下·大同月考)下图为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甲乙丙三地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
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荒漠草原、草原、荒漠
C.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D.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5.影响西北地区东西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6.西北地区的农业类型有( )
①畜牧业 ②灌溉农业 ③水田农业 ④河谷农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3八下·宁津月考)西北地区自东向西大致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导致这种植被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降水自东向西呈减少趋势 B.气温自东向西呈上升趋势
C.地势自东向西呈下降趋势 D.光照自东向西呈增加趋势
(2023八下·宁津月考) 2022年6月5号10:44,神舟十四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太空遨游183天后,于2022年12月4日20:09,返回舱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飞行任务圆满成功,据此完成问题。
8.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与所对应的省区简称错误的是( )
A.酒泉—甘 B.太原—晋 C.西昌—川 D.文昌—桂
9.和其他三个卫星发射基地相比,酒泉基地的优势条件为( )
①纬度低,节省燃料②地势平坦、视野开阔③降水少,晴朗天气多④地处沿海,海运便利⑤人烟稀少,安全性好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⑤
10.(2023八下·安达期末)西北地区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生长期长,夏季气温高,日照充足
B.土壤肥沃
C.云量少,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D.气温低,风力强
(2023八下·临西期末)甘肃祁连山区的农民每年夏季种植胡萝卜、娃娃菜、荷兰豆等喜温凉的“高原夏菜”,这些“高原夏菜”被大量运到2000千米以外的杭州、上海等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河西走廊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来自( )
A.大气降水 B.高山冰川融水和地下水
C.河流水 D.湖泊水
12.与杭州、上海相比,祁连山区种植“高原夏菜”的优势条件是( )
A.夏季温凉 B.地势低平 C.土壤肥沃 D.降水充沛
(2023八下·龙马潭期末)读我国某区域水源利用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 )
A.开发水能资源 B.蓄水灌溉农田
C.发展渔业 D.蓄洪
14.适合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B.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C.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D.发展林业,防止水土流失
15.(2023八下·大名期末)“天山南北好牧场,葡萄瓜果甜又甜……戈壁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歌词描述的地理区域是( )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青藏地区 D.南方地区
二、综合题
16.(2017八下·临洮月考)读我国“西北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呈东西方向条带状分布.因此,沿A→B→C的方向,降水逐渐 。请你解释原因 。
(2)受海陆位置影响,西北地区气候比较 ,因而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以 业为主,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如河西走廊等)还可以发展 业。
(3)图中甲城市为 ,乙城市为 .连接两城市的铁路线是 线,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重要的一段。
(4)C为我国最大的盆地 盆地,盆地内有较为丰富的能源矿产: 。
17.读下图“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甲到乙再到丙,年降水量逐渐 。甲地典型的地标景观是A、B、C 中的 。
(2)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这里有 和 两大牧区。
(3)丙区域的河流为 (内流河或外流河),其河水主要来源于山地降水和 。
(4)图中引黄河水灌溉的地区有 、 ,自古以来,这里被誉为“塞外江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呼伦湖位于50°N附近,纬度较高,气温低,鱼类生长缓慢,A正确;
B、呼伦湖区域内人口稀疏,人类干预少,水质好,B错误;
C、该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光照充足,C错误;
D、呼伦湖是中国北方数千里之内唯一的大泽, 水域宽广,鱼类活动空间较大,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呼伦湖又名呼伦池、达赉湖、达赉诺尔,与贝尔湖互为姊妹湖。蒙古语意为“海一样的湖”,是北方众多游牧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内蒙古第一大湖、东北地区第一大湖、中国第五大湖、第四大淡水湖、亚洲中部干旱地区最大淡水湖。呼伦湖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素有“草原明珠”、“草原之肾”之称,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特殊地位,对维系呼伦贝尔大草原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动植物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答案】2.C
3.C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
【解析】【点评】(1)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在河套平原黄河"几"字弯里的黄河南岸(有的人称河套沙漠),往北是阴山西段狼山地区。"库布其"为蒙古语,意思是弓上的弦,因为它处在黄河下像一根挂在黄河上的弦。古称"库结沙"、"破讷沙",亦作"普纳沙"。库布齐沙漠是距北京较近的沙漠。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脊线的北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杭锦旗、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的部分地区。长400公里,宽50公里,总面积约1.39万平方公里,流动沙丘约占61%,沙丘高10~60米,像一条黄龙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横跨内蒙古三旗。形态以沙丘链和格状沙丘为主。
