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粤人版地理 八下6.2 南方地区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2017八下·崇仁月考)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温带海洋性气候
2.(2023八下·泊头期中)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的地区是( )
A.黄土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东南丘陵 D.云贵高原
3.(2023八下·花溪)图示意侗族特色建筑——风雨桥,它为行人遮风避雨,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民族聚居,人口密集 B.降水丰沛,河流众多
C.地形平坦,植被稀疏 D.雪山连绵,冬季酷寒
4.(2023八下·宣汉期末)乡村振兴不断深入,南方山村“赏花品果”乡村生态旅游模式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①雨热充足②山、水、田、林、草景观多种③绿洲农业,瓜果香甜④民俗风情和特色地域文化多姿多彩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2023八下·吴江月考)图中的山脉和河流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河流的名称是( )
A.长江 B.黄河 C.塔里木河 D.淮河
6.下列有关甲地与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的河流冬季不结冰
B.乙地属于暖温带、湿润地区
C.甲地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D.乙地植被以针叶林为主
(2023八下·邯郸冀南新期末)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它既可以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也可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右图是一幅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剪纸作品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8.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是(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2023八下·栾城期末) 2022年,江西省上堡梯田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山顶森林茂盛,涵养水源;溪水顺山而下,节省人力;梯田沿山体布置,垒石筑埂,保持水土。图为上堡梯田景观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可观察到( )
A.公路纵横,车流不息 B.港口众多,商贸发达
C.地表崎岖,农田广布 D.落叶阔叶林分布广泛
10.上堡梯田耕作方式延续千年的根本原因是( )
A.筑坝打井,增加水源 B.开垦荒山,增加耕地
C.培育良种,提升技术 D.自流灌溉,蓄水保土
(2023八下·栾城期末)北京冬奥会奖牌盒以竹子为主要材料制作而成,既突出中国的文化特征,又符合“绿色办奥”的理念,图为中国竹乡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我国竹乡分布在( )
A.北回归线以南地区 B.横断山脉以西地区
C.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D.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2.诗句“野竹自成径,绕溪三里余…田家故人少,谁肯共焚鱼。”描绘的景观所处地区( )
A.水田为主,渔业发达 B.深居内陆,气候干燥
C.黄土广布,千沟万壑 D.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
(2023八下·深圳期中)传统民居是反映地方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如图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的简笔示意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13.对比两地民居建筑特色,其中( )
A.甲—墙体厚窗户小 B.甲—临河流而建
C.乙—建材多用竹木 D.乙—窗户均朝南
14.南北方民居房顶呈现“南尖北平”的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降水 B.气温 C.纬度 D.地形
15.两地中( )
A.甲—传统交通工具为马车 B.甲—地方传统戏曲为秦腔
C.乙—端午赛龙舟的起源地 D.乙—饮食习俗以面食为主
(2023八下·凤县期中)2023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第四个“国际茶日”。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16.中国茶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其表述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区冬季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B.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作物以冬小麦、玉米、花生为主
C.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是高原、山地为主
D.南方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主要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17.根据资料,推测茶树适宜生长的自然环境是( )
①温暖湿润 ②光照强烈 ③高原荒漠 ④低山丘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综合题
18.读我国南方地区图回答问题:
(1)南方地区位于A (山脉),B (河流)以南,C 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D 海和E 海.
(2)地形区:
① 平原,② 丘陵,③ 高原,④ 盆地,该盆地被称为 盆地.
