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鲁教版化学必修第二册练习题--分层作业20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鲁教版化学必修第二册练习题--分层作业20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2-01 11:1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鲁教版化学必修第二册练习题
第3章分层作业20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B.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0%
2.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糖类物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来源
B.淀粉和纤维素属于糖类,所以具有甜味
C.蔗糖主要存在于甘蔗和甜菜中
D.葡萄糖可用于医疗输液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是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B.硝基乙烷(CH3CH2NO2)与甘氨酸(氨基乙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C.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生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D.合成高聚物的单体是
4.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
B.皮肤不慎沾上浓硝酸而呈现黄色
C.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有沉淀析出
D.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溶液(0.1%~0.5%的甲醛溶液)浸泡植物种子
5.下列物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是(  )
A.淀粉 B.氨基酸
C.葡萄糖 D.纤维素
6.(2023北京朝阳区高一统考)形成白酒辛辣口感的物质是醛类物质,主要由葡萄糖经如下转化生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定条件下,1 mol X最多可与3 mol Na发生反应
B.Y中含有羟基和醛基,属于糖类物质
C.可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鉴别X和Z
D.葡萄糖、Y和Z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7.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它是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与蛋白酶制成的。蛋白酶的催化活性很强,衣物的汗渍、血迹遇到它,都能水解而除去。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
A.棉织品 B.麻织品
C.腈纶织品 D.丝织品
8.关于硬脂酸甘油酯和油酸甘油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两者都属于酯类化合物
C.两者都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两者水解产物中都有丙三醇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
B.氨基酸均只含有一个羧基和一个氨基
C.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聚乙烯、淀粉、纤维素均为高分子化合物
10.已知:软脂酸分子式为C15H31COOH,硬脂酸分子式为
C17H35COOH,二者属饱和一元羧酸,油酸分子式为C17H33COOH(烃基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某物质的结构简式为,关于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取代反应
B.可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
C.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三种有机物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12.菊糖是一种可以从菊芋中提取的天然多糖,其分子式为(C6H10O5)n,它可以作为膳食纤维添加到食品中,水解能生成果糖(C6H12O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菊糖与纤维素是同分异构体
B.果糖是一种单糖
C.菊糖遇到浓硝酸会炭化变黑
D.1 mol果糖完全燃烧至少需要9 mol氧气
13.在某些酶的催化下,人体内葡萄糖的代谢有如下过程:
葡萄糖→……→
          A
→……→
D       E
请填空:
(1)葡萄糖的结构简式是         ;A为柠檬酸,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等量A与足量钠或NaHCO3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B比A的相对分子质量    (填“增大”或“减小”)了    (填数字)。过程②是     (填反应类型的名称)反应。
(3)C既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又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写出C与乙酸反应生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写出C与足量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过程④的另一种生成物是         (填化学式)。
(5)上述物质中    (填字母,下同)和    互为同分异构体。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以下选择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葡萄糖能水解生成2 mol CH3CH2OH和 2 mol CO2
B.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2SO4、CuSO4溶液,都会因盐析而产生沉淀
C.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1 mol油脂完全水解生成1 mol 甘油和3 mol高级脂肪酸
D.欲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可向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
15.(2023河北唐山高一期末)利用电化学原理,将CO2电催化还原为淀粉是实现碳循环再平衡的最具有吸引力的途径之一,该方法中碳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生活中常见的补充能量的营养物质
B.用碘水可检验葡萄糖反应生成了淀粉
C.淀粉属于多糖,发生水解最终得到葡萄糖
D.淀粉是多糖,其分子式为(C5H10O5)n,在一定条件下由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
