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课
堂
导
入
第9课
辛亥革命
(1911年)
知晓概念
狭义:1911年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广义:指19世纪末以来,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一系列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
第壹章节
革命志士的奋斗
请同学们自行预习,总结一下为实现革命理想,革命人士都发动了哪些起义?
1906年
萍浏醴(lǐ)起义
1907年
安庆起义
1907年广西
镇南关起义
1911年广州
黄花岗起义
壹·革命志士的奋斗
1.萍浏醴(lǐ)起义
时间:
领导人:
地点:
结果:
影响:
1906年冬
刘道一、蔡绍南
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
失败
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人数最多)
蔡绍南 刘道一
萍浏醴起义示意图
浏阳
萍乡
醴陵
湖南
江西
同盟会派二人于赣湘交界处活动,起义获得四方相应,短时间发展到3万人,后因起义军仓促发难,号令不一,最后失败。
壹·革命志士的奋斗
(1)概况:
(2)结果:
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革命党人秋瑾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
起义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秋瑾被捕遇难。
2.安庆、绍兴起义
徐锡麟
秋瑾
徐、秋二人筹划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1907年,徐仓促举事,欲在军校校庆时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并率领学生攻占安庆的军械所,被庆军包围,被捕牺牲。秋瑾也受牵连被捕,就义于绍兴。
鉴湖女侠
“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壹·革命志士的奋斗
(1)概况:
(2)结果:
1907年,孙中山亲赴越南河内,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
起义军奋战七昼夜,因弹药缺乏,最终失败。并称为“孙黄”。
3.广西(镇南关) 起义
壹·革命志士的奋斗
4. (广州)黄花岗起义
4月27日,黄兴率领120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张鸣岐逃走,黄兴等人放火后退出,与清军展开激战,寡不敌众,终被击退,大部分起义者牺牲或被俘,起义失败后,革命人士将收敛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壹·革命志士的奋斗
时间:
领导人:
结果:
影响:
1911年4月
孙中山、黄兴、赵声
起义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
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壹·革命志士的奋斗
林觉民(1887年—1911年),福建闽县人。中国民主的先驱,革命烈士。少年时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春回国,4月24日写下绝笔《与妻书》,随后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从容就义,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我们可以从革命志士们的奋斗中学习到哪些优秀的品质与精神?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 ——《与妻书》
不懈奋斗、忧国爱民、
大义凛然、鞠躬尽瘁……
材料一:革命党人没有深入群众,主要是依靠会党或策反清朝军队。会党虽然多数出身农民,但成分复杂,既有大量游民和贫苦农民、手工业者,也有商人、士绅、衙役等,还有专门打家劫舍的盗匪。他们不乏反抗精神,但缺少纪律性,往往不受军法约束,内部纷争不断,索饷不遂则不愿作战,甚至扰民害民。 ——马工程《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由于群众基础薄弱,又往往采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所以最后都失败了。但是,每次起义都使清王朝的统治受到了打击。革命党人那种以满腔热血为革命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意志,激起更多的人投身于反清斗争。
——白寿彝《中国通史》
壹·革命志士的奋斗
思考起义失败的原因与影响
失败原因:缺乏群众基础;革命力量成分复杂,缺乏纪律性;作战方式缺陷等。
影响:打击了清朝统治,激发更多人投入革命,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武昌起义
第贰章节
材料二 当时湖北新军第八镇和第二十一混成协1.5万人,纯粹革命党将近2000人,经过联络而同情革命的约4000人,与革命为敌的至多不过1000多人,其余则都是摇摆不定的。
——《辛亥首义回忆录》
材料三 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要推迟一年半载。 ——孙中山
贰·武昌起义
1.背景
1906年12月 萍浏醴起义
1907年5月 黄冈起义
1907年6月 七女湖起义
1907年9月 钦廉防城起义
1907年12月 镇南关起义
1908年3月 钦廉上思起义
1910年2月 广州新军起义
1911年4月 黄花岗起义
…… 材料一:
武昌起义爆发之前部分起义
①革命起义的不断推动
②新军中的革命力量增强
③导火索:四川保路运动的爆发
一边观看视频,一边结合教材完成任务。
革命组织:
时间:
主要力量:
结果:
建立政府:
发展:
1911年10月10日
文学社、共进会
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湖北新军中倾向革命的士兵
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武昌、汉口、汉阳)
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贰·武昌起义
2.概况
贰·武昌起义
材料研读: 武昌起义前夕,由于革命机关被破获,起义重要领导人刘复基等遇害,孙武受伤,蒋翊武被迫逃亡。黄兴、宋教仁等革命领导人也不在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北革命党人自认为“资望”不足,遂请反对革命的新军协统黎元洪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结果遭到拒绝。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湖北革命党人只得用手枪逼迫黎元洪就位。
不久后,湖北的政权、军权逐步完全落到以黎元洪为首的旧官僚手上。
作为旧官僚的黎元洪,成为了新政府的都督,能反映什么问题?
革命党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革命的不彻底性。
用手枪逼出来的都督
黎元洪
材料一: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 ——《新陈代谢》
材料二 :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吴玉章
材料三 辛亥革命只是“开始了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
却没有能够完成这个革命,中国仍然处在帝国主义和
封建主义双重统治之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革命史》
依据材料分析归纳辛亥革命的影响。
封建帝制≠封建制度
贰·武昌起义
3.影响
①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开创了中国近代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
贰·武昌起义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颁布的退位诏书,标志清朝正式灭亡。
《清帝退位诏书》与末代皇帝
后续发展
1.近代一位绍兴革命志士曾赋诗明志:“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这位革命志士是
A.徐锡麟 B.秋瑾 C.黄兴 D.孙中山
2.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起义军迅速夺取军械库,然后攻打总督衙门。经过一夜激战,起义军占领了武昌。与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这反映了辛亥革命的( )
A.背景 B.内容 C.过程 D.意义
随堂练习
B
A
D
4.学者杨天石曾说:“从武昌起义到中华民国成立,中间只有两个多月……辛亥革命的一个特点就是时间短,胜利快。”“短”和“快”侧面反映出( )
A.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根本胜利 B.民族资产阶级充分动员群众
C.民主共和观念已成普遍共识 D.清政府空前孤立的政治处境
5.下侧是作家叶圣陶1911年日记的部分内容,这反映出( )
10月12日,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
14日,急阅报纸,见长沙、重庆均为革(命)党所据
26日,课毕后阅报纸,如南昌、西安亦已得手……广东亦有独立之说
A.辛亥革命的原因 B.辛亥革命的发展
C.辛亥革命的胜利 D.北伐战争的进程
随堂练习
D
B
6.史实是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选项中属于史论的是( )
A.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B.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D.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随堂练习
D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