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级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1.C
A.强加因果。原文:“上古时人们已有意识地追求诗歌的语音美,但汉语表意文字的性质掩盖了语音因素,增加了探索语音组合美的难度。”
B.偷换概念,使中国诗史从此进入格律化阶段的是“唐代近体诗的形成”。
D.“诗人必须放弃逻辑思维和线形主题”错误,扩大范围,原文是“放弃初始比较单纯的逻辑思维”。
2.C
C. “直接原因”错误。原文:“当近代倾向于矛盾、发展、不平衡的审美意识代替了和谐、静止、对称的古典审美意识的时候,格律体渐成诗歌的束缚,自由体在更高层次上取代了它的地位”。
3.A
格律对白话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形式和音韵上。
A.既不押韵,也无法形成对偶。
B. 戴望舒《雨巷》“长”、“巷”、“娘”押韵,押“ang”韵。
C. 徐志摩《再别康桥》“娘”、“漾”押韵,押“ang”韵。
D. 闻一多《红烛》“流一滴泪”与“灰一分心”形成对偶;“灰心流泪你的果”与“创造光明你的心”形成对偶。“心”、“因”押韵,押“in”韵。
4.
①材料一从近体诗体现古典审美理想和民族审美意识的角度。②材料二从诗歌格律对诗人创作的促进作用的角度。
原文:“近体诗在意象组合上也体现了古代中国人追求对称美的古典审美理想”“近体诗在艺术风格上体现了中国古代追求含蓄凝炼之美的民族审美意识……民族的审美意识也趋向精凝、含蓄,追求意在言外,追求韵外之致。近体诗最能体现这种精凝含蓄的审美理想。”
原文:“格律却可以充实诗的活力与多层复杂性”“实则对于真正有才能的诗人,格律并非负面的限制,而是对诗才的积极的挑战。一旦诗人能与格律建成对话,化对抗为相互启迪,格律的要求成了调动诗人生活存储内容的力量和刺激”。
5.
①把格律比作“脚镣”,体现出格律对诗歌创作在形式和内容方面的严格规范和制约。
②对于没有才能的诗人来说,格律是形式的约束,是强加的、自外面来的限制,诗人被迫去遵守,所以成了“脚镣”。
③对于优秀的作家来说,格律并非负面的限制,而是对诗才的积极的挑战,使诗人获得不自由中的自由,爆发惊人的力量,喷发诗歌艺术的奇泉。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C
“突出了在朝为官艰难这个主题”说法错误。文章介绍白居易生活的时代背景、宰相武元衡的被杀以及白居易的被贬,是为了突出白居易正直敢言的性格。
7.D
“补叙”错,是插叙。
8.
①《琵琶行》中的江州,低湿、荒芜、凄凉;②而该文中则水光潋滟,涛声起伏,无论是江上的帆、湖上的鸟,还是不远处的庐山,都让他百看不厌。
(原因:这与写作背景、目的不同有关。《琵琶行》写和与自己有着相似命运的琵琶女的相逢,抒发的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叹;而该文重在突出白居易被贬后精神并不颓废,他从江州自然风物和历代先贤留下的文化印迹中获得了精神慰藉。)
9.
①“浔阳江头那一夜”送别的事件是文章叙述的切入点,标题让读者对“那一夜”充满期待。
②“浔阳江头那一夜”是全文叙述的主要线索,文中详细介绍白居易被贬的前后情况,联想他到浔阳的境况和心路历程,无不与“那一夜”发生关联。
③“浔阳江头那一夜”的送别、与琵琶女的偶遇简略带过,白居易的在“那一夜”前后的情况详写,有助于读者更具体地了解白居易的经历和精神境界。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A
11.B
A.以……为师/老师 B.“意思相同”说法错误。升迁/贬谪,降职。 C.(情况)紧急/不同。
12.D
“辛弃疾在长沙为帅时”说法错误,“为大理卿时,同僚吴交如死,无棺敛”,应是为大理卿时;“接着皇上下诏赐吴交如银绢”说法错误,原文为“复言于执政,诏赐银绢”,辛弃疾对宰执说了此事,皇上才下诏赐吴交如银绢。
13.
(1)于是辛弃疾请求辞官回家。(后来)晋升枢密都承旨,未赴任就去世。
(2)枋得拿着蜡烛写文章,准备天亮祭祀辛弃疾,文章写成声音才停止。
提示:(1)“丐”,请求;“祠归”,辞官回家;“进”,晋升。(2)“作文”,写文章;“旦”,天亮;“息”,停止。
14.
