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齐桓晋文之事》课件(共87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齐桓晋文之事》课件(共87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01 07:5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7张PPT)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梁惠王》
第一课时
导入
假如你穿越回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面对一个战乱频繁,大国吞并小国的世界,要在这个困局中完成大一统的伟业。
在你面前有两条路:一是选择“霸道”:用鲜血与白骨,通过战争不断地吞并,最终统一天下;一是选择“王道”,用“仁”治国,以“民”为先,通过“仁治”使天下归心,万国来朝。
哪一条路更容易,你会选择哪一条?孟子选择了又是哪一条路?
学习目标
1.了解孟子及其思想主张,明确写作背景。
2.利用注释、工具书,准确翻译课文,掌握文言现象。
3.梳理文章结构层次。
自学指导一(3分钟)
1.了解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2.初读课文,掌握文章生字、词。
知人论世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大师,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44岁时开始周游列国,先后到齐、宋、滕、魏、鲁等国,游说诸侯,宣扬“仁政”“王道”,但始终不受重用。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孟子思想
认识《孟子》
《孟子》是《论语》之后儒家最重要的著作,到南宋时,朱熹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书。明清科举考试八股文,题目都来自《四书》。
《孟子》的特点:善于论辩、极有气势、富于想象。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君都在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齐国在东方诸侯国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广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了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
写作背景
文知基础
齐桓公,姜姓,吕氏 ,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国避难。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抢先回国,夺取君位。 任内励精图治,起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齐国逐渐强盛。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
齐桓公简介
文知基础
晋文公,姬姓晋氏,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公元前632年,在城濮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 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晋文公简介
霸道——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王道——以儒家的仁义治理天下。
胡龁(hé) 衅(xìn)钟 觳觫(hú sù)
褊(biǎn)小 彼恶(wū)知之 忖度(cǔn duó)
舆(yú)薪 便嬖(pián bì) 莅(lì)中国
商贾(ɡǔ) 赴愬(sù) 惛(hūn)
放辟(pì) 邪侈(chǐ) 畜(xù)妻子
豚(tún) 彘(zhì) 庠(xiánɡ)序
孝悌(tì) 颁(bān)白
扫清字词障碍
自学指导二(5分钟)
1.整体感知:
(1)齐桓晋文之事是什么事?
(2)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孟子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根据孟子劝说的思路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1.齐桓晋文之事是什么事?
2.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 孟子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春秋五霸成就霸业
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
整体感知
保民而王
2.根据孟子劝说的思路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14):指出齐桓、晋文之事不足道,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
第二部分(15—20):论述齐宣王“不王”是不为非不能。
第三部分(21—33):揭示出齐宣王之大欲,论证其不可能实现,应当分本而行王道。
第四部分(34—35):归结到“保民而王”主张,并列举实施的具体措施。
自学指导三(5分钟)
1.翻译1-4自然段,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2.孟子真的没有听说过"齐桓、晋文之事"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回答?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之:助词,的
使v,使……听到
无道:没有谈论,道:谈论
是以:因此
无传:没有流传
通“已”,停止
王: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及弟子之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失传了。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一定要说一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梳理文意
宾前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德:德行
何如:如何
则:才
王: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保:安抚
御:阻挡,抵挡
(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德行,才可以行王道以统一天下呢?”
(孟子)说:“安民、养民就可以为王了,(这样的王)没有人可以阻挡他。”
2.孟子作为当时的大学问家,他真的没有听说过"齐桓、晋文之事"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回答?
孟子并不是真的不知道"齐桓、晋文之事",而是看透了齐宣王想施行"霸道"的企图。主张"仁政"和"王道"的孟子对此心知肚明,他不能助齐宣王实现图谋,因而避而不谈"霸道",巧妙地引出"王道"话题,成功地为下文向齐宣王提出自己的"王道"主张打下了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孟子敏锐的政治嗅觉和高超的谈话艺术。
课堂小结
第一部分(1—14):指出齐桓、晋文之事不足道,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
第二部分(15—20):论述齐宣王“不王”是不为非不能。
第三部分(21—33):揭示出齐宣王之大欲,论证其不可能实现,应当分本而行王道。
第三部分(34—35):归结到“保民而王”主张,并列举实施的具体措施。
整理知识
1、作者简介
2、文体常识
齐桓晋文之事 3、背景介绍
4、梳理文章层次
5、文言现象
当堂训练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
(1)王说,曰
(2)为长者折枝
(3)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4)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答案:
(1)说,同“悦”,高兴
(2)枝,同“肢”,肢体
(3)采,同“彩”
(4) 涂,同“途”,道路
(5)颁,同“斑”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梁惠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5-20段重要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2.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自学指导一(5分钟)
1.翻译5-14自然段,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2.孟子为什么不正面谈王道,而谈"以羊易牛"的事情?
