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练习十二 内能内能的利用 考点练习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12.练习十二 内能内能的利用 考点练习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2-01 15:1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练习十二 内能 内能的利用 考点练习题
考点1  分子动理论
1.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 扫地时灰尘飞舞 B. 下雪时雪花飘飘 C. 暴雨后河水浑浊 D. 八月桂花飘香
2. 端午情浓,粽叶飘香。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这一现象表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山西老陈醋已有3 0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以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于世.小明周末参观醋厂,远远就闻到了浓郁的醋香,这是_____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2  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关系
4.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 ℃的物体没有内能
B. 单个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总和叫内能
C. 物体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无关
D. 物体具有内能的同时也可以具有机械能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
B. 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越大
C. 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
D. 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
考点3  改变内能的方式
6. 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A.盛夏时,吃雪糕解暑
B.搓手时,手感到热
C.天冷时,用热水袋取暖
D.发烧时,用湿毛巾给头部降温
7.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水温上升,直至沸腾一段时间后,会看到试管口的橡皮塞跳起。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第7题图
A. 试管中的水在升温过程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的
B. 橡皮塞跳起时,瓶口出现“白气”属于汽化现象
C. 水蒸气对橡皮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D. 水蒸气对橡皮塞做功,其能量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8.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医的理疗方式中蕴含了许多物理知识,如“艾灸”时用艾条熏烤患者的穴位,局部有温热感,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的;“刮痧”时要在皮肤上涂一些药油,利用刮痧使皮肤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考点4  比热容的理解和应用
9.夏季,混凝土护栏被太阳晒得很热,阳光下池塘中的水却不是很热,主要原因是
[c混凝土=0.84×103J/(kg ℃),c水=4.2×103J/(kg ℃)]( )
A. 水不吸热 B. 混凝土初温高
C. 水的比热容大 D. 混凝土放热
10. (2019福建)下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水 煤油 冰 铝 铜
比热容/(J·kg-1·℃-1) 4.2×103 2.1×103 2.1×103 0.88×103 0.39×103
A.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 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
C. 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
D.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
考点5  热机
11.如图是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  )
A. 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B. 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C. 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D. 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如图所示是演示点火爆炸的实验装置,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盒内酒精,盒盖迅速飞出.这个过程与四冲程汽油机中的哪一个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13. 汽油机的转速为,则内汽油机对外做功  次,活塞往复运动  次。
考点6  能量转化和守恒
14.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洗衣机工作时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 电水壶工作时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C. 用热水泡脚,身体会感觉暖和,说明内能可以转移
D. 能量无论是转化还是转移,能量总和会逐渐减少
15.如图,在大玻璃瓶与小玻璃瓶内各装入适量的水,将小瓶瓶口向下放入大瓶,使小瓶恰好悬浮.塞紧大瓶瓶塞,用气筒向大瓶内打气,大瓶内水面上方气压增大,小瓶会__________(选填“下沉”“上浮”或“继续悬浮”);继续打气直到瓶塞跳起,瓶口出现“白雾”,此过程大瓶上方的气体对瓶塞做功,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第15题图
考点7  热学综合题
16. 煤炭是一种重要能源。为判断煤炭品质的优劣,最科学的方法是检验煤炭的  
A.比热容 B.密度 C.热值 D.温度
17.“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煮粽子的过程利用做功的方法提高了粽子的内能
B. 闻到粽子的香味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 剥粽子时总有一些糯米粘到粽叶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D. 蒸粽子时用的铁锅的比热容比水的大
考点8  热量相关计算
18.经常下厨的小关发现,用相同的锅和燃气灶同时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食用油的温度总是升高得快些。在相同时间内( )
A. 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B. 食用油吸收的热量较多
C. 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D. 无法比较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
19.如图所示,重庆网红“木桶鱼”是在木桶里放入高温的鹅卵石,再加入调制好的鱼和汤,鹅卵石放热使汤沸腾,则质量为1 kg的鹅卵石从300 ℃降到250 ℃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J;用锅盖紧密盖住木桶,桶内气压升高,则汤的沸点会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c鹅卵石=0.8×103 J/(kg·℃)]
 第19题图
20.酒精的比热容为2.4×103J/(kg ℃),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kg酒精的温度从 50℃上升到 51℃ 所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 J。
1kg酒精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2.4×103J 2.4×103J
21.顺口溜“五月五、过端午、蒸粽子、吃包子、挂菖蒲、佩香囊、赛龙舟”,生动地呈现了某地端午文化习俗。蒸粽子是利用水沸腾产生的蒸汽进行加热。若将 2.5kg的水加热到沸腾,水温升高了 80℃[c水=4.2×103J/(kg ℃),q煤=3×107J/kg] ,在此过程中,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若采用煤炉加热,煤炉加热水的效率为10%,煤燃烧放出的热量;
(3)需要完全燃烧煤的质量。
考点9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
22.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小华用两个相同的容器(图中用虚线框表示)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装置加热.
第22题图
(1)从实验效果考虑,本实验选择______(选填“烧杯”或“易拉罐”)作为盛放液体的容器较好,实验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液体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比较.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________(选填“A”或“B”)吸收的热量较多;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________(选填“A”或“B”)升温较高.