①他致力于安抚百姓,积累大量钱财。②到广南买粮,秋天价贱时,用备安库的钱买粮,以备有患。③想造万套铠甲,招募军队并严格训练。
【参考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人。年轻时以蔡伯坚为师,金主完颜亮死后,耿京在山东聚集人马,他担任掌书记,于是就劝耿京作南归决断。绍兴三十二年,带奏表归顺南宋,授予承务郎之职,改任江阴佥判。乾道六年,升为司农寺主簿,出京任滁州知州。滁州遭受战火毁坏,村落城池破败,辛弃疾减轻赋税,招抚逃难流散的百姓,训练民兵,议定军队屯垦,受聘为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非常器重他,叶衡入朝任宰相后,极力推荐辛弃疾,认为他充满正气,有雄才大略。绍熙二年,起用为福建提点刑狱。曾经代任主帅,常常叹道:“福州前面临海,是盗贼藏身之所,上四郡的百姓顽劣粗野容易造反,而帅府空虚,一旦情况紧急,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他致力于安抚百姓,不到一年,积累钱财达到五十万缗,库房匾额写“备安库”三个字。他认为闽中地少人多,年岁歉收,就到广南买粮,现在幸好连年丰收,宗室及军人来粮仓买米,于是就拿出卖给他们,等秋天价贱时,用备安库的钱买入二万石,这样就有备无患。又想造万套铠甲,招募强壮者补充军队,严格训练,那么盗贼就不再是忧患。此事未及施行,台臣王蔺弹劾他用钱像泥沙,杀人像草芥,早晚会端坐在闽王殿上称王。于是辛弃疾请求辞官回家。(后来)晋升枢密都承旨,未赴任就去世。辛弃疾为人豪爽,崇尚气节,能识别和提拔有才能的人,所交多是海内名士。在长沙为帅时,士人有投诉考试官胡乱录取了第十七名《春秋》答卷,辛弃疾查出事实确实这样,索取第二榜的《春秋》答卷反复审阅,启封一看,名字是赵鼎。辛弃疾生气地说:“佐国元勋,只有忠简一个人,怎么又出了一个赵鼎!”他把考卷扔在地上。又看《礼记》答卷,辛弃疾说:“看他的议论,定是豪杰壮士,此人不可失去。”启封一看,是赵方。为大理卿时,同僚吴交如死,没有棺材入殓,,辛弃疾感叹:“身为列卿而如此贫困,真是廉洁耿介之士啊!”他赠送财物帮助办了丧事后,又对宰执说了此事,皇上下诏赐吴交如银绢。辛弃疾曾和朱熹游历武夷山,做赋《九曲棹歌》。朱熹死时,他的学说正遭禁止,门生朋友甚至没有为他送葬的。辛弃疾写祭文去哭他说:“不朽的是名声,流传万世。谁说您已去世,您令人敬畏,如同活在世间!”辛弃疾非常善长写词,他的词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咸淳年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路过辛弃疾墓旁的庙宇,听到有急促的声音在堂上大呼,好像在鸣发心中的不平,从傍晚到半夜一直不停。枋得拿着蜡烛写文章,准备天亮祭祀辛弃疾,文章写成声音才停止。德秸初年,枋得向朝廷请示,朝廷加赠辛弃疾为少师,谥号忠敏。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B.
“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错误。“艰难苦恨”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16.
【示例一】
甲组:
①“悲”是全诗的情感核心。诗人登高远眺,“悲”联结了眼前景和心中情。
②前二联的的景物描写是“悲”“秋”。(“哀”让诗句的的风、天、渚、沙、猿啸、鸟飞有了浓重的悲怆意味,萧萧而下的木叶,滚滚而来的江水,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表现内心的苍凉与悲苦。)
③后二联更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悲”秋苦恨之情。(诗人多年漂泊、因病断饮,又独自登高望远,无限悲凉袭上心头,慨叹之音脱口而出。)
乙组:
①诗歌选择了不少典型的秋天意象,营造了沉郁悲凉的意境。
②意象宏阔,意境旷远。(风急、天高“高猿长啸”,水清沙白的阔大背景下鸟群乐迎风飞翔,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让诗意更沉沉了。)
③景与情水乳交融。(诗人目睹阔大苍凉的秋景,无限悲愁涌上心头。)
【示例二】
甲组:
①“悲”是本诗的诗眼(情感核心)。诗人登高远眺,“悲”联结了眼前景与心中情;
②前两联写眼前景,抓住秋天典型景象,营造了一幅雄浑高远、苍凉萧索的景象,借景抒情,为后两联奠定了一个悲怆沉郁的情感基调;
③后两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多年漂泊、久病缠身、命途多舛、时局艰难的“悲”愁苦恨之情。
乙组:
①诗歌通过选择一组典型的秋天意象,营造了沉郁悲凉的意境。
②诗人登高远眺,以风急、天高、猿啸、清渚、白沙、飞鸟、落木、长江等意象营造出一个旷远苍凉、雄浑肃杀的意境;
③眼前景与心中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1)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2)羽扇纶巾 樯橹灰飞烟灭
(3)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18.
无讼、熟悉、面对面的社群、差序格局……(写“礼治”不给分,该词在材料中出现)
19.
③“而不仅是”改为“而不是”。④“的缘故”删去。
20.
①法律之外生活(不遵守法律) ②会感觉到没有道理(可能会不合乎规范)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21.
①三处重叠词语“一飘一飘、一针一针”,与“飘、用针”相比,语意得到了强化;②“飘”写出“布片”“随风摆动或飞扬”,重叠后则再现了通讯员青春的背影,更具抒情意味;③“用针”写明“缝”的工具,重叠后则突出了新媳妇的动作;④两次“一针一针”相互照应,表达了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崇敬、痛惜、悼念、歉疚的复杂心理,也展示了新媳妇的淳朴与善良。(重叠形式:ABAB)
22.