3.面对齐宣王的自我解嘲,孟子采取了怎样的策略?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若:像
何由:从何处
(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民吗?”
(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说:“从何处知道我可以做到呢?”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
闻:听说
何之:到哪里去
衅钟: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
舍:释放
(孟子)说:“我从胡龁那听说这样一件事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了,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的血)来祭钟。”大王您说:“放了它吧!
省略句,过于堂下
省略句,以(之)衅钟
状后,于堂上坐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 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觳觫:恐惧战栗的样子
就:走向
废:废除
何可:怎样
以:用
易:替换
我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受刑的地方”(那人问)道:“既然这样,那么要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怎么能废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是:这样
足:足够
王:称王
(古今)爱:吝惜
固:确实
(齐宣王)说:“有这事。”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行王道以统一天下了。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不忍心。”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诚:的确
褊小:狭小
即:就是
故:所以
(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会吝啬一头牛?就是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无罪却走向死地,因此用羊去换它。”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为:认为
意动,对……感到奇怪
彼:他们
恶:怎么
隐:痛惜
择:区别
(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以小换大,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无罪却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是:这
诚:究竟
心:想法
宜:理所当然的
主谓倒装
齐宣王笑着说:“这真的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不是吝啬钱财而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状后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无伤:没有关系
是:这
乃:是
仁术:仁道
之于:对于
是以:所以
adj-v,远:远离
庖厨:厨房
(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是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到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会把厨房建的远远的。”
判断句
2.孟子为什么不正面谈王道,而谈"以羊易牛"的事情?
(1)以齐宣王本身的事为例,由小及大、由近及远地言及为政的大事,使之对"保民而王"产生兴趣。
(2)以"以羊易牛"的事例证明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的基本条件。
(3)借此打开话题,激发齐宣王施行王道、施仁政的信心和兴趣,为下文的议论张本。
3.面对齐宣王的自我解嘲,孟子采取了怎样的策略?
(1)“彼恶知之”,先好言安慰,以免使齐宣王失去对王道的兴趣。
(2)再引导齐宣王思考“牛羊何择焉”,激发齐宣王的好奇心,引起他的困惑。
(3)“是乃仁术也”,最后进一步明确、肯定齐宣王的仁爱之心,将齐宣王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上,并上升为“君子远庖厨”的普遍规律。
自学指导二(5分钟)
1.翻译15-20自然段,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同“悦”,高兴
忖度:揣测
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
反:回头
求之:想它
戚戚:内心有所触动的样子
合:符合
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触动啊!这种心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
梳理文意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复:禀报
以:用来
钧:三十斤为一钧
而:却
adj-n,视力
察:看清楚
鸟兽秋天所生的细毛的尖端
舆薪:整车的柴火
许:认可
(孟子)说:“(假如)有人禀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尖端,却看不到整车的柴火。’那么,大王您认可吗?”(齐宣王)说:“不认可。”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恩:恩德
及:推及
功:功德
独:偏偏
为:因为
见:表示被动
“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功德,究竟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因为不用力气;看不见整车的柴火,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不被安抚,是因为不肯布施恩德。所以,大王您不能行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形:表现
何以:怎么
异:区分
(齐宣王)说:“不肯干与不能干在表现上怎样区别?”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挟:挟着
超:跃过
语:告诉
“枝”通“肢”,肢体
(孟子)说:“用胳膊夹着泰山去跃过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为长辈弯腰行礼,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
判断句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技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adj-v,敬爱
adj-n,老人
用来推及到
今义: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
adj-v,爱护
adj-n,孩子
运:转动
大王不能行王道统一天下,不属于挟泰山跃过渤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行王道统一天下,属于对长辈弯腰行礼一类的事。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天下可以在手掌上运行。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
保妻子;
“刑”通“型”,名作动,作榜样
寡妻:正妻
至于:推广到
御:治理
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施加到他人身上罢了
推:推广
保:安抚
《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抚四海百姓,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大过:大大超过
其:他们的
所为:行为
而已:罢了
n-v 权:称量
n-v度:丈量
度:考虑
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飞禽走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用秤称量,才能知道轻重;用尺丈量,才能知道长短,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
自学指导三(5分钟)
1.孟子说“有复于王者曰……则王许之乎”这段话的用意是什么?
2.以“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为喻有什么用意?
1. 孟子说“有复于王者曰……则王许之乎”这段话的用意是什么?
