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备课包 课件+教案+学案 25 皇帝的新装(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备课包 课件+教案+学案 25 皇帝的新装(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22 21:02:43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二十五 皇帝的新装
1.认识、理解本课反映的想象世界,理解课文“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方法,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体会联想、想象、夸张在童话中的运用及其表达作用,了解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
3.了解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及表达作用,学习通过对人物言行、神态、心理活动的具体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18世纪末19世纪初,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一则西班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并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骇人听闻


xián
jué
hài

chèn
爵士
随声附和
头衔
滑稽
陛下
称职
赐给

一、读一读
滑 稽:
称 职: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精 致:
呈 报:
显 耀:
(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水平和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精巧细致。
用公文报告上级。
夸耀。
二、记一记
阅读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皇帝
官员
孩子
百姓
骗子
1.皇帝、大臣、老百姓为什么受骗上当?而小孩子为什么不上当?
皇 帝:怕别人说自己愚蠢,也怕丢了王位。
大 臣:怕别人说自己愚蠢,更怕丢了乌纱帽。
老百姓:怕人嘲笑愚蠢, 怕招杀身之祸。
小孩子: 单纯、天真活泼、不懂得人情世故、无所顾忌。
一、研读文本
2.皇帝为什么把骗子所描绘的“新装”看成是“理想的衣服”?
3.皇帝为什么甘愿上骗子的当呢?
皇帝特别中意这套新装奇怪的功能,想穿上这样的新装,可以鉴别自己的臣民是否对自己忠实,认为这样的新装会成为保住自己统治地位的法宝。
因为皇帝不关心国家军队,有爱穿新衣服的嗜好,穷奢极欲又愚蠢昏庸,想保住皇位。骗子看穿了皇帝的本性,投其所好,必能引他上钩。
4.皇帝为什么不敢自己先去看“新装”,而要先派两个大臣去看“新装”呢?
5.皇帝、大臣们、骗子、老百姓都说了假话,他们的用意各是什么?
因为这个腐朽昏庸的皇帝尽管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毕竟有些心虚胆怯,生怕自己看不见新装,被臣民们知道后认为自己是愚蠢、不称职的皇帝,而保不住自己的皇位。
皇帝说假话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皇冠;大臣们说假话一方面是怕丢了自己的官职,另一方面为了讨好皇帝;骗子说假话是为了骗取大量的金钱、财物;而在封建专制下,老百姓怕触犯皇帝、招来灾祸,所以也说了假话。
封建皇帝为保持他的至尊至上,大臣为了得到皇帝的宠幸,都不愿讲真话。只有纯洁、天真无邪的孩子没有任何顾虑,不撒谎,道出亲眼所见的事实。孩子的一句话,戳穿了皇帝、大臣自欺欺人的鬼把戏,暴露出统治者愚蠢虚伪、自私自利的本质。这真话,就是真理,就有力量。文中孩子的话起画龙点睛的作用,给读者留下回味的思考。
6.小孩子为什么敢讲真话,这真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1.概括这篇童话的主题思想。
作者通过一个愚昧、虚荣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热衷权力和腐朽、愚蠢的本质。
二、探究主旨
皇帝--
大臣--
骗子--
孩子--
昏庸无能、爱慕虚荣、愚蠢。
虚伪愚昧、阿谀奉承。
狡猾伪善。
天真烂漫、无私无畏。
2.概括出皇帝、大臣及官员、小孩的性格特点。
3.文章结尾对表现中心有什么作用?