示例
(1)①省略号表示意犹未尽。②“干硬的馒头”是通讯员临别送给“我”的,此处省略表达“我”五味杂陈,难以言说:通讯员的可爱、对“我”的关心,“我”对通讯员朴质品格的赞美和勇于牺牲的崇敬。
(2)①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②先前通讯员因借不到被子而抱怨“老百姓死封建”,如今知道被子是新媳妇结婚用的,心中觉得愧疚,但又无从说起,省略号准确地表现了他此时的内心反应。
四、写作(60分)
【材料解读】
这是一组多元关系的作文题。命题出发点是想引导学生思考“好故事”背景下个人的社会角色定位问题,可以综合思辨三者关系,亦可单选其一来建构自己的观点,亦可在三者身份之外有其他合理的角色设想,还可围绕题意叙写自身的经历。学生通过思考和表达,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三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奋斗、奉献的人生激情,也能保证个人思想的独立和理性,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题干主要由三段话组成,第一段介绍时代背景,引出话题——中国“好故事”。这些故事中,既有一些伟大而光辉的英雄楷模,也有励志奋斗拼搏的平凡普通人。这一段罗列的事件共同指向了“好故事”的特点——有积极意义、精彩、发生过或正在发生。其中“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相对其他事件发生得最晚,在事件传播发酵的过程中争议也最多,这个事件使得作文材料具有了思辨的第一重空间:“好故事”的“好”并不是绝对的,当故事与现实生活明显脱节的时候,往往会让人失去探究故事的动力,更不要说将故事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了。不仅如此,当“故事”没有“好”到能够持久地给人以精神动力的时候,也往往会被人冠以“鸡汤”之名,随着时间流逝、世事变化被人抛诸脑后。
第二段呈现命题者的价值取向与引导。材料客观陈述“好故事”记录着个体与时代的历史痕迹,这两方面由小及大,从微观的个体生命的奋斗史,到宏观的家国集体的变迁史,而在这历程中,存在三类角色:
第一类是“聆听者”,能够理解并欣赏中国“好故事”中的人物奋斗与拼搏的精神,而不是对英雄人物的行为选择存在误解,更不是诋毁英雄行为,进而否定“好故事”。这里也可以进一步展开思考:从小到大,我们听过许多“好故事”,里面有好人,有好事,有好思想,有好影响……但为何有人看过听过很多励志的故事,生活依旧一团糟?所以这里可以拓展思辨的空间:假如我们仅仅是这些故事的被动接受者,或者做个无动于衷的驻足观看者,从未“躬身入局”,那么“好故事”还有多少意义和价值?学生可以独立发表自己的看法,由此也可以引申联系“传播者”“创作者”。
第二类是“传播者”。我们可能是这些故事的评价者,或点赞,或叹息,或有所质疑;但做好故事的传播者,弘扬时代精神,这是时代正能量的呼唤。“讲好中国故事”,绝不只是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的事,越来越多普通人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国家形象代言人”和“中国故事讲述者”。传播好甚至“善讲”中国好故事,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多彩、真实的中国,这是家国情怀的体现,也是文化自信的彰显。
第三类是“创作者”,让自己成为奋斗拼搏故事中的“主角”,成为历史的创造者与书写者。前两类角色,或渴望“拯救世界”的英雄故事,或钦佩“治愈了内心焦虑”的二舅故事,或感动于“心灵励志”的逆袭故事,或努力做“好故事”的传播者、弘扬者。但与其羡慕他人剧本故事中的“主角”,还不如自己成为自身故事的“创作者”——规划师与设计师,努力成就自己的“好故事”。
第三段是作文题干的核心主问题——学生会在“好故事”中承担起怎样的角色?学生可在“聆听者”“传播者”“创作者”之中选择其中一类,或多类,或另有设计,其中的逻辑关系可以是选择式、并列式或递进式,角色选择并无高下之分,言之有理有物即可。但不论哪一类,都需要概念的界定与阐述,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来客观地论述自己的见解,或讲述自己生动的故事。
【参考立意】
①做一中国“好故事”的聆听者(做好故事的聆听者,吸收精神营养);
②理性发言,传播中国“好故事”(做好故事的传播者,弘扬时代精神);
③“好故事”不止聆听,更需践行(努力做好故事的创作者,成就自己的好故事,贡献自己的正能量)。
【评分标准】
基准分44分。评分首先关注学生是否围绕“好故事”谈自己对角色承担的思考认识或体验经历,其次要注意以下方面:一看思想,是否积极向上、成熟健全、独立理性;二看内容是否充实、具体、真实;三看表达是否准确、严密、自然、晓畅,有一定的文采和个性;四看结构是否完整、合理。
档次 具体要求
第一档(50-60分)切合题意 精准定位“好故事”“角色”两大关键词。抓住在“好故事”中承担起具体角色来立论或阐释。考生的阐释和思维过程呈现一定的思想深度。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适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有新意,有文采。能从材料中引出深刻的道理,或对材料中引发的思考阐述深刻,文采优美。或对材料中引发的思考阐述深刻,语言朴实无华而有一定功力。如在立意、构思、文体应用等某一方面有创新则更佳。
第二档(45-49分)符合题意 能抓住“好故事”与“角色”进行立论和阐释,但阐释和思维过程的思想深度一般。
第三档(40-44分)基本符合题意 作文对“好故事”与“角色”的关系有所提及,但是没有从在“好故事”中承担起具体角色展开论述或展开思考,而把重心放在了凭空阐述“如何励志奋斗”,或者“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就能创作好故事”等一类的心灵鸡汤式的话题。这一档作文和第一、二档在审题立意上的这一差距,需要阅卷教师细致辨析。因为要注意区分,如果不联系“好故事”或“角色”谈这些内容,其宿构或以前做过这类作文的可能性比较大,分数可相应减少。
