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选课走班调研检测(期末联考)物理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南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选课走班调研检测(期末联考)物理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1-31 23:5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级高一选课走班调研检测
7.如图为多功能晒衣篮,下面是直径为60 m、质量为0.2kg的圆形晒衣篮
由四根对称分布的轻质细绳悬挂在挂钩上,其中每根细绳长为50m。若将
物理
质量为3kg的衣物放在晒衣篮里晾晒时,不考虑细绳和晒衣篮的形变,g取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1~7题为单选题,每小题4分;810为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6
10Nkg,则每根细绳上的拉力的大小是
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A.8.0N
B.9.0N
1.2023年10月27日,中国航空产业大会暨南昌飞行大会在南昌瑶湖机场举办,“红鹰”飞行表
C.10.0N
D.13.3N
演队为现场观众带来了精彩的飞行表演,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飞行表演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8.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小华同学练习书法时握毛笔的姿势如图
A.飞机体积比较大,不可视为质点
所示,笔杆竖直悬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当飞机飞的很远时,飞机才能视为质点
A.笔杆受到的压力是手指形变产生的
C.研究飞机在空中翻滚飞行时,可将飞机视为质点
B.笔杆受到的压力是笔杆形变产生的
D.研究某架飞机的飞行轨迹时,可将飞机视为质点
C.笔杆受到的重力和手指对笔杆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2.小明对同学讲述了龟兔沿直线赛道赛跑的故事,故事情节中免子和鸟龟运动的x一图像如图所
D,笔杆受到的重力和手指对笔杆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示。由此可知
9.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女子跳水比赛中,中国队一运动员(可看作质点)在某次跳水过程中的
A.0一时间内,兔子位移比乌龟的小
图像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以离开跳板瞬间为零时刻,忽咯空气阻力影响,则
B.0-4时间内,乌龟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4一4时间内,兔子的平均速度比乌龟的小
A.,时刻,该运动员离开跳板后上升至最高点
D.0一时间内,乌龟始终在兔子的前面
B.2时刻,该运动员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达到最大值
3.两条弹簧的弹力与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弹簧a和弹簧b的原长分别为L,、L,两弹簧的劲度
C.该运动员入水深度大小为"(-,)
系数分别为。、k,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Lo >Ls,kapks
D该运功员离开跳板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B.L 10.质量为的小物块,沿倾角为日、质量为M的斜面匀减速上滑,如图所示,物体上滑过程中
C.L>L,k.斜面始终静止在地面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L.k
A.地面受到斜面的压力小于(m+M)g
4.某同学站在一压力传感器上,传感器的示数随时10
B.地面受到斜面的压力大于(m+M)g
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在0~8s内
C.地面受到斜面的摩擦力方向平行地面向右
A.该同学依次经历了一次“下蹲”和“站起”
D.地面受到斜面的摩擦力方向平行地面向左
B.该同学依次经历了一次“站起”和“下蹲”
10
二、实验题(11题8分,12题10分)
C,该同学依次经历了两次“站起”和“下蹲”
1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橡皮条的
D.该同学依次经历了两次“下蹲”和“站起'
另一端系两根细绳,细绳另一端带有绳套。先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
5.某同学制作了一把“人的反应时间测量尺”,关于该测量尺样式正确的是
皮条,使橡皮条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0,并记下该点的位置0;再单独用一个弹簧秤将橡皮
0,4写40
020目40
0.56sE401.60s40
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点。
0.30s一30
025s
30
0.428E-30
030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
B.等效替代法
0.20
-20
020s月
20
0.2s目
20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E

0.10s10
0.l4s5
-10
0.14sE10
0.1010
(2)某次实验中用一个弹簧枰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
达到O点,弹簧秤的示数如右图所示,则F=N。
osE0cm
0s EOcm
0s E0cm
0sEOcm
(3)如图是某次实验中小李、小张、小王三位同学通过两块三
单位:N
A
角板来绘制平行四边形的情沉,其中正确的是。
6.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内的位移为5m,第3s内的位移为9m,则该质点在前4s内的
A.小李同学固定b三角板,移动a三角板
位移大小为
B.小张同学周定三角板,移动a三角板
A.11m
B.22m
C.32m
D.36m
C.小王同学固定b三角板,移动a三角板
一高一物理第1页(共4页)
高一物理第2页(共4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