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31 22:3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七年级历史
(时量:60分钟 满分:100分)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下表里)
1.“大禹治水的成功大大提高了他的威信。舜去世后,他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领袖。”该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
A.华夏族的形成 B.禅让制的实行 C.世袭制的确立 D.早期国家的产生
2.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黄帝、尧、舜等远古传说。有学者指出,《史记》对五帝关系的记述不一定准确,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远古时期我国部落集团逐渐融合的历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远古传说纯属后人主观臆造 B.司马迁的记述完全符合事实
C.考古材料是了解古史的唯一依据 D.远古传说可为探究历史提供参考
3.战国时期,“(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秦国军队因此被称为“虎狼之师”。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商鞅变法( )
A.确立县制 B.严明法度 C.鼓励耕织 D.奖励军功
4.某校举办中国古代文化图片展,下图适合放在哪个展厅( )
A.夏朝展厅 B.殷商展厅 C.春秋展厅 D.战国展厅
5.商鞅变法规定: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县主要设有县令、县丞、县尉,他们分别管理县内不同的事务,这样就使县成为直属国君的地方组织。此举有利于( )
A.地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
C.增强秦国贵族的影响力 D.中央权力的加强和集中
6.秦晋崤山之战,使秦军遭重创。桂陵之战,齐军大败魏军,庞涓只身逃回魏国。官渡之战,袁绍因军败而亡。崤山、桂陵、官渡皆地处中原地区,这说明中原地区( )
A.地域十分广阔 B.劳动力素质高 C.地势十分平坦 D.战略位置重要
7.东汉末期,土地兼并严重,士大夫与宦官矛盾重重,张角以东汉中期成书的《太平清领书》中“人间地位的平等和财富的平均”为教义,创立太平道,并以治病的方式传道,得到广大贫苦百姓的支持。这说明道教产生的社会背景是( )
A.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B.时局动荡,民生艰难
C.无为而治,思想活跃 D.经济发展,民生安康
8.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件,历史观点是人们对历史史实的看法和评价。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
A.秦始皇统一文字,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B.光武帝励精图治,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
C.外戚宦管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使东汉走向衰亡
D.东汉明帝时,派兵出击匈奴
9.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现在中医己经迈出国门,走向世界。要了解中医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可以阅读以下哪部著作( )
A.《论语》 B.《史记》 C.《本草纲目》 D.《伤寒杂病论》
10.《汉书·食货志》记载,“至于始皇 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这说明当时秦朝( )
A.刑罚残酷 B.赋税沉重 C.人民简朴 D.徭役繁重
11.“清乐”是源自汉代乐府的一种清雅音乐,魏晋以来河西走廊一带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时的清乐经过改编后由“胡人”演唱;隋朝统一后重新整理了清乐,隋文帝称之为“华夏正声”。清乐的发展说明了魏晋以来( )
A.中原传统文化日渐消亡 B.民族交融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C.政权分立阻碍文化发展 D.西域文化成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
12.汉帝国崩解后,中国陷入一段大动荡、大变乱、大分裂和民族大迁移时期。以下对该时期的阶段特征归纳最合理的是( )
A.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D.经济繁荣与文教昌盛
13.公元207年,曹操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 )
A.统一全国 B.废汉称帝 C.消灭袁绍 D.建立魏国
14.我国许多优秀文化成就被列为世界级文化遗产。下列文化遗产中,带有中外文明交汇融合特征的是( )
A.灵渠 B.云冈石窟 C.秦始皇陵兵马俑 D.长城
15.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洛阳称帝;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于( )
A.公元2世纪前期 B.公元2世纪后期 C.公元3世纪前期 D.公元3世纪后期
16.西晋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被奉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这说明西晋的社会风气是( )
A.唯利是图,生活腐化 B.贵族当权,轻视功名
C.注重门第,鄙视富贵 D.能力至上,不计名利
二、非选择题(17题17分,18题17分,19题18分,共52分。)
17.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因此,发展经济是每个国家的重要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春秋时期掌握了冶炼生铁的先进技术。铁器的使用使大规模开垦荒地成为可能……牛耕渐趋普遍起来,牛耕技术的发展,只有与铁器的使用相配合,方可发挥出它的功能。
(1)根据材料一,请指出春秋后期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大为提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
材料二 西汉以来,在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上,中西往来密切。
中国输出西方的物品和技术 西方输入中国的物品和文化
①大量的丝织品和漆器②凿井、冶铁等技术 ①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等农作物②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③罗马的杂技、印度的佛教
(2)根据材料二,“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被称作什么?这条通道在中外往来中有何重大意义?(5分)
材料三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指江南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宋书》对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描述
(3)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两个表现。(4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南地区在东晋南朝时得以开发的原因有哪些?(6分)
18.(17分)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在不同时期民族关系呈现出不同特点。请围绕“民族关系”这一话题,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任务一【解读历史地图】
(1)图中A地在当时称为西域,汉武帝时派谁两次出使那里?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了哪一官职?该官职的设置有何意义?(6分)
(2)东汉明帝时,谁为汉与西域重新建立联系做出了重要贡献?(2分)
任务二【了解历史事件】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
材料一 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3)材料一描述了秦朝为巩固边疆而采取的哪两项措施?(2分)
任务三【阐述历史观点】
材料二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孝文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成,使其整体的汉化。”
(4)请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孝文帝是如何使鲜卑族“整体的汉化”的?(5分)
任务四【感悟历史规律】
(5)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看法。(2分)
19.(18分)我县组织开展中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究活动,邀你参与。
【活动一“触摸”历史文献】
每一件文献都是“活着”的历史,都在讲述着过去不为人知的往事。
(1)请写出历史文献《史记》和《齐民要术》的作者。(4分)并概括上述文献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4分)
【活动二“走进”历史人物】
中国人民银行从一九八四年至一九九三年历时十年,发行了十组《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纪念币》,其中蔡伦纪念币和祖冲之纪念币是两位杰出人物的纪念币。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说后人纪念他们的理由,(4分)并谈谈后人纪念杰出历史人物的意义。(2分)
【活动三“考察”历史遗址】
历史遗址专指古人类的建筑性遗存,是人类有意识加工而成的,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重要资料,比如山东曲阜孔庙和河南南阳医圣祠是两处重要遗址。
(3)如果要你去考察澧县的历史遗址,你可以去哪些地方?(2分)
(4)通过上述探究,谈谈你的收获。(2分)
2023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D D B D D B D D B B B A B C A
二、材料题
17.【答案】(1)主要因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2分)
(2)名称:丝绸之路。(2分)
重大意义: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3分)
(3)表现:耕地面积不断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布帛丰富;人民丰衣足食。(4分,任意2点即可)
(4)原因: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技术;南方社会比较安定;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等。(6分,任答3点即可)
18.【答案】(1)张骞(2分);西域都护(2分);标志着西域地区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2分)。
(2)班超(2分)
(3)修筑长城和北击匈奴(2分)
(4)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朝中禁用鲜卑语,统一说汉语;以汉族服饰代替鲜卑服饰;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等。(5分)
(5)如少数民族之间虽然有战争有和平,但是民族交融是主流等。(2分,言之成理即可)
19.【答案】
(1)司马迁(2分);贾思勰。(2分)《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2分);《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2分)
(2)蔡伦改进造纸术,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2分);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2分)。
(分别回答人物主要贡献,各2分。)
意义: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传承民族精神,弘扬优秀文化。(言之成理任答一点2分)
(3)澧州文庙、城头山古城遗址、鸡叫城遗址、蜚云塔等(任写一处2分)
(4)感受到我国历史悠久,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感等。(2分,言之成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