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松花江上
张寒晖
科教版四年级下册
一、说教材
《松花江上》是小学义务教育课程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课课文。本课以“抗日烽火”为主题,虽然我们与抗日烽火的年代相距甚远但他们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学习。《松花江上》是张寒晖写的一首歌词,也是一支震撼人心的抗战歌曲。作者采用哭诉的形式和反复的修辞手法,用悲怆的旋律诉说了故土沦丧的悲惨遭遇,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暴行。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对事物的理解和发展阶段,对一些事物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力。所以,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默读、互读、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内涵。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歌词内容。掌握文中的四个生字如:衰、粱、煤等和认识三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背诵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体会当时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歌词中发生事件的时代背景。
2、教学难点:理解歌词内容。
五、说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教学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和谐完美统一。
首先,我使用的是谈话法来与学生更好的沟通。
其次,我采用多媒体加以辅助教学,让教学从视觉和听觉效果上更加使学生体会课文内容。
六、说学法
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为主导思想,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是朗读法、讨论法和勾画圈点的读书方法,以读代讲,让学生在在阅读中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深刻理解课文内涵和不懂的字词。
七、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提示课题
在导入方面,我充分利用课程资源,通过播放图片和音乐等资料,让学生了解歌词中的时代背景,创设一种悲怆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程的标准对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在方法上我采取指名读、开火车等方式,指导学生朗读。
3、品析歌词,读中感悟
在阅读中我采用多读多理解,用小组讨论,感情朗读方面理解课文内涵,并以互动的方式加深理解。
4、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⑴ 说一说,虽然现如今是和平年代,但我们应不应该学习他们的爱国热情?
⑵ 应该怎样做?
5、作业布置
(1)将《松花江上》这首歌学会,并唱给家长听。
(2)学习一些革命歌曲。
(3)开一个关于“抗日烽火”的主题班会,共同交流心得。
6、板书设计
松花江上
怀恋家乡
痛诉凄苦
振兴中华
渴望回家
勿忘国耻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