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3.《古诗三首》同步训练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皎皎 (jiāo jiǎo) 擢素手 (zhái zhuó) 五侯 (hòu hóu)
札记 (zhé zhá) 机杼 (yǔ zhù) 脉脉 (mài mò)
2.解释课文中词语的意思。
(1)春城:
(2)御柳:
(3)五侯:
(4)零:
(5)河汉女:
(6)擢:
(7)札札:
(8)机杼:
(9)章:
(10)盈盈:
(11)十五夜:
(12)地白:
3.填空
《迢迢牵牛星》选自 ,借 的神话故事,来反映人间爱情生活的现状。其中“纤纤擢素手, ”写出女主人公织布时的场景,“纤纤擢素手”一句为了照顾一句的押韵,调整了语序,正常的语序应该是“ ”。“ , ”写出女主人公思念悠悠,心乱神伤;“ , ”交代女主公悲伤的原因。诗人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 描写和 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愿染力。
4.《寒食》的作者是 ,字君平, 代诗人。其中“ ”写长安城意盎然,将长安城中无边春景囊括无余。“ ”专写皇家风光突在东风吹拂下婆娑起舞的“ ”这一景象。这两句一 — ,色彩的对比十分强烈,使整个画面显得非常浓丽。“ , ”点明了受赐特权可以点灯的对象。
5.《十五夜望月》的作者是 代的 ,“ ”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精练而含蓄。这句如同《天净沙·秋思》首句“ ”一样,借助特有的景物一下子就将萧瑟苍凉之景推到读者眼前,予人以难忘的印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 ”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使人联想到李白的名句“ , ”,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 ”这两句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诗人自身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阅读古诗,完成下面问题。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6.本诗首句不用“处处飞花”,而用“无处不飞花”,后者相较前者有什么表达效果?
7.“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8.诗的后两句中“汉宫”指什么?这两句委婉地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阅读古诗,完成下面问题。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9.“树栖鸦”是诗人看到的,还是听到的?为什么?
10.由“冷露无声湿桂花”能联想到什么?
11.哪句诗写出了诗人望月思亲的心思?并写出该诗句的意思。
12.诗句中的“落”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13.分析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阅读古诗,完成下面问题。
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①,明朝端午浴芳兰②。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③斜挂绿云鬟④。佳人相见一千年。
【注释】①碧纨(wán):绿色薄绸。②芳兰:芳香的兰花。端午节有浴兰汤的风俗。③“小符”:指妇女在发髻上挂着的祛邪驱鬼、保佑平安的符策。④云鬟(huán):女子的发髻。
【提示】此词是词人端午佳节想起侍妾朝云,于是作此词送给她。
14.这首词的上阕预示着什么?
15.分析词中“透”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16.从“明朝端午浴芳兰”一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7.这首词的下阕主要写了什么?
18.“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端午,的什么活动?
19.从这首词中,你了解到端午节有哪些习俗?你知道的端午节习俗还有哪些?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jiǎo;zhuó;hóu;zhá;zhù;mò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皎皎”应读jiǎo,是形容白而亮;“擢素手”应读zhuó,意思是抽出;“五侯”应读hóu,指达官贵人;“札记”应读zhá,意思是随时记录下来的读书心得或见闻;“机杼”应读zhù,指织布的梭子;“脉脉”应读mò,指包含深情的意思。
故答案为:jiǎo;zhuó;hóu;zhá;zhù;mò;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读音掌握能力。作答时要对于多音字要结合词语中汉字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对于容易选择错误的汉字读音,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加强识记,才能顺利作答。
2.【答案】(1)春天的京城
(2)皇城里的柳树
(3)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4)落下
(5)指织女星
(6)伸出
(7)织机发出的响声
(8)指织机
(9)花纹
(10)清澈的样子
(11)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12)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的样子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结合诗句的含义,(1)“春城”指春天的京城长安;
(2)“御柳”中“御”指与皇帝有关的,这个词语意思是皇城里的柳树;
(3)“五侯”的“侯”指达官贵人,这个词指泛指权贵豪门;
(4)“零”是落下的意思。诗中指的是眼泪落下来。
(5)“河汉女”指银河旁边的织女星;
(6)“擢素手”意思是伸出白嫩的手,“擢”是伸出的意思;
(7)“札扎弄机杼”的“札札”指的是织机发出的响声;
(8)“札扎弄机杼”的“机杼”指的是指织布的机子;
(9)“终日不成章”的“章”指的是布上的花纹;
(10)“盈盈一水间”的“盈盈”指的河水清澈的样子;
(11)“十五夜望月”的“十五夜”指的中秋节的夜晚;
(12)“中庭地白”的“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的样子;
结合诗句的意思,理解词语,做出正确解答。
故答案为:(1)春天的京城(2)皇城里的柳树(3)这里泛指权贵豪门(4)落下(5)织女星(6)伸出(7)机发出的响声(8)指织机(9)花纹(10)清澈的样子(11)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12)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的样子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词语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古诗时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体会词语的含义。作答时要注意词语的本意和引申义的区别,结合语言环境写出词语的具体意义。
3.【答案】《古诗十九首》;牛郎织女;札札弄机杼;擢纤纤素手;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神态;动作
【知识点】诗;古诗词运用;古诗词翻译
【解析】【分析】《迢迢牵牛星》出自《古诗十九首》,这首诗结合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来反映人间爱情生活的现状。“纤纤擢素手”意思是(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这句是倒装句,正确语序是“擢纤纤素手”;“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意思是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意思是两个人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脉脉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这句描写了织女的神态和动作,表现了织女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故答案为:《古诗十九首》;牛郎织女;札札弄机杼;擢纤纤素手;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神态;动作;