19.(2023八下·张北期末)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螺蛳粉是柳州特色小吃,具有辣、爽、鲜、酸、烫的独特风味。它由柳州特有的软韧爽口的米粉,加上酸笋、花生、鲜嫩青菜等配料及浓郁的酸辣味和煮烂螺蛳的汤水调和而成。如今柳州螺蛳粉已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保持快速增长。
材料二:南方地区图和柳州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如下所示。
(1)敏敏想去柳州品尝正宗的螺蛳粉,则她应该去 (填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名称)。敏敏到了柳州后发现这里种着许多果树,如 (任写一种果树名称)。
(2)敏敏对柳州盛产螺蛳粉的自然原因进行了探究,请你和她一起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①柳州属于 气候,气候特征是 ,适宜水稻和竹笋生长;
②柳州临近 (河流),河湖密布,可以大规模养殖螺蛳,原料充足。
(3)柳州当地还建设了“稻+螺”养殖基地,将水稻和螺蛳一起养。“稻+螺”养殖方式的优势之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线以南,主要是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云南省西双版纳、广东省雷州半岛、海南省以及台湾省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其余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选:A。
【点评】考查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要理解解答。
2.【答案】D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云贵高原地区地质特殊,石灰岩厚度大,受地表和地下水作用强,是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
故答案为:D。
【点评】云贵高原上属亚热带湿润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差别显著。该区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经地表和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落水洞、漏斗、圆洼地、伏流、岩洞、峡谷、天生桥、盆地等地貌,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
3.【答案】B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A、民族聚居,人口密集不属于自然环境特征,A说法错误;
B、侗族主要生活在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河流多,B说法正确;
C、该地地势起伏大,C说法错误;
D、青藏地区雪山连绵,该地区不是青藏地区,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有小部分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表河流众多。
4.【答案】D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南方山村"赏花品果"乡村生态旅游模式发展的有利条件有:① 雨热充足:南方山村由于气候条件,雨水充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②山、水、田、林、草景观多种:南方山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山脉、河流、田园风光、森林和草原等多样化的景观,对于乡村生态旅游来说具有独特的吸引力。④ 民俗风情和特色地域文化多姿多彩:南方山村保留着浓厚的民俗风情,传承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这些文化元素包括传统节日、手工艺品、民间艺术等,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丰富的体验和活动内容。③绿洲农业主要在我国西北地区。
故答案为:D。
【点评】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水资源丰富,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小部分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5.D
6.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1.秦岭—淮河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2.秦岭—淮河南北雨季长短差异。秦岭—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岭—淮河以南雨季要长得多。 3.秦岭—淮河是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4.秦岭—淮河是1月0℃等温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 5.秦岭—淮河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6.秦岭—淮河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夏季,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温多雨。冬季,秦岭—淮河以南温和少雨,秦岭—淮河以北寒冷干燥。 7.南北方地区分界线。
5.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北属于北方地区,以南属于南方地区,D正确。
故答案为:D
6.A、甲地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冬季会结冰,A错误;
B、乙地属于亚热带和湿润地区,B错误;
C、甲地的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C正确;
D、乙地的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7.B
8.D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是位于南方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门前屋后都是河流,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势低平,降水丰沛,河湖众多。
7.读图可知,图中所示景观是“小桥流水人家”,该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降水丰富、河湖密布,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8.A、“沟壑纵横”是指黄土高原,A错误;
B、山河相间是指中南半岛,B错误。
C、地形封闭一般是指盆地,C错误;
D、由上题可知,该景观是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小桥流水人家”,这是由于地势低平,降水丰沛,河湖众多形成的,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9.C
10.D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点评】上堡梯田梯田广布,自流灌溉,蓄水保土。
9.由图可知,该区域梯田广布,地表崎岖、农田广布,选项C正确,选项A、B、D错误,故答案为:C。
10.由于上堡梯田山顶森林茂盛,可以涵养水源,溪水顺山而下,可以进行自流灌溉,蓄水保土,因此上堡梯田耕作方式延续千年的根本原因为自流灌溉、蓄水保土,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11.D
12.A
【知识点】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点评】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各地区自然环境、工农业发展均存在差异。
