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学业阶段性检测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学业阶段性检测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01 09:19:51

文档简介

高二学业水平检测(二) 2024.1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 案 D A A B B B A B C C A C A B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4分)
(1)实质:是维护传统礼教精神与主张近代法治精神之争。理由:以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受西方思想影响,追求法律平等,主张减轻刑罚,编制新律法。礼教派立足中国传统中华法系来修律,主张维护传统的伦理纲常,强调家族宗法观念。(4分)
(2)特点:《大清新刑律》是时代的产物;清政府通过立法形式推行,具有新旧杂陈、中西结合的特点;使中国在法律发展方面融入了世界。(6分)
原因:清末,列强侵华,民族危机加深;当时中国处于传统社会,内忧外患,清政府下旨推行新政,通过修律来维护自身的统治;西学东渐,中国出现礼法之争,《大清新刑律》是礼法两派妥协的产物。(4分)
17.(13分)
(1)区别:县代表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治理,贯彻政府的法律和意志,是地方行政机关;而乡里是是具有地域、血缘特征的社会组织,也是与乡民联系紧密的基层组织;国家对基层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加强,基层自治的功能逐步削弱。(6分)
联系:乡里配合县的施政,在县与乡民之间起到纽带作用;县通过乡里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提高基层治理能力。(4分)
(2)关系:户籍编制的基础是乡里制度为代表的基层组织;乡里制度承担赋役征发的职能;户籍制度是赋役征发的依据。(3分)
18题.(14分)
(1)15世纪末-16世纪初,原产于南美的马铃薯,在新航路开辟后,伴随人口的迁移东传至欧、非、亚及大洋洲,并经由欧洲传回北美。(必须包含时间、地点和相关事件2分)。
(2)结论:17世纪-19世纪上半叶,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逐步在欧洲普及。(2分)
理由:
从史料记载的时空角度看:材料2证明18世纪中期还没有普及;材料3证明与17世纪晚期相比,18世纪晚期因食用马铃薯,导致每人每天谷物消费量下降接近一半,并且与材料4的政府政令推广形成佐证;材料5的饥荒证明在19世纪上半叶时土豆已经是主食。研究范围涉及荷兰、佛兰德、德国、英国等欧洲主要国家和地区。
从史料记载的内容角度看:从农业生产种植范围扩大、社会生活食物消费、国家治理推广等视角推动了马铃薯在欧洲的普及。
从史料来源角度看:涉及多种史料互证,有政府文告原始史料、历史学家研究成果、计量史学。(任意两个视角,史论结合4分)(结论、理由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3)改变了欧洲饮食结构,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提高了欧洲粮食产量,促进欧洲人口增长;主食种过度依赖单一品种,影响粮食安全。(6分)
(14分)
人类的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发展反映了经济与社会生活的演变。(2分)
农业出现以后,逐渐形成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居民聚居点--村落。(2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村落的居民定期交换物品,逐渐形成集市。集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集镇。集镇便利了农村居民的物品交换,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的繁荣。(2分)随着居住人口的增多,出于防卫或商贸的需要,城市出现了。城市具有政治、经济、生活和文化等多种功能。(2分)从传统的乡村社会到现代的城市社会,世界各地不同时期的民居也体现了居住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水平与文化习俗。(2分)近代以来,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推进,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不断改善。(2分)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贫富矛盾等问题也日益加剧。(2分)高二学业水平阶段性检测(二)
5.1932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苏区发行不同面值的纸币、银币和铜币,
历史试题
2024.01
即“苏币”。折价收兑国民党区域银行货币,私人钱庄、商铺土杂钞一律取缔。“苏
(90分钟100分)
币”发行旨在
注意事项:
A,维护银元为法定货币地位
B.践行工农武装制据的思想
1,容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和座号填写在答
C,過制经济危机波及到苏区
D,反击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6。某份文书记载:“百户为里,五里为乡,两京及州县之郭内分为坊,郊外为村”“每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周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里凰正一人,鉴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在邑居者为坊,别置正
3.第Ⅱ卷必须用0.5蹇米黑色签字笔作容,容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一人,攀坊门管钥,督察奸非,并免其课役。”此文书最可能属于
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
A,秦汉的刑律
B,隋唐的律令C.宋元的税法·D.明清的乡约
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容的管案无效。
7.下表是清代湖北部分地区农产品种植情况。这表明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
地区
概况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松滋县
田内冬春季种麦或豆,夏秋季产棉或稻
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汉时期,国家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
英山县
田中先种水稻,秋季以后则种大麦、芸若或小麦,地中则以棉花、蕃芋、
的结果,通常由幸相领衔上类,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豆菽,芝麻、芦粟等与小麦轮种
石首县
棉花、黄豆、绿豆、高粱、芝麻、黍粟与菜麦轮作
A,削弱了皇权
B.降低了行政效率
A.注重专业化
C.加强了相权
B。农产品生产出现商品化
D.有利于合理决策
C.粮食产量高
D.南北农业格局趋向均衡
2,19世纪初,英国以党派为基础任用的官员,常因内阁重组或执政党更替而大批更换:
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出现不与内阁同进退的“文官”,不参加党派之争,一般终身任
8.二战后,微芯片的发明开启了一个新时代。有了微芯片,就能开发更加经济高效的小
职,执行政府的决策,论功奖惩。这一变化实现了
型计算机系统和现代化的电话网路。有了微芯片,就能替代以前由人力劳动所承担的
例行工作。它的发明和使用说明
A,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
B,削弱了内阁行政权力
C.促进了决策及执行权合
A,战争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B.新技术推动经济和生活方式变革
D,导致了政党政治衰退
3。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法律体系比较完善,一殷不承认
C.电子计算机时代到来了
D.通讯技术在世界范围广泛的使用
判例的效力:明确立法和司法的分工,法官的作用不太突出。下列法律文件具有以上
9,《管子·立政》中提进:“工事竞于刻镂,女事紫于文章(华丽的色影和纹样),国
特征的的是
之贫也:工事无刻镂,女事无文章,国之富也。”这一言论强调了
A。《法国民法典》
B.《大宪章》
A.男耕女织的经普方式
B。劳动的实践意义
C,《1787年宪法》
D.《权利法案》
C,手工技术的实用价值
D.富回强兵的追求
4,《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国近代约开商埠的模式。1898年清政府开始自开商埠。针对美
10。唐朝中后期,“国家桂盐,粜于商人,商人纳榷,粜于百姓”。商人售盐,即使百姓
方提出增开商埠要求,清政府主张自行开放,不写入商约,仅以彼此互换照会的方式
没有现钱,用米谷杂物交换也能成交,某些场合甚至还可以赊购。穷乡僻壤,商人肩
加以解决。这一变化体现了
挑背负,足迹亦能抵达。这一现象表明此时期
A,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A,回家调控物价能力高
B,清政府国家主权意识增强
B,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C,美国资本输出的强烈需求
C,唐朝商业贸易的发展
D,清政府坚守重农抑商政策
D.借贷关系已经普遍化
岛二历史第1页共8页
高二历史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