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
期末质量检测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A D B C A D B C
11 12 13 14 15 16
D C D A B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答案】(8分)
发展: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扩大职权,增强其独立性;创设六科给事中,纠察六部官吏的违法事件;颁布《钦定合规》,完善监察法规。(每点2分,共6分)
作用:对中国古代封建统治的发展与稳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后来于社会的反腐败斗争等提供经验和借鉴(任答一点得2分。若答其他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第一小问发展,据材料二“明代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职掌纠察,它可以‘纠察内外百司之官’,对全国所有官吏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纠劾”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扩大职权,增强其独立性;据材料二“还创设了六科给事中这一独特的监察组织,负责纠察六部官吏的违法事件”得出创设六科给事中,纠察六部官吏的/违法事件;据材料二“以皇帝的名义制定了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监察法典《钦定合规》”得出颁布《钦定合规》,完善监察法规;第二小问作用,根据所学得出对中国古代封建统治的发展与稳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后来于社会的反腐败斗争等提供经验和借鉴等。
18.【答案】(12分)
关于舜的记述:舜是传说中的人物,其“孝”的事迹源于传说(当时没有文字记载):记述中如“天子”“摄政”等说法,与原始社会的状况不符。因而史证价值相对较低。(4分)
关于闵子骞的记述:闵子骞是孔子的学生,其时已有文字记载,且与汉代间隔时间较短,因而可信度较高。(2分)
二者作为文献史料,都需要与其他史料相互佐证。(2分)
【解析】
材料中涉及两位“孝子”,即舜和闵子骞,需分开鉴别。关于舜的记述,结合所学可知,舜是传说中的人物,其“孝”的事迹源于传说(当时没有文字记载):据材料“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并结合所学得出记述中如“天子”“摄政”等说法,与原始社会的状况不符,因而史证价值相对较低。关于闵子骞的记述,据材料“见于孔子,孔子与之琴”并结合所学得出得出闵子骞是孔子的学生,其时已有文字记载,且与汉代间隔时间较短,因而可信度较高。最后总结,结合所学得出二者作为文献史料,都需要与其他史料相互佐证。
19.【答案】(24分)
(1)途径:少数民族将领归化;军功入仕;门荫入仕。(任答两点得4分)
原因:民族交融趋势增强;唐代频繁战争形势;尚武社会风气;科举制入仕竞争压力;宗法制与王族制度的影响;少数民族骑射技术精湛。(任答四点得8分)
(2)特点:保留了旧官制的出身名号;选拔标准侧重于西方科学技术;机制趋于完备。(任答两点得4分)
评价:清廷旨在通过改革官制等方式来挽救政治上的颓势;
留学生的选拔,为“新政”推行提供了大批精通西学的技术人才;
打破传统官制束缚,开启中国近代公务人员选考制度的先河;
植根于中国传统官制政治文化,在统治危机日益加深社会环境下,难以取得良好效果。(一点2分,四点得8分)
20.【答案】(12分)
示例:
论题:近代西方法律制度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阐释:近代,西方各国制定了各自的法律制度,包含着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英国在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近代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都在近代历史上颁布维护资产阶级的宪法和法律,可见西方法律制度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英国、美国等国家议会(国会)掌握立法权,首相和内阁(总统)掌握行政权,法院掌握司法权,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立法与司法独立;在法律内容上,强调保障个人的权利;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综上所述,近代西方各国法律制度虽各不相同,但又呈现出共同的基本特征。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法律制度和其他社会现象,如经济关系、阶级关系、政治制度和法律思想等是密切 相联系的,离开了这些现象就不能说明法律的本质、特点及发展规律。法律制度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有自己产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可见本题以世界法律制度为背景材料,可以“近代西方法律制度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作为论题展开阐述,在阐述时注意史论结合、逻辑严密。结合所学可阐述为,近代西方各国制定了各自的法律制度,包含着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西方法律制度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立法与司法独立;在法律内容上,强调保障个人的权利;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由此可见,近代西方各国法律制度虽各不相同,但又呈现出共同的基本特征。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
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75 分钟)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1.西周时期,宗族之间的纠纷一般由王朝审理解决,而宗族内部的纠纷则由宗族首领自行解