第四档(36-39分)部分符合题意 审题如果不做整体审视,仅被“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类似只言片语吸引,仅就此展开如何治愈“精神内耗”的写作,然后就“精神内耗”与现实困境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这样的作文就属于部分离题,这是考生的阅读理解偏差,当然也同题目本身的表述有关。也有学生未提及角色,仅仅探讨“好故事”“好故事的几大要素”,都可列入此档。但需要认识到,这样的作文,还是考生到考场后看到题目写作的,与那些宿构甚至背诵作文到考场默写的作文有很大差别。所以,只要文章结构大体完整,语言表述还过得去,即可列入这一档次。
第五档(21-35分)套作成分多 全文各部分之间联结十分生硬,有两张皮之嫌。原先我们认定的套话作文,仍然打30分。如套作“青春的模样”就属于偷换概念。
第六档(0-20分)完全离题 毫无相关,风马牛不相及。
注:①无题目扣2分。②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最多扣3分。③标点错3-5处扣1分,6处以上扣2分,最多扣2分。④字数不足:600字至800字,每缺50字扣1分;500-600字,25-35分;400-500字,15-25分;300字以下,10分以内。
【例文】
执笔有我 蕴就华章
光防是一卷长长的片,记录下一代又一代人的“好故事”。“律回春眸淅,万象始更新。”作为新时代的一份子,我既要做好故事的聆听者和传播者,更要做它的创作者,执笔有我,蕴就华章。
做好故事的聆听者,从口口相传、代代延续的精神血脉中寻找归属感与使命感。李大钊先生的义无反顾,让我们心生生活来之不易的感慨,从而更坚定地投身于奋斗中去。由是说,成为好故事的聆听者能够在我们心里播下归属的种子,激发使命的基因。
做好故事的传播者,将源远流长、感人肺腑的优秀文化和中国故事散播到四面八方。君可见李子柒将传统融入生活、将传承印入血脉、将传播用于实践,从而将恬静优雅又充满乡土气息的中国文化传播世界各地;君可见陈依妙小小年纪便在美国博物馆内宣传二胡的魅力,让传统音乐走遍四方。成为好故事的传播者,深入感知中国精神的魅力的同时也能提升自己创写好故事的能力。
成为聆听者是根基,成为传播者是台阶,而更重要的,是要成为好故事的创作者。若非创作,今日我们耳熟能详的好故事又从何而来?若不创作,身为青年的我们又何以在时代的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呢?“裘氏门派”的传人裘继戎将京剧身段编入流行舞蹈,让传统更有生命力,让流行更具文化底蕴。我们何不向他学习,让“我”投入时代的洪流,执笔创作属于自己的好故事呢?
辩证来看,若只做聆听者,当下与未来便会出现“万马齐喑”的空白;若只做传播者,却没有聆听的沉淀和创作的升华,好故事终究只是“纸上谈兵”;若只做创作者,而失去了
聆听和传播的底盘,最终只会摇摇欲坠,无法行稳致远。只有将其三者结合统一,方能完善自身,拥有“心中期许、笔下风云”的能力。
诗言:“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我辈青年兰芝秀发,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敢于表达自我是我们生命的底色,未完待续的好故事将等待我的书写!
人如此,国亦然。崛起的中国正在世界的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担当着大国的责任,更要绘就更美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蓝图!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愿我们一道,做好故事的聆听者、传播者,更要做创作者。执笔有我,蕴就华章!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我认为,我们应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把握好“讲什么”“怎么讲”“谁来讲”的问题,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作出贡献。所以,我愿意做中国“好故事”的传播者。
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把握好“讲什么”的问题。中华民族具有讲好故事的丰富资源。五千年中华文明薪火相传、连绵不绝,孕育了取之不竭的故事宝藏;当代14亿中华儿女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创造着源源不断的故事题材。笔者认为,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应着力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人士愿意了解中国、期待了解中国,渴望探究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奥秘。我们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和生机,讲清楚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讲清楚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由于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的不同必然会有不同的发展道路,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夙愿,也是当代中国最精彩的故事。中国梦是理解当代中国的一把钥匙。要讲清楚中国梦是以人为本的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是与世界各国人民美好梦想息息相通的梦;讲清楚实现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
