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人口分布课件(共55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 人口分布课件(共55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31 18:4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5张PPT)
人口分布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第一章 人口
第一节
核心素养
区域
认知
地理实践力
综合
思维
人地协调观
了解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结合案例,分析人口分布特点及成因。
结合实例,分析人口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了解人口分布于环境的关系。
目录
世界人口的分布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本节知识结构
structure of knowledge
人口分布
分布特点
全球尺度
大洲尺度
国家尺度
地方尺度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人口分布不均
如果告诉你,图中圆圈所示范围的人口数量比其他地区的人口总数还多,你会感到惊讶吗?
图中圆圈所示范围内人口过亿的国家有7个,总人口数量超过了40亿,占全球总人数的一半以上。
这里居住的人口为什么这么多?
地球上的人口分布具体有怎样的规律?
导入
世界人口的分布
PART ONE
1、世界人口的总体分布
概念:是指一定时期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形 成
人口密度:指一定时期一定单位面积土地上的平均人口数目 ,单位是人/平方千米。能反映一个地区人口疏密状况。
人口机械增长(迁移)
人口自然增长
衡量指标:通常以人口密度来衡量。
人口密度 (人/千米2)=某地人口数(人)/该地面积(平方千米)
特别注意:人口数量多的地区人口密度不一定大。如俄罗斯、美国。
1、世界人口的总体分布
如今已分布在地球上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上;
世界各地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则人口稀少。
说出世界人口大致的分布规律?
【读图】
1、世界人口的总体分布
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
北纬20°—60° 地带最为集中
说出世界人口大致的分布规律?
【读图】
20°N
60°N
从全球来看
2、世界人口的纬度分布规律
人口主要集中在中、低纬度。
从高中低纬看
说出世界人口大致的分布规律?
【读图】
1、世界人口的总体分布
说出世界人口大致的分布规律?
【读图】
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
从距海远近来看
地区 欧洲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世界
面积 48.7 26.9 19.4 38.5 26.8 44.2 30.1
人口 54.9 47.3 45.1 51.3 62.8 94.3 50.3
世界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面积、人口占各洲的比例
4、世界人口的垂直分布规律
海拔越高,人口越少。
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说出世界人口大致的分布规律?
【读图】
从海拔来看
5、世界人口稠密区
欧洲西部
南亚
四大人口稠密区:东亚、南亚其历史悠久;北美、西欧其经济发达
东亚
北美东部
亚洲人口稠密区
东亚人口稠密区包括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中南部等地;
朝鲜半岛
日本中南部
我国东部
巴基斯坦
印度
斯里兰卡
孟加拉国
南亚人口稠密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
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区
德国
荷兰
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区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
法国
英国
北美人口稠密区
加拿大东南部
美国东部
北美东部人口稠密区包括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这两个地区经济发达。
6、各大洲人口分布
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
中 国
美国
墨西哥
巴西
印度
巴基斯坦
印度尼西亚
俄 罗 斯
孟加
拉国
菲律宾
埃塞俄比亚
尼日利亚
日本
截至2020年底,世界人口超1亿的国家有14个
7、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埃及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PART TWO
自然
因素
Natural factors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离不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明显,其中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尤为重要。
01



【问题】①②③④处人口稀疏的原因是什么?
高纬度地带,严寒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人口稀少。
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由于降水量极少,生存环境恶劣,往往成为无人区或人口稀少区。
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也不适宜人类居住。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暖湿地区)。
气候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势低平的地区
北美东部人口稠密区
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区
东亚人口稠密区
南亚人口稠密区
0
10
20
30
40
50
60
200
500
1000
1500
2000
1.2
2.3
4.4
11.6
24.0
56.5
人口比例/%
海拔/m
世界不同海拔人口分布
地形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图1.6)。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
我国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的恒河平原,都是人口密集的地区。
华北平原
恒河平原
地形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水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古中国—黄河流域
古印度—恒河流域
古巴比伦—两河流域
古埃及—尼罗河流域
思考1 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人口比较密集,为什么
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的优势,利于生产和生活,人口较为密集。
思考2 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和城镇分布有什么特点?原因?