(4)冬天,小华想自制一个暖手袋,若只能从A或B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热物质,则应选择______(选填“A”或“B”).
综合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绕太阳运行,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 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C. 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因为分子间存在空隙
D. 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因为分子间存在排斥力
2.现在华北地区广大的农村正在进行“煤改气”活动,将人们习惯的取暖燃料由“煤”改为“天然气”。除了环保因素外,还由于天然气比煤炭( )
A. 比热容大 B. 热值高 C. 密度小 D. 熔点低
3.下列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
B.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增加
C.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 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
4.下下列实例中,属于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搓手会发热 B. 用冷水冷却热鸡蛋
C. 晒太阳取暖 D. 给热咖啡加冰降温
5.如图是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其中表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 )
A. B. C D
6.现在流行一款鞋,穿上它走路时,鞋会发光,站着不动就不会发光.则这款鞋发光的原理,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
A.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 B.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光能
C. 机械能转化为光能,再转化为电能 D. 光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
7.对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40 ℃
B. 0~6 min甲比乙吸收的热量多
C. 8~10 min甲和乙继续吸热,虽然温度各自保持不变,但甲和乙的内能都不断增加
D. 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
二、填空题
8.某物体具有的动能为 5J,分子总动能为 10J,重力势能为 20J,弹性势能为 5 J,内能为 50 J,则它的机械能为____ J,分子总势能为____ J。
第8题图 第10题图
9.非物质文化遗产——画“糖人”,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其作画过程是:艺人先将红(白)糖放在热锅里,由于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糖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而熔化.然后用小勺子将糖汁淋在玻璃上或刻画有戏曲人物、小动物等的造型模板上,待糖汁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后,栩栩如生的“糖人”就制成了。
10.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烧杯中加入200 g的水,测得初始温度为45 ℃.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则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J,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______g酒精放出的热量.[水的比热容c水=4.2×103 J/(kg·℃),酒精热值q=3.0×107 J/kg]
三、实验探究题
11.为了比较水和煤油吸热本领的大小,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用相同的电热器分别对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
物质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水 60 20 45 6
煤油 60 20 70 6
 
第11题图
(1)实验中应保证水和煤油的初温与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都相同.
(2)实验中选用相同的电热器对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3)对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后,可以观察到水升高的温度_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煤油升高的温度.
(4)实验表明,________(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更强.在物理学中,我们用________这一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这种特性.
四、计算题
12.现在的火锅常用一种被称为“固体酒精”的物质作为燃料,已知这种燃料的热值是3×107J/kg,完全燃烧0.2kg “固体酒精”能放出多少热量?若这些热量的21%被火锅中的水吸收,则能使多少千克水温度升高6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
13.如图所示是某太阳能热水器,容量为100 L,该热水器在冬季有效日照时段里,每平方米的面积上每小时接收的太阳能约为2.8×106 J 。该热水器接收太阳能的有效面积为1.5 m2,每天日照时间按8 h计算,若这些太阳能能使装满水的热水器中的水温从20 ℃升高到 60 ℃, c水=4.2×103 J/(kg ℃),ρ水=1.0×103 kg/m3,求:
(1)热水器中水的质量;
(2)一天内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
(3)热水器在冬季的效率。
参考答案
练习十二 内能 内能的利用
1. D 2. D 
3. 扩散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 D 5. D 6. B 7. D 
8热传递 做功  
9. C 10. C 11. B 12. C 13. 25 50 14. C 
15. 下沉 内 机械 
16. C 17. B 18. C 
19. 4×104 升高 
20. 1Kg的酒精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2.4×103 J 2.4×103 J
 
21. 解:(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水Δt=4.2×103 J/(kg ℃)×2.5 kg×80 ℃=8.4×105 J
(2)煤炉加热水的效率为10%,煤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Q吸/η=8.4×105 J/10%=8.4×106 J
(3)根据Q放=mq可知,需完全燃烧煤的质量:
m煤=Q放/q煤=8.4×106 J/3×107 J/kg=0.28 kg
22. (1)易拉罐 使液体均匀受热 (2)加热时间 (3)A B (4)A 
综合提升训练
1. C 2. B 3. D  4. A 5. C 6. A 7. C 
8. 30 40  
9. 热传递 凝固 
10. 95 4.2×104 1.4 
11. (1)质量 (2)等于 (3)低于  (4)水 比热容
12. 解:完全燃烧0.2 kg固体酒精放出的热量:
Q放=mq=0.2 kg×3×107 J/kg=6×106 J
水吸收的热量: Q吸=ηQ_放=21%×6×106 J=1.26×106 J
水的质量:m水=Q吸/cΔt=1.26×106 J/4.2×103 J/(kg ℃)×60 ℃=5 kg
13.解:水的体积:V=100 L=100 dm3=0.1 m3
水的质量: m=ρ水V=1×103 kg/m3×0.1 m3=100 kg
一天内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t t0)=4.2×103 J/(kg ℃)×100 kg×(60 ℃ 20 ℃)=1.68×107 J
一天内热水器接收太阳能的能量: E=2.8×106 J/(m2 h)×1.5 m2×8 h=3.36×107 J
热水器在冬季的效率:η=Q吸/E×100%=1.68×107 J/3.36×107 J×100%=5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