百姓是最讲真话的人,因为他们既无官位可保,也不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赐,他们不需要靠欺骗过日子。他们敢于撕开这场游行闹剧中罩在君臣心灵中那层虚伪的面纱——“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真话,像一记重锤,心虚的皇帝哪里经受得起,他发抖了,但作为统治者他永不会幡然悔悟,于是他靠着自欺欺人、顽固到底的思想支撑,“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皇帝的丑恶灵魂至此暴露无遗。封建统治者的愚蠢、虚伪、腐朽的本质也就被无情地揭露出来了。
三、品析语言
1.“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2.不过,当他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的时候,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
采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表现了皇帝骄奢淫逸的本性。
表明皇帝内心的空虚,生怕自己看不见,成了一个不称职的皇帝,对自己是否聪明没有自信。
3.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
4.“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连用三个形容词和三个叹号,使谎言带上感彩,就更加突出全体随员的虚伪。
让一个孩子戳穿骗局,是因为孩子敢于说真话。同时寓严肃的主题于诙谐的故事之中,增强了童话的艺术感染力。
皇帝(愚蠢、虚伪、自欺欺人)
大臣随员(自欺欺人、明哲保身)
围观群众(爱面子、图虚荣)
骗子(阴险狡诈)
小孩子(天真烂漫、无私无畏)
作者围绕“新装”这个中心,极力写出了皇帝、大臣、随员、骗子相互欺骗的种种荒诞无稽的可笑行径,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
你也用夸张的手法,替安徒生续写一篇《皇帝的新装》后记吧!
清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
——安徒生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后达标训练
一、双基积累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附和(hè) 愚蠢(chūn) 钦差(qīn) 陛下(bì)
B.赏赐(cī) 头衔(xián) 爵士(jüé) 花纹(wén)
C.骇人(hài) 炫耀(yào) 妥当(tuǒ) 呈报(cénɡ)
D.系上(jì) 勋章(xūn) 更衣(ɡēnɡ) 称职(chèn)
2.从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前的横线上。
(1)虽然如此,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 (适
当 稳当 妥当)。
(2)皇帝带着他的一群最 (高贵 高雅 富有)的骑士们亲自来了。
(3)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 (神奇 神秘 奇妙)的力量。
(4)“这布是 (美丽 华丽 富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
随声附和着。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毒胶囊”中的六价铬有强氧化作用,所以慢性中毒往往以局部损害开始逐渐发展到不可救药。
B.某医院院长被迫在死者追悼仪式上下跪的视频引发各方关注,医闹闹到如此地步,确实骇人听闻。
C.得知他们是来自杭州的小记者后,浙江的人大代表们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炫耀:你们真能干!
D.清明节前夕,“代理扫墓”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专家解读清明祭祀文化,直言“代理扫墓”滑稽可笑。
4.指出下列语句使用的描写方法。
(1)“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这个人很有理智,同时就称职这点说来,谁也不及
他。” ( )
(2)“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 )
(3)“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 )
(4)皇帝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 )
5.文学常识填空。
《皇帝的新装》作者是 ,19世纪 (国别)著名的
童话作家,他的代表作有《皇帝的新装》《 》《 》
《丑小鸭》等。
6.综合性学习。
(1)阅读材料,探究含义。
近年来,学校严禁学生玩电脑游戏的效果是很值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怀疑的,这一点无论是从新闻媒体的报道中,还是相关学者的研究数据中,都可以强烈地感觉到,相关的禁令事实上已成为“皇帝的新装”。(《中国教育报》2012年4月24日第5版《浙江教科院院长:电脑游戏可否列入学校课表》)
“皇帝的新装”的含义:
(2)观看漫画,体悟真意。
请用简洁的语言揭示漫画的讽刺意义。
答:
二、课内阅读
阅读“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回答7~12题。
7.从故事情节发展过程看,这部分是情节的 部分。
8.第32段中“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这样的称赞”指的是什么?
答:
9.“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一句中“天真”的含义是什么?
答:
10.第35段和第36段“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在叙述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刻画了人们怎样的心理?
答:
11.“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那他为什么还要摆出“更骄傲的神气”?
