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三中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化学学科期末考试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016Si28C1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胡服骑射”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次大变革,被历代史学家传为佳话。下列描述的相关物
质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汉服和胡服的主要成分
B.竹制或木制的长弓
C.弓箭头部采用的青铜箭头
D.弓箭箭羽上使用的鹰或鹅的羽毛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错误的是
A.一OH的电子式:H:O
B.Ca+的结构示意图:f
C.顺一2一丁烯的分子结构模型:
D.基态N原子的电子排布式:2s22p
3.下列有关SO2的实验原理或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到和
S0◆与后
50→
Ba1上流液
A.制S02
B.制BaSO:沉淀
C.验证SO2的还原性D.收集SO2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甲醇中氧原子数目为0.1NA
B.14g环戊烷和环己烷的混合物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3N
C.60gSiO2晶体中Si一O键数目为2NA
D.足量乙醇在浓硫酸中加热,每脱去1olH2O,生成乙烯分子的数目为N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2是非极性分子
B.HC1和C12分子中均含有s一Po键
C.H+能与H2O以配位键形成HO
D.酸性:CH CICOOH>CHCL COOH>CCI COOH
【高二期末·化学第1页(共6页)】
HD240102B
6.下列操作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碳酸钠溶液处理水垢中的硫酸钙:CO+CaSO4一CaCO3十SO
B.硫酸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久置后变蓝:2I厂十O2+4H+—I2+2HO
C.向FeL2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Cl2+2Fe2+—2C1-+2Fe+
D.向NHAl(SO4)2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NH十A1++4OH一NH·H2O
+A1(OH)3¥
0一CH
7.关于化合物1三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至少有7个碳原子共直线
B.与酸或碱溶液反应都可生成盐
C.分子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D.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8.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Z、M、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2p轨道半充满,Y的s能级电
子数和p能级电子数相等,Z是至今发现的电负性最大的元素,M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周期
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Q的单质被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C.气态氢化物分子的键角:Q>X>Y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X>Q>M
9.可用于检测CO的某气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
CO
说法正确的是
电极
A.工作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H:S(0溶液
B.电极I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比极Ⅱ
C.电极Ⅱ上发生反应:O2+2H2O+4e4OH
D.电子从电极I经H2SO,溶液流入电极Ⅱ
1O.中国科学家研究在Pd/SVG催化剂上H2还原NO生H,
HNO
成N2和NH的路径,各基元反应及活化能E(kJ·
V0E,*67.0
.
NH,O
mol-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N,+H.O
A.生成NH的各基元反应中,N元素均被还原
Pd/SVG
NIOH
B.生成NH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NO+5H2
NH+HO
2NH:+2H2O
NHNOH
C.在Pd/SVG催化剂上,NO更容易被H还原为N2
60
每发
H,+OH
D.该过程中涉及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NLNO
11.As2O2(砒霜)是两性氧化物(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溶于
盐酸生成AsC1,AsC13用LiA1H还原生成A1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s2O3分子中As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
B.LiAIH为共价化合物
C.AsC1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
D.沸点:NH【高二期末·化学第2页(共6页)】
HD24010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