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同步训练题
1.(2021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同步训练题)看拼音,写词语。
míng jié guāng máng yìng zhào wǔ dòng hōng míng
qǐ lì qiān xì tán xīn chén zuì chuī yān
【答案】明洁;光芒;映照;舞动;轰鸣;绮丽;纤细;谈心;沉醉;炊烟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明洁”的“洁”不要写成同音字“结”,“绮丽”的“绮”不要写成形近字“椅”,“炊烟”的“炊”不要写成同音字“吹”。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明洁、光芒、映照、舞动、轰鸣、绮丽、纤细、谈心、沉醉、炊烟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2021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同步训练题(含答案))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朝霞 的水声 的低语
的垂柳 的草地 的桃花
【答案】绮丽;潺潺;纤细;美丽;茵茵;红艳
【知识点】词语搭配
【解析】【分析】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修饰词语+地+动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或结合课文找到答案。如:绮丽的朝霞、灿烂的朝霞。潺潺的水声。
故答案为:绮丽、潺潺、纤细、美、茵茵、红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3.(4.三月桃花水 课课练(有答案))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铃 绸 旋 犁
玲 稠 漩 梨
【答案】铃声;绸缎;旋风;犁耙;美玲;浓稠;漩涡;梨花
【知识点】字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先写出一个形近字,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玲:líng,精巧细巧。部首:王,组词:玲珑。
铃:líng,古代铜制乐器。。部首:钅,组词:铃声。
犁:lí,用犁耕地。部首:牛,组词:犁地。
梨:lí,一种植物的果实。部首:木,组词:梨子。
故答案为:铃声、绸缎、旋风、犁耙、美玲、浓稠、漩涡、梨花
【点评】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4.(2021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同步训练题)我会查字典。
“醒”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音序查字法先查字母 ,再查音节 。
“醒”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睡眠状态结束或还没入睡; ② 觉悟;③ 使看得清楚;在下列词语里“醒”应选择哪种解释?(填序号)
A.醒目 B.睡醒 C.醒悟
【答案】酉;9;X;xǐng;③;①;①
【知识点】字义;汉字查字典
【解析】【分析】①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②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选项判断。
醒:xǐng,音序X,共16画,部首:酉,除部首外,还有9画。笔顺:横、竖、横折、撇、竖折/竖弯、横、横、竖、横折、横、横、撇、横、横、竖、横。
A.醒目:(文字、图画等)形象明显,容易看清。
B.睡醒:昏迷后醒过来。
C.醒悟: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故答案为:酉、9、X、xǐng、③、①、①
【点评】①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②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 一对号入座。
5.(2021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同步训练题(含答案))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句中把河水流淌的声音比作 ,把闪耀着光芒的河流比作 ,写 出了闪耀着光芒的河水欢快地向前流动的情景。
(2)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句中作者把 当作人来写,写出了 。
【答案】(1)铃铛的响声;明洁的丝绸
(2)三月的桃花水;河水在朝霞的映照下向前流动的情景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1)考查比喻修辞手法。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句中把“河水流淌的声音”比作“明洁的丝绸”,把“闪耀着光芒的河流”比作“明洁的丝绸”,写出了闪耀着光芒的河水欢快地向前流动的情景。
(2)考查拟人修辞手法。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句中作者把“三月的桃花水”当作人来写,写出了河水在朝霞的映照下向前流动的情景。
故答案为:(1)铃铛的响声、明洁的丝绸
(2)三月的桃花水、河水在朝霞的映照下向前流动的情景
【点评】(1)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6.(2021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同步训练题)下列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声音 光茫 铃铛 丝绸
B.河流 醒来 垂柳 绮丽
C.低语 麦苗 石块 叮铛
D.翅傍 裹着 红莲 抖落
【答案】B
【知识点】字形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A:茫——芒
B:正确
C:铛——当
D:傍——膀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7.((部编版)小语文学四年级下册4.*三月桃花水同步练习)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B.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C.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
D.风儿微笑着在树上荡秋千,在草原上赛跑。