孟子在这段话中巧妙地设喻,旨在为后面的议论做铺垫,他以“举百钧”与“举一羽”、“察秋毫之末”与“见舆薪”为喻,引出齐宣王的“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这一观点,消除了齐宣王的畏难心理。
2.以“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为喻有什么用意?
以“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的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进一步说明齐宣王能王天下而不去做。
课堂小结
通假字:“与”通“欤”,“说”通“悦”,“枝”通“肢”,“刑”通“型”古今异义:爱—古义:吝啬,舍不得;今义:爱惜、爱护;喜欢
以及—古义:用来推及到; 今义: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
至于—古义:推广到;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一词多义:之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的)2)牛何之(去、往)
(3)臣闻之胡龁曰(助词,无意义)
词类活用:刑:名词作动词,做榜样。 异: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臣未之闻也 莫之能御也 何由知吾可也
整理知识
当堂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色的词。
(1)是以后世无传焉  传: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莫:
(3)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爱:
(4)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恶:
(5)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无伤:
(6)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察:
(7)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御: 
(8)犹缘木而求鱼也  缘:
(9)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疾:
(10)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
答案:
(1) 流传
(2)没有谁,没有人
(3)吝惜,舍不得
(4)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5)没有什么妨碍,没有什么关系
(6)看,看清
(7)治理 (8)爬
(9)憎恨 (10)反复(做)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梁惠王》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21-33段重要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2.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自学指导一(5分钟)
1.翻译21-33自然段,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抑:难道
危士臣:危害将士
构怨:结怨
于:对于
以:凭借
使v,闻:听闻
(孟子)“难道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处于险境,同各诸侯结怨,心里就很痛快?”
齐宣王说:“不是的,我怎么会对这个痛快呢?我是想凭借这办法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罢了。”
(孟子)说:“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我)可以听听吗?”
省略,以之求吾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
adj-n,美味的食物
adj-n,轻软暖和的衣服
抑:还是
采色:同“彩”绚丽的颜色
便嬖:君主左右受宠爱的人
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孟子)说:“是因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够吃呢?轻软暖和的衣服不够穿呢?还是因为各种色彩不够看呢?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呢?左右受宠爱的人不够用呢?
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岂:难道
(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供给,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
(齐宣王)说:“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然则:那么
辟:开辟
使v,使......朝见
莅:统治
四夷:四方的少数民族
若:如此
犹:犹如
(孟子)说:“那么,大王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像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
齐宣王说:“像(你说的)这么严重吗?”
中原地区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殆:恐怕
虽:虽然
以为:认为
孰:谁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又尽心尽力地去干,结果必然有灾祸。”(齐宣王)说:“(这是什么原理)可以让我听听吗?”
(孟子)说:“(假如)邹国和楚国交战,那您以为谁胜呢?”
(齐宣王)说:“楚国会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
adj-n,小国
固:本来
adj-n,大国
齐集:集聚
使……降服
这与......有什么不同)
盖:何不
反:回到
(孟子)说:“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天下的土地,方圆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以一份力量去降服八份,这与邹国和楚国交战有什么差异呢?何不回到根本上来呢!
adj-n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藏:存放
通“途”,道路
疾:憎恨
赴诉:奔走求告
其若是:如果像这样
您此刻宣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全国当官的都想赶来申诉给大王,耕田的人都想在您的田野上耕耘,经商的都要(把货品)在大王的集市上存放,观光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进出,各国那些痛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求告。假如像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
自学指导二(5分钟)
1.孟子在追问齐宣王的“大欲”时,为什么故意从“吃、穿、看、听”等方面去发问?
2.孟子又是怎样使齐宣王最终说出“我虽不敏,请尝试之”的?
3.总结孟子论辩的特点。
1.孟子在追问齐宣王的“大欲”时,为什么故意从“吃、穿、看、听”等方面去发问?
(1)在追问齐宣王的“大欲”之前,孟子两次发出诘问“今恩足以……独何与?”,齐宣王无法回答,所以造成了尴尬的局面,为了扭转僵局,孟子不等齐宣王回答,就调转笔锋,另辟蹊径,提出“大欲”的问题。
(2)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是成就霸业,但为了舒缓气氛,迎合齐宣王,就欲擒故纵,故意以口体目耳之娱来揣度连用五个句子构成排比,用筛除法,巧妙地引出立志兴国、图霸天下这个“大欲”,使齐宣王因受到恭维而在心理上感到快慰。这样既把孟子的议论推进了一步,又抓住了齐宣王的心理,使论辩得以顺利进行,形成文章的顿挫。
2.在孟子提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面对这一情况,孟子又是怎样使齐宣王最终说出“我虽不敏,请尝试之”的?
