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平均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情景导入
目
录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总结提升
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8 本
4 本
6 本
6 本
平
均
数
这个 6 是它们的什么数?
一、情境导入
二、探究新知
环保小队的同学们利用周末收集了很多废旧的饮料瓶。
姓名
数量 / 个
0
2
1
6
3
4
5
7
8
11
10
9
12
13
14
15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姓名
数量 / 个
0
2
1
6
3
4
5
7
8
11
10
9
12
13
14
15
14
12
11
15
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姓名
数量 / 个
0
2
1
6
3
4
5
7
8
11
10
9
12
13
14
15
移多补少
13 是 14、12、11、15 的平均数
14
12
11
15
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二、探究新知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姓名
数量 / 个
0
2
1
6
3
4
5
7
8
11
10
9
12
13
14
15
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14+12+11+15)÷4
=52÷4
=13(个)
答:平均每人收集了 13 个矿泉水瓶。
14
12
11
15
二、探究新知
你知道怎样求几个数据的平均数了吗?
平均数的意义:
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它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一个统计量。
平均数的求法
移多补少法
公式法
二、探究新知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姓名
数量 / 个
0
2
1
6
3
4
5
7
8
11
10
9
12
13
14
15
平均每人收集了 13 个矿泉水瓶。
14
12
11
15
13 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 4 个人的总体水平。
二、探究新知
把 52 个矿泉水瓶平均分给 4 个人,每人分得几个?
52÷4=13(个)
答:每人分得 13 个。
每人分得 13 个。
平均每人收集 13 个。
平均分是实实在在的量。
平均数是虚拟的量,反映了收集矿泉水瓶数的情况。
二、探究新知
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或什么事情中遇到或用到过平均数?举例说一说。
生活中的平均数
本周平均最高气温 6 摄氏度。
三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 140 厘米。
四年级 2 班五位同学平均每人捐了 10 本图书。
李莉同学平均每天上学路上花费 15 分钟。
二、探究新知
下面是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的成绩。
姓 名 踢毽个数
杨 羽 18
曾诗涵 20
李 玲 19
张 倩 19
男生队
女生队
姓 名 踢毽个数
王小飞 19
刘 东 15
李 雷 16
谢明明 20
孙 奇 15
二、探究新知
比较两队的踢毽总个数:
男生队:19+15+16+20+15 =85(个)
女生队:18+20+19+19=76(个)
76<85
男生队赢了。
姓 名 踢毽个数
杨 羽 18
曾诗涵 20
李 玲 19
张 倩 19
男生队
女生队
姓 名 踢毽个数
王小飞 19
刘 东 15
李 雷 16
谢明明 20
孙 奇 15
二、探究新知
比较两队队员踢毽个数的平均数:
移多补少
1个
(18+20+19+19)÷4
=76÷4
=19(个)
(19+15+16+20+15 )÷4
=85÷5
=17(个)
女生队赢了。
19>17
姓 名 踢毽个数
杨 羽 18
曾诗涵 20
李 玲 19
张 倩 19
男生队
女生队
姓 名 踢毽个数
王小飞 19
刘 东 15
李 雷 16
谢明明 20
孙 奇 15
求几个数据的平均数,就相当于把这些数据的总和平均分成这么多份,每份都同样多,平均数可以代表这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二、探究新知
比较两队队员踢毽个数的平均数:
(18+20+19+19)÷4
=76÷4
=19(个)
(19+15+16+20+15 )÷4
=85÷5
=17(个)
女生队赢了。
19>17
比较两队的踢毽总个数:
男生队:19+15+16+20+15
=85(个)
女生队:18+20+19+19
=76(个)
76<85
男生队赢了。
两组数据的个数不同时,用总数量比较结果有失公平,可以用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来比较。
二、探究新知
三、巩固练习
1.下面是5位同学为灾区小朋友捐书的情况。
平均每人捐了几本?
(8+6+9+8+14)÷5
=45÷5
=9(本)
答:平均每人捐了 9 本。
姓名 杨亮 王 波 刘飞 张 丽 唐小东
本数 8 6 9 8 14
三、巩固练习
2.下面的说法正确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王悦 5 次跳远的总成绩是 10 m,她每次的跳远成绩肯定都是 2 m。
( )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 160 cm,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 160 cm,
有的队员身高不到 160 cm。 ( )
(3)小东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 36 kg,小刚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
重是 34 kg,小东一定比小刚重。 ( )
√
×
×
三、巩固练习
100÷4=25(个)
110÷5=22(个)
25>22
答:第一小组的成绩好些。
3. 体育课上,两个小组进行仰卧起坐比赛。第一小组4人,一共做了100个;第二小组5人,一共做了110个。哪个小组的成绩好些?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平均数的意义,知道了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移多补少”和公式法;还知道了可以用平均数比较两组或几组同类数据的总体情况。
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