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独特文化魅力的国家,既拥有5000多年璀璨文明的精华养分,也正创造当下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要讲好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向世界阐释和宣介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传统文化;要讲好优秀当代文化故事,推动反映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文艺精品、文化成果走向海外。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我们要讲清楚中国自古以来“亲仁善邻”的政治理念、“世界大同”的美好愿景、“和而不同”的文化特质,讲清楚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要讲好中国勇于承担国际义务、国际责任的故事,理直气壮向世界说明中国对全球的贡献,让世界知道,“中国好,世界才会好”。饶平县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级期中考试试题
语 文 2023.11
试卷共8页,卷面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古典诗歌的格律化经历了长期的探索。上古时人们已有意识地追求诗歌的语音美,但汉语表意文字的性质掩盖了语音因素,增加了探索语音组合美的难度。韵律的探索在《诗经》中已可见,而对声律的探索却较迟。汉代人们对声调的平仄似乎有所意识,五言诗中,不少诗句第二、第四字平仄相异;到了晋代,人们开始注意到一句之内平仄相间、两句之间平仄相对的语音组合之美。
齐梁时期,诗歌格律的探索进入了与音韵学结合的自觉阶段。受到来华传教的印度僧人以梵文字母拼注汉字语音的启发,中国的音韵学产生。随着韵部的分析和四声的辨定,人们对诗歌语音美的摸索有了理论的指导。沈约首先把音韵学的成果运用于说明诗歌的语音组合,他论述“四声”“八病”之著虽不传,却无疑是关于诗歌语音的理论探讨。齐、梁、陈、隋的诗歌,虽然还未能称之为“律诗”,但已有不少合律之作。
完成格律定型化任务的是唐代的宋之问、沈佺期。元稹指出:“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之后,文体之变极焉。”唐代近体诗的形成,既是对前人长期摸索尝试的总结,又是后代诗歌形式流变的契机,中国诗史自此进入格律化阶段。
在发掘本民族语音组合形式美方面,近体诗将对仗与声律结合,体现了追求和谐的古典审美理想。格律包括声律和韵律两要素。基于汉语以声调表义的语音特征,近体诗找到了“平”和“仄”。如何组合平、仄这对语音因素?近体诗结合对仗构成两两相对的基本形式,平仄相间而形成律句,以“对”的形式连结两律句而成“联”,以“粘”的形式连结“联”而组成全诗音响整体。于是一扬一抑,回环往复,节奏鲜明而不呆板,富于变化。声律“以异为显”的节奏美和韵律“以同为和”的循环美相配合,声调在起伏抑扬中互相呼应,体现着和谐、整一的古典审美理想,成为古代中国诗美的一种范式。
近体诗在意象组合上也体现了古代中国人追求对称美的古典审美理想。近体诗把对称整一原则发挥到完美的境地,平仄、粘对、押韵、对仗等规则不仅对诗歌的形式进行规范,而且对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有所制约。意象的构成、意象的组合都由对称的原则指导。这种古典式对称美的审美理想渗透于诗歌的形式与内容,呈现出匀称和谐的意境,成为古代中国诗美的理想境界。
同时,近体诗在艺术风格上体现了中国古代追求含蓄凝炼之美的民族审美意识。中国长期基于血缘关系的比较稳固的社会结构形成了较为沉稳的民族心理,民族的审美意识也趋向精凝、含蓄,追求意在言外,追求韵外之致。近体诗最能体现这种精凝含蓄的审美理想。它以严格的格律,迫使诗人逐字逐句地锤炼,“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它以极精炼的形式,要求诗人把丰富的内容浓缩进去,给读者以最大的想象余地。
最佳形式的确立不能代替一切美,它的副作用是对美的追求的拘限,故历来有成就的诗人都呼吁不能“拘限声病”。当近代倾向于矛盾、发展、不平衡的审美意识代替了和谐、静止、对称的古典审美意识的时候,格律体渐成诗歌的束缚,自由体在更高层次上取代了它的地位。但是,前人对格律的摸索、总结是否于自由体的白话诗毫无意义?显然不是。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闻一多等现代诗人鉴于白话诗不能琅琅上口,就进行过诗歌语音规律的探索。这样看来,历史的经验并非没有借鉴价值。
(摘编自梁文宁《格律化与民族审美范式——近体诗形成的意义》)
材料二:
很多人认为格律只是形式的约束,为了形式美而约束诗人的自由。但也许没有料到,格律却可以充实诗的活力与多层复杂性。对于没有才能的诗人,格律是强加的,自外面来的限制,诗人被迫去遵守。在上世纪初新诗作者抱着解放自己的想法,抛弃了格律倾向写自由体诗。实则对于真正有才能的诗人,格律并非负面的限制,而是对诗才的积极的挑战。一旦诗人能与格律建成对话,化对抗为相互启迪,格律的要求成了调动诗人生活存储内容的力量和刺激。为了满足格律的声、行、节奏的要求,诗人必须放弃初始比较单纯的逻辑思维与线形进展的主题,而去挖掘自己无意识中或潜意识中库存的生命体验与生活记忆,使之调动起来,进入诗中,满足格律的建构要求。
对于白话诗来讲,形式是隐在的,无形的。才能不高的诗人,缺乏形式感,滥用了形式的自由,写出冗长、贫瘠、没有形式美的诗。但对于才能卓越的诗人,他意识到那无形而又存在的形式感是很难与之商洽交谈的,因此要用最大的毅力与天才,在不可见的形式要求下获得最大的创作自由。获得这种不自由中的自由所需要的艺术才能是极大的,写古典诗在形式挑战前失败,有目共睹;写白话诗在不可见的形式挑战前失败,却往往不被意识,作者甚至可以以其它因素的成就来遮丑,因此在白话诗中,是珠是鱼目更是真伪难辩。可以断言天下不可能有无形式的好诗。
