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粤人版地理 八下6.3 西北地区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2023八上·景县期末)西北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高原山地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A、我国是一个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国家。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方地区,A 错误;
B、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B错误;
C、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C错误;
D、西北地区位于大陆内部,距离海洋遥远,山岭阻挡,降水稀少,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2.(2023八上·景县期末)成群的牛羊在吃草,洁白的蒙古包内传来阵阵的马头琴声,此景主要出现在( )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
【答案】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成群的牛羊在吃草,洁白的蒙古包内传来阵阵的马头琴声,此景主要出现在内蒙古高原,该地形区畜牧业发达,主要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
故答案为:D。
【点评】青藏高原的地表景观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的地表景观是地形崎岖,内蒙古高原的地表景观是地面坦荡,其中蒙古包是内蒙古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
(2023八上·鹤山期中)2022年12月,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读图,完成下题。
··
3.东风着陆场所在地形区的典型景观是( )
A. B.
C. D.
4.该地形区的地表特征是( )
A.冰川纵横 B.开阔坦荡 C.沟壑纵横 D.地形崎岖
【答案】3.D
4.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
【解析】【点评】飞船降落地点要选择在人烟稀少的地方,这是为了防止飞船对地面的建筑和人员造成伤害,同时飞船降落轨道会有一定误差,需要较大面积的空旷地带,内蒙古高原地广人稀,地面坦荡,适合飞船着陆。
3.东风着陆场主要位于西北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高原地形平坦开阔,以畜牧业为主,传统民居为蒙古包。
故答案为:D。
4.内蒙古高原的地表特征为平坦开阔。冰川纵横为青藏高原地貌,沟壑纵横为黄土高原地貌,地形崎岖是云贵高原的地貌。
故答案为:B。
(2023八下·南明月考)塔里木盆地地处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的地区,该地区由于远离海洋,周围又有群山环绕,成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在塔里木盆地边缘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当地的人们就生活在这些绿洲中。完成下面小题。
5.该地区人口和城镇多分布在绿洲,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气温 C.水源 D.地形
6.当地的人们利用坎儿井从地下渠道汇集地下水的主要原因是( )
A.防止他人偷水 B.避免水分大量蒸发
C.避免风沙的污染 D.向底层输送地下水
【答案】5.C
6.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坎儿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解析】【点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农业主要分布在水源较为充足的地方,这里主要为内流区,河流主要水源来自于高山冰雪融水。所以在山麓地带水源比较充足,形成绿洲,虽然降水少,但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5.塔里木盆地分布在西北地区,该地区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绿洲,影响其分布的因素是水源。
故答案为:C。
6.当地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光照充足,降水少,坎儿井从地下渠道汇集地下水的主要原因是减少水分蒸发。
故答案为:B。
(2023·龙川模拟)南疆是指新疆天山以南的部分,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有着南疆铁路环线“最后一公里”之称的和若铁路,东起若羌,西至和田,全长约825.5千米,于2022年6月16日开通运营。如图1为塔里木盆地铁路环线示意图,如图2为和若铁路“过沙桥”景观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7.和若铁路部分路段采用“以桥代路”方式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野生动物 B.减少占用土地
C.提高运行速度 D.预留风沙通道
8.和若铁路沿线采用由高立式沙障、芦苇方格、乔木和灌木组成的条带。靠近铁路侧栽种灌木,其主要作用是( )
A.防风 B.固沙 C.美化 D.绿化
9.和若铁路的通车运营,对南疆地区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经济发展 B.增加出疆路程
C.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D.改善环境质量
【答案】7.D
8.B
9.A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新疆;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
【解析】【点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农业主要分布在水源较为充足的地方,这里主要为内流区,河流主要水源来自于高山冰雪融水。所以在山麓地带水源比较充足,形成绿洲,虽然降水少,但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7.和若铁路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风力强劲,多风沙,所以和若铁路采用以桥代路,主要目的是预留风沙通道,减少风沙的影响。
故答案为:D。
8.和若铁路沿线采用由高立式沙障、芦苇方格、乔木和灌木组成的条带。靠近铁路侧栽种灌木,其主要作用是固沙。
故答案为:B。
9.和若铁路的通车运营,可以促进南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沿线人们的交流。
故答案为:A。
(2023九下·成都模拟)小明高考后用近两个月的时间独自完成了毕业旅行。在与学弟学妹分享旅行体验时,他展示了下面四张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8月,我看到藏民们虔诚地磕着长头,远处草地上悠闲的牦牛……”小明这一段所描述的应该是( )
A.图① B.图② C.图③ D.图④
11.图③是小明从吐鲁番去往首都的路上拍到的,一路向东自然景观依次为( )
A.温带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荒漠草原-荒漠-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
C.荒漠草原-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荒漠
D.荒漠-荒漠草原-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
【答案】10.B
11.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点评】降水自东向西递减,农业类型也从种植业逐渐变化为畜牧业为主的农业,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受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的影响,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边缘存在大量的绿洲农业。
