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学科素养水平监测(期末)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学科素养水平监测(期末)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01 07:22:08

文档简介

临沂高二期末历史
选择题1-5 ADCDB,6-10BCACA11-15BCDAB
非选择题
16、 中国古代的乡村治理
中国古代曾经长期实行以乡里制度和保甲制度为代表的乡村治理制度。乡村治理制度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变迁阶段,即乡官制时期、转折时期和职役制时期,体现出不同的治理模式。每个不同的治理模式、均是通过当时的政治经济等时代背景所确定的。
中国古代社会,历朝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中华民族崇尚大一统,自古即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传统观念,中央集权的封建皇权专制体制在中国延续数千年,与之相适应的是以乡里制度和保甲制度等为主要类型的乡村治理制度。乡里制度是中国乡村治理的典型形态,通过里长与乡绅等,加强了中央对于地方的管理,有利于推动地方的稳定,有利于稳定政权,推动社会安定。
17
⑴原因:①从军事方面来看,张家口是四省交界处,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修建京张铁路有利于运兵运粮,稳固国防。
②经济方面,北京张家口线是贸易重地,有利于提高货物运输速率。
③统治者的推动与支持
④詹天佑及其团队的卓越贡献
影响:京张铁路是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它证明了中国人有能力独立完成铁路建设,打破了外国人在中国铁路建设领域的垄断地位。京张铁路的建设过程体现了中国工程技术人才的成长和对铁路技术的深入理解。詹天佑的设计创新和技术应用,如人字形展线和混凝土拱桥的使用,都显示了中国在铁路工程技术方面的进步。京张铁路的成功修建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展示了中国作为一个独立大国的实力和自信。同时,它也为国家的经济科技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促进了现代化进程。京张铁路不仅是连接北京和张家口的交通动脉,还是连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一条文化纽带。它对于加强区域联系、促进民族融合起到了积极作用。
⑵近代中国交通的发展较为落后,前期主要依靠国外的技术支持,但随着中华儿女的不懈奋斗与坚持下,中国交通逐渐走向独立自主的发展进程,体现了中华儿女不畏
苦难的精神。
18
两幅画中的工人形象,都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体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是我们了解时代的窗口。
第一幅画中,炼钢工人向毛主席讲述如何炼钢,体现了在建国初期,中国的一五计划大力快速发展重工业,炼钢产业迅速发展,工人们努力生产,积极学习新技术,这幅画有利于鼓励劳动工人积极生产。新中国成立后,当家做主人的工人阶级,炼钢工人考神墙流露着积极、乐观的心态。
第二幅画作描绘了四位炼钢工人汗流浃背、解衣透凉、举杯痛饮等的情境,炉前工长右手拿着水缸,正襟危坐,紧锁双眉,似乎在轻轻地喘息着。炼钢工人们衣服已经被汗水浸透,汗水仍在流淌着。描绘了中国工人坚韧不拔,勇于拼搏的精神。
因此两幅画作,都反映了建国初期中国工人的伟大贡献,体现了对工人阶级的赞美,激励祖国建设取得
新成就。
19
⑴变化:文艺复兴之前,作为一味药材。后来变为富人的调味料、药品、礼仪用品。后来变为普通的食品。
原因:世界市场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殖民掠夺
⑵加勒比海位于美洲与欧洲进行贸易交换的必由之路,具有重要的贸易地位,殖民者在南美种植园种植了大量的甘蔗来生产砂糖,使得加勒比海地区成为了世界重要的砂糖原料产地,在世界市场长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但同时单一的生产结构,也使得加勒比海地区极度落后,缺少粮食等,严重阻碍了美洲地区的发展。临沂市2022级普通高中学科素养水平监测试卷
历史2024.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
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王国维在评价周朝政治制度时指出:“使天子、诸侯、大夫、士各奉其制度、典礼,以亲亲、尊尊、贤贤,
明男女之别于上,而民风化于下,此之谓治。”据此可知,该制度()
A.体现了血缘关系维系的等级秩序B.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C.确立了绝对服从的权力运行原则D,推动了民本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2.《汉乐奴卖田契》中记载:置长乐里乐奴田卅五敢(亩),贾(价)钱九百,钱己毕。丈田即不足,计敢(亩)
数环(还)钱。旁人淳于次孺、王充、郑少卿…。这表明汉代(
A.土地交易日趋频繁B.土地私有制度得以确立
C.买卖契约开始出现D.使用契约规范经济行为
3.下图为唐朝《礼宾图》(局部),绘制于章怀太子墓道壁面上,内容是唐鸿胪寺官员引领异域宾客等待太子
接见时的场景。这反映出唐代()
A.经济发展繁荣B.社会风气开放
C.中外友好交往D.民族交流频繁
4.明代“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一条,皆
计亩征银,折办于官”。这一规定()
A.彻底废除了人头税B.造成了财政收入减少C.实现了白银货币化D.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
5.鸦片战争后,西医手术逐渐在中国出现并传播,但被认为是折损人体的妖术;19世纪晚期后,伴随着手术
实践与知识译介的进展,西医在大城市中逐步被认可。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中国近代科学不断发展B.国人医疗观念的进步
C.中西医的结合成为趋势D.西医成为时代的主流
6.对于清末新政,有人认为是带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地主阶级的改革,有人认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还有
人认为是清政府领导的一次具有近代化性质的全面改革运动。这些观点虽有不同,但均认为新政()
A.维护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B.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C.使清政府摆脱了内外困境D.有助于挽救中国的民族危亡
7.1941年7月,晋察冀边区明确规定“男女婚烟须双方自主、自愿”“任何人不得强迫,禁止童养媳、早婚
及买卖婚姻”“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重婚、纳妾、蓄婢…”。此规定旨在()
A.破除旧的婚姻制度B.倡导移风易俗C.巩固抗日民主政权D.保护女性权益
8.下图是河北省农民2006年自铸的“告别田赋鼎”,鼎上的铭文中写道:“我是农民的儿子,祖上几代耕织
辈辈纳税。今朝告别了田赋,我要代表农民铸鼎刻铭,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这反映出()
A,农民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同
B.精准脱贫攻坚取得完全胜利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顺利完成
D,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明显
9.表为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关于边噩各地区的城镇化率统计。这表明()
地区
城镇化率%与2010年“六普”相比增加比重%
广西
54.20
14.18
云南
50.05
14.85
辽宁
72.14
10.04
吉林
62.64
9.28
黑龙江65.61
9.95
新礓
56.53
13.73
甘新
52.32
16.11
内蒙古67.48
11.95
西戴35.73
13.06
海南
60.27
10.58
A,各民族实现均衡发展B.边疆发展速度高于其他地区
C.全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日益完善
10.下图为世界古代部分法律成果诞生地点框架图。其中诞生于地点④的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