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运算律
人教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一、填空题
1.在横线上填合适的数,并在括号里填上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1)25× =34× ( )
(2)9×4×25= ×( × ) ( )
(3)17×25×4=17×( × ) ( )
(4)8×43×125=8× ×43 ( )
2.36+( )=85+( ),这里运用了( )律,用字母表示为a+b=( )。
3.观察下图中的竖式,在计算过程中运用的运算定律是( )。
4.计算63×101,小明想利用乘法分配律,请你帮他把算式补充完整。
63×101=63×( )+( )×( )。
5.★×7+★×( )=★×10,如果420÷▲÷●=42,那么▲×●=( )。
6.在括号里填上“>”“<”或“=”。
( ) ( )
( ) ( )
7.小糊涂在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时,错算成,这样计算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少( )。
8.一本书共46页,每页有22行,平均每行有25个字。小莉已经读了40页,她一共读了( )个字。
二、判断题
9.38×101=38×100+1。( )
10.(a+b)×5=a×5+b×5,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
11.700÷25÷4的简便算法是700÷(25×4)。( )
12.25×12×4=25×4×12应用了乘法交换律。( )
13.15×(33×12)与(15×33)×12运算顺序和结果都相同。( )
三、选择题
14.101×125=( )
A.100×125+1 B.125×100×1 C.125×100+125
15.下面和(18+□)×5的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
A.(18+5)×□ B.18+□×5 C.18×5+□×5
16.8×45×125=45×(8×125)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17.与“口一△一☆”相等的式子是( )。
A.口-(△-☆) B.口-(☆-△) C.口-(△+☆)
18.小马虎在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25×102时,错算成25×102=100×25+2,这样的计算结果比正确结果少( )。
A.23 B.25 C.48
四、计算题
19.直接写得数。
20.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五、解答题
21.这套衣服现价多少元?
22.周村烧饼是山东省名优特产之一。一箱周村烧饼有12盒,每盒售价4元。买25箱周村烧饼一共需要多少钱?
23.一本故事书共236页,小红昨天看了53页,今天又看了47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24.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A、B两城开出,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相遇。客车平均每小时行115千米,货车平均每小时行85千米。A、B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25.王老师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两位同学分别作了如下解答:
小林:330÷5÷2 =66÷2 =33(元) 小红:330÷(5×2) =330÷10 =33(元)
(1)你觉得那些同学的解法正确?在相应的名字上面画“√”
(2)在你认为正确的解法中,你喜欢谁的?请你用文字说明这种解法的思路。
王老师还买了一打装羽毛球25筒,他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王老师列式为:12×25两位同学分别作了如下计算:
小林:12×25 =(3×4)×25 =3×(4×25) =3×100 =300(元) 小红:12×25 =(10+2)×25 =10×25+2×25 =250+50 =300(元)
(3)你觉得那些同学的解法正确?在相应的名字上面画“√”
(4)请你用文字说明这种解法的思路。
参考答案:
1. 34 25 乘法交换律 9 4 25 乘法结合律 25 4 乘法结合律 125 乘法交换律
【分析】(1)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叫做乘法交换律。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1)25×34=34×25,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2)9×4×25=9×(4×25),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3)17×25×4=17×(25×4),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4)8×43×125=8×125×43,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点睛】正确理解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 85 36 加法交换 b+a
【分析】加法交换律:a+b=b+a,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6+85=85+36,这里运用了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加法交换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3.乘法分配律
【分析】观察竖式可得,25分别与8和10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运用的是乘法分配律,据此解答。
【详解】把18写成8+10的形式:
25×(8+10)
=25×8+25×10
=200+250
=450
所以图中的竖式,在计算过程中运用的运算定律是乘法分配律。
【点睛】本题考查了乘法分配律在竖式计算中的灵活运用。
4. 100 63 1
【分析】乘法分配律:a×(b+c)=a×b+a×c。
【详解】63×101=63×(100+1)=63×100+63×1。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乘法分配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 3 10
【分析】根据题意,★×7+★×()=★×10,利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得出,7加3得10,所以括号里填3;420÷▲÷●=42可以把它们变为,故填10,据此解答。
【详解】
★×7+★×(3)=★×10,如果420÷▲÷●=42,那么▲×●=(10)。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并灵活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 < = < =
【分析】第一空,等号前面的计算结果是38,等号后面的计算结果是130,故该空填小于;
第二空,根据乘法分配律,等号前后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故该空填等于;
第三空,等号前面的计算结果是2,等号后面的计算结果是50,故该空填小于;
第四空,根据乘法分配律,等号前面的算式可以写成,也就是,故该空填等于,据此解答。
【详解】(<);(=);
(<);(=)
【点睛】本题考查乘法分配律,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7.66
【分析】,要比较和相差多少,就是看2与相差多少。
【详解】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8.22000
【分析】本题求小莉一共读了多少个字,就是求40页书一共有多少个字。用每页行数乘平均每行字数,再乘读书页数,即可求出一共读书字数。
【详解】22×25×40
=22×(25×40)
=22×1000
=22000(个)
则她一共读了22000个字。
