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 2023~2024 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实践活动
(一)
1.(1)访谈的提问 2 不合理:属于引导性提问(预设立场),态度不客观中立。
(2)问卷调查的问题 4 不合理:超出了一般市民的认知范畴,难以回答。
(3)撰写调查报告的步骤 3 不合理:形成结论后宜简要提出合理化建议。(或调查的
重要意义应放在步骤 2 的开头部分。)
(二)
2.(1)爱而不见
(2)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3)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4)绛皓驳色
(5)示例一: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示例二: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示例三: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示例四: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朱熹《读书之要》)
示例五:一日不读书 胸臆无佳想 (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二、现代文阅读
(一)
3.D(“并指出问题的解决途径”错误,文章并未提出问题的解决途径,只是对“断亲”
现象的未来趋势进行预测。)
4.D(青年恋恋不舍离开家乡,情感上并未疏离,不属于断亲现象。)
5.示例一:能。①差序格局,就是以己身为中心,由此出发,向外不断拓展出层层关
系网。如何划分和确定关系,可因时、事、人、势而异,具有伸缩性。②当下的“断亲”,
正是年轻人以己身为中心,按照亲疏远近的原则重构关系网,这符合差序格局的描述。
示例二:不能。①差序格局的概念植根于中国传统乡土社会,描述的是中国传统的社会
关系模式。②而随着城镇化和社会流动的加速,当下的社会结构已发生巨变,传统的亲戚关
系被淡化疏离,“差序格局”无法解释当下社会的“断亲”现象。
语文参考答案 第1页 (共 4 页)
{#{QQABKQ4UggCgAgBAAAgCEwEaCACQkBEAAAoOhAAIMAAASBFABAA=}#}
(二)
6.C(用竹签和毛刷剔除土块是处理出土文物的附着物,不属于针对环境要素。A 项,
针对环境里的微生物和湿度,杀菌和保湿以避免微生物侵蚀和脱水;B 项,针对环境里的光
要素,遮光处理以防止光分解、光氧化;D 项,针对环境含氧量和湿度对文物的影响,密封
避免出土铁器与空气接触,干燥处理防止铁器生锈腐蚀。)
7.B(脆弱遗迹在提取前就应该制定固形提取方案,只有固形了才能安全完整地提取。)
8.示例:报纸属脆弱遗迹,应采用薄荷醇以固形提取。①薄荷醇粘合性更强,与报纸
结合更好。②薄荷醇易挥发,利于报纸的再修复。③无毒无害,工作环境更安全。
(三)
9.B(老李骑自行车寻找澡堂的主要目的并非为了省钱,而是便于在街巷中搜寻。)
10.A(老李面对新事物并无抵触情绪,不愿接受改变。过度解读。)
11.①插入这一情节,让叙述有变化,增添幽默色彩。②借以表现老李与急剧变化的社
会间存在隔膜与疏离,荒诞中寓深意。
12.①小说取材于寻常百姓的日常小事,在人物琐细的悲欢中寄寓着作者宽柔的人间情
怀。②小说主人公是寻常的底层百姓,通过他的生命状态折射老年群体孤独、尴尬的处境。
③故事的场景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澡堂,澡堂的变迁映射出时代变化的景深。④小说运用寻
常、传统的白描,经铺叠后产生延宕的艺术效果。⑤小说语言平易如拉家常,贴合人物,使
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三、古诗文阅读
(一)
13.A (“畎亩皂隶之臣”是“不当默默”的主语;“痛愤”是“胜”的宾语。)
14.B(本文中“东”是方位名词作动词,《赤壁赋》中“东”为名词作状语。)
15.D(“写诗讽谏皇帝”应在进封章之前。)
16.(1)在朝廷内掌权的人,因为我耿介独立不肯依附他们而痛恨我。
(2)您认为我在为官、交友、待客方面做得怎样呢?