答:
12.有人说,课文旨在讽刺皇帝,也有人说课文讽刺了所有爱慕虚荣的人。你同意哪种观点?联系选文说说理由。
答:
三、美文品析
阅读下文,回答13~16题。
被交换的影子
伊莎贝拉
①童豆豆生得特别美,可她不爱笑,总是静静地坐着,害怕走路。因为豆豆的右腿天生比左腿短一些,走起路来有点跛,即使穿上长裙也遮不住。
②这天,学校组织去看芭蕾舞《天鹅湖》。太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回家的路上豆豆久久回味着。其实她一直喜欢舞蹈,如果能有正常的双腿,做一只耀眼灯光下的白天鹅,她甚至疯狂地想,愿意用自己好听的声音去换。豆豆一边想一边拐进一条无人的小巷子,竟看到同学聂小颜正对着墙上她的影子说话。
③在豆豆发誓不对任何人说之后,小颜说那不是自己的影子,是用酒窝交换来的别人的影子。
④“什么?”豆豆这才明白为什么小颜最近看上去有点奇怪,她的两个可爱的酒窝没有了。
⑤“艾拉婆婆可以帮人换到任 ( http: / / www.21cnjy.com )何影子。我一直想弹钢琴,可是我的手指不够长,艾拉婆婆帮我找到了一个钢琴天才的影子,条件是我的酒窝。你看我的手指真的长了!”
⑥在豆豆的苦苦哀求下,小颜带她去找艾拉婆婆。
⑦“我可以帮你,孩子,但你拿出什么给别人呢?上帝是公平的。”艾拉婆婆说。
⑧“我的声音吧,我的声音很好听。”豆豆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声说。“的确很好听,我想会有人需要它的。”艾拉婆婆递给豆豆一张写着“248”的小纸片,“后天晚上七点半,晚霞路东边第十五棵树下找一个有136号码牌的人,你们交换号码牌就能得到想要的影子了。”
⑨到了约定的时间,豆豆果然在那棵树下看到一个女孩,女孩有一双很好看的腿,笔直修长。她打量豆豆很久,从兜里掏出一张纸片,那上面正写着136!
⑩交换过卡片,第二天醒来,豆豆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了一双完美的腿,它们简直是为芭蕾而生,优美,修长,可以单腿转20个圈。豆豆很快进了舞蹈班,到市里比赛,获得了金奖。
可豆豆的声音越来越嘶哑。她在电话里“喂”的声音不再有人听得出;她大声喊“妈妈”,妈妈也不会回头……少女舞蹈家豆豆又很少说话很少笑了。
上帝是公平的,艾拉婆婆没有说错。豆豆每每经过灯光下人影幢幢的地方都会凝神,不是去寻找什么,而是好希望每个主人都照顾好自己的影子。
(选自《意林童话》2012年3期)
13.填空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走路腿跛→想换双腿→ →交换号码→换影成
功→ 。
14.文章开头和第 段分别提到豆豆“不爱笑”“很少笑”,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
15.文章运用了伏笔照应的写法,文中有多处和第 段画线句相照应的句子,请找出一处。
答:
16.这篇童话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答:
四、写作训练
17.【写法借鉴】课文运用夸张的修 ( http: / / www.21cnjy.com )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特点,如:“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皇帝爱新衣成癖、骄奢淫逸的本性。
【片段仿写】请你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几句话,突出人物的某个特点。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A项中“蠢”应读chǔn;B项中“赐”应读cì,“爵”应读
jué;C项中“呈”应读chénɡ。
2.答案:(1)妥当 (2)高贵 (3)神奇 (4)华丽
3.【解析】选C。“炫耀”的意思是夸耀,特意强调自己的某样优势,而本句要表达的意思是夸奖他人。
4.答案:(1)心理描写 (2)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3)语言描写 (4)动作描写
5.答案:安徒生 丹麦 海的女儿 卖火柴的小女孩
6.答案:(1)示例:相关的禁令起不到应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用,形同虚设。 (2)示例:“安全生产”不安全,虚假赞扬充斥周围,“安全监管”如同“皇帝的新装”。
7.答案:高潮和结局
8.【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语指代内容的理解。“这”作为近指代词,它所指代的内容往往就在“这”字的上一段(上一部分)文字中。联系上文众人的赞扬,即可找出指代的内容。
答案: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词语含义的理解。结合语境,这是大人形容孩子所说的话,扣住孩子说的“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的事实来判断,可知孩子的单纯、诚实。
答案:单纯幼稚,还没受社会风气的污染,能讲真话。
10.答案:第35段是写人们转述小孩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话,他们不敢正面承认这个事实;第36段则直接描写人们已认可并说出这个事实,前面还有疑惧,后面则已摆脱心理压力。