(2)本题考查治理沙漠的有效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2.读图分析可知, 图示区域降水在400mm以下,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由于深居亚欧大陆腹地,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因此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这也是当地荒漠面积广大的主要原因。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根据题意可知,库布齐地区目前植被覆盖率已达53%。治理沙漠的有效措施是封沙育草造林。拓宽黄河水道与治理沙漠无关;发展旅游观光不能治理沙漠;开垦草地种粮会加速土地沙漠化。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答案】4.C
5.B
6.A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点评】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4.由图可知,图中从甲到乙再到丙由于离海越来越近,降水量越来越多,植被景观变化是荒漠、荒漠草原、草原,故答案为:C。
5.由上题可知,西北地区自西向东由于离海越来越近,降水量越来越多,植被景观呈现荒漠、荒漠草原、草原变化,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故答案为:B。
6.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农业生产类型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河流沿岸和山麓地带,这些种植业属于灌溉农业,故答案为:A。
7.【答案】A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由东向西大致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故答案为:A。
【点评】西北地区是我国四大区域中跨经度最广的区域,这里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难以受到海水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答案】8.D
9.C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8.文昌位于海南省,简称是琼;
故答案为:D。
9.①.酒泉的纬度最高,①错误;
②.酒泉位于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视野开阔,②正确;
③.内蒙古高原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③正确;
④.该地深居内陆,④错愕;
⑤.该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人烟稀少,比较安全,⑤正确;
符合题意的是②③⑤,故答案为:C。
10.【答案】C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夏季云量少,日照充足,气温昼夜温差大,作物消耗养料少,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积累,所以瓜果特别甜,C正确;
ABD、与生长期长、土壤肥沃、气温低,风力强无关,AB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因为在西北沙漠绿洲里,白天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很高,到了夜晚,骤然降温,昼夜温差大,大气和土壤中的热量迅速散失,植物进入“休眠”状态,自身呼吸作用大幅度减弱,白天借助于光合作用所形成的养分得以有效积累,从而使瓜果的质量大为提高。
【答案】11.B
12.A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河西走廊位于中国的西部地区,在甘肃省的西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
11.河西走廊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较远,降水较少。但是雪山广布, 河西走廊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来自 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B正确。
故答案为:B
12.胡萝卜、娃娃菜、荷兰豆等菜喜温凉,与杭州、上海相比,祁连山区种植“高原夏菜”的优势条件是夏季温凉,A正确。
故答案为:A
【答案】13.B
14.C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我国依靠科学技术使得农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例如杂交水稻的培育,使得我国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粮食产量提升。温室大棚的运用使得植物生长突破了季节和地域的限制,机械化的提升使得劳动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喷灌滴灌技术既能提高产量又能节约资源,一举两得。
13.读图可以看出,该地广泛分布着沙漠,补给水源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所以建立水库是为了灌溉农田,该地水源稀少;
故答案为:B。
14.A.不能大面积开发山地,会破坏环境,A错误;
B.该地可能没有地下水,有也不能大量开采,可能会造成河流干涸,地面沉降等问题,B错误;
C.修建防渗漏、节水农业可以用最少的水进行种植,实现可持续发展,C正确;
D.该地沙漠广布,林业会非常艰难,D错误;
故答案为:C。
15.【答案】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分析】天山位于新疆,该地昼夜温差大,光热充足,湿热葡萄等瓜果的养分积累,所以歌词描述的是西北地区;
故答案为:B。
【点评】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16.【答案】(1)减少;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夏季风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推进的过程中,随着距海越来越远,势力越来越弱,因此降水也越来越少。
(2)干旱;畜牧;绿洲农业
(3)乌鲁木齐;兰州;兰新