任何优点都可能附带来一些缺点。古典诗形式的严格,使得诗才不高者滥用“典”及套话来过关,这是上世纪初白话文学运动所以能获得大量支持的原因之一,它主张坚决废除陈词滥调,以求创新。但是我们今天回顾几千年诗词的成就,不由得赞叹不已。古人超越了险韵的关山,取得珠玉的诗作,克服不自由后获得的创作自由更喷发了诗歌艺术的奇泉。自由与不自由是相对的,越障的天才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懒散的信步者只浪费了多少诗行。内容呼唤形式,形式延伸内容,二者缺一无法成好诗,一盛一衰也令人扼腕。
(摘编自郑敏《中国诗歌的古典与现代》)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汉语表意文字的性质掩盖了语音因素,导致人们对诗歌语音美的探索缺乏理论指导,音韵学很晚才产生。
B.宋之问、沈佺期完成了格律定型化的任务,推动了唐代近体诗的形成,使中国诗史从此进入格律化阶段。
C.近体诗以两两相对的基本形式组合平仄,平仄相间形成律句,再以“对”“粘”连结,组成全诗音响整体。
D.为了满足格律的要求,诗人必须放弃逻辑思维和线形主题,挖掘生命体验与生活记忆,将之凝练为诗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梁、陈、隋的诗歌尽管已有不少合律的作品,但因为当时还未完成格律定型化的任务,不能称之为“律诗”。
B.声律“以异为显”,韵律“以同为和”,二者相互配合,声调彼此呼应,共同构成了中国诗歌的一种审美范式。
C.自由体取代格律体的直接原因是和谐、静止、对称的古典审美意识被倾向于矛盾、发展、不平衡的审美意识代替。
D.才能卓越的诗人只有以最大的毅力与天才,超越格律的束缚,才可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获得真正的创作自由。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格律对白话诗的影响的一项是( )
A.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
B.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雨巷》)
C.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徐志摩《再别康桥》)
D.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闻一多《红烛》)
4.两则材料都对诗歌格律予以肯定,但角度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5.闻一多曾形象地把格律比作“脚镣”,认为“恐怕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浔阳江头那一夜
林那北
入秋了,暮色当头,晚风在马车卷帘外拂过,那是一种湿润的、夹带着很多水汽的风,与车内男人之前早已习惯的长安城完全不同。
虽小时候曾在苏浙皖辗转寄居过,但从二十八岁进京应试起,这十几年,他都是在旱得又干又燥的天穹下晨起暮眠,雨比节日还少,周围祈求甘霖的仪式连绵铺开,百姓的祷告声地动山摇,上苍却总是不肯听进耳里。可是去年秋天他突然南下,突然卷起行囊一步步离开自己熟悉的皇城,蹬过黄河,涉着长江,来到此地,竟一下子满眼是水了——北面是长江,南面是鄱阳湖,江与湖以及纵横的支流此一条彼一条划开大地,波光粼粼,涛声起伏。一切都与地名多么契合,江州,原来就是一个到处水光潋滟的地方啊,山川日月都倒影其中,顿时多出一个人间。二十八岁他就中进士了,任过校书郎、县尉、集贤校理、翰林学士、左拾遗、京兆户部参军、太子左赞善大夫,要说见过的世面也不算少,但四处流动哗哗有声的水还是一下子就打动了他。有水就有船,有船就有南来北往的人与货,就有两岸生命连绵不绝的涌动。
现在他就是去水边,去西门外一个叫湓浦口的地方,送一位即将远行的友人。
这是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一年多以前,他还在宫中,围绕太子悠哉当着左赞善大夫。此时藩镇割据,战事四起,朝廷平藩讨叛让地方势力不满,便派刺客入京城当街杀了宰相武元衡——是可忍孰不可忍?依唐制,东宫官员固然不得参谏朝政,他还是奋笔疾书,要求缉拿凶手,雪耻立威。宰相不是他杀的,他也远远无法威胁别人坐上这个位子,可是他却“越职言事”了,被扣上一个“伤名教”的罪名赶出宫门。江州,离京城如此遥远的东南小城。
读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人都知道他姓白,名居易,这个名字来源于《礼记·中庸》中的词句:“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徽幸。”祖父替他取此名,大约只是希望他一生都处于平易而无危险的境地,故平常心,素位而行,以待天命。另外他字“乐天”,就是乐天知命的意思。他做到了吗?显然没有,否则宰相被杀这么大的事,哪轮得上他说什么呢?他憋不住说了,结果就给自己惹下这么大的祸。
但委曲求全地苟活又有什么意思呢?人生在世,说该说的话,做应做的事,才不枉痛快走一遭。他孤身离京,接着与家人汇合再向南。“树木凋疏山雨后,人家低湿水烟中”,这是他初到江州时写下的。放平心态,这里其实也不失为一块宝地,除了水之外,山也抬头可见,满山四季都绿出层层叠叠的厚实油光。
且不论江上的帆、湖上的鸟,单单城往东三十二里,那座俊朗秀丽的庐山,就百看不厌。穿行其间,烦恼荡尽,诗意万千。“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仅仅觅得这妙不可言的短短二十八字,他也可以快慰自己了。京城无限远,那就在此独善其身吧。“从此万缘都摆落,欲携妻子买山居”,在香炉峰北面、遗爱寺南边,他很快给自己建起一座草堂,以便呼朋唤友大醉几场。甚好甚好,十五年前他初入仕途时,在秦岭下、渭水边的周至当着小小的县尉,不也正是在山中与朋友纵酒欢歌之后,才诗意喷涌,挥毫写下那首八方争颂的长诗《长恨歌》吗?