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行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解能力。回答时要抓住重点词语,由“发抖”可见他对百姓所说话的肯定,内心很是恐慌;“似乎”表示不肯定,皇帝又不愿相信这是事实,于是企图掩饰自己的心虚。
答案:皇帝内心空虚和恐慌,因此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点儿发抖”,同时他虽意识到上了当,但仍没有觉悟,“似乎”一词便形象地揭示了这一点。这是皇帝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而故意做出来的动作。
12.答案(示例):本文讽刺了所有爱慕虚荣的人。因为不仅皇帝,大臣们、老百姓都说了假话,自欺欺人。
13.【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情节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与题干相关的
②~⑥段和⑩ 段,从中提取关键词语来概括。
答案:发现换影央求带路 获得美腿失去声音
14.【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将题干中提到的两个词语放回原文,从其所在的段落寻找答案。
答案:“不爱笑”是因为豆豆的右腿天生比左腿短一些,走起路来有点跛。“很少笑”是因为豆豆得到了美腿,却失去了声音。
15.【解析】此题考查伏笔照应的写法。第 段画线句是讲豆豆失去声音。文章第②⑧段都提到豆豆愿用自己好听的声音去交换。
答案(示例):她甚至疯狂地想,愿意用自己好听的声音去换。“我的声音吧,我的声音很好听。”豆豆小声说。“的确很好听,我想会有人需要它的。”
16.【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寓意的理解。要扣住“上帝是公平的”和“好希望每个主人都照顾好自己的影子”来理解。
答案:这篇童话告诉我们:上帝是公平的,得到的同时也必将会失去,我们要好好珍惜拥有的一切。
17.答案(示例):团团太胖了,他身上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肉一节一节的,出门都得用个小车推着肚子上的肉。如果跌一跤,几个举重运动员都扶不起他,只能用起重机吊起来。夏天跟他一起走路,那都晒不到太阳了。皇帝的新装
设计思想:
这则童话故事寄寓着安徒生对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俗世界的习惯及传统的深深谴责和对纯真本然事物的热切向往。学生大多对这则故事比较熟悉,但分析、理解思想内容时却仅能停留在“讽刺了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虚伪、愚蠢”上。如何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是尝试的主要任务。因此,设计好导读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文章的主旨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 分析主要人物特点。
2、 归纳课文思想内容。
二、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大家爱读童话故事吗?为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呢?因为童话故事生动、有趣,想象奇特,同时在每一篇故事后蕴含一定的道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看看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二】介绍作者:
安徒生,19世纪丹麦杰出的童话作家,一生共写成了160多篇童话。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三】整体感知:
先让学生根据以下问题接龙复述课文:(出示投影片)
1、皇帝有何嗜好?
2、两个骗子怎样设的圈套?
  3、面对新装,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动?他回去如何对皇帝汇报的?官员有何心理活动?他又是如何汇报的?
4、 皇帝面对新装,想了什么?说了什么?
5、 为新装举行的大典上,老百姓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想、如何说的?
6、 最后谁说出了真话?
7、 最后结果如何?
(评析:此项练习旨在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通过这些题,可以把全文内容提起来,并为下文分析人物特点、人物受骗原因做准备。)
【四】重点分析与训练:
(一)根据课文5-21段分析故事的主要人物——皇帝的特点。 
请看投影屏幕:1、课题是皇帝的新装,这件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装有何特点?这样的衣服你认为会不会存在?既然大家一读就知道新装是假的,为什么两个骗子还有那么大的胆子去骗皇帝?
2、皇帝一心想穿上这件新衣,为何没有一开始就亲自去看布料?当他亲自去了,面对空织机时有何心理活动?
