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运算律
人教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一、填空题
1.根据运算定律填空。
180÷5÷2=180÷( × )
370÷2÷3=370÷( )
480÷12÷4=480÷( × )
2.(a+b)+c=b+(a+c),这是运用了( )律和( )律。
3.填一填。(将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 B.
C. D.
E. F.
上面算式中只运用了加法交换律的有( );只运用了加法结合律的有( );既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又运用了加法结合律的有( )。
4.与的得数相差( )。
5.如果☆×△=45,那么(☆×104)×△=( );如果☆×△=60,那么(☆×4)×(△×5)=( )。
6.在括号里填合适的数。
263×( )+263=263×100
1200÷15÷4=1200÷( )
7.在括号里填上“>”“<”或“=”。
( )
( )
( )
( )
8.用计算器计算“1234×69”时,发现键“6”坏了。如果还是用这个计算器,你会怎样计算?请写出算式:( )。
二、判断题
9.103×47=100×47+3。( )
10.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乘法结合律。( )
11.21+67+79=67+(21+79)只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
12.101×99=100×99+99是依据乘法的分配律计算的。( )
13.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a×c。( )
三、选择题
14.,这是根据( )进行简便运算的。
A.乘法分配律 B.乘法交换律 C.乘法结合律
15.与相等的算式是( )。
A. B. C.
16.103×201等于( )。
A.100×201+3×201B.103×200+201
C.100×200+3×1
17.下列算式中,与“98×99”的计算结果不相同的是( )。
A.98×100-98 B.99×100-99
C.99×90+99×8
18.三位同学在计算16×12时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四、计算题
19.直接写出得数。
20.用简便方法计算。
55×45-56×44 764×46-766×44
五、解答题
21.还剩几棵没植?
22.甲、乙两队分别从两端同时开凿一条隧道。甲队每天凿8米,乙队每天凿12米,115天后凿完。这条隧道多长?
23.书店有《科普知识》和《童话故事》各50套。这两种书一共有多少本?(用最简便的方法解答)
24.药店运进12箱口罩,每箱50盒,每盒进价25元,售价30元。药店卖完这批口罩可以赚多少元?
25.劳动最光荣“五一”劳动节期间,某爱心商场在形展厅为劳动模范发放奖品。形展厅占地如图所示,该展厅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参考答案:
1. 5 2 6 12 4
【分析】除法运算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几个数的积,或者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数;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180÷5÷2=180÷(5×2)
370÷2÷3=370÷6
480÷12÷4=480÷(12×4)
【点睛】正确理解整数除法的性质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 加法交换 加法结合
【分析】(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叫做加法结合律。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
(a+b)+c=b+(a+c),这是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点睛】正确理解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 B、F D A、C
【分析】加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值得注意的是既没有运用加法交换律,也没有运用加法结合律,在辨别的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观察。
【详解】A. ,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B.,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C.,运用了加法交换和结合律;
D.,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E.,既没有运用加法交换律,也没有运用加法结合律;
F.,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上面算式中只运用了加法交换律的有B、F;只运用了加法结合律的有D;既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又运用了加法结合律的有A、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加法运算定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4.146
【分析】计算出两个算式的结果,再相减算出它们的差即可解答。
【详解】625-127-73
=625-(127+73)
=625-200
=425
625-127+73
=498+73
=571
571-425=146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减法性质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5. 4680 1200
【分析】将括号拆开,然后根据乘法的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特点进行计算即可。
乘法结合律的特点是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乘法交换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详解】(☆×104)×△
=☆×104×△
=☆×△×104
=45×104
=4680
(☆×4)×(△×5)
=☆×4×△×5
=(☆×△)×(4×5)
=60×20
=1200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结合律与乘法交换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 99 60
【分析】(1)利用乘法分配律,把右边算式改写成左边算式的形式;(2)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两个数的积。
【详解】263×100=263×(99+1)=263×99+263,所以263×( )+263=263×100的括号里填99;
1200÷15÷4=1200÷(15×4)=1200÷6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算定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7. > = < >
【分析】第一小题,左边,右边,所以填“>”。
第二小题运用了乘法交换律,所以填“=”。
第三小题根据乘法分配律可得,,可看成67个53加上67个37,而可看成67个53加上1个37,所以填“<”。
第四小题根据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可得,,而,所以填“>”。
【详解】> =
< >
【点睛】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是乘法运算中非常重要的定律,需熟练掌握,灵活运用这些定律解决问题。
8.1234×70-1234
【分析】根据题意可将69写成70-1,然后再根据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进行计算即可,依此填空。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减。
【详解】1234×69=1234×(70-1)=1234×70-1234×1=1234×70-1234。