11.由图可知,我国竹乡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选项A、B、C正确,故答案为:D。
12.诗句所描述的江南水乡应当处在以水田为主,渔业发达的内区,热量和水分较为充足,选项A正确;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应当描述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选项B错误;黄土广布,千沟万壑则描述的是黄土高原地区,选项C错误;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则更加符合对我国西北地区的描述,选项D错误,故答案为:A。
【答案】13.B
14.A
15.D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气候影响民居的建筑形式,这种情况在传统民居中反映得尤其明显。一般来说,南方降水多,气温高,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北方降水少,屋顶坡度小,甚至完全是平的,农民可以在上面晒粮食。
13.读图可知,甲民居墙体薄、窗户大,利于通风散热;甲民居沿河而建;乙民居建成多用土、砖;乙民居正房的窗户多朝南,偏房的窗户朝东或朝西,B正确,A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14.民居特点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降水丰富,房屋屋顶坡度较大,便于排水;北方地区降水较少,屋顶坡度小,可见我国传统民居建筑呈现“南尖北平”的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A正确,B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15.读图可知,A、甲地河流众多,传统交通工具为船舶,A错误;
B、甲地位于南方地区,秦腔是北方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戏曲,B错误;
C、乙地降水较少,河流少,不会是端午赛龙舟的起源地,C错误;
乙地降水较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饮食习俗以面试为主,D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答案】16.D
17.B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点评】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年平均气温在0℃以上,降水量一般在800毫米以上。
16.A、南方地区的冬季1月均温在0℃以上,A错误;
B、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作物以水稻为主,B错误;
C、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山地丘陵,C错误;
D、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D正确。
故答案为:D
17.我国南方地区是茶叶的主要产地,由此可以推断出茶叶喜欢生长在降水量较多,排水条件好的低山丘陵地区,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故答案为:B
18.【答案】(1)秦岭;淮河;青藏;东;南
(2)长江中下游;东南;云贵;四川;紫色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从图中看出,我国南方地区位于A秦岭﹣B淮河线以南,C青藏高原以东,其东临D东海,E南海;(2)从图中看出,南方地区包括的地形区有①长江中下游平原、②东南丘陵、③云贵高原和④四川盆地,其中四川盆地地表多出露紫红色砂页岩,所以有“紫色盆地”之称.故答案为:(1)秦岭;淮河;青藏;东;南;(2)长江中下游;东南;云贵;四川;紫色.
【点评】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部分,面积约占全国的1/4,人口约占全国的55%.
19.【答案】(1)广西壮族自治区;柑橘(合理即可)
(2)亚热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西江
(3)通过稻田养螺实现了稻螺双收和“一田多用、一水多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1)柳州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盛产荔枝、甘蔗、火龙果等水果。
(2)柳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临近西江,水源充足。
(3)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产值和收入。
【点评】广西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1 / 12023~2024学年度粤人版地理 八下6.2 南方地区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2017八下·崇仁月考)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A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线以南,主要是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云南省西双版纳、广东省雷州半岛、海南省以及台湾省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其余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选:A。
【点评】考查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要理解解答。
2.(2023八下·泊头期中)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的地区是( )
A.黄土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东南丘陵 D.云贵高原
【答案】D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云贵高原地区地质特殊,石灰岩厚度大,受地表和地下水作用强,是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
故答案为:D。
【点评】云贵高原上属亚热带湿润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差别显著。该区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经地表和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落水洞、漏斗、圆洼地、伏流、岩洞、峡谷、天生桥、盆地等地貌,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
3.(2023八下·花溪)图示意侗族特色建筑——风雨桥,它为行人遮风避雨,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民族聚居,人口密集 B.降水丰沛,河流众多
C.地形平坦,植被稀疏 D.雪山连绵,冬季酷寒
【答案】B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A、民族聚居,人口密集不属于自然环境特征,A说法错误;
B、侗族主要生活在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河流多,B说法正确;
C、该地地势起伏大,C说法错误;
D、青藏地区雪山连绵,该地区不是青藏地区,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有小部分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表河流众多。
