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31 20:26:05

文档简介

2023年秋季学期百色市普通高中明未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高一语文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绅)
注意事项:
】.谷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信息填写清炎、准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粘贴处
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战内作答,足出答题区城书写的答棠无放.
3.签趋时清按要水用笔,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攻.开效,不得使用涂改液、修
正带、利纸刀,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①在家文化中,家庭和宋旗是一个社会的丛太单位,个人的成就与价值,都要通过对家
庭和家族的页献来街量和体现.在家文化的价值诣系中,禁行生命不仅是个人的需要,更是
对家庭和家族的责任.多子多福、人丁兴旺是告通民众最大的追求和愿望.西方学者马克所·
伯认为,街量一个人的成就主要有三个指标:权力、全线、声望。而在中回,街量一个人成
就的指标除了权力、金钱和声望,还要包括子孙后代,如果一个人功成名就,但是后经无人,
在中国文化中也算不得十分成功,所谓“家道兴,看后生”,对比中西方街量个人成就的差
异,我们看到家文化对中国社会价值观巨大的彩响力
②对于家庭和家族延续来说,传宗接代只是最基本的,品德与良好家风的传承才是真正
意义的“薪火相传”,出于后世福泽和家放传承的考虑,传统社会的人们更注重对后代的道
德教化。所谓“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从家庭和家族的长远发展和传承来看,古人重
品使、轻财高的现念也就可以理解了
③家度不仅在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中地位重要,在中国人处理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
的理念中也举足轻重一一家是中国人判所亲疏远近、采取不同措施的丛点,费孝通先生用差
序格局来比拟传统中国社会的结构.所谓差序格局指的是:社会中的每个人以自己为中心,
根据血缘、亲综、地缘等亲疏远近关系,结成社会网络。这就好比在水里面地入一颗石子,
以石子为中心会形成一图一因的波纹.这颗石子代表者自己,而远近不同的波纹则代表者亲
疏关系。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病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
⑨家,既是判断亲疏远近的基点,也是孕育伦理规范的“温床”·传统社会中有五种基木的
人伦关系:君臣、父子、夫如、兄弟、朋友。这五种关系统称为“五伦”。在“五伦”中,父子、
夫妇、兄弟都属于家庭关系,而君臣和朋友可以分别看做是父子、兄弟关系的行生,在偏家看来,
家国是一体的,一个人如果能将荟于家庭的伦理规范扩展于整个国家,也便实现了理想状态。正
如孟子所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⑤中国人的家文化将家庭中的伦理规范作为基点,泛化到治理社会、管理国家,乃至一
切社会思想和行为.学者梁漱溟将家文化称之为伦理本位一一家庭亲子血缘关系的伦理关系,
涵化了整个社会人际关系.可以说,无论是差序格局还是伦理本位,都是中国人家文化的一
个缩影.中国人的家文化将社会乃至回家打上深刻的格印,让伦理关系网络和情谊习俗成为
我们生活的主导.即使在今天中国人的生活中,人情、关系、面子依然发挥着支配作用
【高一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2023 年秋季学期百色市普通高中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高 一 语 文 答 案
1.B(B 项“古人并不看重传宗接代”错误,原文是“对于家庭和家族延续来说,传宗接代只是最基本的,
品德与良好家风的传承才是真正意义的‘薪火相传’”, 由此可知,古人说传宗接代只是最基本的传
承,并不意味着不看重传宗接代。)
2.B(B 项“将家庭的伦理规范扩展于整个国家,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君臣有义’‘民主自由’的图景”
错误 , 原文是“一个人如果能将基于家庭的伦理规范扩展于整个国家,也便实现了理想状态 。正如孟
子所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可知,这是一种假设 , 孟子所