(4)塔里木;石油和天然气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夏季风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推进的过程中,随着距海越来越远,势力越来越弱,因此降水也越来越少。(2)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重重山岭的阻隔,海洋中的水汽难以深入,因此降水少,气候干旱,不适宜种植业的发展,但能够生长牧草,因此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的发展离不开水源,因此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如河西走廊等)适宜发展绿洲农业。(3)据图可知:甲城市为乌鲁木齐。乙城市为兰州,兰新铁路东起甘肃省兰州市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边境城市阿拉山口市,是新疆通往中国内地的铁路运输干线,是构成中国西北地区铁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4)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西北部的新疆,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处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山脉、阿尔金山之间。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丰富的矿产资源是石油和天然气,其著名油气田是克拉玛依油田和轮南气田。
17.【答案】(1)减少;C
(2)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
(3)内流河;冰雪融水
(4)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分析】(1)我国面积辽阔,地形复杂,因此形成了复杂多样、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随着距海的远近,年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因此引起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大致从东到西由C草原过渡到A荒漠草原再过渡到B荒漠。(2)我国西北地区距海较远,降水较少,不适合种植业的发展,但这里的许多地方水草肥美,适宜放牧,具有悠久的畜牧业生产历史。在我国的四大牧区中,内蒙古、新疆两大牧区位于西北地区。(3)据图可知:丙位于我国的塔里木盆地,由于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再加上重重山岭阻隔,水汽难以进入,是我国的内流区,这里发育的河流是绝大多数为内流河,其河水的补给类型主要来源于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4)在我国西北地区由于降水少,水源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性因素,因此有水源的地方才可以发展农业生产。我国新疆的“绿洲农业”是利用高山冰雪融水渗入地下,在山麓地带出露的地下水进行灌溉,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水源主要来自祁连山的高山冰雪融水,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由于引黄河灌溉,因此农业生产条件较好,被称之为“塞外江南”。
【点评】本题考查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通过理解容易解答。
1 / 12023~2024学年度粤人版地理 八下6.3 西北地区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
1.(2023八下·花都期中)呼伦湖是中国北方数千里之内唯一的大泽,水域宽广。呼伦湖中鱼的种类有30多种,生长缓慢。呼伦湖冬捕现在已成为该区域重要的旅游项目。每年的冬捕时间是以冰块厚度决定的,原则上45厘米以上就可以。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通常在12月初就可以开始冬捕,近些年的冬捕日期已经推迟到了12月末。读图,完成下题。
呼伦湖中鱼类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水温较低 B.水质较差
C.光照不足 D.活动空间较小
【答案】A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呼伦湖位于50°N附近,纬度较高,气温低,鱼类生长缓慢,A正确;
B、呼伦湖区域内人口稀疏,人类干预少,水质好,B错误;
C、该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光照充足,C错误;
D、呼伦湖是中国北方数千里之内唯一的大泽, 水域宽广,鱼类活动空间较大,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呼伦湖又名呼伦池、达赉湖、达赉诺尔,与贝尔湖互为姊妹湖。蒙古语意为“海一样的湖”,是北方众多游牧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内蒙古第一大湖、东北地区第一大湖、中国第五大湖、第四大淡水湖、亚洲中部干旱地区最大淡水湖。呼伦湖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素有“草原明珠”、“草原之肾”之称,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特殊地位,对维系呼伦贝尔大草原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动植物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023八下·抚松模拟)在2019年9月召开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大会上,中国分享了库布齐沙漠治理的成功经验。如图为库布齐沙漠及周边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图示区城沙漠广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南北跨度大 B.地势低平 C.年降水量少 D.过度放牧
3.库布齐地区目前植被覆盖率已达53%,治理沙漠的有效措施是( )
A.拓宽黄河水道 B.发展旅游观光
C.封沙育草造林 D.开垦草地种粮
【答案】2.C
3.C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
【解析】【点评】(1)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在河套平原黄河"几"字弯里的黄河南岸(有的人称河套沙漠),往北是阴山西段狼山地区。"库布其"为蒙古语,意思是弓上的弦,因为它处在黄河下像一根挂在黄河上的弦。古称"库结沙"、"破讷沙",亦作"普纳沙"。库布齐沙漠是距北京较近的沙漠。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脊线的北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杭锦旗、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的部分地区。长400公里,宽50公里,总面积约1.39万平方公里,流动沙丘约占61%,沙丘高10~60米,像一条黄龙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横跨内蒙古三旗。形态以沙丘链和格状沙丘为主。
(2)本题考查治理沙漠的有效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2.读图分析可知, 图示区域降水在400mm以下,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由于深居亚欧大陆腹地,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因此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这也是当地荒漠面积广大的主要原因。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根据题意可知,库布齐地区目前植被覆盖率已达53%。治理沙漠的有效措施是封沙育草造林。拓宽黄河水道与治理沙漠无关;发展旅游观光不能治理沙漠;开垦草地种粮会加速土地沙漠化。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23八下·大同月考)下图为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甲乙丙三地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