10.由图可分析各景观图描述的分别是江南水乡,西藏布达拉宫,内蒙古的蒙古包,黄土高原的窑洞。西藏自治区为藏族人民的主要居住地之一,信奉佛教,有往布达拉宫朝圣的习俗;农业以河谷种植业和高寒畜牧业为主。
故答案为:B。
11.我国西北地区受海陆位置影响,降水量呈现自东向西递减的规律。受降水影响,自然景观自西向东依次为荒漠,荒漠草原,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
故答案为:D。
(2023·邵阳模拟)新疆目前拥有中国最大的番茄生产基地,其生产的番茄酱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准噶尔盆地南缘和库尔勒一带,被国内外喻为种植番茄的最佳地方。读新疆简图,回答下面小题。
12.关于新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我国西北部,与土库曼斯坦相邻
B.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利于太平洋水汽的深入
C.多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D.坎儿井和荫房是该省区的两大农业特色建筑
13.新疆番茄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不正确的是( )
A.生长期长,且病虫害少
B.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C.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
D.少使用化肥和农药,绿色无污染
【答案】12.D
13.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
【解析】【点评】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地形因素导致海洋水汽难以进入,河流主要为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于高山冰雪融水。由于新疆气候热量有限,因此农作物生长期长,夏季光照充足,且昼夜温差较大,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因此新疆番茄品质优良。
12.新疆位于我国西北部,与哈萨克斯坦相邻,选项A错误;三山夹两盆的地形,不利于太平洋水汽的深入,选项B错误;新疆多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于高山冰雪融水,选项C错误。坎儿井和萌房是该省区的两大农业特色建筑,选项D正确,故答案为:D。
13.少使用化肥和农药,是人为社会原因,选项D正确,故答案为:D。
(2023八下·盐城期中)读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4.该盆地中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 )
A.湖泊水和山地降水 B.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C.湖泊水和地下水 D.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15.该地区铁路沿盆地边缘伸展,主要原因是( )
A.水源条件较好,人口和城市集中
B.距离较短,运输成本低
C.地势平坦,建设成本低
D.光热充足,土壤肥沃
【答案】14.D
15.A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塔里木盆地概况
【解析】【点评】内流区河流的汛期主要在夏季,由于气温高,冰雪融化;外流区降水主要分布在夏季,季风区夏季降水多。
14.内流区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故答案为:D。
15.塔里木盆地的铁路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主要是因为盆地边缘水源丰富,因此人口和城市密集。故答案为:A。
(2023八下·运城期末)老舍的《草原》中有一段这样的描述:“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蒙古包
16.文章描述的区域可能位于( )
A.河西走廊 B.呼伦贝尔草原
C.西双版纳 D.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17.当地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是( )
A.畜牧业 B.林业 C.种植业 D.渔业
18.决定蒙古包呈圆形的因素是( )
A.高温 B.暴雪 C.酷寒 D.大风
【答案】16.B
17.A
18.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点评】我国的农业分布特点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东部主要发展种植业,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油料作物是花生,糖料作物是甜菜;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油料作物是油菜,糖料作物是甘蔗。西部主要发展畜牧业,四大牧区分别是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16.由题意可知,该地区位于四大地理区域的西北地区,因此该区域可能位于呼伦贝尔草原。故答案为:B。
17.我国西北地区主要分布的农业类型是畜牧业。故答案为:A。
18.西北地区接近冬季风源地。故答案为:D。
(2023八下·威县月考)读西北地区图,完成问题。
19.据图分析,影响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温度因素 C.河流因素 D.土壤因素
20.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多为季节性河流 B.高寒是该地区的显著特征
C.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D.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
【答案】19.C
20.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点评】我国的农业分布特点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东部主要发展种植业,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油料作物是花生,糖料作物是甜菜;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油料作物是油菜,糖料作物是甘蔗。西部主要发展畜牧业,四大牧区分别是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19.西北地区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自然特征是干旱,因此水源是制约种植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故答案为:C。
20.A.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为季节性河流。A正确。
B.干旱是该地区的显著特征。B错误。
C.西北地区分布有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两大牧区。C正确。
D.西北内陆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D正确。
故答案为:B。
1 / 12023~2024学年度粤人版地理 八下6.3 西北地区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2023八上·景县期末)西北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高原山地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2023八上·景县期末)成群的牛羊在吃草,洁白的蒙古包内传来阵阵的马头琴声,此景主要出现在( )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
(2023八上·鹤山期中)2022年12月,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读图,完成下题。
··
3.东风着陆场所在地形区的典型景观是( )