说的“君臣有义”“ 民主自由”也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君臣有义”“ 民主自由”的
图景 。)
3.A(“家国同构”观念指的是:家与国有着同样的结构,君臣关系是父子关系的衍生,家庭的伦理规
范既适用于解决家庭问题,也适用于治国平天下。即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是相同的 , 即
家是国的细胞和缩影,国是家的放大和延伸,治家与治国是一回事。A 项“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
家若视其家”,意思是要视他国为自己的国家, 视其他人家为自己的家 。反映的本质是墨家的“兼爱”思
想,与儒家“家国同构”无关 。)
4.积极影响:①家国同构的伦理本位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密不可分。②传统中国的家国文化,
为我们建设良好的家风留下了珍贵的精神遗产,孕育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消极影响:①家国同构观念催生了古代裙带关系、门阀盛行的社会现象。②用家国同构的伦理本位
思想治国理政,让传统社会结构发生畸变,商业组织、法律则发育不良。③家国同构观念遏制民主、科
学、自由精神的发展。(4 分,影响每点 1 分,消极影响任意答出两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
者酌情赋分)
5. ①生育功能:在传统家文化的价值谱系中,繁衍生命不仅是个人的需要,更是对家庭和家族的责
任。 ②情感功能:在传统及当今社会,家庭在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中地位重要,是承载爱情与亲情的
船舶。③伦理功能:在传统社会,家是孕育伦理规范的“温床”,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良好家风
能够帮助人们抵御功利主义、拜金主义诱惑,让人平复浮躁、浮华的心态,能孕育风清气正的民风、政风。
④政治功能:在传统社会,中国人将家庭中的伦理规范作为基点,泛化到治理社会、管理国家,乃至一切
社会思想和行为,形成了“修齐治平”政治思想。(6 分,每点 2 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
言之成理者酌情赋分)
6. C(“是因为‘我’这身着装让她们误以为‘我’是敌人”说法错误,她们被惊吓到,是因为“白布西式衬
衫”容易暴露“我”的身份,情势如此危险,“我”竟然没有换装。)
【高一语文答案 第 1 页 (共 4 页)】
{#{QQABbQQQogioAABAAAhCAwVoCAAQkAEAAIoGhAAEoAAASBNABAA=}#}
7. A(写“白蛇盗灵芝草”和“麒麟送子”,并非为了说明“当时的农村难以摆脱封建迷信的影响。“白蛇盗灵
芝草”表现的是“年轻夫妇的热烈爱情”,“麒麟送子”表达的是对新家庭添丁添口的祝福,这些都传达了劳动
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祝愿和期盼。)
8. ①衬托主要人物。比如,用老人的开明和对晚辈工作的支持正衬媳妇出去学习做法的积极向上;用嫂子衬托
景的冷静和坚定。②构成了主要人物社会环境的一部分。老人和嫂子分别是年轻媳妇和景生活环境的一部分。③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通过“我”与老人的对话,“我”和嫂子的对话及嫂子和景的对话,使整个故事呈现出连
贯的情节,推动故事发展。(4分,每点 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9. ①文本没有写年轻媳妇与丈夫分别的痛苦和无奈,也没有写姑嫂二人在战乱中避难的悲苦凄惶,而是凸显她
们开始觉醒和进步,给人希望;②文本没有展示悲惨的环境,比如残垣断壁、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等,而是呈现
家人亲切、家园可爱,如姑嫂情深、老人为孩子骄傲等,呈现了朴素而又深厚的亲情,给人温暖和希望;③文本
没有呈现战争带来的艰难困苦,没有描绘惨烈血腥的战斗画面,没有传递痛苦、绝望和仇恨等灰暗情感,而是赞
美军民互助、军民同心等情感,传递出抗战胜利的希望,例如景对“我”的无条件信任和帮助,老人把“我”当
自己人等。(6分,每点 2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10. CDE (句意:宪宗派遣使者去凤翔迎接佛骨到宫中,过了三天,才送回佛寺。王公士人奔走膜拜诵经。“往
凤翔迎佛骨入禁中”均为“使者”所为,是连动句,中间不能断开;“三日”作后一句的时间状语,其前应断开;
“乃送佛祠”是“乃送(之于)佛祠”的省略, 结构完整,其后应断开。“王公士人奔走膜拜”主谓结构,中间
不能断开。)
11. D(D“当时认为是通俗的音乐”错误,应该为高雅的音乐,“下里巴人”才是通俗的音乐。)