天已完全暗透,江面零星的渔火萤火虫般孱弱地跳动。青衫太薄了,风过,他紧了紧身子。冷,犹如直面自己的身世和当下朝政时的凉意。友人船正待发,他急步前迎,一怀愁绪还须靠酒打发,便相对而坐,把盏话别。
接下去发生的,都写在《琵琶行》里了。霓裳羽衣曲、从长安城流落到此的旧女伶、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弦音……丝乐如梦,身世飘零,沦落天涯,他涕泪横飞,辛酸往事如一场突如其来的瓢泼大雨,无边无际地当头淋下,令他无法自已。之后他又前往北门外的浔阳楼,看到的是“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深夜盆浦月,平旦炉峰烟……”万千感慨涌起,于是提笔挥就这首《题浔阳楼》。
我登上浔阳楼时,离白居易送客的那个秋夜已经过去了一千两百零六年。这座城如今被称为九江,江州已经是一个被时光带走的旧地名,它位于江西省北部,共九条江河汇集于此,流经境内的长江又与鄱阳湖及赣、鄂、皖三省毗连的河流汇集,水流纵横交错,浩森壮阔。如同白居易初踏上岸时的愕然一样,我也惊诧于它如此汪洋盛大的水系,全中国难有能与之匹敌的另一座城吧?而且是长江、京九铁路交叉点,又是长江中游区域中心港口城市,是江西省举足轻重的北大门,市区疏朗而宏大,空气干净得似乎都带着几分甜味。
是个阴天,江水依旧执着东流。一场大旱之下,江面瘦了许多,但众多货运巨轮仍匆忙来去,几只白鹭无拘无束地上下翻飞或泊在岸边草丛中觅食,远处有塔有桥有一个个从树缝里钻出来的红墙乌瓦与飞檐,很恍惚,时空在忽远忽近间跳动。迎着风,倚着栏杆眺望一阵,又与友人临窗坐下,缓缓喝上几杯庐山云雾茶。今夕何夕?犹抱琵琶化着面靥妆的脸不时一闪而过,大弦小弦嘈嘈切切声一直似隐似现。吹过白居易的也是类似的风吧?那晚饮过酒后他是否也泡一壶自家草堂前种的新茶缓缓品上几口?
年轻时我背诵过《琵琶行》,在岁月的磨损下,许多句子都已模糊残缺了。那时曾怀疑只是为赋新诗,江州司马才强说愁,泪无论如何都不至于那么滂沱而下湿了青衫。从九江市回来后,我买了两本《白居易传》来读,并将《琵琶行》重新背下来,竟在某个瞬间也蓦然为之伤感了。
当初被迫离开长安,白居易内心一定沮丧、忿恨、恐惧相织,如果可以选择,他想必舍不下天子脚下的富丽繁华。一去千里,命运急转直下,竟也给了他另一个意想不到的馈赠。江水,秋月,歌女,乐曲,一场突如其来的邂逅,刹时把他磅礴才华撞击出夺目的火花。一首不朽的千古绝唱,于是在那个梦一般的南方夜晚徐徐铺陈,应和着天上的星辰,在人间永驻。
(摘编自《文汇报》)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文化散文,它以“浔阳江头那一夜”这一时间节点为抓手,重现了《琵琶行》问世的那一夜诗人的心路历程。
B.开篇写浔阳的秋风,突出与长安的不同,正是“那一夜”“枫叶荻花秋瑟瑟”的表现;继而写“浔阳江头夜送客”的一点;再写白居易的才名、获罪、被贬……
C.文章介绍了白居易生活的时代背景、宰相武元衡的被杀以及白居易的被贬,意在交代当时政治环境的恶劣,突出了在朝为官艰难这个主题。
D.“诗穷而后工”,千古名篇《琵琶行》的创作成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大量引用白居易的诗词,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有助于刻画其形象特点,也强化了文章的诗化色彩。
B.文章在看似无序的叙述中安插的是一条起伏的情感线:由沮丧到平静再到那一夜琵琶声唤醒的迁谪之苦,最后是“磅礴才华撞击出夺目的火花”的快慰。
C.文章运用第三人称,可以深入白居易的内心,将其被贬前后的心路历程更好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突出其形象。
D.文章运用补叙的方式,交代白居易在京城的遭遇,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突出了其正直敢言的性格。
8.白居易被贬江州,其《琵琶行》中所描写的江州地理环境与该文所描写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
9.文章对“那一夜”的内容只是简略带过,但仍以“浔阳江头那一夜”为题,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辛弃疾,宇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金主亮死,耿京聚兵山东,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绍兴三十二年,奉表归宋,授承务郎,改差江阴佥判。乾道六年,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绍熙二年,起福建提点刑狱。尝摄帅,每叹曰:“福州前枕大海,为贼之渊,上四郡民顽犷易乱,帅臣空竭,急缓奈何!”至是务为镇静,未期岁,积镪①至五十万缗,榜曰“备安库”。谓闽中土狭民稠,岁俭则籴②于广,今幸连稔③,宗室及军人入仓请米,出即粜④之。候秋贾⑤贱。以备安钱籴二万石。则有备无患矣。又欲造万铠,招强壮补军额,严训练,则盗贼可以无虞。事未行,台臣王蔺劾其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旦夕望端坐“闽王殿”。遂丐祠归。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卒。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帅长沙时,士人或诉考试官滥取第十七名《春秋》卷,弃疾察之信然,索亚榜《春秋》卷两易之,启名则赵鼎也。弃疾怒曰:“佐国元勋,忠简一人,胡为又一赵鼎!”掷之地。次阅《礼记》卷,弃疾曰:“观其议论,必豪杰士也,此不可失。”启之,乃赵方也。为大理卿时,同僚吴交如死,无棺敛,弃疾叹曰:“身为列卿而贫若此,是廉介之士也。”既厚赙之,复言于执政,诏赐银绢。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佑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注:①镪:古称成串的钱。②籴:买进。③稔:庄稼成熟。④粜:卖出。⑤贾:同“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
B. 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
C. 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
D. 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
11.下列文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师”,与《送东阳马生序》中“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的“师”含义不同。
B.“迁”,与《琵琶行(并序)》中的“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意思相同。
C.“急缓”,与《出师表》中“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异同”都是偏义复词,意义分别偏指“急”“异”。
D.“信”,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烟涛微茫信难求”的“信”相同。
12.以下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绍兴三十二年,辛弃疾带奏表归顺南宋,被授予承务郎之职,改任江阴佥判。乾道六年,升为司农寺主簿,出京任滁州知州。
