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物理参考答案
2024.01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D 2.A 3.B 4.C 5.D 6.C 7.A 8.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
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9.BC 10.BD 11.AC 12.A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共 60 分。
13.(8 分)
(1) (2)A; (3)140; (4)0.26;
14.(8 分)
(1) (2)直流 2.5V; (3)C; (4)0.07;
15.(8 分)解:(1)车灯接通电动机未启动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E I R r (2 分) 1
解得:R=1.0Ω (1 分)
( 22)电动机未启动时,车灯的功率: P1 I1 R (1 分)
高二物理参考答案 第 1 页(共 4 页)
{#{QQABBQQQogggAhAAAAgCAwEqCAMQkBCAACoGwAAAsAAACANABAA=}#}
电动机启动时,车灯的电压:U2 E I2r (2 分)
U 2此时车灯的功率: P 2 (1 分) 2
R
电动机启动时,车灯的功率减少量: P P1 P 2
解得: P 96W (1 分)
16.(9 分)解:(1)设立方体边长为 L,上表面对角线的一半为: 2L 1 L
2
光源到上表面顶点距离为: L L2 L2 2 1
玻璃砖的上表面刚好全部被照亮,在顶点发生全反射现象,设临界角为 C,
L
由几何关系可得: sinC 1 (1 分)
L2
1
根据临界角与折射率的关系: n (1 分)
sin C
可得: n 3 (1 分)
L
(2)点光源 O 在侧面的出射为一个半圆,设其半径为 r,则有 r tanC (1 分)
2
1
设侧面被照亮的总面积为 S,则: S 4 r2 (1 分)
2
解得: S 3.14m2 (1 分)
c
(3)设光在冰中传播速 v,则有: n (1 分)
v
L
当光恰好到达上表面顶点时光程最大,时间: t 2 (1 分)
v
解得: t 1.4 10 8s (1 分)
17.(11 分)解:(1)设波速为 v,波传到 P 点用时 t1,由题意可知:
0.8m ;T 0.4s (1 分)
根据: v (1 分)
T
根据波的传播规律,波第一次传到 P 点所花时间满足: l1 vt1 (1 分)
高二物理参考答案 第 2 页(共 4 页)
{#{QQABBQQQogggAhAAAAgCAwEqCAMQkBCAACoGwAAAsAAACANABAA=}#}
则 P 质点第一次到达波谷所需要的时间为:
3
t t ( 分)1 T 1
4
联立解得: t 4.3s (1 分)
(2)P 质点第一次经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时间为:
T
t2 t1 (1 分)
2
设机械波传播到 Q 所需时间为 t3 ,则: l2 vt3 (1 分)
则 Q 从开始振动经过的时间为: t4 t2 t3
带入数据解得: t4 2.55s (1 分)
根据: t4 6T 0.15s
振源振动方程为: y 0.4sin 5 t m (1 分)
带入可得 Q 点位移为: yQ 0.2 2m
故 Q 通过的路程为: s 6 4A 2A yQ (1 分)
解得: s 10.1m (1 分)
18.(16 分)解:(1)设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由图像可知,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图
1
形面积为力 F 在 0~3.5s 内的冲量,动量定理可得: Ft m v (2 分)A A
2
AB发生弹性碰撞,系统动量守恒:mAvA m v A A mv0 (1 分)
1 2 1 1系统能量守恒: m v 2 2 ( 分)A A mAvA mv0 1
2 2 2
解得: v A 3.0m/s , v0 14m/s (1 分)
物块 A 与滑块 B 碰后瞬间,物块 B 的速度为 14m/s。
(2)由于小车足够长,离墙壁足够远,故小车与墙壁碰撞前已和滑块 B 共速,由
动量守恒可得:mv0 m M v1 (1 分)
解得: v1 10m/s
小车与墙壁完成第 1 次碰撞后,车速变为: v 1 7.5m/s (1 分)
小车与墙壁第 2 次碰撞前与滑块 B 再次共速,
由动量守恒可得:mv Mv m M v (1 分) 1 1 2
高二物理参考答案 第 3 页(共 4 页)
{#{QQABBQQQogggAhAAAAgCAwEqCAMQkBCAACoGwAAAsAAACANABAA=}#}