12. D(“考中进士后,名声越来越大”“官位日益显达”错误,原文“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应为“成全后
辈,常常帮助他们成名”,“愈官显”应为“韩愈官位显达后”。)
13.(1)韩愈出言不逊,治罪确实是应该的。然而若不是心怀最大的忠诚,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 (“讦牾”,
与人抵触不和睦;“罪”,治罪;“安”,怎么。各 1分,句意 1分。)
(2)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
(“师”,学习;“庸”,哪,表反问语气;状语后置。各 1分,句意 1分。)
14.①韩愈操行端正,言论鲠直(耿直忠贞)②韩愈心怀百姓,乐于助人(为官尽责)③韩愈本性无私,不随波
逐流(待人以诚)(3分,每点 1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韩愈,字退之,是邓州南阳人。他的父亲叫韩仲卿,任武昌令,有很好的政绩,离开之后,县里的百姓刻石
碑来歌颂他的功德,韩仲卿最终官拜秘书郎。韩愈三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孤儿,他跟随大哥韩会贬官到岭外居住。
韩会去世之后,嫂子郑氏抚养他。他操行坚定端正,言论鲠直无所顾忌。元和初年,暂时任国子博士。改任都官
员外郎。升任职方员外郎。
【高一语文答案 第 2 页 (共 4 页)】
{#{QQABbQQQogioAABAAAhCAwVoCAAQkAEAAIoGhAAEoAAASBNABAA=}#}
华阴令柳润有罪,前任剌史上奏弹劾他,没有答复而刺史离职。柳涧指使百姓拦路索要军队停驻时差役的工
钱,后任刺史厌恶他,审查这个案子,把柳涧贬为房州司马。韩愈路过华州,认为刺史暗中互相勾结,上疏请求
处理。御史复查后,查出柳涧有贪赃罪,再次贬为封溪尉。韩愈因此受牵连重任国子博士。改任比部郎中、史馆
修撰,升任刑部侍郎。
宪宗派遣使者去凤翔迎接佛骨到宫中,过了三天,才送回佛寺。王公士人奔走膜拜诵经,韩愈听说后很厌恶,
于是上表。奏表递上去后,皇帝大怒,拿着它给宰相看,准备处以死刑。裴度、崔群说:“韩愈出言不逊,治罪
确实是应该的。然而若不是心怀最大的忠诚,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希望圣上稍微宽容他。”皇帝说:“韩愈说
我奉侍佛教过分了,还可以宽容。至于说自东汉信奉佛教以来,天子都寿命短,这种话多么荒谬 韩愈身为人臣,
竟敢这样狂妄,决不能赦免。”这时候朝里朝外的人们惊骇恐惧,就是外戚权贵也为韩愈说情,于是贬为潮州刺
史。
韩愈到潮州后,上表悲哀地谢罪。皇帝接到奏表,十分感动追悔,打算重新任用他,说:“韩愈以前议论的
事是出于对朕的爱护,但是不应该说天子事奉佛就会寿命短促。”皇甫镈向来忌恨韩愈直率,就上奏说:“韩愈
毕竟太狂妄,可以暂且酌情内移。”于是改任袁州刺史。
袁州人为了借钱将儿女抵押给人作奴隶,过期无力赎回,就归债主所有。韩愈计算出全部费用赎回已经归债
主所有的人,还给他们父母的有七百多人。召入朝廷拜授国子祭酒,改任兵部侍郎。
韩愈天性聪明敏锐,不随波逐流。与人交往,自始至终没有一点改变。成全后辈,常常帮助他们成名。凡受
过韩愈指教的人,都称“韩门弟子”,韩愈官位显达后,逐渐谢绝教授。他的门徒李翱、李汉、皇甫湜从而效法
他,就远远不及他。跟韩愈交往的,如孟郊、张籍,也都有成就闻名于当时。
15. C (C项,曲解诗意,该联意在渲染凄凉氛围,表现作者伤感心境。)
16. ①容颜衰老,病重体弱之愁;②离家日久,思乡盼归之愁;③告别良友,依依不舍之愁;④离留两难,无从
排解之愁。(6分,每点 2分,答出其中任意三个要点即可得满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17.(1)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2)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3)暖暖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评分标准:每句 1分,共 6分。如果该句有错别字,则该句不得分。)
18. D(文中“怂恿”意思是鼓动、撺掇别人去做某事。这里指风吹动核桃叶发出声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A.“管弦”代指音乐,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B.“千堆雪”指激起的层层浪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周
公吐哺”指周公吃饭时,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接待贤士,形容求贤心切。运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D. 这