分布特点:山麓地带;盆地边缘;沿河分布
原因:(灌溉)水源较为充足
水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通过农业发展间接的对人口分布起作用。不同的土壤由于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因而影响人口分布。
不同的土壤,由于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因而影响到人口分布。
如:我国东北地区,肥沃的黑土分布区,农业较发达,人口密度也较高。
东北黑土地 “ 中国粮仓”
土壤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例如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开发矿产资源吸引人口聚集。例如,大型油田的开发,使原本荒无人烟的地方崛起新的城市。
大型油田的发现和开采,使原本荒无人烟的沙漠和茫茫草原上崛起一座座新城市。
(大庆、克拉玛依、攀枝花、鹤岗等)
①以煤炭为基础的—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美国的匹兹堡,我国大同、鹤岗、抚顺、开滦等。
②以石油为基础的—英国的阿伯丁,我国的大庆、玉门、东营、克拉玛依等。
③以铁矿为基础的—鞍山、包头、攀枝花等。
④以金矿开采为基础的—山东招远、约翰内斯堡等(南非)。
⑤以木材加工为基础的—伊春等。
⑥以旅游资源为基础的—黄山、张家界等。
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中国城市夜间灯光地图
人文因素
Humanistic Factors
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人口分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还受社会经济条件、发展历史等人文因素的制约。
02
生产力水平 生产方式 人口分布特点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力水平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不同,人口分布的特点也不同。
生产力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人口分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还受到社会经济条件,发展历史等人文因素的制约

个体农业生产
主要分布在农业发达地区
空前发展,高
工业主导
工业集中在城镇,导致人口向城镇集聚
在工业发达的地区,形成人口密集的城市带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
如我国东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和欧洲西部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邻近多条铁路,尤其是铁路交汇处,有利于形成铁路枢纽城市。
石家庄、株洲、怀化、宝鸡
铁路枢纽城市或 “火车拉来的城市”
宜宾、重庆、武汉
干支流交汇的港口城市
扬州、济宁
京杭运河沿线的港口城市
总体呈现: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的特点
交通便捷的地区人口稠密。
交通便捷,利于人流、货流的集散。交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交通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中国的中关村、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科技城筑波、德国的慕尼黑、印度的班加罗尔等
筑波
硅谷
科技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社会因素
政府的人口政策、战争等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某地的人口分布
政策:政府政策可在短时间或较长时间内影响人口的分布。
eg.设立经济特区后,深圳人口快速增长。
政治中心:政治中心有利于城市发育。
eg.巴西迁都巴西利亚。
军事:历史上的军事要地和军港;
eg.旅顺、威海、伦敦、巴黎。
战争能够短时间内改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分布。
社会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纽约唐人街是纽约的一片区域,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南端下城。居民以华人华侨为主。
宗教:印巴分治后,大量的穆斯林教徒迁往巴基斯坦,而大量印度教徒则迁往印度,导致人口分布发生变化。
宗教城市:麦加和麦地那、梵蒂冈、耶路撒冷、拉萨等
文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东亚
南亚
历史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表现为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
历史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1)自然原因:我国东部地区地势低缓、气候温暖湿润、河网密布,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大,优越的自然环境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西部地区地势崎岖,多高原、山地,气候条件恶劣,水资源短缺,水源缺乏,土壤贫瘠,耕地面积少,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类生存。
中国人口分布特征及原因分析?
