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推理方法研究三角形(湖北省宜昌市)

文档属性

名称 用推理方法研究三角形(湖北省宜昌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03-06 17: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用推理方法研究三角形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并会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2.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有关定理去研究几何问题.
  过程性目标
  在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有关定理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掌握证明的书写格式,提高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并会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2.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有关定理去研究几何问题.
  教学难点
  在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有关定理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掌握证明的书写格式,提高演绎推理能力.
  一、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按以下步骤画△ABC.
  1.任意画线段BC;
  2.以B、C为顶点,在BC的同侧作锐角∠B=∠C,角的两边交于点A. 这个△ABC是一个什么三角形?怎么知道△ABC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呢?大家可以用度量或沿AD对折的方法,得到AB=AC,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等腰三角形的识别方法:等角对等边.同学们是否想过,为什么当△ABC沿AD对折时,AB与AC完全重合?现在我们可以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去证明这个问题.
  二、探究归纳
  1.求证: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已知:如图,在△ABC中,∠B=∠C.求证:AB=AC.
  分析 要证明AB=AC,可设法构造两个全等三角形,使AB,AC分别是这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因此可画∠BAC的平分线AD.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说明
  (1)还可通过画中线AD或BC边上的高AD得全等三角形.
  (2)推理形式:因为在△ABC中,∠B=∠C.(已知)
  所以AB=AC.(等角对等边)
  2.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等腰三角形具有哪些性质?(1)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以前,我们也用折叠的方法(可演示一下)来认识了这两个性质,现在同学们尝试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来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先试着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求证: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已知:△ABC中,AB=AC.
  求证:∠B=∠C.
  分析 仍可通过画∠BAC的平分线AD来构造全等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为“等边对等角” )
  推理形式:因为△ABC中,AB=AC.(已知)
  所以∠B=∠C.(等边对等角)
  说明
  (1)也可作中线AD或BC边上的高线AD;
  (2)由△BAD≌△CAD,可进一步推得BD=CD,∠BDA=∠CDA=90°,因此AD也是中线,是BC边上的高线.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写成“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
  在半透明纸上画∠AOB及角平分线OC,点P是OC上任意一点,PD⊥OA,PE⊥OB,垂足分别为点D和点E.沿着射线OC对折,发现PD和PE完全重合,即PD=PE,由此,我们得到了角平分线的性质.请同学们来叙述这一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我们现在可以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去证明这一性质.
1.同学们按上述性质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老师及时补充.
  已知:OC是∠AOB平分线,点P是OC上任意一点,PD⊥OA,PE⊥OB,点D、E为垂足.
  求证:PD=PE.
  分析 只要去证明PD、PE所在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角平分线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2.反过来,如果一个点到一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这个点是否就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呢?画出图形,我们通过证明来解答这个问题.
  已知:如图,QD⊥OA,QE⊥OB,点D、E为垂足,QD=QE.
  求证:点Q在∠AOB的平分线上.
  分析 要证点Q在∠AOB的平分线上,即QO是∠AOB的平分线,画射线OQ,只要证∠AOQ=∠BOQ,利用H.L.证明△DOQ≌△EOQ,得∠AOQ=∠BOQ.
  角平分线判定定理:到一个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前面我们已经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很多定理,如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等,这些定理都是命题.再如:“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也是命题.观察这些命题的题设与结论,你发现了什么?
  1.命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题设是_______,结论是_______;
  命题“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题设是_______,结论是_______.
  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就叫做它的逆命题.所以上述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为原命题,则“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为逆命题,反之也可以.
  2.每一个命题都有逆命题,只要将原命题的题设与结论互换,便可得到原命题的逆命题.但是,原命题正确,它的逆命题未必正确,也就是说原命题与逆命题的真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比如“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但它的逆命题“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一个假命题.
  3.我们知道定理是命题,所以定理一定有逆命题.我们还知道定理是真命题,但定理的逆命题却不一定是真命题,如果是真命题,则定理的逆命题也是定理,那么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其中的一个定理叫做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比如我们刚才所讲的命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都是定理,因此它们就是互逆定理.再比如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也是互逆定理,同学们能否再举一些互逆定理?
  例题:
  例1 如图,△ABC中,AB=AC,E是AC上一点,∠A=2∠EBC.
  求证:BE⊥AC.
  分析 由已知条件∠A=2∠EBC,联想到作∠A的平分线AD,则∠CAD=∠EBC,且AD⊥BC,所以∠EBC+∠C=∠CAD+∠C=90°,即BE⊥AC.
  例2 如图,已知BE⊥AC,CD⊥AB,垂足分别是E、D,BE、CD相交于点O,且∠1=∠2.求证:OB=OC.
  分析 要证明OB=OC,只要证明△OBD≌△OCE,可利用角平分线及垂线的条件得OD=OE.
  例3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判断原命题与逆命题的真假.
  (1)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2)同角的余角相等;
  (3)如果|a|=|b|,那么a=b;
  (4)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5)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例4 写出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的逆命题,并证明逆命题是真命题.
  已知:△ABC中,AB=c,BC=a,AC=b,且a2+b2=c2.
  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分析 首先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ABC,使得∠C′=90°,B′C′=a, C′A′=b,然后可以证明△ABC≌△A′B′C′,从而可知△ABC是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一条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条边的平方和,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例5 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a为的正方形,M为AB中点,E为AD上一点,且AE=AD.
  求证:△EMC是直角三角形.
  作业:1、如图,已知△ABC的外角∠CBD和∠B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求证:点F在∠DAE的平分线上.
  2.如图,已知Rt△ABC中,∠C=90°,AC=BC,∠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求证:AB=CD+AC.
  3.给定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5、12,当第三条边为多长时,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