决,王朝不会予以干涉。贵族本应全权管理其属役,但当贵族无法控制其属役,甚至由此致
使其族氏内部秩序遭到破坏,引发族内的纠纷时,王朝司法会及时介入其中。这表明当时
A.原始民主传统仍具较大影响力 B.国家的公共权力色彩有所加强
C.宗法关系对政治的影响力减弱 D.中央实现了对地方的影响力减弱
2.历代职官制度的演进,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秦、元、明、清四朝职官信息,按时
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理藩院尚书、军机大臣、水师提督
② 丞相、御史大夫、郡守
③ 大学士、内阁首辅、锦衣卫指挥使
④ 监察御史、宣政院使、福建行省右丞
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3.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据载,宋教仁曾谓:“改总
统制为内阁制,则总统政治上之权利至微,虽有野心者,亦不得不就范。”下列项中,与宋
教仁限制总统权利意图相吻合的是
①临时大总统代表政府总揽政务 ②临时大总统统帅全国陆海军队
③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并可弹劾临时大总统④临时大总统发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4.下表是两则取自《商君书》的材料。这反映了当时秦国
《画策》 “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不打胜仗),无(勿)返’”
《赏刑》 “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间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
A.整体国家实力远超东方六国 B.军队的战斗力及国家动员能力强大
C.变法得到广大民众普遍拥护 D.国家政策深刻影响社会心理和行为
5. 清末新政以后,各地教育团体不断涌现。1905 年,商界人士筹办江苏学会,由在籍大吏
乞请政府资助;1911 年,学部召开由全国教育界官绅代表参加的中央教育会,通过了教育经
费、振兴实业、统一国语办法等方案。这些教育团体的涌现
高二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第 1 页(共 4 页)
{#{QQABIQQQggiAABAAAQhCEwHKCgCQkAAACAoOQAAAIAAACANABAA=}#}
A.体现出清政府对教育控制力的日益丧失 B.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
C.表明教育改革是新旧势力斗争的焦点 D.印证了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
6.1988 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涌向海南,仅半年时间到海南求职的人数竟高达 20 万,形
成中国当代史上极为壮观的人才流动大潮。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由贸易区在海南落地 B.海南经济发展成绩显著
C.中国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D.国有企业改革全面铺开
7.雅典城邦通过抽签产生的公民陪审团规模很大,代表不同的公民阶层,负责解释法律、认
定事实、审理案件等。而在罗马,通常由专业法官和法学家进行司法解释。由此可见,在雅
典城邦的司法实践中
A.公民直接行使司法权 B.负责司法解释的主体与罗马相同
C.职业法官拥有审判权 D.公民陪审团维护所有人的法律权益
8. 1867 年,政治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论及英国政治体制时,总结国王在国事中扮演的
角色是“接受咨询,给予支持,提出警告”。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国王权力的加强 B.责任内阁制的出现 C.政党政治的发展 D.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9.1925 年,美国国会通过《法官法》,完全赋予最高法院对上诉案件的自由裁量权,使之可
以更多地根据其主观判断来审理案件。此后,最高法院得以积极干预政府的公共政策。据此
可知,美国
A.国会地位在这一时期高于最高法院 B.三权分立体制进行了一次内部调整
C.最高法院可利用自由裁量权压制政府 D.分权与制衡机制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10.汉初,朝廷让功臣和他们的子弟们占据要津,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之文吏,把“能书会计”
和“颇知律令”规定为文吏的基本技能。由此可知,汉初
A.选官重视品德才能B.将儒学作为主导思想C.注重任用专业吏员D.皇权与士族相互依赖
11.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
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 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 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12.19 世纪以来,“政治中立”和“职务常任”是西方各国文官制度的基本特征,尤以英国
为典型,而美国对于职务常任原则的态度则要保守得多,故自文官改革之初,美国人便一如
既往地反对赋予文官终身任职的保障。美国此举的考虑是
A.保持政策的稳定性 B.割裂与英国的联系
C.保持事务官的活力 D.防止专制独裁出现
13.有学者认为,《睡虎地秦简 为吏之道》是供学习为吏者使用的识字课本。其末尾附录的
两条魏律(颁布于公元前 252年)规定:商贾和经营客店者“勿令为户”,不分给他们田地、
房屋;派其从军,杀牛犒赏全军时,不给他们肉吃。由此可见
高二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第 2 页(共 4 页)
{#{QQABIQQQggiAABAAAQhCEwHKCgCQkAAACAoOQAAAIAAACANABAA=}#}
A.魏律成为秦吏准绳 B.强制耕战成效显著 C.秦国实行以吏为师 D.抑商思想影响渐广
14.20世纪 80年代,一批时代楷模的事迹广为人知。蒋筑英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