(2)人文原因:我国东部地区交通便利,供农业发达,开发时间长,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交通落后,工农业不发达,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稀疏。
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
与胡焕庸线
依据这张地图,胡焕庸敏锐地发现一条东北一西南向的直线,即黑河一腾冲线
东南半壁
面积占比43.8%
人口占比94.1%
地形地貌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
以农耕为经济基础
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值。
黑河
西北半壁
面积占比56.2%
人口占 %
地形地貌以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为主
是游牧民族的天下
城镇化水平普遍低于全国平均值。
腾冲
胡焕庸线
胡焕庸线
分析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活动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濒临芬兰湾,人口约550万(2015年)。首都赫尔辛基是芬兰最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也是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口约为140万。根据上述资料和图1.8,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图1.8a,描述芬兰人口分布特点。
芬兰人口分布不均衡;
整体来看,南部人口较多,北部人口较为稀少;
赫尔辛基及周边地区人口密度最大。
分析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活动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濒临芬兰湾,人口约550万(2015年)。首都赫尔辛基是芬兰最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也是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口约为140万。根据上述资料和图1.8,回答下列问题。
2.阅读图1.8b,并与图1.8对照,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说明气候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
气温: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气候较温暖;
降水:南部降水量可达500mm以上,较为丰富。
分析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活动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濒临芬兰湾,人口约550万(2015年)。首都赫尔辛基是芬兰最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也是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口约为140万。根据上述资料和图1.8,回答下列问题。
3. 阅读图1.8c,并与图1.8a对照,说明地形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
芬兰北部以山地为主,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
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交通便利,易于开发,人口较为稠密。
分析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活动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濒临芬兰湾,人口约550万(2015年)。首都赫尔辛基是芬兰最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也是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口约为140万。根据上述资料和图1.8,回答下列问题。
4. 探讨芬兰超过1/4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文因素。
赫尔辛基及周边是芬兰重要的经济中心,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较多;
濒临芬兰湾,海陆交通便利,便于与欧洲大陆联系;
开发历史较早,基础设施完善。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第一节 人 口 分 布
其他:土壤、矿产资源等
其他:政治、军事、文化等
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是自然、人文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一定时期相对稳定。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在不断降低,
人文因素的影响在不断增强
能力提升:
运用资料,描述不同尺度区域人口分布的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
表现
学以致用
下图为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区人口密度低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矿产资源贫乏 B.滩涂广布
C.赤潮多发 D.地震多发
解析:读图可知,甲地位于江苏省东部沿海,滩涂广布,不适宜大规模居住,难以开发利用,人口密度小,B正确;江苏省大部分地区矿产资源比较贫乏,不是人口密度低的主要原因,A错误;赤潮属于海洋水污染现象,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C错误;位于板块内部,地壳运动不活跃,地震较少,D错误。故选B。
B
下图为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分布状况一直比较稳定,其主导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B.河湖分布
C.经济格局 D.国家政策
解析:江苏省沿江及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高,是我国最富裕的地区,人口分布比例一直高于其他地区,故经济格局是人口分布格局稳定的主因,C正确;自然环境、河湖分布,对人口分布格局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A、B错误;国家发展政策是一直变化的,但是江苏省南部的人口分布格局一直比较稳定,所以不是主导因素,D错误。故选C。
C
下图为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缓解江苏省人口分布不均的合理措施是( )
A.鼓励生育政策,提高人口素质
B.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
C.实施移民搬迁,分散大城市职能
D.完善交通网络,便于人口流动
解析:由题意可知,导致区域人口分布不均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差异,故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是解决人口分布不均的最合理措施,B正确;其它三项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缓解江苏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A、C、D错误。故选B。