4.(2023八下·宣汉期末)乡村振兴不断深入,南方山村“赏花品果”乡村生态旅游模式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①雨热充足②山、水、田、林、草景观多种③绿洲农业,瓜果香甜④民俗风情和特色地域文化多姿多彩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南方山村"赏花品果"乡村生态旅游模式发展的有利条件有:① 雨热充足:南方山村由于气候条件,雨水充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②山、水、田、林、草景观多种:南方山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山脉、河流、田园风光、森林和草原等多样化的景观,对于乡村生态旅游来说具有独特的吸引力。④ 民俗风情和特色地域文化多姿多彩:南方山村保留着浓厚的民俗风情,传承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这些文化元素包括传统节日、手工艺品、民间艺术等,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丰富的体验和活动内容。③绿洲农业主要在我国西北地区。
故答案为:D。
【点评】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水资源丰富,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小部分热带季风气候。
(2023八下·吴江月考)图中的山脉和河流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河流的名称是( )
A.长江 B.黄河 C.塔里木河 D.淮河
6.下列有关甲地与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的河流冬季不结冰
B.乙地属于暖温带、湿润地区
C.甲地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D.乙地植被以针叶林为主
【答案】5.D
6.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1.秦岭—淮河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2.秦岭—淮河南北雨季长短差异。秦岭—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岭—淮河以南雨季要长得多。 3.秦岭—淮河是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4.秦岭—淮河是1月0℃等温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 5.秦岭—淮河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6.秦岭—淮河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夏季,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温多雨。冬季,秦岭—淮河以南温和少雨,秦岭—淮河以北寒冷干燥。 7.南北方地区分界线。
5.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北属于北方地区,以南属于南方地区,D正确。
故答案为:D
6.A、甲地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冬季会结冰,A错误;
B、乙地属于亚热带和湿润地区,B错误;
C、甲地的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C正确;
D、乙地的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3八下·邯郸冀南新期末)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它既可以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也可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右图是一幅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剪纸作品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8.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是(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答案】7.B
8.D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是位于南方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门前屋后都是河流,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势低平,降水丰沛,河湖众多。
7.读图可知,图中所示景观是“小桥流水人家”,该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降水丰富、河湖密布,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8.A、“沟壑纵横”是指黄土高原,A错误;
B、山河相间是指中南半岛,B错误。
C、地形封闭一般是指盆地,C错误;
D、由上题可知,该景观是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小桥流水人家”,这是由于地势低平,降水丰沛,河湖众多形成的,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3八下·栾城期末) 2022年,江西省上堡梯田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山顶森林茂盛,涵养水源;溪水顺山而下,节省人力;梯田沿山体布置,垒石筑埂,保持水土。图为上堡梯田景观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可观察到( )
A.公路纵横,车流不息 B.港口众多,商贸发达
C.地表崎岖,农田广布 D.落叶阔叶林分布广泛
10.上堡梯田耕作方式延续千年的根本原因是( )
A.筑坝打井,增加水源 B.开垦荒山,增加耕地
C.培育良种,提升技术 D.自流灌溉,蓄水保土
【答案】9.C
10.D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点评】上堡梯田梯田广布,自流灌溉,蓄水保土。
9.由图可知,该区域梯田广布,地表崎岖、农田广布,选项C正确,选项A、B、D错误,故答案为:C。
10.由于上堡梯田山顶森林茂盛,可以涵养水源,溪水顺山而下,可以进行自流灌溉,蓄水保土,因此上堡梯田耕作方式延续千年的根本原因为自流灌溉、蓄水保土,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故答案为:D。
(2023八下·栾城期末)北京冬奥会奖牌盒以竹子为主要材料制作而成,既突出中国的文化特征,又符合“绿色办奥”的理念,图为中国竹乡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我国竹乡分布在( )
A.北回归线以南地区 B.横断山脉以西地区
C.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D.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2.诗句“野竹自成径,绕溪三里余…田家故人少,谁肯共焚鱼。”描绘的景观所处地区( )
A.水田为主,渔业发达 B.深居内陆,气候干燥
C.黄土广布,千沟万壑 D.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
【答案】11.D
12.A
【知识点】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点评】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各地区自然环境、工农业发展均存在差异。
11.由图可知,我国竹乡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选项A、B、C正确,故答案为:D。
