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临泉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临泉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2-01 09:1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姓名 座位号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临泉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A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第一册和必修第二册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3年10月4日晚杭州亚运会田径比赛结束后,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了递补奥运奖牌颁奖仪式。此前,国际奥委会于2022年5月19日在洛桑召开执委会,宣布中国田径男子4×100米接力队递补获得东京奥运会铜牌。中国队跑出37秒79的成绩,他们创造了历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题中的“37秒79”指的是时刻
B. 4×100米接力赛中,交接棒的两个运动员可以视为质点
C.四名运动员均跑了100米左右,这里的100米指的是位移
D.比赛获得第一名的接力队,其平均速率一定最大
2.如图是测风速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假设光滑的水平面上一小球以速度v0向东运动,运动过程中要穿过一段水平向北的风带ab,其余区域无风,假设风力可以看成小球受到水平向北的恒力F的作用,则小球过风带及过后的轨迹正确的图是( )
A. B. C. D.
3.某同学将一排球竖直向上垫起,排球仅在重力作用下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后,又落回到该同学手中。若取竖直向上为正,下列能表示该排球运动过程中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清洁机器人通过磁铁吸附在斜壁上保持静止。已知机器人(含磁铁)的质量为m,斜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磁铁的吸引力垂直于斜面,则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A.0 B. mgcosθ C. mgtanθ D. mgsinθ
5.如图所示,小球从斜面AB底端A点正上方O点以某一速度正对倾角为θ=30°的斜面水平抛出,小球落到斜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 )
A. B. C. D.
6.如图所示是间距均为20m的5个路灯。当还有40s停止供电时,李志同学由静止开始从第1个路灯依次通过这5个路灯,李志同学的运动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停止供电时正好到达第5个路灯,则李志过第2个路灯时的速度大小是( )
A.2m/s B.2.3m/s C.2.5m/s D.2.8m/s
7.放置在固定斜面上的空储物箱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则当储物箱中塞满物品后,仍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能静止在斜面上
B.沿斜面加速下滑,加速度小于a
C.沿斜面加速下滑,加速度仍为a
D.沿斜面加速下滑,加速度大于a
8.水平细杆上套一环甲,环甲与球乙间用一轻质绳相连,球乙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的作用,此时环甲与球乙处于静止状态。保持拉力F始终沿水平方向,将其大小缓慢增大,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将增大,这一过程中环甲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环甲受到水平细杆的摩擦力增大
B.环甲对水平细杆的压力增大
C.球乙所受的合力增大
D.球乙受到细线的拉力大小不变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9.甲、乙两机器人送餐时同向做直线运动,v—t图像如图所示,t=0时,两机器人并排,0~2s内甲匀速运动,之后匀减速直至停止,乙一直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机器人在0~8s的时间内位移大小之比为3∶5
B.甲、乙两机器人在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2
C. t=8s时两机器人间的距离最大,最大距离为0.8m
D. t=2s时两机器人间的距离最大,最大距离为0.2m
10.某快递公司为了提高效率,使用电动传输机输送快件,如图所示,固定斜面的倾角θ=30°,底端由一小段光滑圆弧与水平传送带平滑连接,某快递物件(视为质点)质量m=1kg,从高h=1.28m处由静止从斜面上滑下,物件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长度L=3m的传送带以速度v=2m/s匀速顺时针转动,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件刚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3.2m/s
B.物件滑上水平传送带后一直做匀减速运动
C.物件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0.3s
D.物件相对于皮带的位移为0.18m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8分。
11.(6分)
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
图甲 图乙 图丙
(1)在图甲中用小锤敲击铁片,观察到a、b两个小球同时落地,则说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 运动。
(2)在图乙中将相同的两个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切断电源,P、Q同时沿着相同的斜槽滚下,观察到P、Q两个小球撞在一起,则说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 运动。
(3)利用频闪相机拍摄图甲中a小球运动过程,经处理后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点迹图像。图中O为坐标原点,B点在两坐标线交点,坐标xB=40cm,yB=20cm,A、C点均在坐标线的中点。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平抛小球在B点处的瞬时速度大小vB= m/s(结果保留根式)。
12.(9分)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按图甲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并进行如下操作:
图甲 图乙
①调节砂桶中砂的质量,轻推物块。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的点间隔均匀,记下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0;
②加大砂和砂桶的质量,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打出一条纸带,记录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③继续加大砂和砂桶的质量,多次重复步骤②,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1)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线与长木板保持平行,请选出你认为这样做的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防止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痕不清晰
B.保证小车运动中所受合力不变大更面
C.防止小车在木板上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
(2)实验中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所挂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
(3)图乙为某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接的交流电的频率为f=50Hz,测得0、3两计数点之间距离为x1=7.50cm,3、6之间距离x2=11.10cm。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若由本实验得到的数据作出小车的加速度a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的关系图像,下列四幅图中,与本实验相符合的是 (填字母代号)。