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作比喻
以“缘木求鱼”为喻
作假设
用邹楚之战说明行“霸道”犹“以小敌大、以寡敌众、以弱敌强”是自取其败
排比、对比
举“天下归心之状”说明行“王道必胜
3.总结孟子论辩的特点
(1)善用比喻(形象生动,深入浅出);
(2)投其所好(站到对方利益角度思考引导);
(3)巧用对比;利益引导(构建美好未来,引诱对方)
课堂小结
孟子辩论:
(1)善用比喻(2)投其所好(3)巧用对比;利益引导
整理知识
当堂训练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齐宣王问“霸道”开始,他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强行把话题岔开,转而谈论王道。
B.在孟子看来,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所以孟子首先提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在这里,孟子不是空泛地论述,而是抓住了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阐发。
C.孟子肯定王有“不忍”之心,说明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施行王道的基础,同时也为下文论说齐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D.孟子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并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
答案:A 
解析:
“强行把话题岔开”分析不当,从当时的情景和孟子的这句话看,没有“强行”的意味,恰恰相反,是巧妙地、委婉地岔开了话题。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梁惠王》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重要的文言知识点。
2.体悟孟子心忧天下、仁者爱人的思想主张。
1.翻译34-45自然段,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2.孟子在本文中提到的施政纲领有哪些?
自学指导一(5分钟)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惛:糊涂
不能做到这种地步
愿:希望
辅:辅助
明:明白地
敏:聪慧
齐宣王说:“我糊涂,不能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愿望。明确的指教我,我虽然不聪慧,请(让我)试一试。”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恒产:维持生活的固定财产
惟:只有
因:因而
苟:如果
放:放纵
辟:不正
侈:过度
名作动,刑:处罚
通“网”,名作动,张网捕捉
(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有长久不变的心,只有有道德操守的读书人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这样安居守分之心,(就会)不守礼法,肆意妄为,没有不做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焉有:哪有
是故:所以
制:规定
事:侍奉
畜:养活
乐岁:丰年
凶年:荒年
然后:这样之后
驱:驱使
之:向
轻:容易
哪有仁爱的君主在位,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饿死。然后督促他们去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就容易了。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惟:只是
赡:足
奚:何
治:讲求
暇:顾得上
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恐怕还不够,哪里还有空闲讲求礼义呢?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盖”通“盍”,何不 “反”通“返”,回
彘:猪
时:季节
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
n-v
n-v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
之有也。”
谨:重视 庠序:学校 孝悌:善事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 义:道理 颁:同“斑” 负戴:用头顶着物件
重视学校的教育,把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反复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2.孟子在本文中提到的施政纲领有哪些?
①“制民之产”,即规定百姓的产业。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先使民“仰事俯畜”无虞,达到温饱水平,这是“王道之始”,再使民懂得礼义,这是“王道之成”。
1.文中孟子是如何一步一步的说服齐宣王实行王道的?
2.最后孟子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理想世界?这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够实现吗?为什么?
自学指导二(5分钟)
1.文中孟子是如何一步一步的说服齐宣王实行王道的?
第一步: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
第二步: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利用“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阐发。
第三步: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第四步: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第五步: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2.最后孟子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理想世界?这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够实现吗?为什么?
理想世界: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和谐的小农经济社会。
不能实现。他的理想社会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一是战国时期,由分裂趋向统一,战争难以避免。二是他的仁政主张完全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显得过于天真、简单。孟子的思想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但与当时的社会却有很大距离,所以是行不通的。
1.本文艺术特色是什么?
2.主旨。
自学指导三(3分钟)
1.本文艺术特色是什么?
1、论辩善设机巧,跌宕起伏
2、行文铺张扬厉,逻辑严密
3、说理取譬设喻,生动形象
4、语言长短结合,风格多样
2.主旨
文章记述孟子游说齐宣王行仁政。说明人皆有不忍之心,为国君者,只要能发扬心中这种善端,推己及人,恩及百姓,就不难保民而王。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表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政治主张,也表现了孟子善辩的性格和高超的论辩技巧。
课堂小结
整理知识
当堂训练
1.孔子和孟子虽然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治国思想基本上也是一致的,但在《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与《齐桓晋文之事》中表现得稍有不同,请结合两篇文章简要分析。
答案:
孔子强调“礼治”,“为国以礼”,注重谦让;孟子强调“仁政”,希望君主“发政施仁”。一个侧重“礼”,一个侧重“仁”。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