【点评】本题为古诗阅读题,考查学生的古诗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古诗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古诗诗句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古诗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4.【答案】韩翊;唐;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御柳;红;绿;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知识点】诗;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寒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韩翃;字君平;“春城无处不飞花”意思是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了春天在东风吹拂下的翩翩起舞的御柳;这两句 动静结合,红绿相映;“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意思是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结合对诗句的理解,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韩翊;唐;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御柳;红;绿;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点评】本题为古诗阅读题,考查学生的古诗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古诗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古诗诗句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古诗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5.【答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枯藤老树昏鸦;地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知识点】诗;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十五夜望月》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描写了赏月的环境,意思是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与“枯藤老树昏鸦”一样,借助景物描写奠定诗歌的情感基调;“地白”可以提联想到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句子,“床前明月光,意思地上霜。”意思是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意思是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从诗人自身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
故答案为: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枯藤老树昏鸦;地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点评】本题为古诗阅读题,考查学生的古诗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古诗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古诗诗句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古诗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答案】6.“处处飞花”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无处不飞花”,双重否定句式的运用极大地加强了肯定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
7.春天的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时的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8.“汉宫”在诗中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诗人借古讽今,借汉喻唐,寒食节这天大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赐给贵近宠臣(一说为宦官)。后两句诗中,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知识点】诗
【解析】【点评】本题为古诗阅读题,考查学生的古诗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古诗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古诗诗句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古诗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6.结合诗句,“无处不飞花”运用了双重否定的写法,加强了语气,说明了春来之后,京城出处繁花盛开的景象。结合对句子的理解,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处处飞花”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无处不飞花”,双重否定句式的运用极大地加强了肯定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
7.“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意思是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结合对诗句的理解,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春天的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时的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8.结合文中诗句的意思,“汉宫”指皇帝居住的皇宫,诗人借古喻今,意思是寒食节这天大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赐给贵近宠臣,表达了作者对统治阶级腐败现象的讽刺和不满。结合对诗句的理解,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汉宫”在诗中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诗人借古讽今,借汉喻唐,寒食节这天大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赐给贵近宠臣(一说为宦官)。后两句诗中,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答案】9.“树栖鸦”应该是诗人听到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太可能看到鸦雀的栖宿。这三个字既写出了鸦雀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10.这句诗让人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
1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意思是: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12.好,“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13.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诗歌结尾的反问句,更进一步将别离思聚的情意,委婉动人地表现出来。
【知识点】诗
【解析】【点评】本题为古诗阅读题,考查学生的古诗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古诗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古诗诗句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古诗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9.“树栖鸦”意思是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这是写诗人听到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在月夜下是看不到雅雀栖息的景象的,只能是结合对雅雀声音的描写,衬托十五夜月夜的宁静。结合对诗句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树栖鸦”应该是诗人听到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太可能看到鸦雀的栖宿。这三个字既写出了鸦雀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10.“冷露无声湿桂花”意思是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这句可以让人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结合对诗句的理解,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这句诗让人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