16.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都是(C6H10O5)n,因此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B.乙烯分子中的六个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上
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不相同
D.油脂、糖类和蛋白质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17.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蛋白质析出,再加水可恢复
B.蛋白质中的蛋白质分子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C.重金属盐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吞服“钡餐”会引起中毒
D.浓硝酸溅在皮肤上呈黄色,是由于分子中含苯环的蛋白质和浓硝酸发生了颜色反应
18.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燃烧的方法可以区分甲烷和乙烯
B.用酸性KMnO4溶液区分苯和CCl4
C.用新制Cu(OH)2悬浊液区分蔗糖和葡萄糖
D.用KI溶液区分淀粉溶液和鸡蛋白溶液
19.某糕点的营养成分如下表所示:
营养物质 蛋白质 油脂 淀粉 维生素类 碳酸钙
每100 g 含有的量 4.8 g 20 g 40 g 1.8 g 400 mg
有关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属于糖类,且互为同分异构体
B.维生素是一种基本营养物质
C.淀粉、油脂、蛋白质都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淀粉、油脂、蛋白质都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0.(2023湖北)中科院院士研究发现,纤维素可在低温下溶于NaOH溶液,恢复至室温后不稳定,加入尿素可得到室温下稳定的溶液,为纤维素绿色再生利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纤维素单链
A.纤维素是自然界分布广泛的一种多糖
B.纤维素难溶于水的主要原因是其链间有多个氢键
C.NaOH提供OH-破坏纤维素链之间的氢键
D.低温降低了纤维素在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
21.分别取1 mol葡萄糖进行下列实验:
(1)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         。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L。
(2)与醋酸反应生成酯,从理论上讲完全酯化需   g醋酸。
(3)若使之全部转化为CO2和H2O,所需氧气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    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与新制Cu(OH)2悬浊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现象是           。
(5)把a g葡萄糖和b g果糖溶于乙酸中,则混合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C级 学科素养创新练
22.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种氨基酸(CxHyOzNp)的分子组成。取W g该种氨基酸放在纯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H2O和N2。现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测定某种氨基酸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开始时,首先要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目的是            。
(2)以上装置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有    (填字母,下同),操作时应先点燃   处的酒精灯。
(3)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装置D的作用是                       。
(5)读取N2体积时,应注意:
①  ;
②  。
(6)实验中测得N2的体积为V 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为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还需要的有关数据有   (填字母)。
A.生成CO2气体的质量
B.生成水的质量
C.通入氧气的体积
D.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分层作业20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
1.B 2.B 3.B 4.A 5.B
6.B 解析 X分子中含3个—OH,故1 mol X最多可与3 mol Na发生反应,A正确;糖类是多羟基醛类或多羟基酮类,Y只含1个羟基和1个醛基,不属于糖类,B错误;X中不含醛基,Z中有醛基,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C正确;葡萄糖、Y和Z分子中都含有—CHO,都能发生银镜反应,D正确。
7.D 解析 蛋白质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会水解,丝织品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因此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D符合题意。棉织品、麻织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腈纶为聚丙烯腈,都不会在蛋白酶作用下水解,A、B、C不符合题意。
8.C
9.D 解析 糖类中的葡萄糖属于单糖,不能水解,选项A错误;每个氨基酸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选项B错误;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键(比如碳碳双键),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从而使含溴的溶液颜色褪去,选项C错误;聚乙烯、淀粉、纤维素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选项D正确。
10.C 解析 因C17H33—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故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H2、溴发生加成反应,不能用该物质萃取溴水中的溴,A、B错误;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因此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正确;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C17H35COOH、C17H33COOH、
C15H31COOH和四种有机物,D错误。