【答案】B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A.把“桃花水”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舞动着绮丽的朝霞)。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B.把“桃花水”比作“明镜”这是比喻。
C.把“桃花水”当作人来写,“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是拟人。
D.把“风儿”当作人来写,“微笑着在树上荡秋千,在草原上赛跑。”,是拟人。
故答案为:B
【点评】做好本题要熟知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做到准确区分辨别,还要多做练习加以巩固。
8.(2021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同步训练题)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三月桃花水》一文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作竖琴,明镜等,赞美了春天的美丽,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
B.《三月桃花水》一文是按“总一分”的结构方式来写的。
C.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桃花水映着朝霞向前流淌的情景。
D.“啊,河流醒来了!”“醒”字写出了作者看到河流哗哗流淌时惊喜的心情。
【答案】B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回顾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A、C、D正确。B错误,《三月桃花水》一文是按“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来写的。(1-2段)总写桃花水到来时动听的声音、明洁的颜色和流动的形态。(3-4段)主要采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写桃花水像竖琴,弹奏出动听的“春”的交响曲。(5-6段)用四个排比句,写桃花水颜色明洁,像一面镜子,映出美丽的“春”的身影。(7-9段)全文的总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水的赞美、喜爱之情。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9.(2021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同步训练题(含答案))把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圈出来。
应和(hé
hè) 绮丽(qǐ yǐ) 如茵(yīng yīn)
纤细(qiān xiān)
回旋(xuán xuàn) 布匹(pǐ pì)
【答案】hè;qǐ;yīn;xiān;xuán;pǐ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和”是多音字,在“应和”中读hè,意思是和谐地跟着唱。(另一个读音是hé, 意思是相安,谐调,组词和平。 )“绮丽”的“绮”读qǐ,不要读成形近字“椅yǐ”。“如茵”的“茵”读前鼻音yīn ,不要读成后鼻音“yīng”。“旋”是多音字,在“周旋”中读xuán,意思是表示与各方来往或来往于各方之间。(另一个读音是 xuàn, 意思是打转的,组词,旋风。)
故答案为:hè、qǐ、yīn、xiān、xuán、pǐ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10.(2021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同步训练题)选词填空。
舞动 舞弄
(1)三月的桃花水, 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2)那位母亲在膝上上下 逗乐婴儿。
(3)回旋 盘旋
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上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 。
(4)长城像一条巨龙蜿蜒 在崇山峻岭之间。
【答案】(1)舞动
(2)舞弄
(3)回旋
(4)盘旋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1)舞动:指正在跳舞时的状态。结合语境辨析与①相符。
舞弄:戏弄;故意玩弄;耍花样。结合语境辨析与②相符。
(2)回旋:指盘旋,绕着圈子来回的飞或走。结合语境辨析与③相符。
盘旋:指大致呈圆形地运动,也可指迂回绕圈儿。结合语境辨析与④相符。
故答案为:(1)舞动、舞弄
(2)回旋、盘旋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11.(第4课《三月桃花水》生字规范书写与尖子生同步训练(含答案))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三月的桃花水向前流淌。(扩句)
(2)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改为陈述句)
(3)我喜欢这三月的桃花水。(改为反问句)
(4)垂柳在风中摇摆。(改为拟人句)
【答案】(1)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
(2)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3)我怎能不喜欢这三月的桃花水呢?
(4)垂柳在风中舞动着它纤柔的腰肢。
【知识点】修辞手法;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1)考查学生扩写的能力。扩写句子时,在原句中加上修饰语,使句子更为具体形象,充实丰满即可。如: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
(2)考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①问号改为句号;②删掉疑问词“怎能……呢”。③肯定词“能”改为否定词“不能”。
(3)考查陈述句变为反问句。①把“喜欢”改“不喜欢”,②在“不喜欢这三月的桃花水”句首加上“怎能”,句尾加上“吗”,③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4)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把“垂柳”当作人来写,“舞动着它纤柔的腰肢”。
故答案为:(1)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
(2)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3)我怎能不喜欢这三月的桃花水呢?