12.诗句所描述的江南水乡应当处在以水田为主,渔业发达的内区,热量和水分较为充足,选项A正确;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应当描述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选项B错误;黄土广布,千沟万壑则描述的是黄土高原地区,选项C错误;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则更加符合对我国西北地区的描述,选项D错误,故答案为:A。
(2023八下·深圳期中)传统民居是反映地方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如图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的简笔示意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13.对比两地民居建筑特色,其中( )
A.甲—墙体厚窗户小 B.甲—临河流而建
C.乙—建材多用竹木 D.乙—窗户均朝南
14.南北方民居房顶呈现“南尖北平”的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降水 B.气温 C.纬度 D.地形
15.两地中( )
A.甲—传统交通工具为马车 B.甲—地方传统戏曲为秦腔
C.乙—端午赛龙舟的起源地 D.乙—饮食习俗以面食为主
【答案】13.B
14.A
15.D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气候影响民居的建筑形式,这种情况在传统民居中反映得尤其明显。一般来说,南方降水多,气温高,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北方降水少,屋顶坡度小,甚至完全是平的,农民可以在上面晒粮食。
13.读图可知,甲民居墙体薄、窗户大,利于通风散热;甲民居沿河而建;乙民居建成多用土、砖;乙民居正房的窗户多朝南,偏房的窗户朝东或朝西,B正确,A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14.民居特点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降水丰富,房屋屋顶坡度较大,便于排水;北方地区降水较少,屋顶坡度小,可见我国传统民居建筑呈现“南尖北平”的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A正确,B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15.读图可知,A、甲地河流众多,传统交通工具为船舶,A错误;
B、甲地位于南方地区,秦腔是北方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戏曲,B错误;
C、乙地降水较少,河流少,不会是端午赛龙舟的起源地,C错误;
乙地降水较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饮食习俗以面试为主,D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2023八下·凤县期中)2023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第四个“国际茶日”。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16.中国茶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其表述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区冬季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B.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作物以冬小麦、玉米、花生为主
C.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是高原、山地为主
D.南方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主要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17.根据资料,推测茶树适宜生长的自然环境是( )
①温暖湿润 ②光照强烈 ③高原荒漠 ④低山丘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6.D
17.B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点评】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年平均气温在0℃以上,降水量一般在800毫米以上。
16.A、南方地区的冬季1月均温在0℃以上,A错误;
B、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作物以水稻为主,B错误;
C、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山地丘陵,C错误;
D、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D正确。
故答案为:D
17.我国南方地区是茶叶的主要产地,由此可以推断出茶叶喜欢生长在降水量较多,排水条件好的低山丘陵地区,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故答案为:B
二、综合题
18.读我国南方地区图回答问题:
(1)南方地区位于A (山脉),B (河流)以南,C 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D 海和E 海.
(2)地形区:
① 平原,② 丘陵,③ 高原,④ 盆地,该盆地被称为 盆地.
【答案】(1)秦岭;淮河;青藏;东;南
(2)长江中下游;东南;云贵;四川;紫色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从图中看出,我国南方地区位于A秦岭﹣B淮河线以南,C青藏高原以东,其东临D东海,E南海;(2)从图中看出,南方地区包括的地形区有①长江中下游平原、②东南丘陵、③云贵高原和④四川盆地,其中四川盆地地表多出露紫红色砂页岩,所以有“紫色盆地”之称.故答案为:(1)秦岭;淮河;青藏;东;南;(2)长江中下游;东南;云贵;四川;紫色.
【点评】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部分,面积约占全国的1/4,人口约占全国的55%.
19.(2023八下·张北期末)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螺蛳粉是柳州特色小吃,具有辣、爽、鲜、酸、烫的独特风味。它由柳州特有的软韧爽口的米粉,加上酸笋、花生、鲜嫩青菜等配料及浓郁的酸辣味和煮烂螺蛳的汤水调和而成。如今柳州螺蛳粉已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保持快速增长。
材料二:南方地区图和柳州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如下所示。
(1)敏敏想去柳州品尝正宗的螺蛳粉,则她应该去 (填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名称)。敏敏到了柳州后发现这里种着许多果树,如 (任写一种果树名称)。
(2)敏敏对柳州盛产螺蛳粉的自然原因进行了探究,请你和她一起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①柳州属于 气候,气候特征是 ,适宜水稻和竹笋生长;
②柳州临近 (河流),河湖密布,可以大规模养殖螺蛳,原料充足。
(3)柳州当地还建设了“稻+螺”养殖基地,将水稻和螺蛳一起养。“稻+螺”养殖方式的优势之处是 。
【答案】(1)广西壮族自治区;柑橘(合理即可)
(2)亚热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西江
(3)通过稻田养螺实现了稻螺双收和“一田多用、一水多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1)柳州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盛产荔枝、甘蔗、火龙果等水果。
(2)柳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临近西江,水源充足。
(3)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产值和收入。
【点评】广西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