11.A
12.B 解析 菊糖和纤维素都是多糖,由于n值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A错误;果糖是一种单糖,B正确;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菊糖遇浓硫酸会脱水炭化,遇浓硝酸则不能,C错误;1 mol 果糖(C6H12O6)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6+) mol=6 mol,D错误。
13.答案 (1)CH2OH(CHOH)4CHO 羟基、羧基 2∶3
(2)减小 18 加成
(3) +
3CH3CH2OH+3H2O
(4)CO2
(5)A C
解析 (1)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 ,柠檬酸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和羧基。A中的羟基和羧基均可与钠反应,1 mol A可与足量Na反应生成2 mol H2;1 mol A与足量NaHCO3反应可生成3 mol CO2,因此等量A与足量钠或NaHCO3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2)反应A→B的过程中,相当于A分子中脱去1分子水形成B,因此B比A的相对分子质量小18。过程②B→C是B中的碳碳双键与水发生了加成反应,故A、C互为同分异构体。
(3)C中含有一个羟基,可与乙酸生成酯:
;C中含有三个羧基,可与三分子乙醇发生酯化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H3CH2OH+3H2O。
(4)过程④D→E,观察分子组成可知E比D少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因此反应中另一产物为CO2。
(5)A、C分子式均为C6H8O7,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14.C 解析 葡萄糖属于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A错误;在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因盐析产生沉淀,加入CuSO4溶液会发生变性,B错误;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是高分子化合物,1 mol油脂完全水解生成1 mol甘油和3 mol高级脂肪酸,C正确;蔗糖的水解需要硫酸作催化剂,向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Cu(OH)2与硫酸反应,无法检验,D错误。
15.D 解析 葡萄糖氧化释放能量,是生活中常见的补充能量的营养物质,A正确;淀粉遇碘水变蓝,故用碘水可检验葡萄糖反应生成了淀粉,B正确;淀粉属于多糖,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一系列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C正确;淀粉是多糖,其分子式为(C6H10O5)n,D错误。
16.B
17.BC 解析 蛋白质的盐析是可逆过程,加水后能溶解,A正确;蛋白质的溶液属于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B错误;“钡餐”用的是BaSO4,难溶于水,不会使人中毒,C错误;分子中含苯环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呈黄色,这是蛋白质的颜色反应,D正确。
18.D 解析 甲烷燃烧时产生明亮的淡蓝色火焰,而乙烯燃烧时火焰明亮且有黑烟产生;酸性KMnO4溶液加入苯中,液体分层,上层为苯,而CCl4加入酸性KMnO4溶液中,液体也分层,下层为CCl4;新制Cu(OH)2悬浊液与葡萄糖溶液共同加热,能生成砖红色沉淀,蔗糖无此现象,故可区分开来;KI溶液遇淀粉溶液和鸡蛋白溶液均无明显的现象,故不能用来区分两种物质。
19.B
20.D 解析 本题考查纤维素的结构与性质关系。
自然界中秸秆、树皮、棉花等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A正确;构成纤维素的葡萄糖单元中存在三个—OH,纤维素单链之间可以形成氢键,降低了溶解度,NaOH的OH-破坏纤维素链之间的氢键,增大其溶解度,B、C正确;纤维素低温下溶于NaOH溶液,而恢复至室温后不稳定,故低温增大了纤维素溶解度,D错误。
21.答案 (1)CH2OH(CHOH)4CHO 56
(2)300
(3)134.4 C6H12O6+6O26CO2+6H2O
(4)生成砖红色沉淀
(5)40%
解析 (1)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1 mol葡萄糖中含有5 mol羟基,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2.5 mol氢气,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56 L。
(2)1 mol葡萄糖中含有5 mol羟基,可以与5 mol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故所需醋酸的质量为5 mol×60 g·mol-1=300 g。
(3)葡萄糖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6O2 6CO2+6H2O,1 mol葡萄糖完全燃烧所需氧气为6 mol,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34.4 L。
(4)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
(5)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式均为C6H12O6,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三种物质的最简式均为CH2O,因此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0%。
22.答案 (1)排除装置中的N2
(2)AD D
(3)CxHyOzNp+(x+)O2xCO2+H2O+N2
(4)吸收多余的O2,保证最终收集的气体是N2
(5)①量筒液面应与广口瓶内液面持平
②视线应与刻度线的凹液面最低处相切
(6)ABD
解析 (1)实验开始时,首先要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目的是排除系统中的N2和其他杂质气体。
(2)题给装置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有AD,因为A为样品燃烧装置,D为将氧气除去的装置,故都需要加热;操作时应先点燃D处的酒精灯。
(3)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xHyOzNp+(x+)O2xCO2+H2O+N2。
(4)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O2,保证最终收集的气体是N2。
(5)读取N2体积时,应注意:①量筒液面应与广口瓶内液面持平;②视线应与刻度线的凹液面最低处相切。
(6)实验中测得N2的体积为V 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为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还需要的有关数据有生成CO2气体的质量、生成水的质量、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通入氧气的量跟测定氨基酸的分子式无关,故本题选AB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