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荒漠草原、草原、荒漠
C.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D.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5.影响西北地区东西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6.西北地区的农业类型有( )
①畜牧业 ②灌溉农业 ③水田农业 ④河谷农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4.C
5.B
6.A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点评】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4.由图可知,图中从甲到乙再到丙由于离海越来越近,降水量越来越多,植被景观变化是荒漠、荒漠草原、草原,故答案为:C。
5.由上题可知,西北地区自西向东由于离海越来越近,降水量越来越多,植被景观呈现荒漠、荒漠草原、草原变化,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故答案为:B。
6.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农业生产类型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河流沿岸和山麓地带,这些种植业属于灌溉农业,故答案为:A。
7.(2023八下·宁津月考)西北地区自东向西大致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导致这种植被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降水自东向西呈减少趋势 B.气温自东向西呈上升趋势
C.地势自东向西呈下降趋势 D.光照自东向西呈增加趋势
【答案】A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由东向西大致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故答案为:A。
【点评】西北地区是我国四大区域中跨经度最广的区域,这里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难以受到海水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2023八下·宁津月考) 2022年6月5号10:44,神舟十四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太空遨游183天后,于2022年12月4日20:09,返回舱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飞行任务圆满成功,据此完成问题。
8.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与所对应的省区简称错误的是( )
A.酒泉—甘 B.太原—晋 C.西昌—川 D.文昌—桂
9.和其他三个卫星发射基地相比,酒泉基地的优势条件为( )
①纬度低,节省燃料②地势平坦、视野开阔③降水少,晴朗天气多④地处沿海,海运便利⑤人烟稀少,安全性好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⑤
【答案】8.D
9.C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8.文昌位于海南省,简称是琼;
故答案为:D。
9.①.酒泉的纬度最高,①错误;
②.酒泉位于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视野开阔,②正确;
③.内蒙古高原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③正确;
④.该地深居内陆,④错愕;
⑤.该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人烟稀少,比较安全,⑤正确;
符合题意的是②③⑤,故答案为:C。
10.(2023八下·安达期末)西北地区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生长期长,夏季气温高,日照充足
B.土壤肥沃
C.云量少,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D.气温低,风力强
【答案】C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夏季云量少,日照充足,气温昼夜温差大,作物消耗养料少,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积累,所以瓜果特别甜,C正确;
ABD、与生长期长、土壤肥沃、气温低,风力强无关,AB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因为在西北沙漠绿洲里,白天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很高,到了夜晚,骤然降温,昼夜温差大,大气和土壤中的热量迅速散失,植物进入“休眠”状态,自身呼吸作用大幅度减弱,白天借助于光合作用所形成的养分得以有效积累,从而使瓜果的质量大为提高。
(2023八下·临西期末)甘肃祁连山区的农民每年夏季种植胡萝卜、娃娃菜、荷兰豆等喜温凉的“高原夏菜”,这些“高原夏菜”被大量运到2000千米以外的杭州、上海等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河西走廊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来自( )
A.大气降水 B.高山冰川融水和地下水
C.河流水 D.湖泊水
12.与杭州、上海相比,祁连山区种植“高原夏菜”的优势条件是( )
A.夏季温凉 B.地势低平 C.土壤肥沃 D.降水充沛
【答案】11.B
12.A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河西走廊位于中国的西部地区,在甘肃省的西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
11.河西走廊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较远,降水较少。但是雪山广布, 河西走廊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来自 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B正确。
故答案为:B
12.胡萝卜、娃娃菜、荷兰豆等菜喜温凉,与杭州、上海相比,祁连山区种植“高原夏菜”的优势条件是夏季温凉,A正确。
故答案为:A
(2023八下·龙马潭期末)读我国某区域水源利用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 )
A.开发水能资源 B.蓄水灌溉农田
C.发展渔业 D.蓄洪