1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意思是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结合对诗句的理解,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意思是: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12.“不知秋思落谁家。”意思是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这句中“落”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秋思像明月的光辉一样,洒落人间。结合对诗句的理解,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好,“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13.结合诗句,古诗前两句,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描写了秋天中秋夜晚的宁静和皎洁;创设一种望月怀远的意境;后两句采用由景及人,描写月夜下人们在月光下望月追思,表达了思念之情。结合对诗句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诗歌结尾的反问句,更进一步将别离思聚的情意,委婉动人地表现出来。
【答案】14.上阕预示端午节将开展浴兰活动,气氛十分浓烈。
15.好,“透”字用得十分贴切,将半明半暗的肤体的朦胧美衬托了出来。
16.“明朝端午浴芳兰”显出使人愉悦的审美性。它不仅体现了朝云由芳体及兰心的纯洁高贵的情操美,而且反映了浴兰习俗的淳朴纯真美。
17.写词人偕朝云参与具体的端午节活动。
18.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端午节的缠线、挂符活动。
19.浴兰、缠线、挂符。包粽子、赛龙舟等。
【知识点】词
【解析】【点评】本题为古诗词阅读题,考查学生的古诗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古诗词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古诗诗句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古诗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4.“轻汗微微透碧纨①,明朝端午浴芳兰②。流香涨腻满晴川。”意思是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参与者人山人海,梳洗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布满河面。这句描写了端午节开展“浴兰”活动的场面。结合对句子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上阕预示端午节将开展浴兰活动,气氛十分浓烈。
15.“轻汗微微透碧纨”意思是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这句中“透”非常贴切地描写了少女肢体的朦胧之美。结合对诗句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好,“透”字用得十分贴切,将半明半暗的肤体的朦胧美衬托了出来。
16.“明朝端午浴芳兰”这句中描写了少女们对明天浴兰活动的期待和喜悦之情。结合对句子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明朝端午浴芳兰”显出使人愉悦的审美性。它不仅体现了朝云由芳体及兰心的纯洁高贵的情操美,而且反映了浴兰习俗的淳朴纯真美。
17.“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③斜挂绿云鬟④。佳人相见一千年。”意思是你将那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只祈愿能与相爱的人天长地久,白头偕老。这句描写了词人偕朝云参与具体的端午节活动。结合诗词意思,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写词人偕朝云参与具体的端午节活动。
18.“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这两句运用对偶,描写了端午节缠线、挂符活动,充满了轻松和美好的回忆。结合对句子的分析,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端午节的缠线、挂符活动。
19.结合对诗词的理解,写出诗词中描写的端午节习俗,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相关知识,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浴兰、缠线、挂符。包粽子、赛龙舟等。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3.《古诗三首》同步训练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皎皎 (jiāo jiǎo) 擢素手 (zhái zhuó) 五侯 (hòu hóu)
札记 (zhé zhá) 机杼 (yǔ zhù) 脉脉 (mài mò)
【答案】jiǎo;zhuó;hóu;zhá;zhù;mò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皎皎”应读jiǎo,是形容白而亮;“擢素手”应读zhuó,意思是抽出;“五侯”应读hóu,指达官贵人;“札记”应读zhá,意思是随时记录下来的读书心得或见闻;“机杼”应读zhù,指织布的梭子;“脉脉”应读mò,指包含深情的意思。
故答案为:jiǎo;zhuó;hóu;zhá;zhù;mò;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读音掌握能力。作答时要对于多音字要结合词语中汉字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对于容易选择错误的汉字读音,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加强识记,才能顺利作答。
2.解释课文中词语的意思。
(1)春城:
(2)御柳:
(3)五侯:
(4)零:
(5)河汉女:
(6)擢:
(7)札札:
(8)机杼:
(9)章:
(10)盈盈:
(11)十五夜:
(12)地白:
【答案】(1)春天的京城
(2)皇城里的柳树
(3)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4)落下
(5)指织女星
(6)伸出
(7)织机发出的响声
(8)指织机
(9)花纹
(10)清澈的样子
(11)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12)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的样子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结合诗句的含义,(1)“春城”指春天的京城长安;
(2)“御柳”中“御”指与皇帝有关的,这个词语意思是皇城里的柳树;
(3)“五侯”的“侯”指达官贵人,这个词指泛指权贵豪门;
(4)“零”是落下的意思。诗中指的是眼泪落下来。
(5)“河汉女”指银河旁边的织女星;
(6)“擢素手”意思是伸出白嫩的手,“擢”是伸出的意思;
(7)“札扎弄机杼”的“札札”指的是织机发出的响声;
(8)“札扎弄机杼”的“机杼”指的是指织布的机子;
(9)“终日不成章”的“章”指的是布上的花纹;
(10)“盈盈一水间”的“盈盈”指的河水清澈的样子;
(11)“十五夜望月”的“十五夜”指的中秋节的夜晚;
(12)“中庭地白”的“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的样子;
结合诗句的意思,理解词语,做出正确解答。
故答案为:(1)春天的京城(2)皇城里的柳树(3)这里泛指权贵豪门(4)落下(5)织女星(6)伸出(7)机发出的响声(8)指织机(9)花纹(10)清澈的样子(11)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12)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的样子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词语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古诗时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体会词语的含义。作答时要注意词语的本意和引申义的区别,结合语言环境写出词语的具体意义。
3.填空
《迢迢牵牛星》选自 ,借 的神话故事,来反映人间爱情生活的现状。其中“纤纤擢素手, ”写出女主人公织布时的场景,“纤纤擢素手”一句为了照顾一句的押韵,调整了语序,正常的语序应该是“ ”。“ , ”写出女主人公思念悠悠,心乱神伤;“ , ”交代女主公悲伤的原因。诗人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 描写和 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愿染力。
【答案】《古诗十九首》;牛郎织女;札札弄机杼;擢纤纤素手;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神态;动作
【知识点】诗;古诗词运用;古诗词翻译
【解析】【分析】《迢迢牵牛星》出自《古诗十九首》,这首诗结合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来反映人间爱情生活的现状。“纤纤擢素手”意思是(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这句是倒装句,正确语序是“擢纤纤素手”;“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意思是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意思是两个人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脉脉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这句描写了织女的神态和动作,表现了织女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故答案为:《古诗十九首》;牛郎织女;札札弄机杼;擢纤纤素手;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神态;动作;