(4)垂柳在风中舞动着它纤柔的腰肢。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扩句的方法,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枝叶”,使句子具体,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3)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4)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12.(2021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同步训练题(含答案))看一则笑话,填一填。
明明的妈妈上班还没回来,明明想到小兰家去做手工,他对奶奶说:“奶奶,我到同学小兰家去做手工,妈妈来接我,叫她带把竹竿给我。”可是奶奶耳朵有点背,明明妈妈回来后,她对明明妈妈说:“明明叫你去接他时,带把猪肝给他。”
看到笑话后,你的想法是: 。
【答案】转述话之前要听清楚别人的话,否则会闹笑话的。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把你听到的话转告给别人叫传话,也叫转述。转述时,转述人要注意听清说话的内容,听话人不可以随意打断对方的话语。说话还要有礼貌。竹竿的读音:zhú gān 猪肝的拼音zhū gān,因读音相近,再加上奶奶耳背,所以闹出了笑话。
故答案为:转述话之前要听清楚别人的话,否则会闹笑话的。
【点评】转述时一要注意不要遗漏主要信息,一定要记住要点,要把事情交代清楚。 二要注意人称的转换。三要注意说话的语气,要使用礼貌用语。
(2021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同步训练题)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①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②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③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④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摔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⑤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13.第①②自然段写三月桃花水的声音,写出了它 的特点,其中第①自然段把 三月桃花水比作 。第③④自然段写三月桃花水的形态,写出了它 的 特点,其中第③自然段把三月桃花水比作 。
14.读第④自然段,想一想:三月的桃花水还会看见什么?仿照第④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写一句 话。
15.朗读文段时,要读出作者对 的 之情。
16.写一两句你积累的关于春天的诗句,并说说你从诗句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13.动听、多变;春天的竖琴;清澈;春天的明镜
14.它看见小草从泥土里探出头,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
15.三月桃花水;喜爱和赞美
16.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我从诗句中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1)语句的赏析首先要确定一个角度,角度有哪些,如修辞、用词、句式、内容、情感等。此句最明显的特点是句式,所以可从这个角度入手。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言之有理即可。通过一个景物的特点,写出优美的句子。
(3)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每一篇文章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都是跃然纸上,细细品味即可得出答案。
(4)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词的意思,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13.选段①②自然段从听觉的角度具体描绘了三月桃花水动听、多变之美。其中第①自然段把三月桃花水比作春天的竖琴。③④自然段从视觉的角度具体描绘了三月桃花水清澈之美。其中第③自然段把三月桃花水比作春天的明镜。
14.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仿写:它看到一群群白鹅伏在水面,如朵朵白云。
15.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朗读文段时,要读出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6.考查对诗词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筛选符合要求的诗词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不时有落花随溪水飘流而至,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这两句诗表现了落花积极进取的精神。
1 / 12021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同步训练题
1.(2021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同步训练题)看拼音,写词语。
míng jié guāng máng yìng zhào wǔ dòng hōng míng
qǐ lì qiān xì tán xīn chén zuì chuī yān
2.(2021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同步训练题(含答案))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朝霞 的水声 的低语
的垂柳 的草地 的桃花
3.(4.三月桃花水 课课练(有答案))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铃 绸 旋 犁
玲 稠 漩 梨
4.(2021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同步训练题)我会查字典。
“醒”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音序查字法先查字母 ,再查音节 。
“醒”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睡眠状态结束或还没入睡; ② 觉悟;③ 使看得清楚;在下列词语里“醒”应选择哪种解释?(填序号)
A.醒目 B.睡醒 C.醒悟
5.(2021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同步训练题(含答案))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句中把河水流淌的声音比作 ,把闪耀着光芒的河流比作 ,写 出了闪耀着光芒的河水欢快地向前流动的情景。
(2)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句中作者把 当作人来写,写出了 。
6.(2021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同步训练题)下列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声音 光茫 铃铛 丝绸
B.河流 醒来 垂柳 绮丽
C.低语 麦苗 石块 叮铛
D.翅傍 裹着 红莲 抖落
7.((部编版)小语文学四年级下册4.*三月桃花水同步练习)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B.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C.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