A. B.
C. D.
4.该地形区的地表特征是( )
A.冰川纵横 B.开阔坦荡 C.沟壑纵横 D.地形崎岖
(2023八下·南明月考)塔里木盆地地处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的地区,该地区由于远离海洋,周围又有群山环绕,成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在塔里木盆地边缘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当地的人们就生活在这些绿洲中。完成下面小题。
5.该地区人口和城镇多分布在绿洲,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气温 C.水源 D.地形
6.当地的人们利用坎儿井从地下渠道汇集地下水的主要原因是( )
A.防止他人偷水 B.避免水分大量蒸发
C.避免风沙的污染 D.向底层输送地下水
(2023·龙川模拟)南疆是指新疆天山以南的部分,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有着南疆铁路环线“最后一公里”之称的和若铁路,东起若羌,西至和田,全长约825.5千米,于2022年6月16日开通运营。如图1为塔里木盆地铁路环线示意图,如图2为和若铁路“过沙桥”景观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7.和若铁路部分路段采用“以桥代路”方式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野生动物 B.减少占用土地
C.提高运行速度 D.预留风沙通道
8.和若铁路沿线采用由高立式沙障、芦苇方格、乔木和灌木组成的条带。靠近铁路侧栽种灌木,其主要作用是( )
A.防风 B.固沙 C.美化 D.绿化
9.和若铁路的通车运营,对南疆地区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经济发展 B.增加出疆路程
C.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D.改善环境质量
(2023九下·成都模拟)小明高考后用近两个月的时间独自完成了毕业旅行。在与学弟学妹分享旅行体验时,他展示了下面四张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8月,我看到藏民们虔诚地磕着长头,远处草地上悠闲的牦牛……”小明这一段所描述的应该是( )
A.图① B.图② C.图③ D.图④
11.图③是小明从吐鲁番去往首都的路上拍到的,一路向东自然景观依次为( )
A.温带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荒漠草原-荒漠-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
C.荒漠草原-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荒漠
D.荒漠-荒漠草原-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
(2023·邵阳模拟)新疆目前拥有中国最大的番茄生产基地,其生产的番茄酱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准噶尔盆地南缘和库尔勒一带,被国内外喻为种植番茄的最佳地方。读新疆简图,回答下面小题。
12.关于新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我国西北部,与土库曼斯坦相邻
B.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利于太平洋水汽的深入
C.多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D.坎儿井和荫房是该省区的两大农业特色建筑
13.新疆番茄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不正确的是( )
A.生长期长,且病虫害少
B.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C.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
D.少使用化肥和农药,绿色无污染
(2023八下·盐城期中)读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4.该盆地中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 )
A.湖泊水和山地降水 B.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C.湖泊水和地下水 D.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15.该地区铁路沿盆地边缘伸展,主要原因是( )
A.水源条件较好,人口和城市集中
B.距离较短,运输成本低
C.地势平坦,建设成本低
D.光热充足,土壤肥沃
(2023八下·运城期末)老舍的《草原》中有一段这样的描述:“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蒙古包
16.文章描述的区域可能位于( )
A.河西走廊 B.呼伦贝尔草原
C.西双版纳 D.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17.当地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是( )
A.畜牧业 B.林业 C.种植业 D.渔业
18.决定蒙古包呈圆形的因素是( )
A.高温 B.暴雪 C.酷寒 D.大风
(2023八下·威县月考)读西北地区图,完成问题。
19.据图分析,影响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温度因素 C.河流因素 D.土壤因素
20.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多为季节性河流 B.高寒是该地区的显著特征
C.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D.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A、我国是一个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国家。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方地区,A 错误;
B、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B错误;
C、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C错误;
D、西北地区位于大陆内部,距离海洋遥远,山岭阻挡,降水稀少,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2.【答案】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成群的牛羊在吃草,洁白的蒙古包内传来阵阵的马头琴声,此景主要出现在内蒙古高原,该地形区畜牧业发达,主要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
故答案为:D。
【点评】青藏高原的地表景观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的地表景观是地形崎岖,内蒙古高原的地表景观是地面坦荡,其中蒙古包是内蒙古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
【答案】3.D
4.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
【解析】【点评】飞船降落地点要选择在人烟稀少的地方,这是为了防止飞船对地面的建筑和人员造成伤害,同时飞船降落轨道会有一定误差,需要较大面积的空旷地带,内蒙古高原地广人稀,地面坦荡,适合飞船着陆。