即如果还是用这个计算器,我会这样计算:1234×70-1234。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据此判断。
【详解】103×47=(100+3)×47=100×47+3×47。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0.√
【详解】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乘法结合律,据此可知,,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
11.×
【分析】本题先改变了加数“67”和“21”的位置,运用了加法交换律,然后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详解】根据分析,此题运用了加法结合律,将加在一起和为整十的数放到一起先相加,所以运用了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故而此题答案为:×。
【点睛】解决此类题时不仅要看到添加小括号运用了加法结合律,还要注意加数位置的改变。
12.√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a×c。所以计算101×99时,把101分解成(100+1),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
【详解】101×99
=(100+1)×99
=100×99+1×99
=9900+99
=9999
所以101×99=100×99+99是依据乘法的分配律计算的,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乘法分配律是最常用的简便运算的方法,要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13.×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a+b)×c=a×c+b×c,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的掌握。
14.A
【分析】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乘这两个加数,然后把乘得的积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据此解答。
【详解】46×98+46×2
=46×(98+2)
=46×100
=4600
这是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15.B
【分析】计算可以去掉括号,因为括号前面是减号,所以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符号要变成相反的符号,据此解答。
【详解】与相等的算式是。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减法的性质,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16.A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103×201时,可以将103看成100+3,也可以将201看成200+1。据此解答。
【详解】103×201=(100+3)×201=100×201+3×201
103×201=103×(200+1)=103×200+103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乘法分配律,即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
17.B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或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减;98×99=98×100-98,98×99=99×90+99×8;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A.98×100-98
=98×(100-1)
=98×99
B.99×100-99
=99×(100-1)
=99×99
C.99×90+99×8
=99×(90+8)
=99×98
故答案为:B
【点睛】正确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C
【分析】16×12=192;A同学计算16×12时,将12看成6×2,利用乘法结合律,先计算16×6,再用积乘2;
B同学计算16×12时,将12看成10+2,利用乘法分配律,分别用16乘10和2,再将两个积相加;
C同学计算16×12时,应将12看成4×3,利用乘法结合律,先计算16×4,再用积乘3,而C同学用第一步求得的积乘4,计算错误。
【详解】A.16×12
=16×6×2
=96×2
=192
计算正确;
B.16×12
=16×10+16×2
=160+32
=192
计算正确;
C.16×12
=16×4×4
=64×4
=256
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19.0;700;55;80;
0;96;1300;10;
5;3000
【详解】略
20.11;1440
【分析】第一小题,把56看作是55与1的和,利用乘法分配律,把原式变为:55×45-55×44-44,即可简算;
第二小题,把766看作是764与2的和,利用乘法分配律,把原式变为:764×46-764×44-2×44,再利用乘法分配律把原式变为:764×(46-44)-2×44,可得:764×2-2×44,再次利用乘法分配律,即可简算。
【详解】55×45-56×44
=55×45-(55+1)×44
=55×45-55×44-44
=55×(45-44)-44
=55-44
=11
764×46-766×44
=764×46-(764+2)×44
=764×46-764×44-2×44
=764×(46-44)-2×44
=764×2-2×44
=(764-44)×2
=720×2
=1440
21.50棵
【分析】根据题意,求还剩多少棵没植,根据减法的意义,先用总棵数减去第一天植的棵数,再减去第二天植的棵数即可得解。
【详解】250-98-102
=250-(98+102)
=250-200
=50(棵)
答:还剩50棵没植。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减法的运算性质,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22.2300米
【分析】先计算出甲、乙两队每天共凿多少米,再乘天数即可算出这条隧道的长度。
【详解】(12+8)×115
=20×115
=2300(米)
答:这条隧道长2300米。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1500本
【分析】用《科普知识》的套数乘购买每套本数,求出《科普知识》的本数。用《童话故事》的套数乘购买每套本数,求出《童话故事》的本数。再将两个本数相加,即可求出两种书的总本数。注意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详解】18×50+12×50
=(18+12)×50
=30×50
=1500(本)
答:这两种书一共有1500本。
【点睛】本题关键是列出算式后,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24.3000元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用进口罩的箱数乘每箱的盒数即可得到口罩的总盒数,口罩的总盒数×每盒的售价-口罩的总盒数×每盒的进价=这批口罩可以赚的钱,依此列式并根据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12×50=600(盒)
600×30-600×25
=600×(30-25)
=600×5
=3000(元)
答:药店卖完这批口罩可以赚3000元。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的计算,应先计算出药店购进口罩的总盒数,再根据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进行简算。
25.440平方米
【分析】
如图所示,将形展厅分成两个长方形,分别求出它们的面积,再相加,即可求出形展厅的面积。
【详解】11×13+11×27
=11×(13+27)
=11×40
=440(平方米)
答:该展厅的占地面积是440平方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组合图形的面积,把图形分成两个长方形是解答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