B
下图为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人口分布不均衡指数能反映区域人口集中和分散程度,数值越大,人口分布越集中。伊朗近30多年来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化率在1996年就突破60%,至2016年已增至74.3%,但同时也加剧了人口地域空间分布的不平衡性。下图示意伊朗等高线分布及1986—2016年伊朗人口分布不均衡指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据图可知,伊朗( )
A.1986—2016年期间人口分布越来越集中
B.1986—1996年期间人口不均衡性增长最快
C.1996—2006年期间人口分布越来越分散
D.2006—2016年期间人口不均衡性波动较大
解析:通过读图可知,2006—2016年人口不均衡性波动较小,D错误;且此期间呈减小趋势,说明人口分布越来越分散,A错误;1996—2006年指数越来越大,说明人口分布越来越集中,C错误;1986—1996年不均衡指数变化最大,B正确。故选B。
B
下图为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人口分布不均衡指数能反映区域人口集中和分散程度,数值越大,人口分布越集中。伊朗近30多年来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化率在1996年就突破60%,至2016年已增至74.3%,但同时也加剧了人口地域空间分布的不平衡性。下图示意伊朗等高线分布及1986—2016年伊朗人口分布不均衡指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1986—1996年期间,对伊朗人口分布不均衡指数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人口自然增长 B.产业结构转变
C.国际移民数量 D.人口年龄构成
解析:读图可知,伊朗人口越来越集中,据材料“伊
朗近30多年来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化率在1996年
就突破60%,至2016年已增至74.3%”说明由于人口流动造成人口分布越来越集中,即农村地区人口不断向大城市或石油资源产地集中(城市化),说明城市或石油产地产业结构转变,就业机会增多,吸引了人口流入,B正确;人口自然增长、国际移民数量以及人口年龄构成均会影响人口分布,但均不是最主要因素,A、C、D错误。故选B。
B
下图为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人口分布不均衡指数能反映区域人口集中和分散程度,数值越大,人口分布越集中。伊朗近30多年来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化率在1996年就突破60%,至2016年已增至74.3%,但同时也加剧了人口地域空间分布的不平衡性。下图示意伊朗等高线分布及1986—2016年伊朗人口分布不均衡指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推测伊朗目前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 )
A.东部、北部 B.中部、南部
C.西部、北部 D.东部、中部
解析:读图可知,与2006年相比,2016年伊朗人口越来越集中在以石油开发为主导的西部和北部,与人口吸引力强的西北地区相比较,东南地区和中部地区位于伊朗高原,受限于其较高的海拔和干旱的气候,人口分布从古至今较为稀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C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省位于我国地理版图的中心位置,分为陕北、陕南和关中三大板块,秦岭、渭河横贯东西。目前陕西省常住人口约3870万,是西北人口最多、实力最强的省区,省会城市西安总人口突破1000万大关。下图为陕北、陕南和关中三大区域人口数量分布图。
(1)简述陕西省人口分布特点。
答案:
解析:
人口分布不均;关中地区人口数量最多,主要集中在省会西安市;陕北地区人口数量最少;陕南地区居中。
读图可知,陕北560万人,关中2200万人,陕南880万人;说明陕西省人口分布不均;关中地区人口数量最多,其他两个地区人口数量较少。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省位于我国地理版图的中心位置,分为陕北、陕南和关中三大板块,秦岭、渭河横贯东西。目前陕西省常住人口约3870万,是西北人口最多、实力最强的省区,省会城市西安总人口突破1000万大关。下图为陕北、陕南和关中三大区域人口数量分布图。
(2)指出陕西省人口密度最小的区域,并分析人口密度小的自然原因。
答案:
解析:
陕北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等。
读图可知,陕北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数量最少,人口密度最小。原因是陕北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地形以高原为主,受流水侵蚀作用,水土流失导致地表沟壑纵横,耕地面积有限;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自然环境恶劣,人口稀少等。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省位于我国地理版图的中心位置,分为陕北、陕南和关中三大板块,秦岭、渭河横贯东西。目前陕西省常住人口约3870万,是西北人口最多、实力最强的省区,省会城市西安总人口突破1000万大关。下图为陕北、陕南和关中三大区域人口数量分布图。
(3)西安市总人口突破1000万大关,就此作出合理解释。
答案:
解析:
西安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区和西北地区的连接处,优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共同促使西安市的发展壮大;西安市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经济稳中向好,城市化水平提高;创新活力加速释放,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城市辐射功能增强,国家政策支持等,从而吸引大量人口集聚。
西安具有连接我国中东部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优越位置,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原文明和西域文明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古都,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地处关中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河流众多,城市水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是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也是我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创新能力较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深入推进;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交通便利;城市辐射功能增强,城市影响力不断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国家政策支持等吸引大量人口集聚。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