B.辛弃疾担任滁州知州时,适逢百姓受到战火的波及,他先后出台了减轻赋税,安顿流离失所的百姓,训练民兵等政策。
C.辛弃疾在福州处理政务时,面对福州依临大海、盗贼猖獗、府库空虚的现状,他致力于安抚百姓。
D.辛弃疾在长沙为帅时,同僚吴交如死,没有棺材入殓,辛弃疾颇有感叹并赠送财物帮助办了丧事后,接着皇上下诏赐吴交如银绢。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遂丐祠归。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卒。
(2)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
14.辛弃疾是如何解决福州盗贼之事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登高①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②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二年杜甫流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时的作品。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②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高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极富象征性的意象,“落木”是古代文人喜欢用的典型意象之一。
B.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长江,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
C.全诗起承转合,一气呵成,由秋及人,有感而发;沉郁顿挫,被誉为“古今七律之冠”。
D.全诗对仗工整,是典型的近体诗,这点不同于《短歌行》《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等古体诗。
16.读书小组要为本诗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悲;乙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意象·意境。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对仗句式,连用两个比喻,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的向往。
(2)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3)李白十分崇拜谢灵运,常常称其为“谢公”,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做刀笔吏的在这种社会里是没有地位的。可是在都市里“律师”之上还要加个“大”字。
讼师改称“律师”,更加“大”字在上;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正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也就是礼治社会变为法治社会。
在都市社会中,一个人不明白法律,去请教别人,并不是件可耻之事。事实上,普通人在都市里居住、求生活,很少知道有关生活、职业的种种法律。法律成了专门知识。不知道法律的人却又不能在法律之外生活。在有秩序的都市社会中, ① 就会扰乱社会的共同安全,于是这种人不能不有个顾问了。律师地位的重要从此获得。
但是在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做人,①如果不知道“礼”,就成了撒野,没有规矩,简直是个道德问题,不是个好人。②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③而不仅是折狱。④如果非打官司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传统的规矩的缘故。⑤在旧小说上,我们常见的听讼,亦称折狱的程序是:⑥把“犯人”拖上堂,先各打屁股若干板,然后一方面大呼冤枉。⑥父母官用了他“看相”式的眼光,分出那个“獐头鼠目”,必非好人,重加呵责,逼出供状,结果好恶分辨,冤也伸了,大呼青天。——这种程序在现代人看来, ② ;但是在乡土社会中,这却是公认正当的。否则为什么这类记载,《包公案》《施公案》等能成了传统的最畅销书呢?
18.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用不少关键概念明确了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试在下面括号中写出书中的二个概念。要求:上面材料出现的概念不能填写。(2分)
乡土社会是( )( )的社会
19.文中第四段划波浪线处6个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我手里已捧满了被子,就一努嘴,叫通讯员来拿。没想到他竟扬起脸,装作没看见。我只好开口叫他,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
……
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我真后悔没给他缝上再走。现在,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
……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
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的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选自《百合花》)
21.文中有三处重叠形式“一飘一飘、一针一针”,说说它们与“飘、用针”相比,表情达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6分)
22.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符号的使用,有时很有表现力。试任选一处下面的省略号,分析其表现力。(4分)
(1)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2)他听到这里,突然站住脚,呆了一会,说:“那……那我们送回去吧!”(情节提示:知道了被子是新媳妇结婚用的)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从革命先驱李大钊到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从公而忘私的“最美奋斗者”雷锋到坚守初心的战斗英雄张富清,从最美逆行者坚定的转身到“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一个又一个“好故事”展现着时代潮流的变迁,也铭记着个人的奋斗和奉献。在“好故事”周围有聆听者,欣赏其意义与价值;有传播者,弘扬其传统与精神;有创作者,践行奋斗,书写续章……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你会在“好故事”中承担起怎样的角色?请你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泄露个人信息。