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14 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语文14 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31 20:3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 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
【教材分析】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是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课文,不仅寓意深刻,而且以两小儿之口呈现了彼此的观点及有理有据表达观点的思维过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基于单元整体分析,本课承载着落实“初步感受有理有据表达观点”的任务。故本课教学旨在学习两小儿鲜明地提出观点并有理有据论证观点这一逻辑思维过程,通过多种形式的“辩斗”读,让学生沉浸体验“辩斗”之趣,透过语言感悟思维过程,以此落实单元要素,为本单元后续教学做好铺垫。同时,作为一篇文言文的寓言故事,本课还要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深入文本,感悟寓意,丰富文本内涵,
进一步实现人文教育价值。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读准读通,熟读成诵。
以多种形式朗读,以读代讲,以读引悟,了解两小儿“辩斗”的观点和依据,体会有理有据表达观点的方法。
感受两小儿勤于观察思考、大胆探索真理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朗读,以读代讲,以读引悟,了解两小儿“辩斗”的观点和依据,体会有理有据表达观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多种形式朗读,以读代讲,以读引悟,了解两小儿“辩斗”的观点和依据,体会有理有据表达观点的方法。
【教学过程】
检查预习
师: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14课文言文二则中的《两小儿辩日》。(齐读课题)课前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课文了。说一说通过预习你都解决了预习清单上的哪些问题?
师:通过查看大家的预习单,发现大家都觉得“辩”字不好写,我们一起来写一下。(师范写)请大家写在随堂练习单上。(辩是左中右结构,书写的时候注意中间部分要窄一些,三个部分要写得紧凑,“辛”第七笔竖要变成撇。)
师:在这一篇文章中,你觉得哪些段落比较难读?让你多读了几遍才把它读通顺?(出示两小儿对话)指名读
师:请坐读的非常好,能够达到他这一种朗读水平的同学,请举手。差不多都可以,那么让我们一起来读。生齐读。
师:一般的课文读成你们现在的样子已经可以了已经没问题了,可以得 90分了,但是这一篇课文不行。今天就让我们进行一次开心大闯关好不好?让我们走进第一关(出示任务一)开心闯关第二关1、用快速和特快速度读两小儿的对话,如果读不好,多练习几遍。要求字音正确、发音清楚。2、分别用最快的速度读给同桌听。谁能把句子读得字音准、节奏快、语速稳,谁就是胜利者。生齐读师:好了,都读完了,让老师检查一下大家的朗读成果(齐读)第一关闯关成功,顺利过关。
【设计意图:检查预学导入课题,设计闯关游戏环节,激发学习兴趣。】
关注注释,读懂文意
师:这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的学习首先是把它读通顺,你们做到了。然后是把它读明白了。要读明白我文言文注释就很重要,预习中都读注释了吧。学习有三个境界,第一看过了。第二理解了,第三记住了?你记住了吗?来,同学们可以自己试一试,词语和句子结合起来。比如说见两小儿辩斗,辩斗,就是辩论争论的意思。这样去说,一会我来考查。
师:哪一个词不太好记可以多记几遍。
师:可以了吗?抬头都看着我。加点词语的意思。我来问抢答,(分别出示“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及日中则如盘盂”“孰为汝多知乎”,生举手抢答。)
师:让我们走进第二关。(出示任务单)齐读要求。(生对照注释,自读理解课文。)开心闯关第二关1、学着教材的样子在你不理解的字词右下角标上序号。再在注释下面标上相同的序号。2、小组内交流疑难之处,尝试互相解决。把你认为正确的解释写在注释中。
师:好了,哪些词语你不懂?解决了吗?(分别出示“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孔子不能决也”。)
师:很好,大家呢把自己不懂得通过交流也就解决了。那么现在要是说一说这一篇文章的意思没问题了吧?好了,自己说一遍。我一边走一边听,让我听到你的声音。
师:好的嗯嗯。好了,我听到了,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讲下来,恭喜大家顺利闯过了第二关。你看这一篇文章的题目,再把题目念一遍。(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①在学生已有文言文学习基础之上,通过有层次的激趣挑战读,落实生本课堂。②在有限时间内进行主动积累、理解的比赛并抢答,目的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挖掘学生记忆潜力,培养学生学习品质,并顺势理解文本。】
辩斗入趣
师:刚才我们知道辩是辩论争辩的意刚才我们知道是辩论争辩的意思,那么要想辩论和争辩,他就必定有彼此的观点和依据,这是我们的今天的第三关。抓紧看书,找一找两小儿各自的观点和依据是什么?(出示表格,师板书)生:说观点(生边说师边板书)
师:两个不同的观点找的非常的完整。
师:一小儿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来一起说啊。(生齐读)儿的依据你同意吗?