测试装置,甘做追光路上的“铺路石”;军人朱伯儒奉献自我、温暖别人,被誉为“80年代
新雷锋”。对这些人物事迹的宣传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A.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B.立足法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C.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效巨大 D.崇德向善成核心价值标准
15.拿破仑采纳罗马法的体系、概念,按照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遵循私有
财产不可侵犯和自由竞争的原则,指导制定了《法国民法典》,于 1804年颁布实施。据此可
知,该法典
A.具有普通法系特征B.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C.旨在强调法制统一D.推动了欧洲民主建设
16.在 16 世纪的新教地区,每个面包匠和烛台制造师都能拥有一本《圣经》。他们可以在工
棚里独自研究它,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不必担心在火刑柱上被烧死。这现象揭示出当时
A.贵族失去宗教特权 B.传统的惩戒方式已被废除
C.平民引领宗教改革 D.天主教会思想专制遭削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明代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职掌纠察,它可以“纠察内外百司之官”,对全国所
有官吏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纠劾,另外还创设了六科给事中这一独特的监察组织,负责纠察
六部官吏的违法事件。清朝还以皇帝的名义制定了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监察法典《钦定合
规》。
——摘编自马举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其借鉴意义》
根据材料,概括明清监察制度的发展,并说明古代加强监察制度建设的历史作用。(8分)
18. 汉代史书刻画了众多孝子形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
舜父瞽(gǔ)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
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舜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恭敬谨慎),匪有解(懈怠)。
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试舜五典
百官,皆治。……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
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非难、批评)于父母昆(兄长)弟之言。”
——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闵子骞三年之丧毕,见于孔子,孔子与之琴,使之弦,援琴而弦,切切而悲作,而曰:
“先生制礼不敢过也。”孔子曰:“君子也。”
高二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第 3 页(共 4 页)
{#{QQABIQQQggiAABAAAQhCEwHKCgCQkAAACAoOQAAAIAAACANABAA=}#}
——刘向(汉)《说苑·修文》
从史料实证的角度,对材料中“孝子”的记述作出鉴别。(8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
治理的必要前提。
材料一:
表 1 唐代部分武官入仕简表
人物介绍 入仕途径
率部归顺唐朝,授左领军卫将军,贞观九年(635
契苾何力,原为铁勒族契苾部可汗。 年)讨吐谷浑于赦水川,贞观十四年为葱山道副
大总管,与讨高昌,平之。
张万福,以父祖业儒皆不达,不喜为书生, 从军辽东有功,为将而还。大历三年(768年),;
年十七八,转学骑射。 为和州刺史、行营防御使。
薛平,唐朝名将薛仁贵曾孙,其父薛嵩曾 少以门荫为磁州刺史。王师讨蔡,数战有功。进
官拜相卫洛邢等州节度使,封高平郡王。 检校司徒,更封韩召拜太子太保。
——摘编自《旧唐书》、《新唐书》
材料二:
从留学生当中遴选官吏是清末“新政”的重要举措。1901年上谕称:留学生“如果学成
得有优等凭照回华,准照派出洋学生一体考验奖励,均候旨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各项出身,
以备任用,而资鼓舞”。1908年奏行《游学毕业生廷试录用章程》,提出“东西国之医科、
工科、格致科、农科大学毕业生及各项高等实业学堂毕业者,往往以科学见长,不工文字。
此项学生准其仅作科学论说一篇,不必兼作经义”。1909年,规定对留日归来的学生须加试
日文,以资甄别。
——摘编自荆月新《清末留学生选官制度的机制创新及其局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唐代武官入仕的主要途径及其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新政期间留学生选官机制特点,并评价该机制。(12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法律制度和其他社会现象,如经济关系、阶级关系、政治制度和法律思想等是密切相联
系的,离开了这些现象就不能说明法律的本质、特点及发展规律。法律制度和其他社会现象
一样,有自己产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
——摘编自由嵘、胡大展主编《外国法制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西方法律制度”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阐释。
(12分)
高二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第 4 页(共 4 页)
{#{QQABIQQQggiAABAAAQhCEwHKCgCQkAAACAoOQAAAIAAACAN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