【点评】本题为古诗阅读题,考查学生的古诗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古诗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古诗诗句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古诗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4.《寒食》的作者是 ,字君平, 代诗人。其中“ ”写长安城意盎然,将长安城中无边春景囊括无余。“ ”专写皇家风光突在东风吹拂下婆娑起舞的“ ”这一景象。这两句一 — ,色彩的对比十分强烈,使整个画面显得非常浓丽。“ , ”点明了受赐特权可以点灯的对象。
【答案】韩翊;唐;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御柳;红;绿;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知识点】诗;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寒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韩翃;字君平;“春城无处不飞花”意思是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了春天在东风吹拂下的翩翩起舞的御柳;这两句 动静结合,红绿相映;“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意思是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结合对诗句的理解,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韩翊;唐;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御柳;红;绿;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点评】本题为古诗阅读题,考查学生的古诗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古诗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古诗诗句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古诗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5.《十五夜望月》的作者是 代的 ,“ ”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精练而含蓄。这句如同《天净沙·秋思》首句“ ”一样,借助特有的景物一下子就将萧瑟苍凉之景推到读者眼前,予人以难忘的印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 ”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使人联想到李白的名句“ , ”,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 ”这两句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诗人自身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
【答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枯藤老树昏鸦;地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知识点】诗;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十五夜望月》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描写了赏月的环境,意思是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与“枯藤老树昏鸦”一样,借助景物描写奠定诗歌的情感基调;“地白”可以提联想到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句子,“床前明月光,意思地上霜。”意思是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意思是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从诗人自身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
故答案为: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枯藤老树昏鸦;地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点评】本题为古诗阅读题,考查学生的古诗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古诗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古诗诗句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古诗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阅读古诗,完成下面问题。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6.本诗首句不用“处处飞花”,而用“无处不飞花”,后者相较前者有什么表达效果?
7.“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8.诗的后两句中“汉宫”指什么?这两句委婉地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答案】6.“处处飞花”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无处不飞花”,双重否定句式的运用极大地加强了肯定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
7.春天的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时的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8.“汉宫”在诗中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诗人借古讽今,借汉喻唐,寒食节这天大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赐给贵近宠臣(一说为宦官)。后两句诗中,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知识点】诗
【解析】【点评】本题为古诗阅读题,考查学生的古诗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古诗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古诗诗句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古诗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6.结合诗句,“无处不飞花”运用了双重否定的写法,加强了语气,说明了春来之后,京城出处繁花盛开的景象。结合对句子的理解,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处处飞花”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无处不飞花”,双重否定句式的运用极大地加强了肯定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
7.“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意思是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结合对诗句的理解,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春天的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时的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8.结合文中诗句的意思,“汉宫”指皇帝居住的皇宫,诗人借古喻今,意思是寒食节这天大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赐给贵近宠臣,表达了作者对统治阶级腐败现象的讽刺和不满。结合对诗句的理解,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汉宫”在诗中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诗人借古讽今,借汉喻唐,寒食节这天大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赐给贵近宠臣(一说为宦官)。后两句诗中,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阅读古诗,完成下面问题。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9.“树栖鸦”是诗人看到的,还是听到的?为什么?