14.适合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B.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C.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D.发展林业,防止水土流失
【答案】13.B
14.C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我国依靠科学技术使得农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例如杂交水稻的培育,使得我国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粮食产量提升。温室大棚的运用使得植物生长突破了季节和地域的限制,机械化的提升使得劳动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喷灌滴灌技术既能提高产量又能节约资源,一举两得。
13.读图可以看出,该地广泛分布着沙漠,补给水源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所以建立水库是为了灌溉农田,该地水源稀少;
故答案为:B。
14.A.不能大面积开发山地,会破坏环境,A错误;
B.该地可能没有地下水,有也不能大量开采,可能会造成河流干涸,地面沉降等问题,B错误;
C.修建防渗漏、节水农业可以用最少的水进行种植,实现可持续发展,C正确;
D.该地沙漠广布,林业会非常艰难,D错误;
故答案为:C。
15.(2023八下·大名期末)“天山南北好牧场,葡萄瓜果甜又甜……戈壁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歌词描述的地理区域是( )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青藏地区 D.南方地区
【答案】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分析】天山位于新疆,该地昼夜温差大,光热充足,湿热葡萄等瓜果的养分积累,所以歌词描述的是西北地区;
故答案为:B。
【点评】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二、综合题
16.(2017八下·临洮月考)读我国“西北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呈东西方向条带状分布.因此,沿A→B→C的方向,降水逐渐 。请你解释原因 。
(2)受海陆位置影响,西北地区气候比较 ,因而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以 业为主,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如河西走廊等)还可以发展 业。
(3)图中甲城市为 ,乙城市为 .连接两城市的铁路线是 线,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重要的一段。
(4)C为我国最大的盆地 盆地,盆地内有较为丰富的能源矿产: 。
【答案】(1)减少;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夏季风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推进的过程中,随着距海越来越远,势力越来越弱,因此降水也越来越少。
(2)干旱;畜牧;绿洲农业
(3)乌鲁木齐;兰州;兰新
(4)塔里木;石油和天然气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夏季风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推进的过程中,随着距海越来越远,势力越来越弱,因此降水也越来越少。(2)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重重山岭的阻隔,海洋中的水汽难以深入,因此降水少,气候干旱,不适宜种植业的发展,但能够生长牧草,因此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的发展离不开水源,因此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如河西走廊等)适宜发展绿洲农业。(3)据图可知:甲城市为乌鲁木齐。乙城市为兰州,兰新铁路东起甘肃省兰州市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边境城市阿拉山口市,是新疆通往中国内地的铁路运输干线,是构成中国西北地区铁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4)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西北部的新疆,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处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山脉、阿尔金山之间。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丰富的矿产资源是石油和天然气,其著名油气田是克拉玛依油田和轮南气田。
17.读下图“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甲到乙再到丙,年降水量逐渐 。甲地典型的地标景观是A、B、C 中的 。
(2)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这里有 和 两大牧区。
(3)丙区域的河流为 (内流河或外流河),其河水主要来源于山地降水和 。
(4)图中引黄河水灌溉的地区有 、 ,自古以来,这里被誉为“塞外江南”。
【答案】(1)减少;C
(2)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
(3)内流河;冰雪融水
(4)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分析】(1)我国面积辽阔,地形复杂,因此形成了复杂多样、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随着距海的远近,年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因此引起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大致从东到西由C草原过渡到A荒漠草原再过渡到B荒漠。(2)我国西北地区距海较远,降水较少,不适合种植业的发展,但这里的许多地方水草肥美,适宜放牧,具有悠久的畜牧业生产历史。在我国的四大牧区中,内蒙古、新疆两大牧区位于西北地区。(3)据图可知:丙位于我国的塔里木盆地,由于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再加上重重山岭阻隔,水汽难以进入,是我国的内流区,这里发育的河流是绝大多数为内流河,其河水的补给类型主要来源于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4)在我国西北地区由于降水少,水源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性因素,因此有水源的地方才可以发展农业生产。我国新疆的“绿洲农业”是利用高山冰雪融水渗入地下,在山麓地带出露的地下水进行灌溉,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水源主要来自祁连山的高山冰雪融水,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由于引黄河灌溉,因此农业生产条件较好,被称之为“塞外江南”。
【点评】本题考查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通过理解容易解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