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五年级上册第4课外婆的澎湖湾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第4课外婆的澎湖湾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1-31 21:0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外婆的澎湖湾》教学设计
课 题 《外婆的澎湖湾》
教材解析 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的歌曲,它以充满激情的抒情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澎湖湾、可爱的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歌曲为拍,宫调式,两段体结构。歌曲的第一部分从低音区缓缓进入,曲调平稳,第3小节的六度跳进又使歌曲富有动感,即刻让人们联想到漫步走在童年时熟悉的沙滩上,留下了一步一个脚印的生动场景,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抒发了对美丽家园的赞美之情。 歌曲在第二部分,节奏顿时拉宽,旋律舒展,情绪亲切热情。在“阳光”和“沙滩”的句中出现一拍休止符,更进一步地表达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欣赏能力,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要让他们从心底里喜爱音乐,尤其是要注意音乐课的基本常规和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歌唱方法的指导,形成良好发展的状态,各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不能松懈。
教学目标 1.能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2.通过自制打击乐器编创节奏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创新及合作精神。 3.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4.让学生在情真意切的歌声中,激起对“家”和亲人的爱恋之情。
重 点 能流畅、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难 点 带有切分节奏的音。 各小组之间用自制打击乐器准确、配合默契的为歌曲伴奏。
教学模式 听唱法新歌教学 作业设计 复习歌曲及节奏
教 学 过 程 教学预设 教学活动 方法与策略
一、组织教学 二、学习歌曲 1.导入 (初听歌曲) 2.简介澎湖湾 3.聆听歌曲 (复听歌曲) 4.教师范唱歌曲(三听歌曲) 三、表现歌曲 编创节奏为歌曲伴奏 五、拓展: 六、总结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学习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曲是台湾音乐人叶佳修(1955年2月出生)专为台湾歌手潘安邦(2013年2月因病去逝52岁)而作的歌曲(简介作者、出示照片)。歌词内容描述的是潘安邦美好的童年生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外婆的澎湖湾》。 (初听歌曲) 2.简介澎湖湾:同学们知道澎湖湾吗?这就是澎湖湾(出示图片)澎湖湾是......世外桃源。 3.学唱歌曲:(复听歌曲)让我们再听一遍歌曲。 思考几个问题:(1)歌曲是几几拍的?(2)歌曲分为几个乐段。(3)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两个乐段;优美抒情。) 4.教师范唱歌曲:(第三次聆听歌曲)可心中跟唱。 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在学习中,多用听辨、模唱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唱准切分节奏。(解决重难点) 从歌词、旋律上引导学生情感的表达。第一部分是“我” 对“家”的怀想,带有叙事性;第二部分是歌曲的高潮,表达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留恋与赞美。在演唱这两部分时,要有力度、情绪的变化,切分节奏和十六分节奏的吐字、咬字,字头要清晰有力,十六分节奏可让第一个音稍重而其余略轻些。 三、表现歌曲。 有感情演唱歌曲。 师:台湾校园歌曲给我们带来了美的感受,现在,让我们也带着对台湾和祖国的美好祝愿将这首歌曲唱得更亲切、动听一些吧! 分组演唱,小组接龙唱,个人唱,齐唱。 四、编创伴奏,丰富歌曲。 拓展: 欣赏由潘安邦在1989年春晚上演唱的《外婆的澎湖湾》 六、总结 这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的歌曲,它以充满激情的抒情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澎湖湾,可爱的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希望同学们也能向作者一样热爱自己的家乡,通过今天的学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快乐地过好每一天,愿你们愉快地度过小学这不到一年的美好时光! 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习兴趣。 出示图片 简介叶佳修、潘安邦 拓展学生的视野,感受不同的艺术效果。 学唱歌曲,激发学生用歌声来表达对“家”和亲人的爱恋。 情境再现目的让学生能在多种活动中表达自己对“家” 的情感。 让学生通过想、编、试、辨、改等体验音乐的创作活动,锻炼和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引导学生分组练习节奏,为歌曲加入伴奏,渲染歌曲的气氛。 注意引导,以不破坏歌曲的美感为前提。(用自制打击乐器也可以) 感受不同风格的演绎。
板书 外婆的澎湖湾 叶佳修、潘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