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
听故事,讲故事
教案
班级:______ 课时:______ 课型:______
一、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是“听故事,讲故事”。第一部分是看图听老师讲《小猫种鱼》的故事,第二部分是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图画中的内容。建议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书中的插图,厘清连环画之间的情节逻辑,培养学生当众讲话的勇气和信心。
二、教学目标
1.认真听老师讲故事,听懂故事并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
2.能当众借助图片讲故事,做到声音响亮。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能认真倾听故事,听明白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大胆讲故事,有当众讲话的勇气和信心。
四、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 【趣味问答 故事引入】
1.问题激趣:你知道什么动物最喜欢吃鱼吗 (引出“小猫”)
2.读读题目:看到《小猫种鱼》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想到什么?
引思:
(1)小猫为什么要种鱼?
(2)它是怎么种鱼的?
(3)小鱼能种吗?
(4)……
第二板块 【听读故事 交流指导】
1.老师提出交际指导,明确要求。
(1)听一听:认真听老师讲故事,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
(2)看一看:仔细观察图画,借助图画来记住故事内容。
(3)讲一讲:小组内互讲故事,注意吐字清晰、声音响亮,小组内相互补充、纠正。
(4)评一评:小组内派代表上台讲故事,师生共同评议。
2.思考理解:出示故事的三环节。
(1)小花猫最爱吃鱼了,它常常想怎么可以得到许多鱼。
一天,它看到农民伯伯把玉米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
点拨:这说明种植_______可以收获_______!
答案:玉米 玉米
(2)还有一次,它看到农民婶婶把花生种在地里,到了秋天,花生也熟了。
点拨:这说明种植_______可以收获_______!
答案:花生 花生
(3)于是,小猫就把小鱼种在地里,想着自己很快就可以收获一箩筐肥鱼了!
种植______是否可以收获_______呢?
答案:小鱼 小鱼
以上要求的目的:通过老师的文字和口头故事阐述,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大意,为后面看图讲故事做铺垫,同时引起学生的思考——种鱼是否可以得到鱼?
3.看图说话:出示书本上的6幅插图,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根据图片中出现的人物和细节表述故事,同时保证其连贯性。
(1)第一幅插图:农民伯伯在田地里播种玉米。
在旁边的小猫看到了这一切。(思考:这幅图里有谁呀?他在做什么?注意观察人物手里的东西。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2)第二幅插图(学会区分图画顺序):农民伯伯在田地里收割玉米。跟在后面的小猫看到了这一切。(思考:这幅图里有谁呀?他在做什么?注意观察人物的动作和背景。)
(3)第三幅插图:农民婶婶在田地里播种花生。
在旁边的小猫看到了这一切。(提示:这幅图里有谁呀?她在做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4)第四幅插图:农民婶婶在田地里收割花生。
跟在后面的小猫看到了这一切。(提示:这幅图里有谁呀?她在做什么?注意观察人物的动作和背景。小猫这时候心里在想什么?)
小结:仔细观察四幅图有什么关联?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
统一句式:小猫看到________把_______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_______。
(5)第五、六幅插图:小猫挖了个洞,把鱼放进去。小猫非常期待。
(提示:小猫是怎么种鱼的?小猫这时候心里在想什么?)
4.编写故事
想一想小鱼种下去后,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发挥你的想象力吧!
5.讲故事的要求:吐字清晰;声音响亮;内容连贯。
要求:先自己练习说一说故事。看谁讲得好,就代表小组上台讲故事。
6.合作要求:小组合作,看图把故事讲完整。其他组员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互相补充、评议。
成果展示:出示一个故事例文。
7.评选讲故事大王。
第三板块 【连图串文 复述故事】
小组内分配角色表演故事,完整复述一遍故事内容。
第四板块 【课外拓展 素养提升】
1.拓展《小猫种鱼》的呈现形式是连环画。
2.我是编故事大王:如果你是小猫,你还会看见谁收获了什么?
根据句式想象:
小猫看到________把_____的种子种到泥土里,到了秋天就收获很多________;
小猫看到________把_____的种子种到泥土里,到了秋天就收获很多________;
3.故事道理: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如果不按照规律办事的话,再美好的愿望也等于零。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先学会观察,找到正确的方法,然后再去做,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第五板块 【师生归纳 课堂回顾】
1.《小猫种鱼》是一则童话故事,课本上的呈现方式是连环画。
2.我们要学会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
3.当众讲故事的时候要声音响亮、吐字清晰,让别人听清楚。
第六板块 【布置作业 夯实课堂】
1.把故事讲给家长听,让家长点评并帮忙录制小视频。
2.生活中,你看过哪些连环画?选一两本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