A. B. C. D.
13.(10分)
延时摄影可以捕捉到一段时间内物体的运动和变化效果。某人在室内以窗户为背景延时摄影时,恰好把窗外从高处自由落下的一颗小石子拍摄在照片中,已知本次摄影的曝光时间是0.01s。测得照片中石子运动轨迹的长度为1.5cm,经测量发现,实际高度为1m的窗框在照片中的长度为5cm,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0m/s2。(为了方便计算,在曝光的0.01s极短时间内,石子的运动可当成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求:
(1)曝光时石子运动的速度大小;
(2)石子开始下落处离开始曝光时所在位置的高度;
(3)石子在曝光前1s内的位移大小。
14.(15分)
如图所示,三条轻绳结于P点,物块A用绳悬挂在结点P上,PQ绳与竖直墙角度β=37°,由P点通过定滑轮C连接物块B的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53°,PC部分水平,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物块A的质量为mA=4kg,物块B的质量mB=8kg,物块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5,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所有绳及光滑滑轮的质量不计。cos53°=0.6,sin53°=0.8,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0m/s2。求:
(1)PQ绳的拉力大小和PC绳的拉力大小;
(2)地面对物块B的支持力大小和地面对物块B的摩擦力大小;
(3)如果仅改变物块A的质量大小,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轻绳不会崩断,整个装置仍处于静止状态,求物块A质量的最大值。
15.(18分)
如图所示,一质量M=5kg、长度为L=5.4m的薄木板(厚度不计)静置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一质量m=3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置于木板上的最左端,与长木板间、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0.2。不计空气阻力,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若对滑块施加一水平向右推力F1=10N,作用一段时间后,滑块仍未脱离薄木板,求滑块运动过程中木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2)若对木板左端施加一水平向右推力F2=52N,作用时间t0=10s后撤掉,求:
①物块从木板上滑下时物块与木板各自的速度大小;
②最终滑块离木板右端的距离(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高一物理(A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D B B A C A BC AD
1.D【解析】A.“37秒79”指的是时间,故A错误;B.交接棒时,运动员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交接棒的两个运动员不可以视为质点,故B错误;C.四名运动员均跑了100米左右,这里的100米是运动员运动轨迹的长度,指的是路程,故C错误;D.全程400米指的是路程,比赛获得第一名的接力队,所用时间最短,其平均速率一定最大,故D正确。故选D。
2.B【解析】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v0向右运动,给小球一个向北的水平恒力,根据曲线运动条件,合外力指向物体做曲线运动轨迹的凹的一侧,且速度的方向沿着轨迹的切线方向。只有选项B正确。
3.D【解析】排球仅在重力作用下运动,则加速度a为重力加速度g且保持不变,方向竖直向下,与正方向相反,只有选项D正确。
4.B【解析】对机器人进行受力分析,沿垂直于斜面和平行于斜面的两个方向正交分解,可得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大小mgcosθ,只有选项B正确。
5.B【解析】小球撞在斜面上,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则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的比值,故B正确。
6.A【解析】李志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推论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走第一个20m和走接下来3个20m用的时间相同,所以过第2个路灯时的速度大小等于走这80m的平均速度。若恰好40s走完这80m,平均速度大小为2m/s,所以李志过第2个路灯路时的速度大小是2m/s,只有选项A正确。
7.C【解析】设斜面倾角为θ,物体质量为m。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下滑加速度。可得物体的下滑加速度均与m无关。只有选项C正确。
8.A【解析】对环甲和球乙的整体而言,水平方向受向左的拉力F和向右的摩擦力作用,故当向左的拉力逐渐变大时,环甲受到杆的摩擦力增大,选项A正确;竖直方向受到球乙及环甲的重力和杆对环甲的支持力作用,故,环甲对杆的压力不变,选项B错误;对球乙而言,由于受力平衡故球乙所受各力的合力为零,保持不变,选项C错误;球乙受到细线的拉力,故随θ增大,则T值变大,选项D错误。
