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2023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75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了解我国七八千年前河姆渡人的生存状况有多种途径,可信度最高的是
A,神话传说
B.考古发现
C.影视作品
D.学者推断
2.如下图所示内容为夏商周时期的大事件,其中填入①处的事件应为
夏朝建立→成汤建商→
①
→春秋争霸
A.武王伐纣
B.炎黄联盟
C.秦灭六国
D.涿鹿之战
3.商周青铜器制作采用陶范铸造技术,陶范的选料、制模、翻范、花纹都很考究;当时工匠熟练掌
握了浑铸、分铸、铸接、叠铸、锡焊、铜焊等技术。这说明商周青铜器
A.铸造历史悠久
B.装饰风格鲜明
C.制作工艺成熟
D.生产规模庞大
4.春秋时期,诸侯争霸,首先夺取霸主地位的是
A.秦穆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齐桓公
5.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
战国时期的特点是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诸侯兼并战争不断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封建制度确立
6.“诚信,友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源于中国古代的“仁、义、信”等思想。中国古代
的“仁、义、信”思想属于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
24A01
7.李华同学查阅了有关“秦灭六国”“车同轨,书同文”“实施推恩令”等资料,他所探究的主题
应是
A,我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8.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区空间,上写有“楚河”“汉界”字样。由此可以联想到的是
A.大泽乡起义
B.巨鹿之战
C.楚汉之争
D.垓下之战
9.汉代先后出现“文景之治”“光武中兴”等盛世局面。判断是否成为“盛世”的最根本标准在于
A.重用有贤能的人才
B.有开明君主出现
C.吸取前朝灭亡教训
D.老百姓安居乐业
10.下图为汉代画像砖《汉代讲经图》,汉武帝把这样的办学经验推向全国。图文信息反映汉武
帝时
A.推崇诸子百家学说
B.重视儒学人才培养
C.利用考试选拔官员
D.禁锢人们思想言行
11.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王朝,史称东汉。至此,距离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己经过去了
A.176年
B.177年
C.226年
D.228年
12.下列组图展示了我国一项伟大发明的部分工艺流程。这项工艺是
春稿
制浆
份取
码成
A.冶铜工艺
B.冶铁工艺
C.印刷工艺
D.造纸工艺
【七年级历史第2页(共6页)】
24A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