10.由“冷露无声湿桂花”能联想到什么?
11.哪句诗写出了诗人望月思亲的心思?并写出该诗句的意思。
12.诗句中的“落”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13.分析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答案】9.“树栖鸦”应该是诗人听到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太可能看到鸦雀的栖宿。这三个字既写出了鸦雀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10.这句诗让人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
1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意思是: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12.好,“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13.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诗歌结尾的反问句,更进一步将别离思聚的情意,委婉动人地表现出来。
【知识点】诗
【解析】【点评】本题为古诗阅读题,考查学生的古诗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古诗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古诗诗句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古诗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9.“树栖鸦”意思是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这是写诗人听到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在月夜下是看不到雅雀栖息的景象的,只能是结合对雅雀声音的描写,衬托十五夜月夜的宁静。结合对诗句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树栖鸦”应该是诗人听到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太可能看到鸦雀的栖宿。这三个字既写出了鸦雀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10.“冷露无声湿桂花”意思是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这句可以让人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结合对诗句的理解,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这句诗让人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
1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意思是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结合对诗句的理解,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意思是: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12.“不知秋思落谁家。”意思是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这句中“落”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秋思像明月的光辉一样,洒落人间。结合对诗句的理解,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好,“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13.结合诗句,古诗前两句,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描写了秋天中秋夜晚的宁静和皎洁;创设一种望月怀远的意境;后两句采用由景及人,描写月夜下人们在月光下望月追思,表达了思念之情。结合对诗句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诗歌结尾的反问句,更进一步将别离思聚的情意,委婉动人地表现出来。
阅读古诗,完成下面问题。
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①,明朝端午浴芳兰②。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③斜挂绿云鬟④。佳人相见一千年。
【注释】①碧纨(wán):绿色薄绸。②芳兰:芳香的兰花。端午节有浴兰汤的风俗。③“小符”:指妇女在发髻上挂着的祛邪驱鬼、保佑平安的符策。④云鬟(huán):女子的发髻。
【提示】此词是词人端午佳节想起侍妾朝云,于是作此词送给她。
14.这首词的上阕预示着什么?
15.分析词中“透”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16.从“明朝端午浴芳兰”一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7.这首词的下阕主要写了什么?
18.“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端午,的什么活动?
19.从这首词中,你了解到端午节有哪些习俗?你知道的端午节习俗还有哪些?
【答案】14.上阕预示端午节将开展浴兰活动,气氛十分浓烈。
15.好,“透”字用得十分贴切,将半明半暗的肤体的朦胧美衬托了出来。
16.“明朝端午浴芳兰”显出使人愉悦的审美性。它不仅体现了朝云由芳体及兰心的纯洁高贵的情操美,而且反映了浴兰习俗的淳朴纯真美。
17.写词人偕朝云参与具体的端午节活动。
18.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端午节的缠线、挂符活动。
19.浴兰、缠线、挂符。包粽子、赛龙舟等。
【知识点】词
【解析】【点评】本题为古诗词阅读题,考查学生的古诗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古诗词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古诗诗句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古诗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4.“轻汗微微透碧纨①,明朝端午浴芳兰②。流香涨腻满晴川。”意思是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参与者人山人海,梳洗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布满河面。这句描写了端午节开展“浴兰”活动的场面。结合对句子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上阕预示端午节将开展浴兰活动,气氛十分浓烈。
15.“轻汗微微透碧纨”意思是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这句中“透”非常贴切地描写了少女肢体的朦胧之美。结合对诗句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好,“透”字用得十分贴切,将半明半暗的肤体的朦胧美衬托了出来。
16.“明朝端午浴芳兰”这句中描写了少女们对明天浴兰活动的期待和喜悦之情。结合对句子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明朝端午浴芳兰”显出使人愉悦的审美性。它不仅体现了朝云由芳体及兰心的纯洁高贵的情操美,而且反映了浴兰习俗的淳朴纯真美。
17.“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③斜挂绿云鬟④。佳人相见一千年。”意思是你将那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只祈愿能与相爱的人天长地久,白头偕老。这句描写了词人偕朝云参与具体的端午节活动。结合诗词意思,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写词人偕朝云参与具体的端午节活动。
18.“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这两句运用对偶,描写了端午节缠线、挂符活动,充满了轻松和美好的回忆。结合对句子的分析,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端午节的缠线、挂符活动。
19.结合对诗词的理解,写出诗词中描写的端午节习俗,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相关知识,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浴兰、缠线、挂符。包粽子、赛龙舟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