9.BC【解析】v-t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像可知甲、乙两机器人在0~8s的时间内位移大小之比为3∶4,选项A错误;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像可知甲、乙两机器人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2,选项B正确;0~2s时间内乙的速度始终大于甲的速度,甲乙两机器人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增大,2~8s时间内,两机器人都做减速运动,但甲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于乙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因此任意时刻乙的速度都大于甲的速度,综合可知整个运动过程中乙的速度都大于甲的速度,故t=8s时两机器人间的距离最大,最大距离为0.8m,选项C正确、D错误。
10.AD【解析】物件在斜面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物件刚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v1,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又,解得,A正确;由,物件在水平传送带上先做匀减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设物件在水平传送带上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时间为t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由运动公式有,减速阶段的位移,故物件先做匀减速后做匀速运动,B错误;物件在水平传送带上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物件在水平传送带上匀速运动时间,所以物件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解得,C错误;物件与皮带的相对位移大小,D正确。
11.(6分)
(1)自由落体(2分) (2)匀速直线(2分) (3)(2分)
【解析】(1)由于任意高度,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都会同时落地,说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2)在图乙中同时断电后P、Q两个小球同时沿着斜槽滚下,观察到P、Q两个小球撞在一起,则说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3)根据图中的几何关系可知,A点的纵坐标为5cm,B点的纵坐标为20cm,C点的纵坐标为45cm,因为AB的竖直距离为,BC之间的竖直距离为,则竖直方向上,由运动学公式可知,在水平方向上,竖直方向上,则,解得。
12.(9分)
(1)B(2分) (2)不需要(2分) (3)0.40(3分) (4)B(2分)
【解析】(1)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线与长木板保持平行,保证小车运动中所受合力不变,选项B正确;(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作用在小车上的水平拉力,从而确定作用在小车上的合外力为F—F0,并不需要满足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3)测得0、3两计数点之间距离为x1=7.50cm,3、6之间距离x2=11.10cm。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可得0、3和3、6之间的时间间隔为,由,代入数据,解得;(4)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加速度a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的关系图像应为一条直线,在横轴截距为F0,B项符合。
13.(10分)
【解析】(1)曝光时间内石子下落的距离
故曝光时石子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2)石子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有
解得
(3)由
解得石子下落时间为
石子前2s内的位移
故石子在曝光前1s内的位移
14.(15分)
【解析】(1)根据题意,对结点P受力分析,设PQ绳的拉力为F1,PC的拉力为F2,如答图1所示,
答图1 答图2
由平衡条件有
解得,即PQ绳的拉力为50N
,即PC绳的拉力大小为30N
(2)设地面对物块B的支持力大小为FN,地面对物块B的摩擦力大小为Ff,根据题意,对B受力分析,如答图2所示,由平衡条件有
解得
(3)设物块A质量为最大值时,BC绳的拉力大小为F3,物块B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fm,由平衡条件,对物块B在
水平方向有
竖直方向有

解得BC绳的拉力大小为

得A质量的最大值
15.(18分)
【解析】(1)滑块与木板间滑动摩擦力为:
木板与地面间滑动摩擦力为
施加,木板保持静止,滑块在木板上发生相对滑动,木板上表面受到向右的、大小为6N摩擦力
根据二力平衡,地面对木板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1分)
(2)①滑块与长木板一起运动的最大加速度
设两者一起运动的水平推力的最大值为F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代入数据得,故在水平推力F下,两者一起运动,无相对滑动

两者一起运动的加速度
撤掉F时两者的速度
撤掉F后滑块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a2,长木板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a1
对滑块有
对长木板有
代入数据得,
撤掉推力后,经过时间t滑块从长木板右侧落下,滑块与挡板的位移分别为x1和x2

联立解得
则物块速度:
木板速度:
②物块落地后二者均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静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