师:这两个小孩儿的依据你都同意吗?第一个小孩的依据?生:第一个依据是来自小儿他的观察
师:这个小儿他的观察是观察所得。板书生:第二个依据是来自小儿感受所得
1. 分角色辩斗
师:都是有依据的。而且这个依据你们都同意吗?跟你们的感觉是不是一样的?所以两个人才针锋相对,辩论有了这一场辩斗,那么当时两个小儿到底是怎样辩斗的呢?我很想感受感受那个场面。我把他们的语言放在这里了。同桌两个人分别扮演一小儿,一小儿来辩。一会我要请同学站起来,来辩给大家听。抓紧时间做准备吧。生练习辩斗
师:老师也辩辩,谁跟我来一遍?谁跟我来试试。师生练习辩斗(三遍)
分组巅峰辩斗读
师:全班同学都来练一练,学习是每个人的事情不是个别人的事,第一个小孩,你们这一排,第二个小孩你们这一排,听明白了啊。准备了这边一儿曰。停上来就失败。就这声音呀,还想辩论,自言自语,重新来。一儿曰:一儿曰:一儿高声曰:一儿伸直脖子曰:一儿跺着脚曰:一儿双手掐腰:一儿指着天上曰:一儿指着对方曰:师:大家辩的真精彩啊,恭喜大家闯过第三关。
【设计意图:聚焦“辩斗”,以分角色读感受何为“辩斗”;以师生问答读,理清观点及依据;以分角色辩斗读、分组巅峰辩斗读等多种形式的读,由读出语气、融入动作和表情、设计旁白等形式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感受何为“辩斗”、如何“辩斗”,并沉浸体验“辩斗”之趣。引导学生体验角色内心。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自然更能体会人物内心,也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
谈发现、悟写法
师:学到这里呀。我们就看就这么寥寥数语,就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精彩的辩论场面。这几句话啊,一定有着秘密。来看第四关闯关要求。(齐读)
开心大闯关第四关:读 2-5自然段,关注对话的语言,你有什么独到的发现呢?(可以从语言用词上、语言形式、人物特点等方面去发现。)看谁发现多而且有价值。
师:如果你的发现找完了,同桌之间可以交流一下。彼此启发启发。生:第一个发现是两小孩的语言,他们的句式都是类似的。生:第二个发现是两小儿对语言中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第三个发现是两小儿在句末都增添了语气助词,并且都采用了反问的句式。生:我还有另外两个发现,第一个发现的是他们都是先把自己的论点说出来,再围绕着他们自己的论点来进行争辩。生:我发现两小儿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生:我从中可以看到两小儿争强好胜的样子,感到十分的可爱,天真好玩。
师:为了一件小事儿在这里争论。文章中的语言中其实蕴含着很多的东西,如果你再关注一下前后的三个自然段,你还会有新的发现,齐读第一段。
师:有什么新的发现?生:我发现孔子是一个谦虚的人,他不会不懂装懂,生:不仅这样,我还发现孔子他是一个富有好奇心的人。生:孔子是一个有爱心的人。
师:同学们一看发现了这么多。恭喜大家第四关顺利通过。到现在我们同学把这一篇文章一定都读懂了吧,来一起把文章念一遍,如果你能背下来更好。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学贵有得。以讨论形式,开放式启发学生正确、全面评价人物形象,实践了“有理有据表达观点”这一思维方式。丰富并内化学习收获,进一步提升本课的人文教育价值。】五、拓展延伸
师:两个小朋友辩斗没有结果,孔子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课前让大家搜集了有关太阳和地球的关系,现在请现在我们的小小科学家们来告诉孔子和两小儿吧。生回答。
六、作业布置
1.背诵《两小儿辩日》。
2.推荐阅读《列子》《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列子》一书是一本包罗万象的文学典籍。除了我们已经学过的《纪昌学射》《两小儿辩日》,还有像《愚公移山》、《杞人忧天》、《歧路亡羊》等富有哲理的文章,值得阅读,老师在这里推荐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