17.①抒发内心郁结之志。②表达别离之情。③担忧、告诫杨虞卿(师皋)。
(二)
18.B(“舳舻衔尾”并非指军队强盛,而是极言两浙地区漕运的繁忙。)
19. ①转运使担负为国谋财利的职责,王学士凭才干一定胜任,不负重托。②两浙繁华
富庶,江山壮美,可激发王学士壮心,写出豪壮诗篇。
语文参考答案 第2页 (共 4 页)
{#{QQABKQ4UggCgAgBAAAgCEwEaCACQkBEAAAoOhAAIMAAASBFABAA=}#}
四、语言文字运用
(一)
20.C(“悬而未决”指问题或事情一直拖延,没有得到解决;“模棱两可”指对问题或
事物的态度模糊,没有明确的主张。
“稍纵即逝”“转瞬即逝”两者都表示瞬间就会成为过去,但适用的对象不完全相同。
“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转瞬即逝”,一转眼就
消逝,形容时间过得飞快或景物瞬间消失。
“精细”,精密细致,侧重于细节处理上的严谨和精准;“精准”强调的是准确度高,能
够达到预期的目标或结果。
“珠联璧合”意思是珍珠联串在一起,美玉结合在一块,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
聚集在一起的美好样子。“强强联手”指强者和强者互相结合,强调能力强大。)
21.第一处:“借鉴”改为“仿照”(或“结构”改为“原理”)
第二处:“解答”改为“解决”
(二)
22.示例:①然而软 X 射线很难观测 ②“看得广”还不够
23.①描写栀子花香浓烈,化静为动,给人扑面而来的动态感。②粗朴的俗语山歌夹杂
在文雅的叙述中,雅俗共生,有独特的韵味。
24.①将切西瓜的动态、声响、触觉融合一起,大大增强了现场感,给人冰凉爽脆的体
验。②“凉”,包含身体、眼睛和心理的多重感受,这种凉意在感官间互联互通,让读者感
受真切。
五、写作(60分)
25.(略)
文言文参考译文
师皋足下:自从我第二次来到都城,您在鄠县做守官,我们就一直被公务牵绊,很少见
面。到我被贬官的诏谕下达,第二天就离开京城东去,抑郁愁闷的心情,很长时间得不到舒
解,想要向身边人一吐为快已经很久了。
去年六月,刺客在大路上刺杀右相,朝堂上下震惊恐惧,我认为有书籍记载以来,从未
发生过此类事情,一旦见到这样的事情,即使老农和差役这类底层人,都不会沉默不语,更
何况身为朝臣,又怎能承受这样的悲痛和愤怒呢?朝廷发生了这种非同寻常的事,却只有我
当天就上书进言,说我忠诚,说我激愤,我也无愧于心,说我胆大妄为,说我张狂,我又怎
敢因此而逃避责任?即便因此获罪,又能怎么样呢?何况朝廷又没因此而我定罪名!然而我
语文参考答案 第3页 (共 4 页)
{#{QQABKQ4UggCgAgBAAAgCEwEaCACQkBEAAAoOhAAIMAAASBFABAA=}#}
早就得罪过人了,私下里我自己是知道的。我本性又无知蒙昧,不识时务,除了直接呈送皇
帝的机密奏章外,有应该方便让皇帝听闻的,我就用诗歌逐渐引导,本以为这样容易让皇帝
接受并能深以为戒。不赞同我的人,得到这些诗歌把它们当作攻击我的口实,构陷污蔑的言
论一发,我又怎么能在君臣相处的过程中剖白自己的心志呢?再加上在朝廷之外掌管兵权的
人,因为我洁身自好恪守成德不接受贿赂而憎恨我;在朝廷内掌权的人,因为我清高孤傲,
不依附他们而痛恨我。其他依附权贵的人,厌恶我特立独行与众不同,又跟着主人纷纷攻击
诽谤我,唯恐不能中伤我。我因此获罪,难道不可悲吗?
您认为我在为官、交友、待客方面做得怎么样呢?又认为我在照顾亲人、对待妻子儿女、
管理奴仆方面做得怎么样呢?在小的事情身边的人,我尚且不敢不尽心尽力,更何况是在大
是大非面前呢?我所说的无愧于心,可是这么晚才说出。您了解我也就像我了解您一样。您
在还未参加科举考试时,曾被举荐给朝廷,参加贤良直言科目的全国考选,从您写的策问文
章可见您志向高远、直言敢对。虽然您没有考中,但我从那时起就很欣赏您。然而,您虽有
如此美德,我却听说已经有不少丑恶无知的小人不喜欢您。我只怕您的道德一天天增长,但
毁谤之辞也一天天加到您头上来。地位越来越高贵,加在身上的毁谤也越来越多,这就是伯
寮中伤仲由,季孙诋毁孔子的原因啊。
师皋,人生在世,如果衷情不被外人体谅,道理自己不能弄明白,还要做什么呢?还要
做什么呢?如今我权且顺天安命,来消磨岁月。感谢您勉励我树立美好的品德,我粗略写下
这些浅陋的想法,兼寄离别之情。居易顿首。
语文参考答案 第4页 (共 4 页)
{#{QQABKQ4UggCgAgBAAAgCEwEaCACQkBEAAAoOhAAIMAAASBFABAA=}#}{#{QQABKQ4UggCgAgBAAAgCEwEaCACQkBEAAAoOhAAIMAAASBFABAA=}#}
{#{QQABKQ4UggCgAgBAAAgCEwEaCACQkBEAAAoOhAAIMAAASBFABAA=}#}
{#{QQABKQ4UggCgAgBAAAgCEwEaCACQkBEAAAoOhAAIMAAASBFABAA=}#}
{#{QQABKQ4UggCgAgBAAAgCEwEaCACQkBEAAAoOhAAIMAAASBFABAA=}#}
{#{QQABKQ4UggCgAgBAAAgCEwEaCACQkBEAAAoOhAAIMAAASBFABAA=}#}
{#{QQABKQ4UggCgAgBAAAgCEwEaCACQkBEAAAoOhAAIMAAASBFABAA=}#}
{#{QQABKQ4UggCgAgBAAAgCEwEaCACQkBEAAAoOhAAIMAAASBFABAA=}#}
{#{QQABKQ4UggCgAgBAAAgCEwEaCACQkBEAAAoOhAAIMAAASBFABAA=}#}
{#{QQABKQ4UggCgAgBAAAgCEwEaCACQkBEAAAoOhAAIMAAASBFABAA=}#}
{#{QQABKQ4UggCgAgBAAAgCEwEaCACQkBEAAAoOhAAIMAAASB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