3、 当他觉得老百姓的话似乎是真的时,为什么还要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教师明确:
因为皇帝虚荣、爱面子。他想:我是皇帝,我不能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我得撑下去。
4、请你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加一个副标题:一个……的皇帝。概括皇帝的特点。最好能结合课文做些解释。
(评析:这四道题在难度上是有梯度的。第一题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二问,学生都能答出,第三问和第二题就需要动动脑筋回答,而第三题只有个别好学生才能答出,这样一方面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同时又富挑战性。)
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一个愚蠢的皇帝。他在这样一个简单的骗局前受骗就说明了他的愚蠢,而且作为一个皇帝不知道哪个大臣称职。
一个不称职的皇帝。他每天只知道换衣服,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关心国家大事,人们说起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一个虚伪的皇帝。他明明什么也没看见,却不敢说出来。
一个可悲的皇帝。两个骗子用这么简单的骗局就能骗了他,而且他还不知道哪个大臣称职,还要用衣服去检验,非常可悲。
这些正是皇帝的特点。也正是由于他的这些特点,才使这样简单的骗局成功,才导致了他可悲的下场。
(二)分析、归纳课文的主题思想:
通过分析一下文中各人上当受骗的原因归纳出主题思想。
1、两个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却骗了许多人,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第一个上当受骗的人是老大臣。请大家想想:皇帝派老大臣第一个去看布料,是根据老大臣的什么特点?——理智,诚实。
2、“理智”的意思是什么?——有辨别是非、控制自己的能力。
3、老大臣是诚实的吗?他说假话了没有?
4、老大臣明明什么也没看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回去却说了假话,他是理智的吗?那么是什么使他丧失了理智,或者说他怕什么?——怕别人说他是不称职的、愚蠢的。
(评析:这几道题的难度也有着一定的梯度。)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在面临诚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虚伪、真与假的抉择时,当诚实被视为愚蠢与不称职时,谁还有勇气去面对呢?因此,自私、虚荣使老大臣说了假话。
5、再看第二个被派去的官员,面对同样的、世俗的压力,且有了前一个老大臣的“佐证”,他的选择会是什么?——说假话。
6、再看皇帝呢?作为一国之君,他又为什么会上当受骗呢?
教师明确:皇帝也害怕别人说他是愚蠢的、不称职的,可以说:在同样世俗的压力下,皇帝自然而然地就说出了假话。
总结:皇帝、老大臣、官员、以及老百姓等人都是在世俗的压力下,因为自私、虚荣才上当受骗,继而又去骗别人的。(板书)
7、但最后还是有人说出了真话,是谁? ——一个孩子。为什么孩子能说真话?
明确:因为他不怕丢官,不怕别人说他不称职。 ( http: / / www.21cnjy.com )孩子是天真、纯真的,没有私心杂念,所以他不害怕世俗的压力,能说出真话,揭开骗局。这种没有私心杂念也可以叫做无私。(板书)
梳理、归纳:在这个并不高明的骗术前,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真话难不难?不难,一个孩子就能说出。那为什么那些成人、身居要职的人反而不能呢?作者想批判什么、呼唤什么呢?
教师总结:作者通过着意安排,让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孩子说出了真话,揭开了骗局。这个“天真的声音”在一个谎言充塞的世界里,显得格外响亮,也格外珍贵。只有天真活泼的儿童,才是最纯洁无暇的。安徒生通过这篇童话对世俗世界的习惯及传统进行了深深的谴责,表达了对纯真本然事物的热切向往。启示我们:做人要保持心地的纯洁、纯真,做一个真诚的人,讲真话,反对社会现实中的假丑恶现象,让真、善、美充满人间。这就是这篇童话故事的主题思想。
(评析:通过以上导读题,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分析课文、归纳出思想内容。)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先分析了故事的主要人物——皇帝的特点,接着又通过分析各人物上当受骗的原因归纳了本文的思想内容。
【六】布置作业:
以《〈皇帝的新装〉后转》为题,写一篇新童话,字数不限。要求:结合课文进行合理的夸张和想像,语言要保持原文朴实无华的风格。
【七】板书设计: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老大臣
    官 员    自私  被骗
    皇 帝
    老百姓
    小 孩    无私  揭骗
教学分析:
接龙复述课文的设计既检验了学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预习情况,又为下面分析课文做了准备,同时又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一举数得,提高了教学效率。而给课文加副标题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分析人物被骗原因来归纳主题思想,避免了生硬地灌输,学生易接受、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