3.东风着陆场主要位于西北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高原地形平坦开阔,以畜牧业为主,传统民居为蒙古包。
故答案为:D。
4.内蒙古高原的地表特征为平坦开阔。冰川纵横为青藏高原地貌,沟壑纵横为黄土高原地貌,地形崎岖是云贵高原的地貌。
故答案为:B。
【答案】5.C
6.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坎儿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解析】【点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农业主要分布在水源较为充足的地方,这里主要为内流区,河流主要水源来自于高山冰雪融水。所以在山麓地带水源比较充足,形成绿洲,虽然降水少,但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5.塔里木盆地分布在西北地区,该地区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绿洲,影响其分布的因素是水源。
故答案为:C。
6.当地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光照充足,降水少,坎儿井从地下渠道汇集地下水的主要原因是减少水分蒸发。
故答案为:B。
【答案】7.D
8.B
9.A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新疆;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
【解析】【点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农业主要分布在水源较为充足的地方,这里主要为内流区,河流主要水源来自于高山冰雪融水。所以在山麓地带水源比较充足,形成绿洲,虽然降水少,但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7.和若铁路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风力强劲,多风沙,所以和若铁路采用以桥代路,主要目的是预留风沙通道,减少风沙的影响。
故答案为:D。
8.和若铁路沿线采用由高立式沙障、芦苇方格、乔木和灌木组成的条带。靠近铁路侧栽种灌木,其主要作用是固沙。
故答案为:B。
9.和若铁路的通车运营,可以促进南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沿线人们的交流。
故答案为:A。
【答案】10.B
11.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点评】降水自东向西递减,农业类型也从种植业逐渐变化为畜牧业为主的农业,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受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的影响,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边缘存在大量的绿洲农业。
10.由图可分析各景观图描述的分别是江南水乡,西藏布达拉宫,内蒙古的蒙古包,黄土高原的窑洞。西藏自治区为藏族人民的主要居住地之一,信奉佛教,有往布达拉宫朝圣的习俗;农业以河谷种植业和高寒畜牧业为主。
故答案为:B。
11.我国西北地区受海陆位置影响,降水量呈现自东向西递减的规律。受降水影响,自然景观自西向东依次为荒漠,荒漠草原,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
故答案为:D。
【答案】12.D
13.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
【解析】【点评】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地形因素导致海洋水汽难以进入,河流主要为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于高山冰雪融水。由于新疆气候热量有限,因此农作物生长期长,夏季光照充足,且昼夜温差较大,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因此新疆番茄品质优良。
12.新疆位于我国西北部,与哈萨克斯坦相邻,选项A错误;三山夹两盆的地形,不利于太平洋水汽的深入,选项B错误;新疆多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于高山冰雪融水,选项C错误。坎儿井和萌房是该省区的两大农业特色建筑,选项D正确,故答案为:D。
13.少使用化肥和农药,是人为社会原因,选项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14.D
15.A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塔里木盆地概况
【解析】【点评】内流区河流的汛期主要在夏季,由于气温高,冰雪融化;外流区降水主要分布在夏季,季风区夏季降水多。
14.内流区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故答案为:D。
15.塔里木盆地的铁路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主要是因为盆地边缘水源丰富,因此人口和城市密集。故答案为:A。
【答案】16.B
17.A
18.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点评】我国的农业分布特点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东部主要发展种植业,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油料作物是花生,糖料作物是甜菜;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油料作物是油菜,糖料作物是甘蔗。西部主要发展畜牧业,四大牧区分别是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16.由题意可知,该地区位于四大地理区域的西北地区,因此该区域可能位于呼伦贝尔草原。故答案为:B。
17.我国西北地区主要分布的农业类型是畜牧业。故答案为:A。
18.西北地区接近冬季风源地。故答案为:D。
【答案】19.C
20.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点评】我国的农业分布特点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东部主要发展种植业,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油料作物是花生,糖料作物是甜菜;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油料作物是油菜,糖料作物是甘蔗。西部主要发展畜牧业,四大牧区分别是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19.西北地区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自然特征是干旱,因此水源是制约种植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故答案为:C。
20.A.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为季节性河流。A正确。
B.干旱是该地区的显著特征。B错误。
C.西北地区分布有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两大牧区。C正确。
D.西北内陆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D正确。
故答案为:B。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