D.风儿微笑着在树上荡秋千,在草原上赛跑。
8.(2021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同步训练题)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三月桃花水》一文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作竖琴,明镜等,赞美了春天的美丽,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
B.《三月桃花水》一文是按“总一分”的结构方式来写的。
C.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桃花水映着朝霞向前流淌的情景。
D.“啊,河流醒来了!”“醒”字写出了作者看到河流哗哗流淌时惊喜的心情。
9.(2021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同步训练题(含答案))把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圈出来。
应和(hé
hè) 绮丽(qǐ yǐ) 如茵(yīng yīn)
纤细(qiān xiān)
回旋(xuán xuàn) 布匹(pǐ pì)
10.(2021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同步训练题)选词填空。
舞动 舞弄
(1)三月的桃花水, 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2)那位母亲在膝上上下 逗乐婴儿。
(3)回旋 盘旋
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上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 。
(4)长城像一条巨龙蜿蜒 在崇山峻岭之间。
11.(第4课《三月桃花水》生字规范书写与尖子生同步训练(含答案))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三月的桃花水向前流淌。(扩句)
(2)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改为陈述句)
(3)我喜欢这三月的桃花水。(改为反问句)
(4)垂柳在风中摇摆。(改为拟人句)
12.(2021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同步训练题(含答案))看一则笑话,填一填。
明明的妈妈上班还没回来,明明想到小兰家去做手工,他对奶奶说:“奶奶,我到同学小兰家去做手工,妈妈来接我,叫她带把竹竿给我。”可是奶奶耳朵有点背,明明妈妈回来后,她对明明妈妈说:“明明叫你去接他时,带把猪肝给他。”
看到笑话后,你的想法是: 。
(2021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同步训练题)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①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②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③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④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摔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⑤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13.第①②自然段写三月桃花水的声音,写出了它 的特点,其中第①自然段把 三月桃花水比作 。第③④自然段写三月桃花水的形态,写出了它 的 特点,其中第③自然段把三月桃花水比作 。
14.读第④自然段,想一想:三月的桃花水还会看见什么?仿照第④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写一句 话。
15.朗读文段时,要读出作者对 的 之情。
16.写一两句你积累的关于春天的诗句,并说说你从诗句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明洁;光芒;映照;舞动;轰鸣;绮丽;纤细;谈心;沉醉;炊烟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明洁”的“洁”不要写成同音字“结”,“绮丽”的“绮”不要写成形近字“椅”,“炊烟”的“炊”不要写成同音字“吹”。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明洁、光芒、映照、舞动、轰鸣、绮丽、纤细、谈心、沉醉、炊烟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绮丽;潺潺;纤细;美丽;茵茵;红艳
【知识点】词语搭配
【解析】【分析】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修饰词语+地+动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或结合课文找到答案。如:绮丽的朝霞、灿烂的朝霞。潺潺的水声。
故答案为:绮丽、潺潺、纤细、美、茵茵、红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3.【答案】铃声;绸缎;旋风;犁耙;美玲;浓稠;漩涡;梨花
【知识点】字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先写出一个形近字,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玲:líng,精巧细巧。部首:王,组词:玲珑。
铃:líng,古代铜制乐器。。部首:钅,组词:铃声。
犁:lí,用犁耕地。部首:牛,组词:犁地。
梨:lí,一种植物的果实。部首:木,组词:梨子。
故答案为:铃声、绸缎、旋风、犁耙、美玲、浓稠、漩涡、梨花
【点评】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4.【答案】酉;9;X;xǐng;③;①;①
【知识点】字义;汉字查字典
【解析】【分析】①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②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选项判断。
醒:xǐng,音序X,共16画,部首:酉,除部首外,还有9画。笔顺:横、竖、横折、撇、竖折/竖弯、横、横、竖、横折、横、横、撇、横、横、竖、横。
A.醒目:(文字、图画等)形象明显,容易看清。
B.睡醒:昏迷后醒过来。
C.醒悟: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故答案为:酉、9、X、xǐng、③、①、①
【点评】①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②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 一对号入座。
5.【答案】(1)铃铛的响声;明洁的丝绸
(2)三月的桃花水;河水在朝霞的映照下向前流动的情景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1)考查比喻修辞手法。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句中把“河水流淌的声音”比作“明洁的丝绸”,把“闪耀着光芒的河流”比作“明洁的丝绸”,写出了闪耀着光芒的河水欢快地向前流动的情景。
(2)考查拟人修辞手法。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句中作者把“三月的桃花水”当作人来写,写出了河水在朝霞的映照下向前流动的情景。
故答案为:(1)铃铛的响声、明洁的丝绸
(2)三月的桃花水、河水在朝霞的映照下向前流动的情景
【点评】(1)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6.【答案】B
【知识点】字形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A:茫——芒
B:正确
C:铛——当
