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跳跃 急行跳远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跳跃 急行跳远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4-02-01 12:1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急行跳远教案
教学内容:急行跳远
教材分析 :
急行跳远时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受小学生的喜爱,教学内容生动有趣,不仅给学生带来了欢乐,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三年级急行跳远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轻巧平稳落地。预计需要四个课时完成急行跳远的教学任务,本次课为第二次课,通过教学,促进学生身体机能得到发展提高学生灵敏、速度、力量和协调素质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敏性,培养学生勇敢、自行、果断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学情分析 :
新成立班级,全县各学校转入的新生占全班学生总数的80%,学生的体育知识参差不齐,体育习惯较差,大班额,学生身体素质差异大。
设计理念:
以趣味性的游戏“怎样跳的远”导入新课,在教学中通引导与启发结合直观的讲解与示范,采用各种不同形式的学练方法,坚持“健康第一,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学练为目的,引导学生在练习中积极探究和体验,营造快乐健康的课堂气氛,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团队精神。
教学目标 :
1.了解急行跳远的基本动作概念,知道从一定的区域内单脚蹬地踏跳,双脚轻巧落地的动作。
2.95%的学生能在快速奔跑中,能够做出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动作, 发展学生协调素质和弹跳力,增强学生身体平衡控制能力。
3.在踏跳时,勇于展示自我,能大胆、自信地做出动作,体验完成动作的愉悦感。
4.遵守游戏规则和方法,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掌握急行跳远的技巧与方法,单脚跳、双脚落。
教学难点:急行跳远的各动作衔接自然连贯、动作协调、踏跳有力。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
学生学法:模仿练习、小组协作
器材准备:海绵垫子,呼啦圈
教学总课时:4课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的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方式与组织措施 负荷
开始热身部分 一、课前常规 1.集体整队、师生问好。2.检查常规、安排见习生。3.布置课的任务与要求,课的导入。 2
二、游戏、热身 1.集合,徒手操热身。 老师领操,学生认真完成。2.带领学生沿摆放的垫子进行单脚跳,之后进行双脚跳。3.绕着场地边跑边跳,单脚起跳,双脚落地,注意体会单跳双落。4.指导点评,怎样跳得更远,更轻松。图: 5
学习提高部分 一、单跳双落二、叫号赛跑游戏 1.过渡、导入。对刚才进行的单跳双落的情况进行点评,思考,如何做好单跳双落及轻巧落地。A问题反馈:脚跳,双脚落、单脚跳、单脚落等……B如何用力C动作到位2.讲解单跳双落的方法并做示范和讲解。摆放好器材,先进行简单的一步单跳双落,过渡到三—五步的单跳双落。3.组织分组进行练习,教师观察、指导,纠正。4.集合,点评,组织学生展示,然后进行对比分析。小结,再分开练习若干次。距离可以适当的加远。5.巡视,指导与引导学生的单跳双落的方法。并及时纠正与点评。1.集合,整队,过渡……2.讲解叫号赛跑游戏的方法和规则。方法:按照队伍队形分成4组,叫到号的同学开始跑,跑跳结合,到指定位置,然后返回。接着下一个人再开始,谁先完成者为胜。3.布置好场地、人员安排,然后组织进行开始比赛。4.比赛有序进行,相互加油鼓励。5.观察、指导,组织好比赛,执行好裁判工作,判定胜负。6.集合,点评。 1514
恢复整理部分 一、课后常规 二、下课 1.集合整队2.组织放松3.小结、点评,教师总结方法:1助跑 2起跳 3腾空 4落地 1234协调连贯 一气呵成4.收拾器材5.下课 4
场地器材 海绵垫子,呼啦圈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