解得: v2 5m/s
由系统功能关系可得,小车与墙壁第 1 次碰撞后到与墙壁第 2 次碰撞前瞬间的
过程中滑块与小车间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
1
Q mv2
1 1
Mv 2 m M v2 (1 分) 1 1 2
2 2 2
解得:Q 21.875J (1 分)
(3)以小车为研究对象,第 1 次碰后到共速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 Ma (1 分)
解得: a 2.5m/s2
设第 1 次碰后到共速所用时间为 t1,根据: v v at (1 分) 2 1 1
从共速到第 2 次碰前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t2,
2
根据: v1 v
2
2 v t (1 分) 2 2
2a 2a
第 1 次碰后到第 2 次碰前所用时间:T1 t1 t2
解得:T1 6.25s (1 分)
同理可得:第 2 次碰后到第 3 次碰前所用时间:T2 3.125s
小车与墙壁第 1 次碰撞后到与墙壁第 5 次碰撞前所需时间:
1 1 1
T T 1 (1 分) 1
2 4 8
解得:T 11.7s (1 分)
高二物理参考答案 第 4 页(共 4 页)
{#{QQABBQQQogggAhAAAAgCAwEqCAMQkBCAACoGwAAAsAAACANABAA=}#}保密★启用前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物理
2024.01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
学校、班级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受迫振动的频率一定等于固有频率,振幅与驱动力频率无关
B,声波从空气传人水中时波长变长是因为波速不变但声波的频率变小了
C.两列波发生干涉时振动加强的点总是处于波峰,振动减弱的点总是处于波谷
D.“闻其声而不见其人”说明此时声波比光波发生了更明显的衍射现象
2.“独竹漂”是一项独特的黔北民间绝技。如图甲所示,在平静的湖面上,一位女
子脚踩竹竿抵达岸边,此时女子静立于竹竿A点,一位摄影爱好者使用连拍模
式拍下了该女子在竹竿上行走过程的系列照片,并从中选取了两张进行对比,
其简化图如下。经过测量发现,
甲、乙两张照片中A、B两点的水平
A点甲
间距约为1.0cm,乙图中竹竿右端距
不
离河岸约为1.8cm。已知竹竿的质量
B点
乙
高二物理试题第1页(共8页)
约为25kg,若不计水的阻力,则该女子的质量约为
A.45kg
B.47.5kg
C.50kg
D.55kg
3.消声器可以用来削弱内燃机、通风机等排放高速气流过程中发出的噪声。某消
声器的结构及气流运行如图所示,波长为入的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
当声波到达α处时,分成两束波,它们分别
通过5和5的路程,在b处相遇,从而达到
削弱噪声的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消声器是根据波的衍射原理设计的
B.两束声波到达b点的路程差少=2-万,则△y等于】1的奇数倍
C.若声波的频率发生改变,则声波的传播速度也发生改变
D.若b、c在同一条直线上,b、c之间的距离为二1,则c为声波的加强点
4.如图甲所示,电源内阻r=R,电阻R=025R、灯泡L的电阻值恒为1.5R,
R是热敏电阻,其阻
米R/
2R0
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
A
1.5Ro
图乙所示。已知电流表
R2
0.5R0
为理想电表,则下列说
R
020406080tC℃
法中正确的是
甲
乙
A.当温度升高时,灯泡L的亮度变亮
B.当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的示数减小,R两端的电压减小
C.在0~80℃范围内,当温度为0℃时,灯泡L和R的总功率最大
D.当温度为80℃时,R2的阻值为零,故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
5.用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一层透明薄膜,观察到如
图所示的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下列关于该区域
薄膜厚度d随坐标x的变化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高二物理试题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