【点睛】解决本题时应注意题中“一本书共46页”是多余条件。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即可。
9.×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8×101=38×(100+1)=38×100+38。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乘法分配律的掌握情况。
10.×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叫做乘法交换律。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a+b)×5=a×5+b×5,运用了乘法分配律,故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正确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
【分析】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后面两个数的积,依此判断。
【详解】700÷25÷4
=700÷(25×4)
=700÷100
=7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除法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
【分析】乘法交换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依此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25×12×4=25×4×12中,交换了12与4的位置,因此应用了乘法交换律。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交换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
【分析】15×(33×12)是先算后两个数的积,(15×33)×12是先算前两个数的积,它们的运算顺序不同;根据乘法结合律,它们的乘积相等。
【详解】15×(33×12)与(15×33)×12它们的运算顺序不同,但是运算的结果相同;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算前两个数或者先算后两个数,结果不变。
14.C
【分析】把101×125,转化为:(100+1)×125,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详解】101×125
=(100+1)×125
=100×125+1×125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12500+125
=12625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5.C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由此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乘法分配律可得:(18+□)×5=18×5+□×5;
所以和(18+□)×5的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是:18×5+□×5。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C
【分析】根据题干可知,乘数8和乘数45的位置互换了,所以首先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再把(8×125)这后两个数先乘,积不变,符合乘法结合律,据此即可选择。
【详解】8×45×125
=45×8×125
=45×(8×125)
=45×1000
=45000
所以,8×45×125=45×(8×125)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法运算定律的特点的理解及运用。
17.C
【分析】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依此选择即可。
【详解】口一△一☆=口-(△+☆),即与“口一△一☆”相等的式子是口-(△+☆)。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减法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C
【分析】把102写成(100+2),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变换算式,变换后即可确定比正确结果少的数字是多少。
【详解】25×102
=25×(100+2)
=25×100+25×2
=25×100+50
比正确的结果少:50-2=48。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应用,即(a+b)×c=a×c+b×c。
19.1000;110;87;6
1000;70;5;64
【详解】略
20.306;3434;
5600;4600
【分析】第一道按照运算顺,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第二道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第三、四道按照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解答。
【详解】
21.650元
【分析】样品原价减72加28的和即可解答。
【详解】750-(72+28)
=750-100
=650(元)
答:这套衣服现价650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减法的性质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2.1200元
【分析】每盒售价4元,一箱12盒需要12个4元,即4×12=48元,买25箱周村烧饼一共需要25个48元,即48×25。
【详解】4×12×25
=4×25×12
=100×12
=1200(元)
答:买25箱周村烧饼一共需要1200元钱。
【点睛】考查了整数乘法的意义,注意整数运算律的应用。
23.136页
【分析】故事书的页数减去两天已看页数的和,即等于还剩下没看的页数。
【详解】236-(53+47)
=236-100
=136(页)
答:还剩136页没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加法结合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4.800千米
【分析】先求出两车的速度和,再依据路程=速度×时间即可解答。
【详解】(115+85)×4
=200×4
=800(千米)
答:A、B两城相距800千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等量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解决问题的能力。
25.(1)两位同学的解法都正确,见详解
(2)我喜欢小红同学的解法,小红同学先计算出5副羽毛球拍共有多少支羽毛球,再用总钱数除以总的羽毛球拍数,就计算出了每支羽毛球拍的价格。(答案不唯一)
(3)两位同学的解法都正确,见详解
(4)我喜欢小红的解法,小红把12拆分为10+2,再运用乘法分配律,使得计算变得简单。(答案不唯一)
【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观察每位同学的解题过程,判断对错即可,再选择出自己喜欢的解题过程,描述解题思路即可。
【详解】(1)两位同学的解法都正确
√小林:330÷5÷2 =66÷2 =33(元) √小红:330÷(5×2) =330÷10 =33(元)
(2)我喜欢小红同学的解法,小红同学先计算出5副羽毛球拍共有多少支羽毛球,再用总钱数除以总的羽毛球拍数,就计算出了每支羽毛球拍的价格。(答案不唯一)
(3)两位同学的解法都正确
√小林:12×25 =(3×4)×25 =3×(4×25) =3×100 =300(元) √小红:12×25 =(10+2)×25 =10×25+2×25 =250+50 =300(元)
(4)我喜欢小红的解法,小红把12拆分为10+2,再运用乘法分配律,使得计算变得简单。(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主要借助不同的解答方法,考查了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