里的“思”是思念的意思,把人的情感用在了鱼上,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19.①因为原文用的是排比句式,强调了香雪对大山、月亮、核桃树有了全新的认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关
怀;②而改写的句子则无强调意味,不能深入表达香雪此时此刻的细腻感受。(4分,每点 2分。)
20. ①用第三人称叙事,叙述人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来加以自由叙述;②更能客观、直接地展现人物心理和丰
富多彩的生活;③能自由灵活地刻画人物,反映社会生活。(6分,每点 2分。)
【高一语文答案 第 3 页 (共 4 页)】
{#{QQABbQQQogioAABAAAhCAwVoCAAQkAEAAIoGhAAEoAAASBNABAA=}#}
21. ①雕虫小技 ②炉火纯青 ③巧夺天工
(第一空,根据后文语境“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可知,所填成语应与“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意思相
对,故此处可填“雕虫小技”。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第二空,此处语境是指将一门
技术掌握到纯熟完美的境界,应用“炉火纯青”。炉火纯青:原指道士炼丹成功时的火候,后用以比喻学问、技
艺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第三空,结合前后语境“怎能有出类拔萃……的卓越”可知此处所填成语可与“出
类拔萃”意思相近,共同展现工匠技术卓越的特点,故可填“巧夺天工”。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大自然的
造就,形容工艺高超精湛。)(3分,每空 1分)
22.“推崇”与“赞叹”互换位置,“预见了”改为“见证着”。
(第一处,搭配不当,“赞叹”的应是“工匠”,并因此“推崇工匠精神”,两者之间为递进关系,先轻后重,
故应改为“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第二处,搭配不当,“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并
非是“预见”的,而是当下正在见证的,故应将“预见了”改为“见证着”。)(4分,每点 2分)
23.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道记叙性材料作文题。材料主要介绍了大熊猫花花的独特性
格。先天不足,不擅长爬树,却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爬过卡住自己的树杈;被抢食也不气不恼,反而平和洒脱
地选择新食物。从世俗意义上看,大熊猫花花并不完美出众,甚至因为自身缺陷而落后于其他熊猫,但它却成为
了“顶流”。究其原因,是它后天的努力、平和的心态、自洽的性格使然。熊猫花花如此,人亦是如此。材料的
最后一句“虽然尚不够优秀,但仍然保持平稳心态、努力前进的自己”为本则材料的关键句,为考生指明了写作
方向。材料意在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保持积极平和的人生态度,启示我们,即使生而平凡甚至生来便有
缺陷,只要保持平稳心态、努力前进便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收获精彩人生。
写议论文,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首先结合材料分析大熊猫花花成为顶流的原因,然后由动物及人,指
出只要心态平和、努力前进便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收获精彩人生。然后论证心态平和、努力奋斗的重要意义,
考生可以从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使论证更深入。也可以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立足当下,选
取当下社会存在的“佛系躺平”以及过于浮躁等现象,以其危害从反面进行论证,使论证更全面严谨。最后联系
现实再次强调中心论点:保持平和的心态,选择适合自己的节奏,不懈努力,行稳人生之路。
写记叙文,需意蕴丰富、结构严谨;情节要有波澜起伏;描写生动形象,感情要自然真挚,语言畅通有文采。
【参考立意】1.心态平和,方能致远。2.没有生来的完美,只有努力获得的成功。3.保持平和心态,行稳发展之路。
【高一语文答案 第 4 页 (共 4 页)】
{#{QQABbQQQogioAABAAAhCAwVoCAAQkAEAAIoGhAAEoAAASBN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