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专题复习 第七章(课件沪粤版八下)

文档属性

名称 阶段专题复习 第七章(课件沪粤版八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7-23 09:4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阶段专题复习
第七章
参考答案:①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②研究
物体的运动情况时,事先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③我们平时所
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同一物体,选择的参
照物不同,其运动情况也可能不同 ④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相
同路程比较时间 ⑤速度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公式: ;速度单位:m/s、km/h,1 m/s=3.6 km/h ⑥速
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⑦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⑧一
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或静止状态 ⑨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⑩一切物体所
固有的一种属性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下受到的力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考点 1 有关参照物的选择
1.参照物的选择:
2.运动和静止的判断:
跟踪训练
(2013·邵阳中考)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
一艘航母“辽宁号”正式交付中国人民解
放军海军。如图为歼-15飞机首次从航母上
起飞时的照片。起飞时,飞机驾驶员认为自
己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
A.“辽宁号”航母
B.“辽宁号”航母上的工作人员
C.自己驾驶的歼-15飞机
D.辽阔的海面
【解析】选C。本题考查参照物的选择。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相对于A、B、D而言,飞机驾驶员都是运动的。故选C。
考点 2 有关速度公式及变形公式的计算
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用 求解,此速度既表示运动
物体的瞬时速度,又表示物体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的平
均速度。
2.在变速运动中速度也用 求解,此速度只表示物体在
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由 可得 v、s、t中知道任意两个物理
量,可求第三个物理量。
跟踪训练
(2013·金华中考)某校同学在水平直
道上进行1 000 m跑步比赛。甲、乙
两位同学同时出发,甲同学在整个比
赛过程中做匀速运动。乙同学出发后,经过100 s通过的路程
是400 m,此时他发现比甲同学落后100 m;接着乙同学以6 m/s
的速度追赶,经过50 s没有赶上;然后乙同学发起冲刺,最后
比甲同学提前10 s到达终点。则甲同学比赛中的速度为
    m/s。乙同学出发后,前100 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m/s;乙同学最后冲刺的平均速度为    m/s。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速度的计算:经过100 s甲通过的路程
s甲=500 m,甲的速度: 乙同学出发后,前100 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由题意可知甲通过全程用的时间为t甲=200 s,所以乙用的总时间为t乙=200 s-10 s=190 s。乙同学最后冲刺阶段的时间
t冲=190 s-100 s-50 s=40 s,由 追赶阶段通过的路程:s2=v2t2=6 m/s×50 s=300 m,冲刺阶段的路程s冲=s-s乙
-s2=1 000 m-400 m-300 m=300 m,最后冲刺的平均速度:
答案:5 4 7.5
考点 3 惯性与惯性现象
1.对于惯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不论物体是否运动,怎样运动以及是否受力,物体都具有惯性;
(3)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惯性就大;
(4)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而不是一种作用力。
2.解释惯性现象时,按照以下三点进行具体分析:
(1)审清题意,确定研究对象;
(2)弄清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静止或运动);
(3)分析研究对象在惯性现象产生过程中,是否受到能改变它的运动状态的力的作用,如果研究对象的某一部分受到力的作用,该部分的运动状态就要改变;而研究对象的另一部分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研究对象的不同部分就会发生相对运动,这就是要分析和解释的惯性现象。
跟踪训练
(2013·南充中考)一杯水放在做直线运动的列车内的水平桌
面上,如果水面情形如图所示,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
A.列车向左匀速运动
B.列车向右匀速运动
C.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D.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解析】选D。本题考查惯性的知识。当列车匀速行驶时,杯内
的水面应该是水平的,所以A、B选项均错误;列车向左运动时突
然刹车,杯随车停止运动,但杯内的水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左运动,
杯内液面应该是左高右低,所以C选项错误;列车向右运动时突
然刹车,杯随车停止运动,但杯内的水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右运动,
杯内液面应该是右高左低,所以D选项正确。故选D。
考点 4 二力平衡
1.平衡力的理解:
(1)判断二力是否平衡要抓住四个条件:同体、等大、共线、反向。
(2)理解平衡状态的关键是要抓住“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运动特征,此时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
(3)当物体在某一方向上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那么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平衡力,即在这个方向上的合力为零。
2.二力平衡的应用:
(1)若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只受两个力作用,则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合力为零。
(2)若物体受平衡力,则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跟踪训练 
(2013·广安中考)听到广播传出“请考生做好考前准备”信
号后,小红同学将填涂机读卡的2B铅笔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
不动时,下列叙述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  )
A.铅笔所受重力和桌面对铅笔的支持力
B.铅笔所受重力和铅笔对桌面的压力
C.铅笔所受重力和桌面所受重力
D.铅笔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铅笔的支持力
【解析】选A。铅笔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它所受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考点 5 力与运动的关系
跟踪训练 
(2013·广安中考)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会慢慢停下来
C.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解析】选D。本题考查力和运动的关系。若物体受平衡力,可能静止,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A错误;若没有力的作用,则运动的物体会永远不停地做匀速直线运动,B错误;物体若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会改变,C错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方向改变,则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所以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