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学习笔记
(
第
3
页
)
学习准备
给下列字词注音 并解释。
嗜(shì)学:喜欢,特别的喜爱。
逾(yú): 越过,超越。
硕(shuò):学问渊博,博学。
俟(sì):等候,等待。
衾(qīn):被子。
烨(yè)然:光彩鲜明的样子。
叱(chì)咄(duō):训斥,呵责。 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媵(yìng)人:侍俾,这里指旅舍中的仆人。
容臭(xiù):香袋,臭,香气。
负箧(qiè)曳(yè)屣(xǐ):
背着书箱,拖着鞋子。
一.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
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舍生皆被绮绣
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之论辨
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重点词语
1.古今异义
(1)录毕,走送之
古义: ________今义:_________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古义: ________今义:_________
(3)卒获有所闻
古义: ________今义:_________
(4)媵人持汤沃灌
古义: ________今义:_________
(5)犹幸预君子之列
古义: ________今义:_________
(6)缀公卿之后
古义: ________今义:_________
(7)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古义: ________今义:_________
2.一词多义
至:色愈恭,礼愈至 _________________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_________________
3.其他重点词语
(1)无从致书以观 致:_________________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硕师: _________
(3)尝趋百里外 趋: __________________
(4)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叩问:__________
(5)未尝稍降辞色 辞色: _____
(6)援疑质理 援: _______ 质:_________
(7)俯身倾耳以请 请: _________________
(8)或遇其叱咄 叱咄: _________
(9)俟其欣悦 俟: ______________
(10)媵人持汤沃灌 沃:_________________
(11)右备容臭 臭: ____________________
(12)烨然若神人 烨然: ______________
(1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缊袍敝衣:____
(14)而承天子之宠光 宠光:____________
(15)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遗:____________
(16)无冻馁之患矣 馁:________________
(17)流辈甚称其贤 流辈:_______________
(18)生以乡人子谒余 谒:______________
4.虚词意义及用法
(1)以:无从致书以观 ___________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_______
以衾拥覆 _______
以中有足乐者 _________
俯身倾耳以请 ___________
(2)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_______
(3)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___________
弗之怠 ___________
走送之 _________
当余之从师也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___________
无鲜肥滋味之享 ___________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___________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___________
而承天子之宠光 ___________
(4)其:俟其欣悦 _______
门人弟子填其室 _________
(5)而:足肤皲裂而不知 ___________
久而乃和 ___________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___________
(6)盖: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_____________
二、特殊句式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
2.弗之怠。( )
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三、重点句子翻译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章中心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为学之难,意在强调:要想学业有成,必须克服种种困难,抵制各种____________________,勤勤恳恳,专心致志。
五、文意理解与探究
1.在求学过程中,作者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我们现在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链接材料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节选自《西京杂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邻居有烛而不逮: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宋濂和链接材料中的匡衡的求学之路异常艰苦,但最终都学有所成。由此有人得出“逆境出人才”的结论;但有人却不以为然,认为应是“顺境出人才”。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巩固记忆、强化积累
1、请仔细认真,准确无误的将原文一、二自然段抄写在下面。
2、请将原文第三段准确、无误的翻译,并写在下面。
参考答案
一、1.(1)“支”同“肢”,肢体(2)“被”同“披”,穿(3)“辨”同“辩”,辩驳,辩论
2.(1)跑;行走 (2)借;假期 (3)最终;士兵 (4)热水;食物煮熟后所得的汁水 (5)参与;预测,预备 (6)跟随;连接 (7)古代学官名;学位的最高一级
3.周到 到
4.(1)得到 (2)学问渊博的老师 (3)快步走 (4)请教
(5)言辞和脸色 (6)引、提出 询问 (7)请教
(8)训斥,呵责 (9)等待 (10)浇 (11)香气
(12)光彩鲜明的样子 (13)破旧的衣服 (14)恩宠光耀
(15)给予,赠送 (16)饥饿 (17)同辈 (18)拜见
5.(1)连词,可译为“来” 介词,把 介词,用 连词,因为 相当于“而” (2)介词,从 (3)结构助词,的 代词,指抄书
代词,指书 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结构助词,的 结构助词,的 结构助词,的 结构助词,的 结构助词,的 (4)代词,他 代词,他的 (5)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修饰 (6)句首发语词,可译为“大概”
二、1.省略句(省略主语“余”) 2.倒装句(宾语“之”前置)
3.倒装句(状语“于藏书之家”后置)
三、1.抄完后,跑着(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都愿意借书给我,我才有机会博览群书。
2.成年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3.又担心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名人交游,(我)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4.等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
5.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6.现在我虽然年老,没有什么成就,犹且有幸做了官,承受着天子的恩宠光耀,跟随在公卿之后,每天在皇帝座位旁边侍奉,准备接受询问,天底下也错误地称说我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7.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8.说我勉励同乡人学习,是我的本意啊;诋毁我夸耀自己的际遇好而在同乡面前表示骄傲,难道是理解我吗?
四、享乐和物质诱惑
五、1.困难:无书;无师。克服办法: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①学习要勤奋刻苦;②对老师要有礼貌,要虚心求教;③要想学有所成,必须克服困难,做到有恒心,有毅力。
六、1.照不到
2.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3.示例一:顺境出人才。良好的环境,即“顺境”,有着成才所需要的各种条件,有利于一个人的进步和成长,有利于造就人才。
示例二:逆境出人才。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说明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
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