D:傍——膀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7.【答案】B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A.把“桃花水”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舞动着绮丽的朝霞)。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B.把“桃花水”比作“明镜”这是比喻。
C.把“桃花水”当作人来写,“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是拟人。
D.把“风儿”当作人来写,“微笑着在树上荡秋千,在草原上赛跑。”,是拟人。
故答案为:B
【点评】做好本题要熟知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做到准确区分辨别,还要多做练习加以巩固。
8.【答案】B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回顾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A、C、D正确。B错误,《三月桃花水》一文是按“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来写的。(1-2段)总写桃花水到来时动听的声音、明洁的颜色和流动的形态。(3-4段)主要采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写桃花水像竖琴,弹奏出动听的“春”的交响曲。(5-6段)用四个排比句,写桃花水颜色明洁,像一面镜子,映出美丽的“春”的身影。(7-9段)全文的总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水的赞美、喜爱之情。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9.【答案】hè;qǐ;yīn;xiān;xuán;pǐ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和”是多音字,在“应和”中读hè,意思是和谐地跟着唱。(另一个读音是hé, 意思是相安,谐调,组词和平。 )“绮丽”的“绮”读qǐ,不要读成形近字“椅yǐ”。“如茵”的“茵”读前鼻音yīn ,不要读成后鼻音“yīng”。“旋”是多音字,在“周旋”中读xuán,意思是表示与各方来往或来往于各方之间。(另一个读音是 xuàn, 意思是打转的,组词,旋风。)
故答案为:hè、qǐ、yīn、xiān、xuán、pǐ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10.【答案】(1)舞动
(2)舞弄
(3)回旋
(4)盘旋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1)舞动:指正在跳舞时的状态。结合语境辨析与①相符。
舞弄:戏弄;故意玩弄;耍花样。结合语境辨析与②相符。
(2)回旋:指盘旋,绕着圈子来回的飞或走。结合语境辨析与③相符。
盘旋:指大致呈圆形地运动,也可指迂回绕圈儿。结合语境辨析与④相符。
故答案为:(1)舞动、舞弄
(2)回旋、盘旋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11.【答案】(1)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
(2)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3)我怎能不喜欢这三月的桃花水呢?
(4)垂柳在风中舞动着它纤柔的腰肢。
【知识点】修辞手法;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1)考查学生扩写的能力。扩写句子时,在原句中加上修饰语,使句子更为具体形象,充实丰满即可。如: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
(2)考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①问号改为句号;②删掉疑问词“怎能……呢”。③肯定词“能”改为否定词“不能”。
(3)考查陈述句变为反问句。①把“喜欢”改“不喜欢”,②在“不喜欢这三月的桃花水”句首加上“怎能”,句尾加上“吗”,③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4)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把“垂柳”当作人来写,“舞动着它纤柔的腰肢”。
故答案为:(1)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
(2)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3)我怎能不喜欢这三月的桃花水呢?
(4)垂柳在风中舞动着它纤柔的腰肢。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扩句的方法,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枝叶”,使句子具体,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3)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4)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12.【答案】转述话之前要听清楚别人的话,否则会闹笑话的。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把你听到的话转告给别人叫传话,也叫转述。转述时,转述人要注意听清说话的内容,听话人不可以随意打断对方的话语。说话还要有礼貌。竹竿的读音:zhú gān 猪肝的拼音zhū gān,因读音相近,再加上奶奶耳背,所以闹出了笑话。
故答案为:转述话之前要听清楚别人的话,否则会闹笑话的。
【点评】转述时一要注意不要遗漏主要信息,一定要记住要点,要把事情交代清楚。 二要注意人称的转换。三要注意说话的语气,要使用礼貌用语。
【答案】13.动听、多变;春天的竖琴;清澈;春天的明镜
14.它看见小草从泥土里探出头,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
15.三月桃花水;喜爱和赞美
16.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我从诗句中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1)语句的赏析首先要确定一个角度,角度有哪些,如修辞、用词、句式、内容、情感等。此句最明显的特点是句式,所以可从这个角度入手。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言之有理即可。通过一个景物的特点,写出优美的句子。
(3)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每一篇文章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都是跃然纸上,细细品味即可得出答案。
(4)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词的意思,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13.选段①②自然段从听觉的角度具体描绘了三月桃花水动听、多变之美。其中第①自然段把三月桃花水比作春天的竖琴。③④自然段从视觉的角度具体描绘了三月桃花水清澈之美。其中第③自然段把三月桃花水比作春天的明镜。
14.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仿写:它看到一群群白鹅伏在水面,如朵朵白云。
15.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朗读文段时,要读出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6.考查对诗词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筛选符合要求的诗词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不时有落花随溪水飘流而至,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这两句诗表现了落花积极进取的精神。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